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

內閣。

六部尚書,侍郎,諸巡撫,總督等在內閣的安排下,陸陸續續的走進內閣,在事先安排好的位置上坐下。

內閣的文書等端着茶水,銘牌,文房四寶在大廳裡穿梭,放在一個個桌子上。

這樣的大議算起來也是第一次,儘管已經看過議程,諸位大臣還是覺得新鮮,相繼的走進來,在位置上落座,目光卻在畢自嚴等人身上流轉。

傅昌宗,周應秋,楊景辰,王從義,餘大成等人各領着所屬的巡撫總督,分成五個部分,環繞着內閣以及後面的朱栩的高臺。

在朱栩的高臺右側,是一個矮一點的桌子,那是今天主持人的位置。

在主持人的前方,有一個高腳桌,在朱栩高臺與諸位巡撫的正三角處,人可以站在裡面,側向諸位總理大臣,巡撫的方向。

在大廳的正中間,有一個四方臺,一杆銀色的旗杆筆直而立。

在正對的不遠處的門裡,國旗衛隊靜靜的等着,手裡斜豎着一杆國旗。

在百官對面,朱栩左側,正北方,是一個‘壁櫥’,裡面擺放的是大明曆代皇帝的靈位,檀香嫋嫋,莊嚴肅穆。

鄭友元忙活了好一陣子,來到五位內閣閣老身前,擡手道:“諸位大人,已經安排好了。”

畢自嚴微微點頭,看了孫承宗等人一眼,道:“我們也就坐吧。”

孫承宗,靖王等人點頭,隨着畢自嚴在朱栩高臺前的四個位置上坐下,孫傳庭走向朱栩右側的臺子,他是主持人。

這麼一來,一切就齊了,靜等着朱栩入場。

朱栩已經跨過歸極門,在曹化淳等人陪同下,慢慢的向着內閣走去。

到了這會兒,一直從容平靜的朱栩心臟不由砰砰直跳,竟然有些緊張,放慢了腳步。

曹化淳,劉時敏兩人跟在他身後,他們看着朱栩的背影,目光微微變化,沒有出聲。

大明到了這個時候,已經不能回頭,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謹慎再三,今天的‘大議’籌謀了太久,對皇帝,對朝廷,對天下來說,都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開端!

這個開端不容易,未來究竟如何,誰也不敢預料。

朱栩放慢的走了幾步,深吸一起,忽然間大步向前。

他緊張,又有些迫不及待!

曹化淳等人跟在朱栩身後,來到側門。

內閣現在安靜異常,一羣內閣輔臣,六部尚書,外加各巡撫總督等,都是大眼瞪小眼,無聲無息。他們雖然知道儀程,可詳細的細節沒有經歷過,現在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一些人甚至連身前的茶杯都不敢端,只能正襟危坐的看着前方,熬着時間。

畢自嚴等人倒是從容很多,與孫承宗,靖王等人低聲交談,還在做最後的囑咐。

“皇上駕到!”

曹化淳尖銳的聲音,刺破了大廳裡的平靜。

朱栩隨後大步邁進,一身龍袍,龍行虎步,直奔他的高臺位置。

朱栩一進來,所有人都紛紛起立,擡手而拜“臣等參見皇上,吾皇萬歲!”

朱栩站在高臺之上,俯瞰着這一羣人,大手一揮,朗聲道:“衆卿免禮!”

“謝皇上!”一羣人放下手,目光齊齊望向最高處的朱栩。

朱栩望着這羣人,他們是大明朝廷,地方的最高層,這個國家基本上是由這羣人決定着發展方向,未來‘新政’的成敗也在他們手中。

朱栩內心沉甸甸的,手心裡居然出現了絲絲細汗。

他不動聲色的眯了眯眼,轉頭看向孫傳庭,道:“開始吧。”

孫傳庭側身,繼而轉向內閣與諸巡撫,沉聲道“大議現在開始,第一項,奏國歌,升國旗!”

咚咚咚

孫傳庭話音一落,鐘鼓齊鳴,厚重,激昂的音樂在大廳裡響起,蕩氣昂揚,令人精神迸發向上。

國旗衛隊從門裡走出,踏着正步,聲音如一,步伐整齊,一步一步的在鐘鼓聲中向着四方臺走進。

一切都是計算好的,當國旗衛隊走到旗杆下,將國旗繫好,旗手立在兩旁,鐘鼓聲陡然一變,更加昂揚,急促盤旋而上。

金色的國旗緩緩向上,所有人都在仰望着,伴隨着越發慷慨激昂,直入九霄的鐘鼓聲。

到了某個節點,朱栩仰着頭,張嘴,朗聲的唱道“大風起,雲飛揚,壯士兮,逞豪強……”

對於唱國歌這件事,大明上下有習慣的,有牴觸的,很多人都覺得衆目睽睽之下這樣高聲唱和有損‘風雅’,抹不下面子。

但在這個時候,已經沒誰敢不張嘴,甚至沒人敢假唱了。

“風雲驟起八方來賀,

廣廈高築萬國來朝,

千濤萬壑東流去

大千世界不盡還

……

巍峨兮,山嶽其鳴,

盛世兮,治隆唐宋,

豪情兮,遠邁漢唐!

雄哉,大明!”

在最後一句中,國旗緩緩的也到了頂,金光閃閃,非近似遠,猶如置身在遙不可及的地方。

朱栩仰着頭不動,每次他唱國歌都有種難以言喻的情懷,靜靜的看着那面國旗,表情平靜,心思如潮。

他不動,其他的一干人自然更不敢亂來,所有人都沉浸在國歌的餘味中。

好一陣子,朱栩纔回過神,看了眼孫傳庭。

孫傳庭會意,朗聲道:“大議第二項,宣誓!有請皇上!”

朱栩站起來,在所有人的注視中,從高臺出來,面對着來列祖列宗的靈位,拿起香,點燃,擡起手,神色肅重,沉聲道:“皇天上帝,后土神只,朱氏由栩,薄功邈德,得幸大位,難棘如履,危而堪持。列祖列宗在前,千秋史冊在後,皇帝臣由栩立誓,以宗廟社稷爲冠,天下萬民爲繩,兢兢業業,匪敢藐辭,克謹向上,不計私利,若違此誓,天地同滅,蒼生共誅!”

朱栩說完,長身而拜,三息之後,上前插好,退後再拜。

滿廳的人心神震動,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聽到朱栩的誓言。儘管這些是從內閣擬定中的修改,簡潔而來,可其中蘊含的決心以及代表的力量,令人心顫。

朱栩拜完,緩步走回去,在他的位置上坐下。

一羣人不自覺的傾身,示意,恭恭敬敬。

孫傳庭直起身,看向內閣方面,沉聲道:“有請內閣宣誓!”

畢自嚴等人一列而出,孫傳庭也跟過來,五個人來到大明皇帝,列祖列宗靈位前,點燃香,豎起,面色肅穆。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列祖列宗在前,千秋史冊在後,謹聽臣言:”

畢自嚴等人異口同聲,擡着手,抑揚頓挫的道:“否泰相沿,廢興迭用,至道無親,應運斯輔,臣等匪德,暫居高位,當克盡職守,持身守正,爲萬民請命,爲萬世謀福,蒼生在前,私之在後,忠貞不渝,爲國爲民,若違此誓,身受極刑,萬世唾罵,永不翻身!上天垂簾,祖宗庇佑,煌煌大明,萬世不墮!”

朱栩靜靜聽着,面無表情,內閣的這個‘誓言’看着倒是沒什麼,可聽着差了點意思,下次還得改。

內閣上香,然後退回。

接着是六部尚書,侍郎,他們的誓言的威力就更爲‘弱’一點,除了恪盡職守,還加了‘君子有道,朋而不黨’,‘萬民在上,百官在下’之言。

最後就是各地的總理大臣,巡撫,總督,這羣人比較多,站在靈位前還有些擁堵。

他們的誓言就更爲簡單,除了內閣等的主幹,還增加了‘上命下效,不枉不縱’,‘國之於民,民之於國,水舟相濟,水安舟靜’等詞句。

宣誓完,在內閣文官的引導下,這些人相繼有序的離開,回到座位上。

朱栩暗自點頭,第一次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再有兩三次,就能成熟了。

孫傳庭看向朱栩,旋即又看向內閣,很是言簡意賅的道:“大議第三項,請內閣左輔畢自嚴,宣讀‘新政’大計!”

本來就很安靜的大廳,在孫傳庭話音之下,更加的安靜了。

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1302章 畢自嚴真病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十年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六百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一千一百章 天工開物第四百七十二章 送人頭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三百九十一章 有殺氣第九百章 謠言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六百六十九章 封禁秦淮河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王失策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誠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1244章 衝着傅家第五百六十八章 體香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四百零五章 最後的清洗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第九章 眼藥水第兩百三十一章 順天府的動作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忠善(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四章 圍而不攻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岸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香君第三百二十八章 夜襲廣寧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內閣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被拒絕了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1206章 威脅第九百六十一章 內閣定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勝國第1383章 風雨飄搖的幕府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三百二十章 坑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朱栩的意外反應第五百二十七章 巡撫被擄走第1485章 皇子們站臺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出使歐洲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1351章 決戰之夜第五百二十九章 官身如白丁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1405章 世界貿易大會第三十四章 試探(求收藏~)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1406章 有故事的男女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八百六十九章 制衡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局面第九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1243章 緊張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視察軍營第四百三十五章 狼性(第五更!)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六百二十九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零七十章 海貿利益第1455章 閒聊下的大事第五百一十章 打的說不出話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八百七十九章 十年第1264章 打出去的難堪第三十九章 怒動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1217章 宏偉鉅著第七百八十章 雞蛋裡的骨頭第1257章 威勢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權不下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與舊人第三十四章 試探(求收藏~)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1250章 商業規劃第1527章 截殺孫承宗第1130章 國祚千秋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1347章 李定國登岸第1467章 樂觀的南直隸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