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龍首險關蒼山捷徑

相國高泰祥斬殺勸降的蒙古使節之後,段王爺第一時間下詔,令相國高泰祥親自率領大軍,鎮守龍首關,與蒙古人做最後的決戰!

而整個大理的百姓都紛紛動員起來,佛門裡頭有菩薩低眉,也有金剛怒目,平素裡吃齋唸佛的大理人,終於展現出他們骨子裡深藏着的果敢與彪悍!

繞到後方搜糧的蒙古輔兵們很快就被不斷截獲和抓捕,每日裡都有蒙古人被掛上城頭,整個大理燃起抗蒙的烈焰,熊熊燃燒,燒遍了大理每一個角落!

但凡敢勸降的蒙古細作,都會被絞殺並懸掛城頭示衆,大理人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了讓人震撼的團結。

大理王段興智親自接見了大宋朝的使節,並正式向大宋朝求援,必要的時候允許大宋的軍隊穿越大理國境,幫助他們擊退蒙古侵略者!

在此之後,段興智親自出城,在城頭處擂鼓,送別相國高泰祥,鼓舞北上抗敵的將士們。

到了二月二龍擡頭那天,高泰祥的大軍終於入駐龍首關,秣馬厲兵,等待蒙古人的到來!

龍首關西靠蒼山雲弄峰,東臨洱海,可謂鎖山控海,易守難攻,整個關隘是從北部進出大理的唯一通道,乃是茶馬古道,約莫只有兩平方公里,四周卻有五道城牆和五座城門,裡頭還有各種軍事設施和防守器械,乃是古來兵家必爭之地。

龍首關的將士們見得相國高泰祥親自領兵,不由士氣大振,然而人人臉上,都掩飾不住一股悲涼與壯烈。

今番蒙古人入侵,大將高禾戰死,同時戰死的還有高福善、高明祥、高政志、高明勝,高政運等等諸多高氏家族的成員。

也正是因爲在戰場上保家衛國,捐軀百姓的都是姓高的,相國高泰祥才擁有了至高無上的威望,以致於他即便斬了蒙古使節,大理百姓與軍士,仍舊願意跟隨他來到龍首關。

前方的斥候將軍情傳遞回來,說是蒙古大軍通過大理西北的大草原,攻打進來,一路示弱破竹,佔據了三賧,大將軍高通率領着大理軍隊,在金沙江南岸佈防,如今蒙古大軍未見異常,似乎還沒有舉兵南下的意思。

高泰祥聽了也大鬆一口氣,雖然他已經頒佈政令,召集全國匠人和鍛造師,聽從杜可豐的調度指揮,趕製火器,但想要鑄造出來,仍舊需要不少時日。

於是他便聽從了楊璟的建議,嚴密封鎖消息,此時蒙古使節被斬的消息應該還沒有傳回蒙古大營,所以蒙古人纔沒有發動。

再者,大理已經開始大規模清剿搜糧隊,沒有足夠的糧草,蒙古人也不敢擅自開戰,等到他們醒悟過來,想要開戰之時,他們的糧草會更加緊缺,能夠堅持的時間也就更短了。

高泰祥也算是奪佔了先機,到了龍首關之後,便開始緊鑼密鼓的佈防,各族百姓自發參與守城,民夫的徵召也異常順利,諸多民夫開始加厚加高城牆。

高泰祥甚至聽取了楊璟的建議,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發佈了特設政令,在押的囚犯只要願意充軍,戰後可以得到特赦,如此一來,軍隊的規模也得到了擴充。

而楊璟還提出,讓全國各地寺廟挑選身強體壯的僧人,組建了一支數千人的僧兵,喚之爲“金剛營”!

大理信奉的並非中原禪宗,而是密宗,偏向於藏傳佛教,禪宗講苦蔘,密宗講頓悟,這些僧人平素裡虔誠唱經之餘,同樣修煉密法,僧兵經過層層選拔,戰力相當不俗。

而僧兵比那些武林高手組建起來的軍隊,也有着很大的區別,武林高手特立獨行,人人有着極強的個性與主見,想要形成默契的配合,並不容易。

然而僧兵平日裡就講究規矩,凡事都有戒律約束,聽從指揮服從命令的能力,比軍伍裡頭的老兵都要強,只需要短時間的訓練,他們就能夠形成極其嚴明的隊形,形成有效的戰陣矩列!

爲了今番背水一戰,高泰祥也算是傾盡全力破釜沉舟,真的賭上了整個大理國,贏了,便名垂青史,輸了,便一無所有!

楊璟之所以跟着高泰祥來到龍首關,一來是因爲很多戰略,都是在他的建議下做出來的,二則,他也希望能夠見識見識傳說中的蒙古大軍,畢竟大宋的敵人,就是蒙古人,他也想提前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瞭解敵人,才能夠打敗敵人!

到了龍首關之後,楊璟便登上城頭,審視戰場,最終將目光停留在了蒼山的雲弄峰上。

雖然他對大理國的歷史並不瞭解,但大理國滅亡這樣的大事,他還是有些印象的,當初他到雲南旅遊之時,就在小冊子上看到過。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戰役,一個便是蒙古人利用羊皮筏子偷渡金沙江,將大理軍隊打了個措手不及。

而另一個則是蒙古人無法攻破龍首關,只好從蒼山的險峰繞到龍首關的背後,從而直逼大理的都城,龍首關守軍爲了救圍,返回王都的途中,遭到蒙古大軍的截殺,導致徹底葬送了這場戰爭。

再者,還有另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楊璟也一直在思考,眼下怕是要在蒼山找到答案。

當楊璟提出要巡視蒼山之時,高泰祥並未能夠領會楊璟的意圖,然而手下大將高熾卻敏銳地洞察了楊璟的心思。

在高熾的帶領下,楊璟帶着小夥伴們,登上了蒼山,果真找到了一條能夠翻越的捷徑!

“楊大人果真是高瞻遠矚未卜先知,若蒙古人從這條捷徑偷渡,只怕我大理後院起火,便是龍首關再固若金湯,也失去了作用!”

楊璟也很慶幸能夠找到這條出路,笑着迴應道:“將軍言重了,本官並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是一直在想,蒙古人的搜糧隊是如何繞過龍首關,進入到大理腹地的,畢竟搜糧隊規模龐大,不似細作那般容易矇混過關…”

這就是楊璟一直以來考慮的一個問題,搜糧隊能夠源源不斷得到補充,必定有繞過龍首關的捷徑,橫渡洱海是不太可能,便也就剩下攀登蒼山了。

“原來是這樣,大人果真是心思縝密,讓人佩服啊!”高熾由衷地讚歎了一句,事實上他並不是一個溜鬚拍馬阿諛奉承的人,否則高泰祥也不會將龍首關交給他和高通。

高通移師金沙江南岸佈防之後,龍首關便交給了高熾,而高熾同樣是高氏子弟,更是將門之後,他的父兄也都死於會川之戰,對蒙古人可謂恨之入骨。

起初他見得高泰祥對楊璟客客氣氣,許多事情都需要詢問楊璟的意見,儼然將楊璟當成幕僚甚至是軍師,他心裡也有些不服。

直到他從高泰祥身邊親信的口中,聽說了楊璟的種種事蹟,這才改變了內心的想法。

高泰祥既然相信楊璟,必然對楊璟進行過調查,得知楊璟破案如神,爲人睿智,高泰祥就放心了不少,而當他得知楊璟主導了收復矩州,剛剛纔鎮壓了韋鎮仙和白牛教的叛亂之後,這位相國對楊璟更是佩服。

因爲大理國沒有太多外患,但內亂還是不少,事實上如果高氏想要爭奪王位,那才叫最大的內亂,而如果高氏真的有心要篡奪王位的話,他們又要角色對調,警惕想要復辟的段氏,甚至是死而不僵的楊氏!

正是由於高門豪閥與各部族大領主勢力錯綜複雜,大理國內形勢也是嚴峻得緊,楊璟能夠如此迅速便平定了矩州叛亂,自然讓高泰祥刮目相看,甚至將楊璟當成了不可多得的謀士!

高熾正是聽說了楊璟的種種事蹟,纔對楊璟改觀,起初他也敏銳地察覺到了蒼山的戰略意義,可直到他帶着楊璟等人登上蒼山之後,才發現這裡的戰略價值!

越過蒼山之後,山勢漸緩,下山很是省力,而山下一馬平川,能夠遙望王都,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阻擋!

見得楊璟如此謙遜,高熾便更加佩服,當即說道:“多虧了楊大人幫着查漏補缺,否則真要釀成大禍了…某即刻回稟相國,調遣民夫,將這條山路徹底封死,必不放過任何一個蒙古人!”

高熾也是信心滿滿,眼下龍首關固若金湯,還要封死這山道,蒙古人便是長了翅膀也沒辦法飛過去了!

然而楊璟卻搖了搖頭,朝高熾說道:“將軍,楊某有一樁大功勞要送給將軍,不知將軍可敢不敢收?”

高熾好歹也是將門虎子,知曉楊璟是激將之法,當即拍着胸甲道:“我高熾乃是高氏子弟,今番視死如歸,何曾懼怕過半分!”

“好!高將軍豪氣干雲,楊某佩服!”

楊璟由衷地讚了一句,而後壓低聲音道:“那便請將軍切勿再提封山之事!”

高熾一聽,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若不封山,蒙古人可不就要偷進來了麼,這楊璟難道已經投降了蒙古人,現在是在策反他高熾,想要給蒙古人留下這條勝利之路麼!

見得高熾的臉色變得難看,楊璟也不再賣關子,而是朝高熾道:“高將軍,你回去之後,便向相國把那幾千僧兵給求過來,用這幾千僧兵把守下山的坡口,待得蒙古人抄捷徑之時,殺他個措手不及!”

高熾聽得楊璟如此一說,不由熱血沸騰!

照啊!

如果封山了,蒙古人無路可走,只能猛攻龍首關,龍首關就會壓力倍增。

而如果留下這條山道,便起到一個分兵的作用,將蒙古大軍分兵過來,再逐個擊破,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

如果封山了,蒙古人只能龜縮回去,但如果留下來,蒙古人還會不斷往這邊增援,因爲在他們看來,大理的主力都放在龍首關了!

然而那數千僧兵乃是臨死招募的奇兵,搜糧隊和細作無法回到蒙古大營,根本就不知道這支僧兵的存在,將僧兵派遣駐守蒼山的山口,纔是真正的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這山口才是最適合僧兵的用武之地啊!

“楊大人高才,某受教了!”高熾如是說道,便興匆匆帶着楊璟等人回到龍首關,向高泰祥稟報來了。

第六百零零四章 苦肉計變成真刺殺第十七章 追兇第六百四十三章 強援駕到三方亂鬥第五百四十八章 北上之前多手準備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造混亂目的何在第二百五十六章 做人還是做鬼第四百九十五章 聖恩賞賜執掌大權第五百六十三章 協同提刑檢查後窗第六百九十八章 傳說之中的副宗主第三十章 江陵府密探第三百六十三章 鬧劇一場不過爾爾第七百七十章 震懾文武侯爺入宮第二百八十九章 玉石不能俱焚第六百三十章 藉機造勢進入皇庭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軍未動師爺先行第一百零二章 扼殺第五百六十三章 協同提刑檢查後窗第五百零零一章 風波平息對話右相第五百四十四章 名將有險堅信二老第四百八十一章 提前準備瓊林盛宴第八十五章 班底第七百四十七章 元兇現形權衡利弊第三百三十八章 看似兇猛實則攻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勢如破竹攻陷虎牢第四百四十六章 還魂之氣捍衛尊嚴第四百四十章 牽馬夜行仙雲山間第五百四十五章 萬壽太乙慶典開始第五百一十一章 長生殿裡戲弄道童第六百六十章 生根易容不虞戳穿第一百三十八章 童兒鬼蠱第六百五十六章 略施小計逼出刺客第六百九十二章 兩碗烈酒勸降漢奸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嶽上殿接受挑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說翻就翻第五百七十七章 裝置成功挑選女醫第七百六十七章 昭聖公主特殊癔症第二百九十八章 過了河就拆橋第三百一十二章 黃泉紅蓮業火第七十二章 江陵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野狼和兔子第一百零三章 暴亂第五百四十一章 是敵是友該殺該救第六百九十六章 城門雖破卻陷僵局第六百八十八章 南方局勢翻天覆地第五百九十七章 小真人坐地挑死士第六百六十五章 想方設法大搞破壞第二百六十七章 憤怒的小啞巴第六百五十一章 又是舊人半夜衝撞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理相國意外之舉第五十五章 放棄第二百三十二章 小師弟楊本初第四百四十九章 禁軍援兵及時趕到第六百三十四章 勸說別吉外出尋寵第八百一十四章 案情明朗青天迴歸第一百三十三章 着手調查第五百九十一章 素月懇求本玄出手第五百八十三章 金甲大旆送行漢奴第五百四十六章 官家擡舉帶刀上殿第七十九章 送刀第六百零零七章 有驚無險凝結內丹第三百九十九章 亂軍之中得見世祖第四百六十九章 聖印之殤教宗隕落第三百一十四章 矩州波詭雲譎第五百七十五章 心煩意亂終得相見第二百九十八章 過了河就拆橋第五百八十三章 金甲大旆送行漢奴第六百二十一章 料理諸事漸趨平靜第五百零零六章 三人合作順利出宮第六百八十二章 對陣騎兵血腥廝殺第六百零零一章 政治無力曇花一現第六百三十九章 別吉請客閒遊紅館第六百九十七章 步槍建功士氣大振第二十八章 背黑鍋第二百五十七章 暗手接連涌現第五百三十七章 玉環洞天斷龍石門第二百五十一章 扼殺於襁褓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太歲頭上莫要動土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土司來尋女第十四章 真正的病因第二百五十五章 密探身份曝光第五十三章 心動第一百五十五章 鬧鬼軍營第二百二十九章 說半招就半招第七百七十三章 國王受襲侯爺探視第七十章 丹藥第一百三十七章 靈堂驗屍第二百四十章 她和她的孃親第六百六十五章 想方設法大搞破壞第七百四十五章 火場勘查發現細作第四百四十六章 還魂之氣捍衛尊嚴第八百零零一章 要塞大捷形勢大好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帥回營人人如龍第三百八十七章 相國郡主出城狩獵第三百一十三章 皆大歡喜療傷第七百八十二章 順流而下搜尋惡蛟第二百五十八章 神秘全真坤道第二百八十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七百四十八章 點將臺上動員誓師第八百零零九章 暫且歇息接手命案第六百八十八章 南方局勢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