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

朱栩在宋應星等的陪同下,在皇家政院的青石小路上走着。

宋應星嚴謹,他的書一時半會兒還出不來,顧炎武也是,他的書還在開始階段,需要太多的時間鑽研,求證。

朱栩情知是他太急,按耐着性子道:“四五館那邊新編了幾本書,朕看了看,都不錯,有空的話,你們也可以去走動走動,有合適的,就拿過來做教材用。”

這類話,宋應星已經聽過一次,聞言道:“是,臣明白。時移世易,我大明處於一個關鍵時刻,看待事情要用新的方法,新的眼光,新的態度,臣等也在審視,並且在研究更爲合理的教材,注重培養生員的務實態度,加強他們處理現實事務的能力……”

朱栩對宋應星這個態度,很滿意。以往,他說的很多事情,內閣六部總是態度曖昧,需要他反覆施壓,但宋應星在這方面,更容易接受,甚至於說,這是他的本心想法,無需朱栩說太多,更不需要施壓。

朱栩點點頭,道:“朕知道,現在有太多問題存在,很多人的看法各不相同,相互掣肘,拖後腿的事情時有發生,這個在朝廷朕有辦法處置,但在政院以及附屬的各書院,學院等等,一定要做通思想,不能壓着,堵着,堵不如疏。真要有什麼問題,那就開會,開大會,經常開,直到他們思想通暢爲止!天道不足恤,聖人不足畏,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要大膽的向前走,遇到疑惑也要學會去驗證,不能揣着一肚子疑惑走路,這樣於己於國有害無益……”

儘管朱栩的話已經摟着說,但質疑‘聖人’的意圖已昭然若揭。

宋應星本的是‘求真’治學之念,對朱栩的話倒是很贊同,但張榮穘卻皺眉,看着朱栩的背影,欲言又止。

朱栩等人走在一處小樹林,剛要再說,曹化淳忽然上前,道“皇上,大殿下。”

朱栩腳步一頓,轉頭看去,只見小慈燁蹲在小路的青石上,看着路邊的一個草叢。

朱栩走過去,居高臨下的看去,只見草叢裡有一個鳥窩,幾隻雛鳥擠在一起,身上溼漉漉的,好像剛淋過雨。

小慈燁見朱栩過來,擡起頭看向他。

朱栩看着小傢伙,沒有說話。

宋應星,張榮穘等也圍過來,目光看着小慈燁,而後面帶微笑。

小傢伙看着朱栩,又看了眼三隻雛鳥,又看向朱栩,眨着眼,似乎想說什麼。

小傢伙的表達能力還不足,朱栩蹲下來,微笑着道:“要是覺得它們可憐,可以捧起來,帶回宮,讓你母妃養起來,這樣就不會餓死了。”

小傢伙雙眼一睜,伸手就捧起鳥窩,小心翼翼的放在懷裡,站在朱栩身邊。

宋應星見了,微笑着向小慈燁,道:“殿下,雛鳥可以喂一些饅頭屑,或者小蟲子,過個十天左右,就無大礙,再大些,就可以讓它們飛走了。”

小慈燁看着雛鳥,擡頭看向宋應星道:“母妃。”

雖然含混,宋應星聽懂了,接着就明白,擡頭看了看樹,道:“它們的母親已經出去了,還沒有回來。”

小傢伙眨了眨眼,一伸手,將鳥巢遞向宋應星。

宋應星一怔,有些沒反應過來。

張榮穘忽然笑着,道:“大殿下有仁德之心,不忍鳥雀母子分離,來人,將鳥巢放到樹上。”

宋應星醒悟,連忙接過來,遞給一個政院的侍衛。

那侍衛接過來,三兩下就爬了上去,將鳥巢放到原本的位置。

張榮穘臉上笑容越多,看着朱栩道:“皇上,大殿下有仁德之風,實屬我大明之福。”

朱栩瞥了他一眼,小孩子的性情,與‘仁德’有什麼關係,要是讓張榮穘這樣的人做慈燁的老師,教出來的還真可能是一個‘仁德之人’。

朱栩沒理會他,拉過小慈燁的手,再次向前走,道“燁兒已經快兩歲,可以開蒙了,宮裡在給他找老師,你們有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

宋應星道:“回皇上,我們接到太后娘娘的懿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

實則上,大明皇子,尤其是皇長子,嫡長子的教育,一般都是由翰林院負責,從翰林院裡挑選,這也是‘無翰林,不入閣’的由來。現在後宮直接要求皇家政院來遴選,確實有些爲難他們。

還有就是,皇長子這個身份比較複雜敏感,畢竟中宮娘娘還無所出,日後要是有嫡子出,這位皇長子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可要是中宮無所出,那這位就是鐵板釘釘的未來皇帝!

“建安伯,你說?”朱栩看向張榮穘。

建安伯,是張榮穘的爵位。

張榮穘上前,神色恭謹的道:“皇上,爲大殿下選師,事關重大,臣認爲,當由內閣精挑細選,方不至於差錯。”

朱栩停下腳步,揹着手,右手食指與拇指摩擦着,片刻道:“科舉名單出來了嗎?”

宋應星道:“還在加緊閱卷,雖然沒有具體名單,但大致臣已經知曉,沒有意外,孟兆祥,魏學濂,于成龍三人是一甲,曹鼎蛟,姜永昌,何珪繕等會是二甲,三甲共三十百六十名,預計明天會有完整的名單。”

朱栩聽着這些名字,暗自點頭,道:“出來後,先送到內閣,審議無誤後,再做公佈。”

“是。”宋應星道。

“孟兆祥,魏學濂現在在哪裡?”朱栩忽然又道。

宋應星想了想,道“回皇上,政院近來在向各地富戶募捐,得來的錢糧用來修建一些‘公房’,給政院的師生臨時居住,孟兆祥,魏學濂都不是京城人,應該在公房內,皇上是否要召見?”

朱栩擺了擺手,道:“暫時不用,回去之後,將你們政院研究的一些進展,成果,彙總起來,拿給朕看看,對皇家政院的規劃,發展方向,側重點等,也要。”

宋應星連忙擡手,道:“臣遵旨。”

朱栩看着前面,樹林盡頭,有一羣人坐在水旁,道:“你們去忙吧,朕隨便走走。”

宋應星與張榮穘對視一眼,雖然有些不放心,還是道:“臣等遵旨。”

朱栩牽着小慈燁,慢慢向前走去,青石小路兩邊都是樹木,盡頭是一條河,左側不遠處有一處高地,十幾個人男男女女坐在那。

朱栩等人悄悄走近,站在林子裡,不遠不近,恰好擋住他們身形。

其中一個男子,聲音頗爲激昂,道:“我大明承平兩百年之久,各種污穢積攢無數,當然要強力清掃,‘新政’是必然之舉!”

另一個男子立即接着,道“我不反對革新,但是如此大規模的革新,難道就不怕重蹈王莽覆轍嗎!?”

“王莽乃是篡位,失天下人心,與當今豈能一樣?”

“王莽雖然得位不正,但當時確實天下歸心,可依舊是板蕩滾滾,萬民於水火,逼得光武中興,與當今何其相似!”

“我倒是認爲,‘新政’不是必然之舉,而是無奈之舉,但凡有其他方法,又何須如此激烈,將天下人都給得罪了個遍!”

“‘新政’之期,在浴火重生,重建煌煌大明,‘新政’之厄,在於引火燒身,若是不能完成,必然玉石俱焚!”

這羣人都是二十左右的年輕人,你一言我一語,語氣日漸激烈,對‘新政’的態度有的強烈支持,有的保留支持,有的是‘中立’,也有幾個冷眼旁觀。

朱栩揹着手,靜靜聽着。這些人的話,具有普遍代表性,可以看得出現在的士林對‘新政’的真實態度。

這個時候,一個女子的聲音突然響起,清脆且果斷,令朱栩雙眸微睜。

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速(求收藏~)第1465章 傅昌宗發飆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五章 張問達(揮揮手,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三百二十二章 激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東林翻版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五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六百三十一章 彈壓第八百三十一章 冬夜帳暖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1248章 首輔代表的人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兩百二十六章 壓力如山(第三更~)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皇后的站臺第九百四十八章 畫餅第1374章 鬥法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九百六十二章 夫唱婦隨第1370章 天皇和親?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三百二十八章 夜襲廣寧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煥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1371章 大戰起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零六章 幕後之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功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四百零五章 最後的清洗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1198章 節點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商覆滅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1155章 倭國議和使團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問題第六百三十八章 下有對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誅殺晉商第一千章 嚴厲的五條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1426章 大規模的流放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緒第五百二十九章 官身如白丁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兩面三刀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一百一十一章 還是漕運第八百八十一章 不從第八十八章 作坊出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一百八十章 晉商立商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由校昏迷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八百八十章 夜議第兩百六十五章 迫近的危險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1411章 孫傳庭的不善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七百八十一章 刺客來襲第六百一十九章 暴打惡少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1410章 驚雷第四百五十六章 官商集團第1274章 沒有傻子第1374章 鬥法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1317章 孫傳庭的野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四章 駱思恭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八百七十六章 孫傳庭入京第五百七十九章 有樣學樣第1535章 多爾袞要死了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一百四十章 槍炮的威力(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