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疲於奔命形同兒戲

獸欄裡頭死了不少人,原本一千多的奴隸,最終只剩下了七八百,對於這個結果,宗雲還算是比較滿意的。

這些人雖然眼中仍舊充滿了獸性,但沒有去看任何一個太乙軍的人,眼中彷彿只有宗雲一般。

宗雲的身上濺了不少血跡,那是最後一個高手拼殺之時留下來的,當然了,鮮血自然不是宗雲的。

他看着那些奴隸,而後朝他們說道:“現在終於願意聽我說話了吧?”

宗雲也沒指望他們會迴應,便繼續說道:“我不是爲了跟你們耍朋友才就你們,你們也不必將我當成首領,你們只需要知道,咱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蒙古人,這就夠了。”

“在營區裡頭,左邊是糧倉,右邊是軍械庫,我給你們半柱香的時間,無論拿糧,還是拿刀,只能拿一樣,如果拿了想走的,走了便是,敢回來的就跟着我去打蔡州。”

奴隸們沒有發出一點聲音,宗雲話音一落,他們便散開了。

有人往糧倉的方向走,也有人奔着軍械庫去,也有幾個人留在了原地,並沒有挪動,只是冷冷地看着宗雲。

穆小英有些不解地朝宗雲問道:“時間明明很充裕,這些守軍的補給也很充足,他們都餓成這樣了,爲何不讓他們全都拿上?”

相信這也是所有太乙軍們心中的疑問。

如果讓這些奴隸填飽肚子,恢復體力,再讓他們穿上鎧甲,拿起刀劍,戰鬥力肯定會提升一倍以上,去打蔡州的把握可就更大了!

然而宗雲卻沒有這樣做,因爲糧倉那邊很快就傳來了嘶喊和打鬥的聲音,半柱香還有一大截,便見得五百人拿着刀劍鎧甲,從糧倉那邊走了回來。

雖然一下子少了二三百人,但沒有人想去糧倉那邊,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因爲大部分人都醒悟了過來,不由心裡發寒。

那些拿糧的,最終被拿刀的給殺了,拿刀的順利拿到了刀,最終也順利得了糧。

他們比那些奔向糧倉的要清楚明白,在這個世道,刀劍比糧食更重要,沒有刀劍,便守不住糧食。

那些奔向糧倉的人,就好像現在的大宋一樣,有錢有糧,卻沒有刀劍來守護自己的家底和安全。

這些人比那些奔向糧倉的,更懂得如何生存!

他們從來都不是什麼無辜的良民,他們成爲奴隸之前,雙手就染滿了鮮血,他們時刻都做好了死去的覺悟。

這樣的人,即便迴歸到人間,也只不過是禍害,他們唯一的價值,也是他們唯一的執念,就是努力活下去,殺掉更多的蒙古人!

而那些至始至終沒有挪動腳步的人,不是因爲他們不想搶糧,不想搶刀劍,是因爲他們根本不需要搶,是因爲他們在這些奴隸之中,有着足夠的威望!

雖說大家都已經知道這些奴隸都是些什麼人,或者說他們根本就稱不上人,但見得這一幕,仍舊難免心中驚駭。

讓他們感到敬畏的是,宗雲似乎早已料到會由此一幕,他只是平靜地看着這一切,而後走到了那幾個原地不動的人面前。

宗雲指着爲首一人,問道:“告訴我你的名字。”

那人約莫四十出頭,眼中並無其他人的兇戾,眸子冰冷得像凍結的湖泊,身上同樣別無他物,但頭髮卻用草繩紮了起來。

“鄭公禹。”

“原先隴右的大族吧?”

“是。”

“往後這些人就歸你管,至於你如何管他們,我不會插手,但絕不能傷害任何一個無辜之人,這是底限。”

“好。”

這個鄭公禹倒也乾脆,而他身邊那幾個人彷彿也爲他馬首是瞻。

宗雲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後,便朝鄭公禹說道:“團結起來才更好辦事,我手底下這些都是道人,脾氣倒是好,但也不是被欺負的貨色,他們叫太乙軍,你給自己的人取個名字吧。”

鄭公禹搖了搖頭,正要反對,但想了想,還是朝宗雲道。

“就叫厭勝軍吧。”

宗雲略略沉思,不由對這鄭公禹有些佩服起來。

厭勝,只看字面意思,便是討厭勝利,他們不求勝利,只求儘可能斬殺蒙古人,他們連生死都能夠拋開,自然也能夠將勝負都拋開,他們的存在,便只是爲了報仇雪恨!

而這個厭勝,還有另一層意思,厭勝又通壓勝,既人們常說的厭勝之術,又稱之爲魘鎮之術,據說起源於姜太公,是厭而勝之的意思。

通俗來說就是用詛咒或者怨念來戰勝那些自己厭惡的人、物乃至於妖魔鬼怪!

他們就是蒙古人的詛咒,他們就是蒙古人的怨念!

這厭勝之法雖然也被道家經常用到,諸如一些桃符,桃木劍,玉佩之類的東西,經過祈福開光之後,便有厭勝的功效,但畢竟是比較陰暗的。

而太乙軍則正大光明,鄭公禹也是想要將他們這個營團,跟宗雲的本部營團區分開來。

只是從一個簡單的取名,宗雲便能夠看得出來,這鄭公禹絕非簡單之輩,難怪這些奴隸都如此服他。

厭勝軍的名頭也就這麼定了下來,只是他們誰都沒有想到,過不了多久,蒙古人乃至於宋人,整個天下都會對這個名字望而生畏,人們漸漸忘記了厭勝軍,只知道有個道士,帶着一羣專殺蒙古人的惡魔,蒙古人稱他們爲“邪神的披甲奴”!

宗雲得了這五百厭勝軍,一把火便燒掉了這個罪惡的奴隸集中營,在那沖天的火光照耀之下,開始往蔡州方向行軍!

而此時的楊璟等人,正陷入蔡州守軍的地毯式搜捕之中!

在劉漢超和常神嶽如有天助的激勵和鼓舞之下,於成和楊璟的人順利進入了蔡州城。

因爲蔡州守軍離開,被困在了大朗山,留守的蔡州守軍出於謹慎起見,早已將蔡州城戒嚴,實行了宵禁,是故百姓們都關門閉戶,聽得殺鬥之聲,更是不敢出門。

蔡州乃是要塞,城中佈局也將防禦放在了首位,城門附近是沒有任何民間的,即便是商鋪之類的,也都是臨時搭建,戒嚴之後便必須要搬離。

因爲一旦發生戰爭,城門便是首當其衝之地,城外的敵人會拋射火箭或者炮彈之類的,很容易將城門附近的建築物引燃,如此一來,守軍後院起火,就會首尾不能相顧。

所以出於防務的需要,城門附近是沒有民居的。

但爲了防備的需要,又不得不建立一些軍所,將一些戰時的物資就近堆放,以便救急所用。

可惜蔡州守軍如何都想不到,楊璟等人如此輕易便利用哈合魯臺的屍首,騙開了城門!

楊璟等人早已做好了準備,進入城門之後,便將那些堆放軍資的關所全都給點了!

城門處頓時大火滔天,這些個守軍除了搜捕之外,還必須加派人手來滅火,可一旦滅火,場面又混亂起來。

再者,楊璟的人都穿着軍裝,眼下又是深更半夜,根本就無法區分敵我,搜捕了大半夜,非但收穫甚微,還付出了巨大的傷亡損失!

守將們心中煩躁,決策上又是失誤連連,主將不在,底下的人相互抱怨,漢軍裡頭的色目人和契丹人女真人將領,誰都不服誰,誰都想推卸責任,畢竟蒙古人的怒火可不是他們能夠承受的。

如此一來,場面就更加混亂,上頭決策不一,下面的人又該如何執行?

執行力度一弱下來,士氣更是萎靡不振,諸多將領果真派人出城,到奴隸營區搬救兵,可到了半路便遇到了援軍,心頭大喜,可轉念一想,立馬察覺到事情不對勁!

這些個援軍發現苗頭不對之後,趕忙全速行軍,趕回到奴隸營,結果纔到半路,就發現火光沖天,抵達的時候一片白地焦土,想要撲救已經來不及。

丟了奴隸營,這些守軍也是方寸大亂,六神無主,撲救了一半才發現火勢太大,根本就沒得救了,這才放棄了。

放棄了之後纔想到,或許這是敵人的計謀,又急匆匆往蔡州方向趕!

這些守軍畢竟也是人,體力也有限,這深更半夜兩頭奔忙,軍士們又全身披甲,三兩次急速行軍,待得到了蔡州,只怕早已累得不成人形!

而讓他們想不到的還在後頭!

若他們沒有往回趕,或許他們還能夠乾脆利落抵達蔡州,支援蔡州守軍,將楊璟等人一網打盡。

可半途之中他們又趕了回去,宗雲和鄭公禹卻帶着滿腹仇恨怒火的厭勝軍和太乙軍,繞道而行,搶先一步來到了蔡州!

蔡州的守將也是心急如焚,見得打頭的厭勝軍們穿着奴隸營守軍的武裝,打着奴隸營守軍的旗幟,以爲搬回了救兵,沒有太多懷疑便打開了城門!

厭勝軍和太乙軍可不是楊璟和於成這一二百人,尤其是厭勝軍,將對蒙古人的那一腔怒火,全數都傾瀉在了守軍們的身上!

楊璟等人在城區裡頭東躲西藏,眼看着就要天亮,一旦天亮了,他們想躲就更難了。

可就在這個時候,城門處又傳來震天價的廝殺聲,楊璟知曉宗雲的援軍來了,當即集結了人手,再度殺了回去!

那些個守軍發現不對頭,紛紛放棄了對楊璟等人的追捕,不斷趕往城頭,結果又讓楊璟和於成的人追着屁股掩殺了一通,屍體鋪滿了街道,好不慘烈!

誰能想到,因爲對一具屍體的誤判,而使得守軍被楊璟和宗雲的兩支人馬耍得團團轉,誰又能想到,厭勝軍竟然有着如此恐怖的殺傷力!

這些奴隸都是強者之中的強者,殺神之中的殺神,見得這些守軍,根本不消吩咐,彷彿這些敵人的靈魂,就是養活他們的糧食!

蔡州這個要塞之地,尋常大戰總需要數萬人參與的重鎮,竟然讓楊璟和宗雲不足兩千人,攪了個天翻地覆!

雖然留守的守軍還有很多,在人數上遠勝楊璟等人只怕有十倍,但混亂之中,軍士羣龍無首,士氣全無,散漫怯戰,大部分人只想着快速逃離戰場,這場騷亂,也就註定了結局!

而楊璟和宗雲,在經歷了將近一年的分別之後,終於要再度聚首了!

第四百八十三章 御史把門爵爺應對第七百五十五章 雙贏方案皆大歡喜第四百零零二章 真武鐵炮盤踞城頭第六百零零八章 宗雲出兵杜庶調查第二百九十八章 過了河就拆橋第七百五十三章 山歌傳情秀美山水第四百六十八章 局勢逆轉勾踐出鞘第六十八章 異花第六百二十九章 怯薛精兵前來拿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匠師受官使節返程第三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前針鋒相對第六百九十六章 城門雖破卻陷僵局第六百八十章 任性妄爲死性不改第七十三章 發病第三百七十三章 審問俘虜收拾手尾第四百六十一章 內等子虞侯吐真言第五百二十五章 被逐下山刺探來歷第六百五十章 治療完畢仇人上門第三百七十九章 仔細勘察確認死因第四百七十六章 殿中侍御史丁大全第六百六十九章 授予神職主持外交第三百六十六章 宣旨完畢開始正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製造機會領旨調查第二百一十六章 辭行入住山寺第一百九十章 狂暴猴王第一百八十八章 神荼幻境第二百四十章 她和她的孃親第一百五十一章 白魚說蠱第四百一十七章 多方籌措準備回朝第七百九十七章 北上臨行認師歸宗第一百四十章 以血養蠱第四百六十九章 聖印之殤教宗隕落第二百六十二章 林文忠講大理第一百二十一章 夜領聖旨第二百零零二章 唱一闕臨江仙第六百五十八章 丞相攀咬呈獻卷宗第三百五十章 內應沒有內亂來湊第一百八十二章 令人唏噓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殿秋風橫掃落葉第二十一章 鹿月娘第一百七十九章 奇效藥引第一百八十五章 激烈纏鬥第七百六十章 大宋旗幟熾烈如火第二百九十八章 過了河就拆橋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七百三十六章 義子先行侯爺爲難第三十六章 夜審第四百四十二章 半途見得故人三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宣旨完畢開始正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嫗性情大變第五百五十一章 試射新槍官家振奮第四十四章 發泄第五百二十七章 太后懿旨籌備賀禮第四百六十章 長子上位虞侯逗留第二百七十章 兵分兩路行進第一百五十九章 逆勢突圍第五十五章 放棄第五百六十七章 浮屠藏勢酣暢廝殺第四十五章 饋贈第八百二十三章 殿帥聯袂逼迫侯爵第三百八十二章 識破身份奴婢逃亡第四百三十五章 夜郎不安半道攔截第四百八十六章 少府待制講訴經過第二百零零零章 假案真相大白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師制槍嚴防死守第二十七章 被俘第五百六十二章 淮西提刑突如其來第六百九十四章 宗雲首領的大野望第一百零四章 死鬥第四百二十六章 武力大增擒拿賊頭第七百八十二章 順流而下搜尋惡蛟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衣無縫僞造密室第四百零零三章 火炮發威蒙軍內亂第六百九十四章 宗雲首領的大野望第四百四十八章 可憐之人可恨之處第四百七十二章 二八佳人別離情深第八百二十一章 內等虞侯深夜截殺第六百九十四章 宗雲首領的大野望第一百二十三章 喜獲手杖第一百三十二章 繡衣指使第一百八十五章 激烈纏鬥第六百零零一章 政治無力曇花一現第五百零零四章 生死相見從一而終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子反目第五百四十一章 是敵是友該殺該救第三百三十四章 牛刀小試裂甲三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太歲頭上莫要動土第七百五十八章 蒙古大軍窘迫境地第四百九十九章 臨安府衙騷亂不斷第一百五十四章 成功捕獲第二十五章 逼問第一百二十九章 懸殊對峙第四百六十章 長子上位虞侯逗留第一百六十五章 深夜討教第三百零零零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六百二十六章 冰湖沉身完好如初第六百一十九章 拯救失敗徹底入魔第四百四十章 牽馬夜行仙雲山間第六百四十八章 耶律楚材深夜造訪第八百一十一章 故舊醫士道明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