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零七章 偶遇高通協謀匠師

龍首關幾乎被打成了廢墟,雖然每日休戰雙方都會陷入短暫的和平,將民夫和輔兵都驅趕到戰場上收拾屍體,給死者一個體面,但最後一戰中,因爲蒙古人倉皇撤退,留下了二千多具屍體!

被鮮血浸泡的小草,在血色中艱難地擡起頭來,沐浴在春日的陽光之中,貪婪地吸收着陽光的能量,想要積攢出足夠的力氣,努力挺直腰桿。

大理的騎兵不斷從外頭凱旋歸來,馬隊的後頭拖着一羣羣滿身血跡的蒙古士兵,就像在向這個世界炫耀他們輝煌的戰績一般。

對於安居樂業太久的大理人而言,這場勝利來之不易,完全可以在大理的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理的軍隊漸漸迴歸到龍首關,稍作整頓,換上鮮明閃亮的鎧甲,帶着大批的戰俘和戰利品,準備踏上班師回朝的路途。

大理王段興智以及相國高泰祥,還有大宋的使節團,都已經提前回到了王都,他們要在那裡,迎接凱旋的大理軍隊,禮部的人也已經準備好慶典,要祭告“太廟”的先王烈祖。

負責留下來鎮守龍首關的,是曾經在蒙古人手底下吃了敗仗,丟掉了會川等地的大將軍高通,而率領數千僧兵在蒼山腳下截殺蒙古奇兵的高熾,儼然已經取而代之,風風光光領兵班師了。

高泰祥是個謹小慎微的人,他派出了無數的斥候,各方面傳遞的情報都在顯是一個結果,那便是蒙古人果真退兵了!

高通此時就站在龍首關的廢墟上,王都方面已經陸續徵召了民夫,要抓緊時間將這座雄關修復,甚至加寬和擴建。

而在最後一道城牆上的那些火炮,也轉移到了第一道關牆,因爲城牆已經被蒙古人攻塌,所以火炮都轉移到了關隘兩側的山坡上,安置在臨時築造起來的炮臺上。

高通走到山坡這邊來,炮兵和護衛炮臺的士兵趕忙給他行禮,高通卻只是擺了擺手,示意這些炮兵不必理會他。

不過炮兵們顯得有些爲難,高通不由眉頭一皺,雖然這些炮兵一下子成爲了大理的新貴,成爲了受人尊敬的技術兵種,可自己好歹也是大將軍,難道自己失勢之後,連這些炮兵都可以在自己面前趾高氣揚了麼!

炮兵們見得高通面露不悅,也頓時醒悟過來,不由將目光轉向了炮臺後方。

高通順着炮兵們的視線瞟了一眼,但見得一個身穿白色春服,外罩黑色道袍的年輕人,與一個蓄着黑鬚的匠師,正在檢查火炮。

年輕人的長髮披散着,用一根手指粗的麻繩隨意挽着,顯得很隨性而灑脫。

高通終於明白炮兵們爲何不敢出聲,因爲這個年輕人,便是他這個最後才參與圍剿蒙古逃兵的將軍也都認得,他便是給大理人帶來勝利的大宋使節,楊璟。

楊璟並沒有跟着使節團回王都,並非他故作姿態,也不是因爲生悶氣或者抱怨。

一來他不想讓大家陷入尷尬的境地,便以檢修火炮爲由,留了下來,二則因爲他聽鹿白魚說起那日受刺的事情之後,想要留下來查一查,那個救他的姒錦,到底藏在哪裡。

可惜楊璟心裡也很清楚,林爵率領着皇城司的暗察子們,將整個矩州方圓,乃至於夔州路都翻遍了,仍舊無法找到她,只要姒錦有心藏匿,他楊璟又豈能找得到她?

再說了,即便找到了又如何?

於是楊璟也就沒有再繼續尋找,而是將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火炮的研究上。

今次的火炮能夠成功,除了大理傾盡舉國之力之外,也有着不少運氣的成分。

因爲當他和杜可豐檢查這些火炮之時,才發現炮膛等關鍵部位,都已經產生了裂縫,也虧得蒙古人退兵,否則火炮再使用下去,很快就會再次發生炸膛的危險。

雖然大理的冶煉和鍛造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新型炸藥是杜可豐照着楊璟的配方,用硫鐵礦製造出硫酸才製成的無煙火藥,這種火藥是用在子彈上的,爆炸威力可想而知。

這些鐵炮承受不了火藥的力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雖然楊璟千叮萬囑,但由於缺少經驗,提取硫酸的過程中,許多技師和匠人還是受了傷,用了切膚之痛,才認識到了硫酸這種東西的特性。

因爲楊璟曾經叮囑過,配方一定要保密,配比不能泄露出去,杜可豐也就沒敢透露。

可使用硫酸是需要非常小心謹慎的一件事情,如果杜可豐一個人操作的話,便是猴年馬月也無法配出足夠的火藥來。

所以杜可豐無奈之下,只能讓陸長安將隨行的暗察子全部都交給他調度,可就算這樣,也無法滿足工作量,杜可豐只好讓陸長安說服一部分匠師加入暗察子的行列,讓他們追隨楊璟。

起初這些匠師還有些心不甘情不願,如今見得自己製造的火炮,拯救大理於危難之中,而真正的功臣,正是他們效力的楊璟之後,他們也終於心悅誠服地跟着楊璟。

這一部分匠師大概有五十多人,無一不是大理匠人之中的佼佼者,甚至有一些還是宗師級的匠人。

陸長安已經是老檔頭了,既然要給楊璟招攬幫手,自然都要招攬宗師級別的人物,不管威逼利誘還是甜言蜜語,總之皇城司的暗察子想要招攬一個人,極少有不成功的例子。

楊璟此時與杜可豐檢查火炮,就是爲了如何將這些匠師帶走而做的準備,到時候楊璟完全可以讓高泰祥來親自檢驗這些火炮的損傷,而後將那些匠師帶回大理,並美其名曰到大宋朝進修。

經歷前兩天的刺殺之後,楊璟也變得更加的警覺,當高通出現在炮臺之時,楊璟其實已經發現了他的到來。

對於這位大理國的大將軍,楊璟也有些同情,因爲高通在會川和三賧等地的敗仗,是面對全盛的蒙古人,戰敗也理所當然。

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最後一戰的反敗爲勝,讓戰敗的高通成了懦夫的註腳,但高泰祥爲了表示自己對高通的倚重,又爲了給他找回一些面子,便讓他鎮守龍首關,並積極練兵,爭取將北面那些失地都收復回來。

楊璟和高通只在大理王的御駕返回王都那一日,見了一面,只是寒暄了幾句,並沒有過多的交集。

高通能夠得到高泰祥的重用,也不是魯莽的武夫,當即主動朝楊璟招呼道。

“原來是楊大人,某倒是唐突了…”

楊璟也呵呵一笑道:“無礙的,高將軍這是出來巡視?”

高通苦笑一聲,搖頭道:“這蒙古人都退了,還有甚好巡視的,就是出來走走,透透氣罷了…”

楊璟見得高通說得很是抑鬱,也不好搭腔,畢竟這關係到大理的朝堂利益,而自己是大宋使節,不便發表意見。

高通也知道自己表現得有些小氣了,當即轉移話題道:“楊大人真真是天縱之才,若非楊大人的這些火炮,蒙古蠻子還未必會退兵,若當初我高某也有楊大人相助,又豈會一敗塗地…”

見得高通長吁短嘆,楊璟心思便活了起來,先安慰了一番道:“高將軍初時面對的乃是兵強馬壯的蒙古大軍,能夠保住大軍主力不滅,已經着實不易了,高將軍可不能妄自菲薄…”

高通見得楊璟給自己找理由,不由頓生好感,雖然這些都是衆所周知的實情,但大理朝堂上的人卻都選擇了忽視,楊璟乃是第一個這般光明正大說出口的人。

楊璟繼續說道:“其實高將軍需要鎮守龍首關,眼看着又要北上收復失地,如今蒙古人羣龍無首,主力都讓貴由帶回皇庭爭奪汗位,如果高將軍有心施爲,想要收復失地也並非難事…”

高通如此一聽,雙眸頓時一亮,朝楊璟抱拳道:“還請楊大人不吝賜教!”

楊璟笑而不語,看了那些炮兵以及守衛一眼,高通擺了擺手,那些人也就知趣地退開了去。

楊璟這才笑着道:“將軍,這些火炮需要固定的炮臺,但將軍需知道,本官手底下這位杜監造,卻也製造了不少投射的梨花雷和震天雷,眼下還有不少存活,高將軍如果能夠從相國手裡弄一些過來,慢說會川和三賧,便是更北的地方,都能夠一併收復回來!”

楊璟正爲如何將那些匠師要過來而發愁,如今遇着高通,卻是個不錯的機會了。

只要高通向高泰祥索要火器,高泰祥爲了收復失地,不可能不給,而想要使用火器,就必須配備火器營的人,這些火器營的人,眼下都成了受人景仰的香餑餑,而他們都是鍛造火器時候的匠師!

如果能夠收復失地,高通必定能夠重新回到權力的核心,對楊璟自然投桃報李,楊璟想要五十幾個匠師,高通不可能不給,再說了,到時候杜可豐也完全可以挑選相同數目的普通匠師,將這五十幾個匠師給替換出來,也算是李代桃僵的好計策了。

高通也是聰明人,當即朝楊璟道:“既是如此,還望楊大人替高某美言幾句,高某感激不盡,楊大人但有用得着的地方,只管知會一聲便是!”

楊璟呵呵一笑,朝高通拱手道:“將軍乃是大理軍的中流砥柱,待楊某返回王都,必定好好跟相國說一說,別的事情或許楊某不敢開口,但火器這個事兒,楊某還是有些說話的分量的…”

聽得楊璟如此一說,高通也就安心下來,正要邀請楊璟到關城內吃宴,卻見得一名背插黃色角旗的傳令兵,策馬而來,急促得停在了炮臺前面!

“楊大人可是在此處?相國和使節大人有急報,請楊大人馬上啓程,返回王都!”

楊璟見得這傳令兵心急火燎的,也皺了皺眉頭,眼下蒙古人已經退走,可謂萬事皆善,王都又鬧出了甚麼幺蛾子?

第三百二十八章 掌教真人現場授藝第二百二十七章 脣槍舌戰往來第十三章 二叔的胡桃第七百三十七章 疫病爆發偏方來治第四百一十五章 清河郡主見客獻藝第七百六十章 大宋旗幟熾烈如火第五百五十三章 拋卻心事水路北上第八百零零九章 暫且歇息接手命案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賢者的預言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薩滿的秘密把柄第四百四十九章 禁軍援兵及時趕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捨己爲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蠻子叩關大理死守第七十九章 送刀第五百三十二章 五月初四燈火如晝第三百四十七章 兵馬都監奮力廝殺第六百八十八章 南方局勢翻天覆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懸棺絕壁洞口第七百八十五章 邪道暴怒惡法來襲第三百五十一章 聖教主一言引大亂第三百九十八章 城樓之內西海侯爺第七百三十二章 龍山祈福萬民沸騰第一百零九章 拜訪第七百七十九章 雨夜泥流生死惡鬥第五百五十三章 拋卻心事水路北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導推理第六百二十四章 山腳陋居拜見薩滿第二百五十一章 扼殺於襁褓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狀元駙馬雙重誘惑第六百二十五章 對話薩滿深受啓發第四百七十三章 風月臨安繁華奢靡第四百九十七章 詔獄提審少府待制第七百二十九章 爲造聲勢籌備大典第九十一章 主母第三百二十一章 知州死鬥逃兇第三百四十七章 兵馬都監奮力廝殺第二百八十三章 天坑和洛魔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喪子之痛如人斷腸第三百七十一章 搭救商隊驚現蠻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分頭行動第二百二十六章 磨耿分析死因第四百七十三章 風月臨安繁華奢靡第二百二十章 靈種火堆把戲第九十六章 逃生第二百四十章 她和她的孃親第一百七十三章 山魈傳聞第四百九十九章 臨安府衙騷亂不斷第二百九十四章 仗劍獨守天關第六百零零四章 苦肉計變成真刺殺第七百五十八章 蒙古大軍窘迫境地第八十三章 落石第五百一十五章 山門受阻解劍卸甲第二百九十八章 過了河就拆橋第七百一十一章 探望皇子準備出征第十三章 二叔的胡桃第二百二十七章 脣槍舌戰往來第五十九章 排衙第二百零零一章 乏味無聊宴會第九十章 彭府第二百六十章 籤子撥雲見日第六百五十八章 丞相攀咬呈獻卷宗第四百零零零章 踏上魚梁追殺王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書房審問雀兒第七百二十九章 爲造聲勢籌備大典第一百一十三章 震懾第三百零零二章 黑狐軍的覆滅第四百四十五章 寨中對峙行腳當家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帥回營人人如龍第三百五十九章 將養傷勢通判來訪第六百三十五章 可敦親臨恩威並施第一百三十一章 捨己爲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手術途中遭遇突變第四百零零五章 怯薛軍刺客雲都赤第三百九十九章 亂軍之中得見世祖第一百三十三章 着手調查第一百九十九章 紙團勘破玄機第二百七十九章 腦子是好東西第一百七十四章 現場被洗第九章 風雅的淵源第七百三十六章 義子先行侯爺爲難第七百二十八章 屬下查人官家親臨第四百六十七章 教主爆發浮屠藏勢第四百三十六章 駿馬何須強綁鞍轡第七百一十五章 官家御賜龍種神駿第六十三章 監造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人之間互生共鳴第七百七十二章 詭異傷勢義子拔毒第六百二十五章 對話薩滿深受啓發第七百零零三章 左右權衡決意進宮第一百三十九章 剝離童蠱第六百一十四章 層層挑選敢死勇士第五十一章 父子第八百二十八章 書房會面話不投機第六百八十一章 重甲鐵騎血肉之軀第八章 性命和清白第二百三十二章 小師弟楊本初第五百二十六章 提舉大人泄露內情第五百八十七章 巡檢鋪裡瞭解案情第四百二十九章 局勢多變再度反轉第四百二十四章 藏勢刀法拖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