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節 考量與火種(5000字 祝各位書友中秋快樂)

既然選擇了鍛體與冰道兼具,享受了兩者相加的實力提升。

那麼在修煉方面,師弋自然也要比其他人投入更多。

不過,十年的額外時間投入,在師弋看來是十分值得的。

如今,師弋的肉身強度已然達到了高階層次。

這種肉身強度方面的暴增,讓師弋的近身實力得到了相當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因爲距離覺醒化身能力越來越近的緣故。

冥冥之中,師弋擁有了一些玄而又玄的感應能力。

就比如此時,師弋用以判斷眼前的餘泉血脈源流的方法,正是這種感知能力的體現。

正是這種基於肉身方面的感知,讓師弋哪怕僅僅只看了餘泉一眼。

卻十分輕易的發現了,餘泉身上的那股熟悉感。

結合問話,師弋這才輕易的確定了對方的身份。

餘裕即爲漁翁的本名,而這餘泉應該就是漁翁的直系後人了。

一念及此,師弋又開口向餘泉詢問了一些其人的近況。

在得知餘泉父母已經亡故,餘家直系只剩他一人之後。

師弋看着餘泉開口問道:

“我曾經和餘裕有久,既然你是他的後人,我在此可以答應你一個要求。

這個要求僅涉及你自身,榮華富貴、延年益壽、亦或者是世俗權利。

你有什麼想要的,我都可以在此幫你實現。”

師弋此舉意在,補償當年漁翁之死。

以師弋現如今高階修士地位,無論餘泉提出何種要求,師弋相信自己都能夠輕易做到。

這種事情不止師弋自己相信,在見識了師弋的手段之後,那漣國皇帝也同樣相信。

尤其是在聽到師弋提及權利之時,老皇帝的心裡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另一邊,餘泉聽到師弋的話語,不由得有些發懵。

同時,一股別樣的情緒涌上了他的心頭。

一直以來,餘泉都因爲自身境遇而絕望,更是對將他帶到如此境地的餘裕心懷憤恨。

餘泉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一切會在今天有如此逆轉。

尤其是在看到師弋一臉淡然的表情,以及漣國皇帝略微有些僵硬的面龐。

餘泉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無論他有何種要求,眼前之人都能夠幫他實現。

一念及此,餘泉忍不住脫口而出道:

“那麼,我能不能與閣下一樣,成爲那凌空飛渡比肩神佛的存在。”

此話剛一出口,餘泉就不禁有些後悔了。

這種要求,在他看來實在是有些得寸進尺。

說完之後,餘泉就變得忐忑不安起來。

反觀師弋在聽到餘泉的話語之後,雖然對其人的要求有些意外,但是卻並沒有過多表示。

“如果你是指想要踏入道途,成爲像我一樣的修真者的話。

那麼,我可以答應你的要求。

至於能不能比肩神佛,那就要看你有沒有能耐修煉到那個地步了。”師弋笑了笑,開口對餘泉說道。

眼見師弋沒有回絕,餘泉不由得心中狂喜。

就在這時,餘泉只聽見師弋再度開口說道:

“我要提醒你,修真之路崎嶇無比。

遠不及獲一世榮華富貴,在凡間享樂一生來的輕鬆。

我再問你一次,你當真要踏入道途,成爲一名修真者麼。”

餘泉對此倒沒有多做猶豫,畢竟他的父母已經雙亡。

在這人世間,餘泉已經沒有了什麼牽掛。

至於榮華富貴,在餘泉看來實在是有些虛。

在父母尚在人世之時,餘泉曾經聽他們提起過。

早在成爲皇民之前,餘家在那時還是頗有家底的。

可最終還不是難逃家道中落,被漣國皇帝貶爲皇民的命運。

想到這裡,餘泉一臉堅定的對師弋說道:

“還望先生能夠成全。”

師弋眼見餘泉心意已決,便沒有再多說什麼。

想要將一個凡人領入道途,對於師弋而言並非什麼難事。

甚至這種要求在師弋看來,是再省事不過的了。

師弋來到漣國,原本就是爲了了結此事而來的,自然沒有理由不答應下來。

就這樣,在師弋應允了餘泉的請求之後。

周圍的一干人等,都向餘泉投來了羨慕的眼神。

在這其中,尤其豔羨餘泉的就是那漣國皇帝了。

其人身爲一國統治者,一生享盡了各種榮華富貴。

如今,眼看半截身子入土,他最想要的就是繼續活下去。

眼見餘泉得到了好處,事關生死大事,漣國皇帝也顧不得矜持。

其人來到師弋面前,直接對師弋一揖到地,並開口說道:

“也請先生帶我進入道途,無論是什麼要求,我都可以答應。”

…………

最終,師弋也沒有答應漣國皇帝的請求。

其實原因很簡單,以老皇帝的年歲,根本沒有半點修真的可能性。

如果強行去做的話,僅第一步榨取精血,就能要了他的性命。

與其找死,還不如這樣多活兩天。

不過,最後師弋還是給了對方一瓶續命的丹藥。

以師弋抵進高階的煉丹技藝,雖然不至於延長一個人的壽數。

但是,讓其人多活上那麼兩年,卻還是可以做到的。

畢竟,凡人與修士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修士所發愁的是魂力不足的歲壽問題。

而凡人因爲種種原因,根本難以活到魂力耗空,壽終正寢的那一天。

師弋正是看出了漣國皇帝體內魂力還有剩餘,這纔給了些丹藥好讓其人的肉身能夠多撐些時日。

當然,這一切都是看在他父親景勳志,與師弋相識一場的份上。

其實這些都不過是小事而已,師弋真正爲漣國所做的事情,估計他們那些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

師弋此行之所以會如此高調,在漣國這樣一個凡人國度,施展出修士手段。

這並不是爲了在一幫凡人面前炫耀自身實力,以師弋近乎屹立於修真界頂點的實力,真的犯不着這麼做。

師弋之所以如此,卻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

師弋所去往過的諸多國家之中,可以說漣國是最爲特殊的一個。

因爲懸居海外,加之距離最近的才國,常年受到汲魂之地的隔斷。

這使得漣國,一直處在一種神隱的狀態之下。

這種狀態,讓漣國很難進入修真界的視野之下。

這正是漣國能夠在諸多國家當中,維持一個單純凡人國度的根本原因所在。

漣國不同於師弋的老家楚國,以及相鄰的戎劉國。

這兩個地方比鄰慶國,慶國修真界是明確知道這兩國存在的。

慶國方面之所以沒有選擇進駐楚國和戎劉國,以至於蕭家在當地稱王稱霸。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這兩處地域的修行資源極其匱乏,慶國勢力根本看不上這兩處地方。

楚國和戎劉國被稱爲修真荒漠,真的就如字面意思一般。

否則,當年蕭家和趙家在逃亡之時。

也不會往這種地方鑽,來躲避仇家的追殺。

而漣國與那兩地並不相同,在此地待過數月之久的師弋清楚,漣國的修真資源並不匱乏。

如果有修真勢力發現了這樣一塊無人佔據的肥肉,絕對會毫不猶豫的上前來啃上一口的。

一個完全由凡人構成的國度,如果有修真勢力貿然介入。

那對於漣國當地而言,絕對是災難性的。

以凡人與修士之間的實力差距,漣國被完全納入修真勢力掌控是可以預見的。

遭遇修真勢力壓迫,如果僅此而已那還只是小事罷了。

怕就怕修真勢力在掌握漣國之後,僅僅將這裡當做一塊可掠奪的附庸。

畢竟,但凡是修真勢力一般都在其他國家擁有根基。

整個修真界雖沒有國別之分,但是修真勢力卻有。

換言之,只要混的稍微像樣一點。

便不會有勢力放棄本國的根基,反過來從零建設漣國的。

所以,如果當真有修真勢力佔據了漣國。

師弋所猜測的事情,大概率會變成現實。

介時,漣國真的會成爲某一國勢力的附庸。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漣國可能會真的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而生活在此地的凡人,淪爲下等人的命運也完全可以預想見。

世外桃源是沒有辦法,一直維繫下去的。

而師弋所做的事情,就是讓漣國之內的凡人認清這一現實。

正因爲如此,師弋纔會如此高調的,展示自己身爲修士的另一面。

纔會如此輕易的答應餘泉,助其成爲一名修士的請求。

在那之後,師弋幫助餘泉進階煉精期。

並在臨近離開漣國之前,留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功法,以及煉丹所需的各類丹方。

有了這些東西,餘泉想要在漣國。

這樣一個沒有競爭的凡人國度建立修真勢力,那完全是不成問題的。

如今尚有汲魂之地橫在才國與漣國之間,藉助這道屏障,漣國還有時間發展下去。

師弋不求漣國當地的修真勢力,能發展出多大的規模。

至少在得到修真界承認之後,就算有別國修真勢力侵襲,也不可能直接將整個漣國變成一個附庸。

而這正是師弋能夠爲漣國,所做出的努力。

然而師弋能夠做的,也僅僅只有這些了。

剩下的就只能看,師弋所投入漣國的這粒火種,是不是能夠燎原了。

做完了該做的事情之後,師弋繼續上路。

由漣國出發,向着奏國的方向而去。

…………

又經過了兩個月左右的海上飛行之後,師弋成功的在奏國的南部登陸。

奏國對於人口的管控,在諸多國家都是出了名的嚴格。

即便師弋身爲一名高階,來到此地也感覺束手束腳。

好在師弋只是借道才國,並沒有在奏國久留的打算。

不過,雖然只是借道,師弋卻也留意了一下奏國當中的情況。

比如,經過了幾十年的休養,奏國方面的人口再度增長了起來。

人口的增加,勢必會加重奏國民衆的話語權。

在其他國家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可在奏國全民修真的國情之下,這種形勢根本無法避免。

奏國底層民衆的修爲,雖然不可能太高。

但是即便只有煉精期,可在百萬級的龐大基數面前,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

雖然理論上這樣的低階修士再怎麼多,高階修士一道神識衝擊也能將他們完全秒殺。

但是,人數龐大到這樣一個量級。

面對這樣因不滿而抱團在一起的民衆,奏國之內又有那個高階修士,真敢動手屠殺他們。

就算不提統治根基問題,單單是承負這一節,就保證了不會有哪個高階敢這麼做。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倒也罷了,壞就壞在奏國之內,還存在着一個吃人猛獸——須臾山。

須臾山的存在,造就了奏國強大的整體實力。

然而,它卻也從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整個國家的矛盾。

畢竟,沒有誰會願意自我犧牲,進而成就他人。

尤其是在本就強調自我的修士羣體當中,這樣的事情更少發生。

而進入須臾山這處秘境的先決條件,就是需要大量的人來進行犧牲。

而奏國統治階級不可能用自己人的性命,來作爲拖拽須臾山的燃料。

最後,倒黴的還是奏國底層民衆。

長此以往,不遭至反抗那纔是真的奇怪了。

在知曉這須臾山,乃是一處假秘境之後。

在提防的同時,師弋不得不佩服安置這須臾山的聖胎境修士。

其人直接將奏國上下,完全玩弄於鼓掌之中。

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不斷地讓奏國之人將“薪柴”,投入須臾山這座熔爐之中。

這種對於須臾山的依賴,別說奏國方面不知道假秘境之事。

就算知道了真相,師弋覺得他們也不可能停下來。

這種深入骨髓的依賴,纔是最爲可怕的地方。

而照着這種形勢發現下去,師弋相信要不多久,國內矛盾進入極限之後。

奏國高層會故技重施,再一次對巧國方面動武。

以轉移矛盾的方式,來緩解他們國內的壓力。

換言之,奏國與巧國之間的戰爭,將會再度上演。

這對於巧國而言,絕對稱不上好消息。

畢竟,巧國面對奏國這個強鄰,還是存在無法抹平的實力差距。

而雨妒樓所在的雨家,作爲巧國第一勢力,介時會首當其衝承受奏國方面的壓力。

兩國第一次國戰之時,方隱川利用運道,幫助方家躲過了一劫。

這一次,雨家恐怕不會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些事情都與師弋無關。

這一次來到奏國,師弋甚至還打聽到了一個好消息。

原來,自上次離開奏國之後。

被師弋擺了一道的刑鉞,最終嚐到了他自己所種下的苦果。

當年提挈教在發現,師弋所佈置的把柄之後如獲至寶。

馬上就將之當做了,扳倒刑鉞這個奏國太子的手段。

只有將刑鉞這個正統繼承給拉下馬,提挈教才能將與他們交好的私生子扶上臺。

而另一方面,奏國皇帝原本就對私生子心懷愧疚,有意將皇位傳給對方。

只是其人礙於情面,暫時無法做出這種決定。

而那一次的事件,直接就成爲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方面,奏國皇帝對於刑鉞,行刺兄長的行爲深感失望。

另一方面,奏國皇帝也擔心如果刑鉞繼位,他的大兒子恐怕很難有活命的機會。

於是,思量再三之後,奏國皇帝下達了詔書。

直接將皇位傳給了,並非正統繼承人的私生子。

原本依照奏國皇室與提挈教之間的約定,奏國皇帝在進階高階之後,就應該卸任皇帝之責。

而奏國皇帝其實早就已經,到達了高階層次。

之前,一直都因爲刑鉞這個正統繼承人尚未成年,纔會這麼一直拖着。

提挈教一方雖然對此心有不滿,但是皇帝在奏國並非擺設,皇室血脈可以提前感知須臾山的降臨位置。

這是奏國皇室,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這種血脈的覺醒,需要結合特殊的修真功法纔可以。

而煉精期榨取精血的底線,就是成年。

所以,就算奏國皇帝退位,刑鉞登基也只能是個擺設。

而須臾山的每一次降臨都關係重大,奏國皇帝這個關鍵位置,不可能任由一個無用之人佔據。

而這也是,刑鉞遲遲無法登基的一個重要原因。

奏國皇帝在失望之下,放棄了刑鉞這個皇子改立他的私生子。

這雖然在法理上有些站不住腳,但是皇帝與提挈教兩大巨頭達成了共識。

即便刑鉞一方的勢力極力反對,終究也是胳膊拗不過大腿。

甚至就連皇室方面,在發現無法挽回之後,都放棄了對於刑鉞的支持。

畢竟,奏國皇室的統治地位源於自身血脈。

只要奏國皇室還能夠提前預測須臾山的降臨位置,那麼他們這一支就不可能沒落。

這種情況之下,到底誰當皇帝反而成爲了次要因素。

就這樣,刑鉞很快就體會到了衆叛親離的感覺。

最終,刑鉞也只能看着他夢寐已求的皇位,落入了他人之手。

眼見事不可爲,刑鉞也只能選擇了隱忍。

然而,刑鉞上輩子就屬於梟雄式的人物。

其人縱橫楚南江湖,一生不知有多少門派滅在他的手上。

可以說,只有刑鉞打殺旁人,他幾時又受過這種氣。

這樣的性格,就註定了其人不達目的,是不可能停手的……

第六百六十八節 不同與第二件第六百七十四節 留手與做戲第三百七十六節 墜落與睚眥必報第四百三十四節 實力大進與追逃第三百四十九節 故人與前嫌第一百一十六節 抵達與韓宗羽第九十九節 糾結與赴死第七百七十八節 柯千齡與羽幢峽第一百一十五節 屠戮與斬殺第五百一十八節 傀道與暴揍(1/2)第四百四十一節 博弈與技高一籌第四百二十七節 吞吐與雛鳳第四百六十五節 昂貴與大出血第三百六十九節 取捨與火德第二百零八節 轉機與碾壓第三百五十八節 借勢與不出所料第三百七十九節 地底與棘手第六百零五節 疑問與萬劫第三百八十四節 幻霧雲海與衆多第三百七十五節 激鬥與聰慧過人第四百零七節 激鬥與刀槍不入第一百三十七節 欣喜與憂愁第九十二節 困局與屠戮第一百九十五節 豁然開朗與通知第四百五十二節 懲戒與思慮第六百四十五節 定位與狀態(4000字)第七百一十八節 不滅鏡裝與不死第五百七十五節 尋找與發愁(3/3)第一百九十三節 輕鬆與收穫第一百五十六節 火海與鴆血第一百零三節 煉形篇與鏡像分身第六百八十二節 傳承與中飽私囊第一百二十五節 分數與煉丹第二百九十二節 優點與惡意第一百八十七節 修復耀金鉤與銘記第七十五節 答疑與不期而遇第六百九十節 修復與星力第二百七十節 搭夥與心動第二百二十一節 幻術與遭截第六百三十九節 預見與啓程第五百三十五節 步虛與海晏城(日萬)第一百節 熟悉與殺意第三百一十三節 優勢與打算第一百九十八節 焦灼與日常第七百五十五節 舍利與盡頭第一百二十四節 第三幕與險勝第三百四十二節 魚餌與沙舟第五百節 反制與寒天第一百四十六節 追捕與靜待天明(6/10)第一百一十四節 濃霧與遭襲第三百四十四節 脫困與療傷第一百四十六節 追捕與靜待天明(6/10)第七百九十九節 借力與棋差一招第五百一十節 履約與簽訂(1/2)第六百二十一節 元神與真性(二合一)第七百七十一節 域外與螟蹤(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四百五十三節 退路與一月第七百零四節 後無來者與幻術第四百三十八節 反轉與懼意第三百八十五節 詭異與蜃景第四十八節 以命相報與觸動第四節 消息與偃森第一百六十一節 失與得第三百四十六節 潛入與去意第四百一十節 十方劍牢與自燃第五百五十七節 得手與插足(日萬)第五百一十五節 出現與兜售(日萬)第七百五十六節 深不可測與交手第一百四十五節 事發與根由(5/10)第二百四十一節 顧慮與嘗試第三十節 抵達與戎城第三百三十九節 防患與接管第四百二十三節 雙親與了卻塵緣第四百七十節 拍賣與敵意第六百三十四節 覆滅與打算(二合一)第二百七十九節 抵達與尋覓第五百八十五節 血味鈴蘭與暴露第七百一十五節 旁觀與貪心第一百四十五節 事發與根由(5/10)第六百七十二節 背信棄義與地星第二百零八節 轉機與碾壓第五百一十七節 離開與言傀(日萬)第一百七十四節 碾壓與糾結第二百二十一節 幻術與遭截第四百四十六節 煉獄峰與避劫第七百七十九節 分歧與慘劇第五百一十節 履約與簽訂(1/2)第八百零五節 歧路與購入第六百七十四節 留手與做戲第六百五十八節 優劣與赴宴第二十七節 官匪與戎劉第六百八十三節 敲打與龍泥第二百六十二節 動手與遭襲第六十一節 隱情與進入第四百九十八節 不死不休與重返(二合一)第三百六十四節 和光與同塵第七百二十四節 隗鴻與塵堂第四百九十節 意外與關聯第六百五十七節 火煉與成功第六百三十八節 名額與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