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安南正使滿心疑惑

身爲安南使節團的正使,儂池高始終有着這樣的覺悟,他是爲陳氏王朝謀求利益的,而不是來依附大宋的。

這熙熙攘攘皆因一個利字,安南乃中原漢人眼中的南蠻之地,從來都是山高皇帝遠,即便接受了大宋的冊封,事實上也只是附屬國與宗主國的關係。

他們並不需要付出實際行動,只是用一個虛名,讓大宋贏得面子,而他們則獲得雙方互市等各種利好。

安南的氣候適合種稻,種出來的稻米顆粒飽滿,又甜又糯,可惜卻無法販賣到大宋來。

大宋這邊早先也算是後世所說那蘇湖熟天下足,可遷都臨安之後,又漸漸變成了湖廣熟天下足,原本對於糧食的需求還算能夠自給自足。

可朝廷對百姓盤剝很重,因爲需要養冗餘龐大的官員階級,需要養那些腐敗不堪的軍中將士,各種苛捐雜稅早已壓垮了百姓的生活。

加上蒙古不斷大軍壓境,軍糧也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是以儂池高相信,眼下這種狀況,大宋肯定是缺糧的。

誰都知道大宋不缺錢,稻米如果能夠賣到大宋來,安南的民生肯定能夠得到巨大的改善。

當然了,他們也曾經無數次想侵佔大宋南邊的土地,畢竟大宋皇帝和官員們一直都認爲,廣西西南部和黔東南之類的地區,自古以來都是不開化的南蠻之地,朝廷根本就不想要這些地方。

所以安南也曾經好幾次發動侵擾,想要得到這些地方,這些地區對於大宋而言是雞肋,可對於安南而言卻已經算是豐饒富庶之地了!

安南之所以派出使者,進貢大宋朝廷,討要冊封,是爲了得到名正言順滲入大宋南部的便利。

安南人的適應能力極強,而且狡猾奸詐,只要讓他們滲入到大宋南部,他們就能夠從中作梗,漸漸蠶食這些地區。

可惜他們到底還是想岔了。

若是以往,大宋確實不在乎這些地區,就像太祖的時候,大理和黔西南的大部地區,紛紛投遞國書,願意臣服於大宋,可太祖皇帝卻認爲這些地區不過是莽荒之地,又山高路遠,根本無法實際管轄,只是隨手給了個冊封,根本就懶得理會。

可今時不同往日,如今蒙古人不斷壓縮南宋的生存空間,若非宗雲義軍收復了兩淮,只怕大宋的疆域會越來越往南收縮。

若不是楊璟在西南做了大布局,若非 餘階一直死守着四川,大理早早被攻陷,蒙古人又從西南方不斷擠壓,大宋的疆域就會更小!

在這樣的情勢之下,廣南西路等野蠻之地,即便官家和文武朝臣們仍舊沒有改變他們對這些地區的印象,但他們卻是如何都不會放棄這些地方的了。

儂池高認爲安南如今成了大宋與蒙古大軍之間的屏障,甚至成爲了決定勝負的關鍵,是以頗有奇貨可居,有恃無恐的態勢。

即便朝廷的人對他們不冷不熱不理不睬,他們仍舊保持着自己的高傲態度。

如今聽說靖西侯楊璟親自來拜訪,足以說明大宋朝廷終於意識到他們有多麼的重要,若沒有安南,蒙古人從南邊打上來,大宋還不得跟金國一樣被蒙古人給滅了?

大宋固然可以出兵,可安南這種地方,也就廣南西路的蠻兵能夠適應,大宋禁軍想要在安南打仗,簡直就是自尋死路,到頭來還得藉助安南的軍隊。

有了這個籌碼在手,還怕他大宋皇帝陛下看不起安南?這次還不是獅子大開口?

如今蒙古人在安南也是騎虎難下,不斷派人到安南來招降,安南完全可以兩頭搖擺,坐地起價,誰出價更高,安南就往哪邊倒!

ωwш▪ Tтkд n▪ C O

若是往常,高高在上的靖西侯楊璟親自拜訪,儂池高只怕也坐不住,恨不得倒履相迎。

可今次卻不同了,對方有求於安南,身爲正使,儂池高自認該端的架子,還是要端得高高的,讓這些鼻孔朝天的大宋人,也得低下高貴的頭顱!

儂池高收到門子的消息之後,激動得要跳起來,可很快就故作鎮定,大手一揮,讓身邊又黑又矮的侍女取來袍服,正兒八經穿戴整齊,高坐於堂上,就等着看楊璟低三下四來說軟話了!

坐了一會兒之後,儂池高已經有些忍不住,朝旁邊的侍衛道:“出去探一探,那位靖西侯到哪了。”

“是!”

侍衛出去之後,卻是久久不見回來,儂池高又有些坐不住,把那侍女也趕出門口去,但有消息,馬上回報。

過得約莫一刻鐘,侍衛慌慌張張便走了進來,臉色極其難看,朝儂池高稟報道。

“大人,那靖西侯…那靖西侯說…”

“說甚麼,還不趕緊說出來,等着熬爛你的肚子不成!”儂池高氣不打一處來,指着那侍衛罵道。

那侍衛再不敢隱瞞,朝儂池高道:“大宋的靖西侯說了,讓咱們使節團所有人,出門恭迎,便是灑掃的老媽子,也不能落下!”

“甚麼?他瘋了麼!”儂池高一臉的難以置信,他來臨安也不止一年半載了,知道楊璟在大宋就是個傳奇人物,不滿三十便做到侯爵,可謂前無古人的壯舉,民間更是不斷傳頌着這位神探侯爺的事蹟!

他本以爲楊璟是個懂得審時度勢,識時務的俊傑人物,誰知道這楊璟竟然也跟那些無知的朝廷官員一般,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大宋的危機必須靠着安南,纔有可能解除!

這都什麼時候了,難道不是該來求他儂池高麼?爲何還要如此倨傲,如此的目中無人!

儂池高心中竟然有些恨鐵不成鋼的心思,朝那侍衛道:“便是不出迎,又當如何!”

侍衛惶恐地回答道:“那位靖西侯爺說了,若正使不率團出迎,他…他就…就要不客氣了…”

“他敢!”

儂池高騰地站起來,一掌拍在桌子上,忿忿地罵道:“吾乃安南使節,他雖然位高權重,但沒有大宋皇帝陛下的旨意,他敢對使節如何!”

雖然口中如此叫囂着,但儂池高早已收到消息,靖西侯楊璟便是今次出兵南下的主帥,而他是安南使節,雙方進行商談,那是應有之誼,可如果楊璟要驅逐他這個使節,無疑就是宣戰!

若驅逐安南使節,只能讓安南倒向蒙古,危若累卵的大宋,豈非更加的兇險?

儂池高既然能夠當上正使,自然是睿智之人,但一時半會兒也想不通楊璟這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

可身爲正使,他就是爲安南爭取權益的,若今番全員出迎,又哪裡再能夠坐地起價,還不得任由楊璟拿捏?

他可不相信楊璟真會驅逐他們,楊璟既然親自前來,此舉不過是虛張聲勢,想要得些面子罷了。

於是,儂池高便朝侍衛下令道:“讓外頭的知客都給我退回來,他們的人不來請,連門都不準開,給我把外頭的儀門閉起來!”

由於大宋朝廷一直沒看得上他們,加上雙方早先也有過不少摩擦,安南在廣南西路小動作不斷,是以他們並非能夠住進萬國賓館,而是在附近租了一座大宅院。

這寸土寸金的臨安城之中,能夠租賃這麼一座宅院,他們也是心頭滴血,不過好歹需要撐門面,這些錢也是必須要出的。

眼下儂池高便讓人把大門都給關了,既然你楊璟想要擺架子耍威風,我儂池高也決不能落了下風,畢竟形勢比人強,不怕你楊璟不低頭!

使節團的人都回到大廳來,人人臉色都不太好看,各懷心思,都不曉得這位最火熱的侯爺,會做出些什麼事情來。

過得片刻,在牆頭盯梢的侍衛又急匆匆跑了回來,朝儂池高道:“大人!那…那侯爺讓人遞進來一封書…”

“一封書?快拿過來!”儂池高心頭一緊,便從那侍衛手中搶過書信。

雖然他是正使,但大宋官話勉強能夠說得順溜,卻是不懂得太多的漢字,看了看之後,大體意思看得不甚明白,便又將通譯學士給叫了過來。

那通譯學士行了個禮,將書信接過去,只是看着看着,臉色卻發白,額頭上不斷冒着米粒般大小的冷汗!

“快說!上面都寫了些什麼!”

那通譯學士顫抖着雙手,攤着那書信,朝儂池高道:“這位靖西侯說了,李英宗乃是大宋冊封的安南國王,安南便是大宋屬國,本應與大宋同仇敵愾,陳…陳守度罔顧大宋天威,推翻李英宗,便該接受大宋冊封,尊大宋爲萬世宗國,共同抵禦蒙古人…”

“若安南陳朝有意接受冊封,便該拿出誠意來,要麼使節團出迎天使,膜拜大宋皇帝陛下,要麼…要麼便會被視爲大宋的敵人!”

“放屁!狂妄!無知的蠢貨!”儂池高暴跳如雷地罵着,那通譯學士也嚇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誰都知道,早在宋太祖時期,大越地區便建立了黎朝,北宋年間又建立了李朝,到了南宋,陳守度(也有說是陳煚)又建立了陳朝。

而李朝的李英宗接受了南宋皇帝的冊封,得了安南國王的頭銜,大越也就複稱安南,直到陳守度推翻了李朝,建立了此時的陳朝。

因爲李朝和陳朝都沒有國號,所以也只能這樣稱呼,但楊璟的立場很鮮明,他們顯然並不承認陳守度的地位!

楊璟如今的姿態是,要麼讓陳守度接受南宋的冊封,成爲南宋的附屬國,一同抵禦蒙古人,要麼就被視爲大宋的敵人,大宋抵禦蒙古人的同時,只怕要連同安南一道給討伐了!

“哈哈哈!簡直是不知天高地厚!蒙古人就已經夠他們吃一壺,竟然還敢如此張狂,這大宋朝廷,難道全都瞎了不成!”

儂池高也是氣急而笑,大袖一揮,朝大廳之中的使節團成員道:“我等便坐在這裡,看看他楊璟敢不敢驅逐咱們!”

儂池高平日裡足不出戶,都是使節團的其他成員出去蒐集情報和消息,這些人可比儂池高更清楚楊璟的爲人。

這位靖西侯可還真沒有他不敢做的事情!

第七百四十二章 奇案未解又遇縱火第六百八十九章 勢如破竹攻陷虎牢第一百二十九章 懸殊對峙第六百四十七章 約見故人瞭解局勢第四百七十九章 奇怪的封賞與任命第七百七十六章 逆賊四起南下平叛第四百零零零章 踏上魚梁追殺王子第七百一十章 雙生姐妹花的結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奴隸營房挑三揀四第一百五十章 密謀報復第五十一章 父子第四百零零四章 大獲全勝蒙古退兵第七十一章 出馬第五百四十八章 北上之前多手準備第七百九十六章 拋妻棄子離開部落第四百九十八章 水落石出心頭沉重第三百七十七章 介入調查聽取始末第六百八十五章 歸心似箭一路南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恩威並施獲取情報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得下葬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南局勢告急第五百七十一章 拒絕協議得探軍情第三百六十九章 無言別離爲了相聚第六百九十五章 金虎的最後一口氣第五百二十九章 郡主歸期熱淚兩行第七百零零二章 四大重臣聯袂相迎第五百三十九章 炸開石門深入洞天第五百五十二章 匠師受官使節返程第五百二十八章 宣召入宮再遇淑妃第四百六十六章 假扮逃兵誘敵深入第三百零零九章 繁花似錦聖女第一百二十三章 喜獲手杖第九十一章 主母第一百九十九章 紙團勘破玄機第二百六十二章 林文忠講大理第四百八十三章 御史把門爵爺應對第一章 穿越九百年,看洞庭第九十三章 潛入第四十四章 發泄第二百四十九章 滿飲烈酒百杯第三百六十五章 對談夫子邀約教諭第二百八十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一百四十一章 分頭行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密探職事第六百六十九章 授予神職主持外交第五百一十五章 山門受阻解劍卸甲第五百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隱情出水第七百九十五章 颱風肆虐龍女新生第五百八十六章 道城尋人又遇命案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英會望南風第八百一十九章 宗主先鋒震懾宋軍第三百二十六章 探龍潭訪虎穴第三百一十三章 皆大歡喜療傷第七百零零六章 出人意料的大局勢第一百四十六章 順理成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的線索第十四章 真正的病因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起練功第八百零零八章 途經廣南迴歸巴陵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任知府失蹤第一百零三章 暴亂第六百八十八章 南方局勢翻天覆地第六百八十九章 勢如破竹攻陷虎牢第五百三十九章 炸開石門深入洞天第七百七十七章 罕見大雨暗藏殺機第五百六十一章 兇手挑釁傷及無辜第六百一十一章 紅夷別吉趁亂掌權第五百二十章 天生神力重磅對決第五百一十八章 巧用勾股震懾觀主第七百零零四章 內等子虞侯的試探第六百二十章 鐵棺震敵卻變廢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彭蠡湖畔斬龍之地第三百三十九章 身體構造異於常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深夜討教第六百三十八章 從容應對閒逛和林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刮耳光第二百四十九章 滿飲烈酒百杯第六百一十六章 行屍震敵退無可退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英會望南風第三百九十七章 蠻子叩關大理死守第六百二十一章 料理諸事漸趨平靜第一百九十章 狂暴猴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現場被洗第三百六十五章 對談夫子邀約教諭第五百二十八章 宣召入宮再遇淑妃第四百六十一章 內等子虞侯吐真言第五百二十四章 對峙鬆晏回想身世第六百一十九章 拯救失敗徹底入魔第五百八十七章 巡檢鋪裡瞭解案情第七百三十二章 龍山祈福萬民沸騰第四百一十一章 疑雲明瞭另有隱情第七百六十七章 昭聖公主特殊癔症第十章 後衙的騷亂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得下葬第一百四十六章 順理成章第五十六章 採集第七百五十七章 談妥條件最後戰備第一百六十三章 傳授口訣第五百九十八章 疲於奔命形同兒戲第七百四十八章 點將臺上動員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