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疑雲明瞭另有隱情

深幽的王宮內院,龍榻後頭詭異的刻像,龍榻前方的琉璃古鏡,癡迷乳母的國主,慘死的妃子,乃至於隨時可以將龍椅據爲己有的相國。

所有的這一切,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命案,這裡頭充斥着太多因素,有王權的歸屬,有男女的糾葛,有變態的慾念,而在楊璟眼裡,真相確實只有一個,可有時候真相卻並非答案,起碼不是別人想要的答案。

歷史上那些追求真相和真理的人,要麼是瘋子,要麼是偏執狂,爲了理想,這些人甘願被世界拋棄,只沉迷在自己與真相真理的世界之中,才能安靜地與真相真理對話。

他們超脫於當時的時代,不被人理解,甚至不爲世人所容,直到去世之後,乃至於更長的時間,纔得到別人的尊重,甚至將他們列爲聖人一般來朝拜。

這樣的先賢或者聖人,畢竟只是少數,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難得糊塗,都喜歡生活過得簡單一些,很多時候其實都不太願意去追求真相,並不是他們沒有這個能力,而是他們不想去面對,因爲真相很多時候都會帶來更多更大的麻煩。

誠如楊璟早先所預料的那般,這個案子並不複雜,玉妃身上沒有傷痕,也沒有中毒跡象,更沒有過往病史,屍檢的結果初步也可以判斷爲驚嚇過度而亡。

寢宮之中便只有大理王段興智和玉妃,還有一個嚇死玉妃的楊氏乳母鬼魂。

楊璟堅信這個世界上沒有鬼,那麼便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是段興智嚇死了玉妃,要麼是玉妃自己嚇死自己。

自己嚇自己的情況也不是沒有,但放在這個案子上面,其實還有更具嫌疑的人選,那便是段興智!

龍首關大捷之後,高泰祥的人望已經達到了頂點,若非段興智咬緊牙關,在最後關頭御駕親征,替他挽回了一些聲望,此時說不得高泰祥早已被龍首關的將士們黃袍加身,直接推上王位了!

高氏把持朝政已經不是一天兩天,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段興智也是心知肚明,自己根本就是個傀儡。

雖然高泰祥很多時候都表現得很謙卑,並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攝政權奸姿態,但這個高氏的家主,就像懸在段興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不知何時就會落下來,取走段興智的性命!

天無二日而國無二主,民間也有說,一山永遠不能容二虎,他段興智乃是堂堂大理王族後裔,臥榻之側又豈能容他人鼾睡?

玉妃本名高麝玉,乃是高氏的女兒,段興智一直將她當成楊氏乳母的替代品,眼下這等局勢,段興智故意嚇死玉妃,無論是爲了泄憤,還是爲了提醒高泰祥,都比玉妃自己嚇死自己,要更具備作案的動機。

因爲楊璟根本就不相信這是一場意外死亡!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爲楊璟調查現場之後,尤其是發現了繡像後頭掩藏着的刻像之後,就已經知道了是什麼嚇死了玉妃,或者說那個楊氏乳母的鬼魂,到底是什麼!

真相其實很簡單,寢殿內燈火很多,光線很足,但內寢室卻沒太多的燈燭,龍榻後頭的小平板上,滴落了不少蠟淚,足以說明那裡曾經放過蠟燭。

楊璟甚至可以想象得出來,當時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情景。

段興智先放出乳母鬼魂顯靈的謠言,玉妃是他最常臨幸的一個妃子,想要將這個謠言傳到她耳中,並不是什麼難事,這也是爲何段興智被鬼魂嚇病了之後,仍舊讓玉妃來侍寢的原因。

彼時玉妃心裡已經開始疑神疑鬼,但與段興智歡好的過程之中,漸漸忘記了這件事,眼看着段興智終於有了些男人雄風,兩人便開始胡天胡帝地纏綿。

而段興智則通過牀頭的繩索,不動聲色地將繡像拉開,露出那屏風的刻像來,刻像本來就栩栩如生,在蠟燭的映照之下,投射到牀尾的琉璃鏡上!

琉璃鏡畢竟沒有那麼清晰和逼真,乍看之下,將刻像的倒影誤認爲是鬼魂,將玉妃嚇死,也就不足爲奇了。

或許段興智也沒想過要將玉妃嚇死,最多將她嚇傻嚇瘋,也就罷了,卻沒想到謠言的心理暗示效果太強,以致於玉妃終究還是死了。

雖然在外人的眼中,玉妃極度受寵,是段興智最疼愛的妃子,但玉妃身上那些陳舊性的傷痕和淤青,足以說明段興智只不過將她當成發泄對象,甚至於將自己對高氏的那種憤怒和恨意,都傾瀉到了玉妃的身上。

而玉妃對房中之事格外癡迷,畢竟古時女子固守本分,在房事方面絕不可能這般主動,更不會懂得這麼多花樣,便是青樓裡的姐兒,也是外表風騷內在矜持,因爲這是當時女子的道德準則,或許窯子裡的暗娼,能夠做到主動在男人身上耍那麼多花樣。

段興智肯定也沒想到會嚇死玉妃,便將蠟燭藏了起來,將刻像遮掩,並挪動了鏡子的位置,這一點楊璟已經在地毯上找到了痕跡。

這地毯雖然不會留下足印,但琉璃鏡的底座卻留下了刮痕,而且還是很明顯的刮痕。

綜合這種種跡象,楊璟基本上已經可以判定,段興智絕對是最具嫌疑的一個人!

明知道楊璟很容易就能夠查出來,段興智爲何還要將楊璟召進宮裡來?

是因爲段興智擔心高氏不肯罷休?擔心高泰祥會利用這件事當藉口,將他趕下龍椅?

對於這種懷疑,楊璟很快就下了否定的結論,因爲他其實並不太相信高泰祥會篡奪王位。

因爲如今的高泰祥,掌控着整個大理,跟實質上的大理王並無太大的區別,大理王能做到的事,他也能夠做到,甚至於大理王做不到的事情,他高泰祥仍舊能夠做到。

而且高泰祥是個極其務實的人,完全沒必要爲了一個大理王的名號,而背上篡奪王位的歷史罵名。

段興智應該也清楚這一點,他只不過想要奪回實權罷了。

再者,這高麝玉畢竟只是高泰祥的侄女兒,又只是尋常的嬪妃,並非王后,這深宮內院腌臢齷蹉的鬥爭也不少,隨便尋個藉口,也能堵住高氏的嘴,又何必當着高泰祥的面,讓魏知報去召見楊璟?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讓楊璟進宮查案,只不過是個藉口,那麼大理王段興智,究竟又是爲了什麼,才讓楊璟進宮?

他楊璟除了破案之外,還有什麼值得段興智如此費盡心機地召進宮裡來?

楊璟思來想去,便也只有一個理由,那便是自己的大宋使節身份!

不過這種事情也不能靠推想,段興智費了如此大的心思,纔將楊璟召進來,他自然不可能就這麼放楊璟出去,終究有攤開來說清楚講明白的時候。

念及此處,楊璟也就釋然了,他朝魏知報道:“魏公公,勞煩奏稟王爺,就說此間事情已經明瞭,請王爺示下。”

魏知報本就對楊璟沒甚麼好感,至於這股厭惡從何而來,楊璟直到如今也沒找到由頭。

此時魏知報見得楊璟竟然只是短短小半個時辰,便將事情弄清楚了,也不由大吃一驚,當即走出寢宮的外間,通報了段興智。

楊璟用白布將玉妃的屍體遮蓋了起來,卻並沒有將繡像再放上去,而是在龍榻的前面,欣賞着那屏風上的刻像。

過得片刻,段興智便走了進來,只是魏知報並沒有跟隨,甚至於連宮人和內侍衛都沒有跟隨進來!

“果然如此...”楊璟心裡如此想着,段興智已經走到了內寢之中,見得楊璟看着那刻像,並未轉身,段興智非但沒有覺得楊璟大不敬,反而有些大鬆一口氣的意思。

“楊大使,本王實在走投無路,懇請大使施以援手,救救我大理段氏,救救我大理的百姓!”

段興智快步走過來,便抓住了楊璟的手,面色悲憤,眼眶竟然紅了起來。

這可是大理國的國君,是在人前決不可輕慢的大理共主,可此時他卻在楊璟面前表露出如此卑微的姿態,便只差沒給楊璟下跪了!

按說楊璟該是受寵若驚,該是誠惶誠恐,但楊璟早已看穿了這一切,只是輕輕抽回手來,有些詫異又故作驚惶地回道:“王爺這可折煞了楊某也,楊某區區副使,又有甚麼本事,再說了,龍首關大捷,蒙古人退兵,大理四海揚威,青史留名,舉國歡慶,王爺又來驚懼?”

段興智咬牙切齒,忿忿地罵道:“外虜易驅,內賊難除啊!本王今番將楊大使召進宮裡,已經是賭上全副身家,還望大使幫本王一把!”

雖然段興智誠懇坦率,但楊璟卻揣着明白裝糊塗道:“王爺可把楊某搞糊塗了,王爺乃大理共主,地位尊崇,上至文武百官,下達販夫走卒,無人不臣服,早先又御駕親征龍首關,聲望正隆如日中天,又何來內賊?”

段興智正要開口,楊璟又接着說道:“再說了,便是有內賊,能讓王爺驚懼到如此地步,我這小小的大宋使節,又能成得了甚麼事體...”

段興智生怕楊璟再拒絕,當即抓住楊璟的手道:“楊大使,這賊已經快坐不住了,他要謀我大理段氏的正統,要佔據大理的疆域田地和臣民百姓,甚至想要刺殺本王,眼下蒙古人雖然退兵,但未必不會捲土重來,蒙古人從不吃虧,說不得一年半載之後便會再興刀兵,彼時若我大理內亂,大宋也是脣亡齒寒,大使可不能坐視不管啊!”

“有人要謀害王爺?”楊璟故作驚訝地問道,段興智凝重地點了點頭,掀開了中衣來,但見得他那肥胖滾圓的肚子上,竟然有一道凸起的紅痕,如同皮膚下藏着一條紅蛇一般,那紅蛇從下腹延伸上來,已經快要爬到肚臍眼上了!

“楊大使想怕已經知曉,這高麝玉乃是高氏的女兒,這幾日藉着要給本王慶祝龍首關大捷,竟在本王的酒裡下了虎狼之藥,本王與她親熱之後,便神志不清,時常見得我那可憐的乳孃,這兩日愈發不可收拾,聽說楊大使精通醫術,想必能夠幫本王看一看,這到底是什麼毒!”

楊璟本懷疑段興智是嚇死玉妃的元兇,而且諸多線索都指向了他,沒想到段興智竟然還有這等內情!

難道說高泰祥真的坐不住,要對段氏下手了?

第四百零零九章 陰靈作祟嬪妃暴斃第一百零三章 暴亂第二百三十章 陰鷙老者現身第七百五十三章 山歌傳情秀美山水第五百四十四章 名將有險堅信二老第二百七十五章 身陷生死絕境第二百九十五章 天香犧牲死士第七百七十一章 姒錦無恙道出始末第二百九十八章 過了河就拆橋第三百四十一章 南宗五祖紫清真人第九十二章 男女第六百九十八章 傳說之中的副宗主第二百一十九章 三教九流功夫第一百四十九章 繁花似錦第二十二章 黑衣女人第八十七章 箱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又是舊人半夜衝撞第五百二十章 天生神力重磅對決第六百九十章 金虎銀虎以及宗主第三百一十九章 書房審問雀兒第十八章 挨悶棍第四百九十二章 官家病危出獄入宮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內死士奮力拼殺第一百四十一章 分頭行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初見端倪第五百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隱情出水第四百七十三章 風月臨安繁華奢靡第六百二十九章 怯薛精兵前來拿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從容應對閒逛和林第七百零零五章 維繫之道帝王之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半途見得故人三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本玄師弟心生感悟第一百一十章 留客第五百零零七章 丁大全牆倒衆人推第四百二十六章 武力大增擒拿賊頭第八十一章 閹人第一百六十章 以身爲餌第三百五十六章 生死相搏生死相依第八十七章 箱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勸慰夫人同意開棺第九十九章 夜歌第三十三章 解蠱第六百二十五章 對話薩滿深受啓發第四百九十章 抗辯官家被下詔獄第七百三十章 散播消息刑部提人第十章 後衙的騷亂第七十五章 箱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驚天密報天時利好第四百八十章 密旨委任創立新衙第八百零零九章 暫且歇息接手命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城樓之內西海侯爺第七百五十四章 接風洗塵拜訪頭領第一百五十五章 鬧鬼軍營第二百九十章 大宗師的隕落第五百九十八章 疲於奔命形同兒戲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香聖女駕到第二百五十三章 韓洛音又來了第四百零零八章 班師王都宮中來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韓洛音又來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侯爺國舅私下商議第六百零零四章 苦肉計變成真刺殺第一百二十三章 喜獲手杖第四百一十一章 疑雲明瞭另有隱情第九十一章 主母第七百九十七章 北上臨行認師歸宗第一百零九章 拜訪第七百四十六章 酸液特性匪夷所思第二百六十三章 集百家之長處第三百八十三章 審訊女奴偶遇夔虎第七百二十九章 爲造聲勢籌備大典第四百六十五章 裝神弄鬼反殺虞侯第六百零零七章 有驚無險凝結內丹第三百八十一章 郡守揪出罪魁禍首第七百四十三章 一觸即發王者歸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順理成章第二百一十章 神荼歸認血親第五百三十九章 炸開石門深入洞天第五百八十二章 重新現身暗夜奔逃第四百八十五章 御醫現身奸宦亮相第四百七十三章 風月臨安繁華奢靡第二百零零五章 縣衙門前喊冤第七百四十二章 奇案未解又遇縱火第二百七十一章 懸棺絕壁洞口第四百八十八章 難兄難弟別有說詞第四百二十一章 郡主偷溜巧遇殺手第三百二十七章 說服掌教真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移蠱大功告成第一百二十三章 喜獲手杖第八百二十四章 百姓聲援禁衛退走第七百二十七章 養龍之人蒙古國師第七百九十六章 拋妻棄子離開部落第五百二十四章 對峙鬆晏回想身世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南局勢告急第六百一十一章 紅夷別吉趁亂掌權第一百二十七章 來龍去脈第四百六十六章 假扮逃兵誘敵深入第三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前針鋒相對第五百零零二章 爵爺落套將計反計第六百四十一章 衝突引爆朝爭契機第六百七十五章 強敵逼城索要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