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淮北小鎮紅夷別吉

淮河,古稱淮水,介於黃河與長江流域中間,與長江、黃河和濟水並稱爲“四瀆”,乃是中國七大河流之一。

淮水在古時是獨流入海的,春秋時的《禹貢》就有說,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

不過到了南宋建炎二年,朝廷爲了抵禦南下的金兵,汴梁城的守將杜充指揮軍隊決開了黃河堤壩,造成了黃河改道,濁浪滔滔,都經由泗水,分流到了淮水,

到了紹熙年,黃河再度決堤,黃河水涌入淮河,往後便經由淮河入海,濤濤的黃河水帶來了大量的泥沙,最終使得淮河入海受到了阻滯,在盱眙和淮安之間,形成了後來的洪澤湖。

楊璟對地理並不熟悉,朝代更迭,滄海桑田,往日不同今時,對古代地理更是一無所知,雖然宗雲和葛長庚等人也常常講一些遊歷天下的趣聞和風情,奈何沒有親眼所見,終究很難想象。

當公羊徙野帶着自己偷渡到淮河北岸之時,楊璟終於親眼得見這條抵禦了金人和蒙古大軍的大河!

河流就像母親,養育了人類以及人類的文明,但凡有大江大河的地方,都孕育出極其古老的文明,比如中國的長江和黃河,印度的恆河,埃及的尼羅河等等。

但河流也像一道壁壘,保護着流域內的人類文明,抵禦外敵的入侵,同樣像極了母親,無私地撫育着子女,當危險來臨之際,柔弱的母親卻又變成了強大的盾牆和長城。

正是親眼見識到這條河流,楊璟才更加意識到,南宋一退再退,可淮水卻如何都不能丟,如今淮北早已淪陷,與蒙古人算是劃淮而治,如果淮水再丟了,南宋朝廷只能退到長江流域,依靠長江天險來防守,領土疆域將再度縮小一半!

安豐軍算是淮水岸邊的壁壘,可淮水流域很綿長,不可能每一寸河岸都有人守衛,大規模的軍隊或許無法偷渡過來,但兩岸的“走私”活動卻很是常見。

公羊徙野似乎早已習慣,渡江之後,便將楊璟帶到了穎州以南的一個小鎮,名喚淮食,距離淮河北岸並不算太遠。

這小鎮倒也熱鬧,可惜已經有些面目全非。

裡頭行走往來的都是各色人士,有蒙古人,有契丹人,有高麗人,很多色目人都在鎮上行色匆匆地走着,街頭上到處是窩棚和帳篷之類的東西,亂糟糟一團,沒有一點點城市規劃可言。

街道上污水橫流,炊煙都帶着曬乾的牛馬糞氣味,時不時有人在街頭鬥毆打殺,賭錢攤子和低劣的窯子遍地都是。

楊璟甚至還見到了不少包着頭巾的阿拉伯人!

按說南宋市舶司在廣州和泉州等地,海外通商極其發達,慢說阿拉伯人,其他西方國家的人,也都通過遠洋貿易,在南宋沿海賺得盆盈鉢滿。

阿拉伯人又叫阿蒲,事實上定居在南宋的阿拉伯人,絕大部分都姓蒲,是他們的漢語姓名。

因爲很多阿拉伯人名字都是阿樸杜拉之類的開頭,所以南宋人都叫他們阿蒲,當然了,南宋人想要區分這些阿拉伯人的區別,是不太容易的,甚至有些歐洲人,都會被誤認爲是阿拉伯人。

也有人說,後世社會之中,姓蒲的人,便是南宋時過來做生意的阿拉伯人的後裔,至於真假與否,也不好置評。

這些阿拉伯人應該在沿海一帶活動纔對,怎地就跑到淮食鎮這麼內陸的地方?

楊璟甚至不得不懷疑,蒙古軍隊或許利用這些色目人,做着走私的勾當,因爲淮水此時雖然航道受阻,但船隻其實還是能夠藉此入海的。

莫看蒙古人征伐天下,一副天下無敵的姿態,可蒙古部族總共纔多少人?如果全部都是蒙古人去打仗,即便打下了疆域,所有蒙古人都當官,只怕還有官位空缺出來吧?

所以蒙古人都會用其他民族的軍隊來當先鋒和炮灰,早先也已經提過,除了蒙古騎軍之外,還有色目人、女真人、契丹人組成的漢軍,而新附軍則是南朝漢人的降將。

由此也可以看出,南人在蒙古人眼中,是最低賤的,比不上其他的少數民族,一直到元朝滅亡,漢人仍舊是社會地位最低賤的。

這個民族一面學習漢人的文化,同時卻又蔑視和踐踏這個民族的文明和傳承,這是多麼可氣卻又可悲的一件事情。

成吉思汗是個絕世無雙的軍事家,更是個人屠,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也僅僅只是個軍事家,而且還是蒙古人,與我中華漢族又個毛球的關係,至於後世那些爲成吉思汗歌功頌德,甚至將成吉思汗說成中國人的,請這些人去看看這些蒙古人對漢人都做了些什麼,再來考慮這個問題吧。

閒話也不多提了,只說公羊徙野帶着楊璟來到了淮食鎮,便朝楊璟道:“一會我帶你去見一個人,但我希望你老實規矩一些。”

楊璟對公羊徙野並沒有太多的好感,因爲漢奸從來都比敵人更加讓人可恨,在楊璟眼中,公羊徙野便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漢奸。

當然了,有人說了,人人都有難處,漢奸也有家人,也有需要守護的人,當敵人用自己的家人來威逼自己就範,換作是你,你又該如何選擇?

即便你可以不在意自己的生死,可當你的家人就在你面前,受人凌辱傷害乃至一個個殺死,你能夠眼睜睜束手旁觀嗎?

這算不算給漢奸洗白?難道人人都是這樣才當的漢奸嗎?如果是這樣的話,敵人該是有多忙?

許多人根本就是爲了一己之私,要麼爲了安逸的生活,要麼爲了錢權富貴,甚至有些是厭惡和唾棄自己祖國的。

凡事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立場要分明,屁股要坐正。

楊璟的屁股就坐得很正,所以他對公羊徙野,以及那些漢奸,並沒有任何的好感。

不過公羊徙野的態度,也讓楊璟感到非常的驚詫。

因爲從小鎮的街道穿行,很快就能夠看到淮食鎮上最顯眼的一處建築,並非高樓,而是一座極其寬大的蒙古包大帳!

這是很違和的一個畫面,淮水南北乃是典型的中原地貌和環境,突然出現這等規模的蒙古包,畫風實在有些詭異。

而且這座蒙古包很是大氣且華麗,更讓楊璟吃驚的是,守護在蒙古包外頭的,竟然都是黑色犀甲的怯薛歹!

早番說起雲都赤之時,也已經提及過斡耳朵怯薛軍,這是蒙古人最爲精銳的禁衛軍,是皇親國戚和將相王侯的子女後代爲主要成員的親衛之中的親衛,似契丹人的遼國一般,也有斡魯朵制度,不過蒙古稱之爲斡耳朵。

而能夠調動這些怯薛軍的,也就只有皇族的人了!

楊璟微微眯起眼睛,放眼望去,見得這些怯薛軍還不在少數,說明這蒙古包裡頭的人,在皇族之中的地位還是不低的!

到了帳篷面前,公羊徙野身邊的雲都赤也不得進入,只能留在外面,公羊徙野帶着楊璟走了進去。

雖然是六月中,但裡頭竟然也不顯得悶熱,通風透氣是極好,卻又不會將外頭的潮氣帶進來,地面上鋪着柔軟的羊毛地毯,讓人有種恨不得赤腳上去走走的衝動。

帳中有一座帷幔遮蓋的矮腳胡牀,上面放着一個座椅,座椅上鋪着一條銀色的雪狼皮子,周遭卻是火狐皮和紫貂的毯子。

這些顏色對於男人而言,實在太過妖豔,而座椅上那個男人,也同樣妖豔無比!

是的,此人並沒有像其他蒙古勇士那般髡髮結辮,面白無鬚,更沒有蒙古勇士的壯實,反倒有些像中原的士子。

在契丹人的遼國時期,遼朝的貴族們以學習中原文化爲風尚,懂得說漢話,能夠吟唱宋人的詩詞,被視爲極其高雅的一件事情。

就明朝時期,日本那邊仍舊流行着唐朝的服飾和文化一樣,有些異族確實對漢文化很是喜歡甚至癡迷。

可到了女真之後,完顏希尹與西夏王朝一樣,借鑑漢文,開創了本族的文字,漸漸對漢文化不再那麼重視了。

雖然他們仍舊借鑑和使用漢人的朝廷和官職體系,甚至借鑑漢人管理國家的政治方法,但在語言方面,卻不再追求。

蒙古帝國征伐四野八荒,其實重心一直都放在西征之上,他們對色目人的興趣,比對漢人的興趣要大很多。

是故蒙古人不再以學習漢話爲榮,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比拼打仗還差不多,吟詩作賦在他們那裡,並沒太大的市場。

當然了,他們的宗教是原生態的薩滿崇拜,所以很明白宗教信仰對統治的作用,對佛教和道教等宗教,還是比較寬容的。

無論如何,這大帳之中的男人,顯然是不懂漢話的,他用蒙古話跟公羊徙野交流了一番,不時點點頭,公羊徙野才躬身行禮,朝楊璟道:“這是我大蒙古帝國的雅勒泰倫別吉,你可要尊稱她爲紅夷公主。”

“別吉?公主?”楊璟倒是有些無言以對了,這蒙古帝國的公主就這麼廉價?屈尊紆貴住在淮北前線,而且還是一個小鎮上,而且派了公羊徙野這麼個大變態大殺手,費盡周章要抓他楊璟?

“你們的公主,抓我來作甚?”楊璟對蒙古人也不客氣,而且蒙古人也沒有宋人那麼多禮節,楊璟稍稍擡頭,便在那位雅勒泰倫別吉的身上打量了起來。

他本以爲公羊徙野故意剖開洞真,是爲了考驗自己的外科技術,說不定是某位蒙古貴人得了病,要楊璟來醫治,否則他可以直接射殺了楊璟。

可楊璟此時仔細觀察了雅勒泰倫別吉,卻沒發現她有什麼不妥之處。

然而短短的瞬間,楊璟突然就恍然了:“不對啊!他分明是男人,怎麼能叫公主!!!”

楊璟從進來到現在,都以爲那是個男人,可公羊徙野不會拿這種事情來開玩笑!

雅勒泰倫揮了揮手,示意公羊徙野出去,後者早就將楊璟身上的東西都搜刮乾淨,楊璟又被浸油的牛皮索綁着,越是掙扎,勒得越緊,公羊徙野也就出去了。

那紅夷公主雅勒泰倫走到楊璟面前,用大宋官話朝他說道:“別急,我會告訴你的。”

楊璟也是苦笑不已,原來人是懂講漢話的,只不過在臣子面前,需要用正統的蒙古話,不準講低賤的漢話,也正因此,才讓公羊徙野出去了。

第四百六十五章 裝神弄鬼反殺虞侯第四十四章 發泄第八百零零九章 暫且歇息接手命案第三十六章 夜審第五百三十八章 前往丹房尋找生機第五百九十五章 神力雙雄震撼敵我第三百零零七章 石牛肚裡藏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臨別之際相國贈禮第一百五十四章 成功捕獲第三十八章 花肥第三百八十七章 相國郡主出城狩獵第三百九十七章 蠻子叩關大理死守第一百三十五章 隱瞞實情第七十七章 催眠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命所歸何去何從第七百一十二章 受封侯爵審時度勢第五百零零九章 求愛不成轉而生恨第二百零零一章 乏味無聊宴會第七百一十八章 出征在即拜訪龍山第一百三十章 火槍震懾第四百三十三章 諸多大師鍛造巔峰第三百一十八章 僞造現場的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軍去留人心向背第六百九十六章 城門雖破卻陷僵局第三百九十章 相國府邸兄弟爭執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南局勢告急第七百四十一章 監軍逼迫虎將回歸第六百五十五章 製造機會領旨調查第二百六十五章 找嚮導探仙山第二百二十三章 小道一鳴驚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腦子是好東西第三百零零六章 消失的白觀音第七百七十三章 國王受襲侯爺探視第一百三十八章 童兒鬼蠱第九十八章 客棧第三百六十五章 對談夫子邀約教諭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加官雲麾將軍第二十二章 黑衣女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官家御賜龍種神駿第四百零零二章 真武鐵炮盤踞城頭第七百零零三章 左右權衡決意進宮第四百五十六章 驚魂甫定文官逼迫第五百六十章 丁丁殺手再度作案第九十三章 潛入第五百九十三章 神像屍首另有其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道城尋人又遇命案第五百零零一章 風波平息對話右相第二百二十三章 小道一鳴驚人第五百三十章 得知往事撰寫腳本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軍未動師爺先行第七百六十一章 蛟龍現世所向披靡第八十章 暮虎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軍未動師爺先行第五百五十六章 斂房屍檢發現疑點第七百八十七章 眼睛受傷叢林生存第二百九十七章 無計可施的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淨身師父牽出蠻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賢者和祭品第四百六十三章 聖母設計楊璟反殺第四百八十五章 御醫現身奸宦亮相第六百六十二章 羅斯人與妮茉本部第三十二章 歸來第七百六十九章 皇后遇刺殃及池魚第四百五十五章 被困地底絕處求生第五百九十四章 羣英薈萃謀奪蔡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道爺和英姑娘第四百一十七章 多方籌措準備回朝第四百零零零章 踏上魚梁追殺王子第五百四十章 同門現身虞侯參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匠師受官使節返程第六百一十二章 迫在眉睫命懸一線第三百八十五章 恩威並施獲取情報第二百七十章 兵分兩路行進第八百零零七章 大戰結束討要公道第七百五十一章 魔女的耐性有多少第四百零零四章 大獲全勝蒙古退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白魚說蠱第四百九十五章 聖恩賞賜執掌大權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帥回營人人如龍第六百九十一章 深夜造訪洛陽統制第七百七十六章 逆賊四起南下平叛第一百三十八章 童兒鬼蠱第六百八十二章 對陣騎兵血腥廝殺第七百零零六章 出人意料的大局勢第七百五十五章 雙贏方案皆大歡喜第六百零零六章 四大宗師聯手續命第四百九十二章 官家病危出獄入宮第四十四章 發泄第七章 中蠱第三百七十四章 賓客畢集款待來使第二百九十五章 天香犧牲死士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英會望南風第六百七十章 傭兵圍城羣臣獻策第四百二十八章 妖女逼迫母女相認第十一章 不拘小節的搶救第一百一十三章 震懾第六百五十九章 雙方對質姒錦殺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刺殺突如其來第三百八十九章 巧舌如簧引導郡主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