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節 難頂與爆滿

黍珠又名心珠,別看其小如黍米一般,但是其內包羅萬象自成一方世界。

所以,對於修士而言黍珠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俯瞰天地,洞悉天地規則的最佳參照物。

其實世間每一片雲每一道光,都暗合着天地運轉的至理。

可是我們身在其中,一葉障目之下是很難看出門道的。

而黍珠最大的作用就是,給了修士從其他角度認知世界的機會。

甚至可以置身世界之外,從一個旁觀者的位置重新認識天地。

這對於修士,尤其是需要感悟境界摸索前行的高階修士而言,是十分難得的一種體驗。

不過洞悉天地規則什麼的,對於如今的師弋而言還是太早了一些。

師弋現如今所需要的,僅僅是黍珠當中關於那名五雷宗高階修士進階胎光境這一階段的感悟。

黍珠當中包羅天地,可是隻要心中有着目標,便不會迷失在這方世界之中。

而這便是黍珠又名心珠的原因之所在。

憑藉道心指引,師弋很快就來到了一名修士的身旁。

只見其人四十歲左右的年紀,面目清瘦,中等身材,從外表上看起來十分的平凡。

可是,如果結合其眼中閃爍的陣陣紫芒,他又變得不再平凡。

雖然從未有過謀面,但是師弋卻十分的篤定。

此人就是當年在五功山禁地之內,師弋所進入的那座墓室的主人。

師弋至今還記得,在那墓室當中所看到的記錄此人生平的石刻。

其人名叫魏交虎,是五雷宗第五任宗主,圓覺境修爲的高階修士。

而其所練功法非常特殊,乃是罡氣流派當中的雷罡。

說來也怪,這應該是師弋生平遇到的第一名罡氣流修士。

反倒是更爲稀少的罡體流修士,師弋卻是遇到不少了。

師弋一邊想,一邊拉開了攻擊的架勢。

因爲另一邊那魏交虎,已經戰意勃發的朝着師弋走了過來。

確切說來眼前之人,並不是五雷宗的第五任宗主魏交虎。

真正的魏交虎早就已經死去了不知多少年,眼前之人只是黍珠凝聚之時,所保留下來的魏交虎的真意。

這其中就包含了師弋十分迫切想要得到的,關於魏交虎進階胎光境的感悟。

不過,師弋想要得到那份感悟,就需要與這魏交虎的真意進行交手。

在交手之時雙方碰撞在一起,師弋也就能夠藉此窺探到這份真意的內在。

而到底能夠窺探到多少,這取決於雙方交手的時間。

也就是說,師弋需要儘可能拉長戰鬥的時間。

一念及此,師弋就想要利用徹骨劍,遠程與那魏交虎展開遊鬥。

可惜,還沒等師弋行動起來。

只見那魏交虎伸手一揮,一層網狀電芒“唰”的一下從師弋的身上掃了過去。

然後,師弋就從黍珠的世界當中退了出來。

接着師弋又試了多次,全都是一瞬間就在魏交虎的雷電氣罡面前敗下陣來。

不要說與之戰鬥了,師弋甚至連對方的本命法寶都沒能逼出來。

在境界方面對方的圓覺境與師弋的胎息境,差的實在是有些遠。

接連又試了幾次之後,師弋發現實在是不得要領。

不要說圓覺境修士了,師弋連胎神境的戰鬥都沒有親眼目睹過。

對於高階修士的戰鬥方式,師弋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應對。

就在師弋敏思苦想之際,師弋感覺到身下的船隻忽然動了起來。

上船之前師弋聽那船主說過,第二天一早就啓程。

如今船隻開始移動,怕不是已經到了第二天吧。

想到這裡,師弋直接透過艙室之內的低矮窗戶,向着外面望了過去。

果然,此時太陽正緩緩的從海面上升起,已然是第二天的早上了。

師弋也沒想到,時間在不知不覺當中過的如此之快。

從昨天下午登船直到現在,師弋已經對着黍珠擺弄了半天加一整夜的時間。

然而最可氣的事,這時間使用的毫無成效,完全浪費在進入黍珠找人和被秒殺的無限循環之上了。

想到這裡師弋就有些憋氣,加上這艙室之內的陣陣黴味,師弋打算到甲板上透透氣。

誰知師弋剛一出船艙,就看見了同樣從船艙當中鑽出來的天膳老人。

想必其人也是受不了那黴味,打算出去透透氣的。

兩人會心一笑,一起朝着甲板方向走了過去。

如今天氣正值冬季,兩人剛一通過舷梯上到甲板之上,就感到一陣冷風襲來。

天膳老人身體虛弱,在寒風侵襲之下不由打了一個寒戰,同時忍不住緊了緊身上的衣服。

至於師弋倒是沒有寒冷的感覺,即便拋開修爲境界,師弋也是一個冰道流派的修士,怕冷那才真是一個笑話。

站在船舷之旁,感受着迎面而來的海風。

師弋隨手從儲物口袋之內拿出了一隻酒囊,並遞給天膳老人讓他借酒暖暖身體。

天膳老人倒也沒有跟師弋客氣,從善如流的接過酒囊,拔下塞子就將其中的酒液往嘴裡倒去。

師弋跑了一眼,發現此時這艘船的船主恰巧也在甲板之上。

爲了對戴國和佛門多一些瞭解,師弋趁機與那船主攀談了起來。

一番閒聊過後,師弋直接開口問道:

“我看船主出發的如此準時,這一船的空位可是不少,可都拉滿了麼。”

“那是自然的,這去往戴國的船票向來供不應求,從我當船主以來哪次都沒有空着的。

有些沒上船的傢伙,也只能等我回程之後的下一班了。”那船主開口對師弋說道。

原本師弋只是隨口一問,要知道這種大型福船載人一般在一百五至兩百人上下。

刨除船上船員,乘客至少可以搭乘百人以上。

那船主說每次都能載滿人出海,也就是說每次都有百多人去往戴國。

師弋他們二人是爲了白雲泉而來,那麼這百多人又是爲了什麼。

“那戴國不是被修真界封鎖了麼,爲什麼還有如此密度的人流。”師弋忍不住開口問道。

“呵呵,封鎖又如何,只要有利可圖任你怎麼封都是封不住的。

修士有煉丹、制符、煉器的手段,與修士對應的行者自然也有看家本領。

佛門的開光之法也極爲厲害,可以平添法器的威力。

這船上一多半的人都是爲此而來的。”那船主笑着對師弋解釋道。

第五百二十二節 目擊與人多(1/2)第六百四十六節 形勢與符傳第七百一十七節 換骨訣與胎骨第四百五十節 難頂與爆滿第三百七十九節 地底與棘手第六百九十九節 鎮守與回援第二百四十九節 往事與決斷第二百五十三節 碰撞與送走第四百三十八節 反轉與懼意第一百五十四節 交鋒與行險第二百四十九節 往事與決斷第九十七節 黍珠與黑花第五百七十三節 尊天侍鬼與掐滅(1/3)第一百二十三節 戰場與遭襲第三百四十二節 魚餌與沙舟第三百六十八節 除掉與凋零第五百一十四節 鳳詔與拍賣(1/2)第四百五十九節 意外之喜與繼續第五百七十六節 來人與奴道第一百八十節 破壞與不負衆望第三百五十節 易容與上任第四十九節 螟蟲與鴆血第十八節 走投無路與了卻心事第五百六十二節 魂箭與毫無辦法第二百節 敵至與危局第一百零九節 雷劫與承負第二百四十八節 雷雨與商議第一百三十九節 跋扈與忍無可忍第四百三十節 屠戮與惡犬第三百七十九節 地底與棘手第六節 壽宴與辭行第三百四十二節 魚餌與沙舟第一百八十七節 修復耀金鉤與銘記第四百二十六節 閒庭信步與埋伏第三百一十三節 優勢與打算第一百七十七節 警兆與怪物第一百八十九節 元晶與兌換第六百一十八節 一觸即死與造極(二合一)第二百三十六節 困惑與互毆第四百五十五節 天塹與擊碎第六百二十四節 獨霸與一甲子第三百五十六節 夢中與端倪第三百二十六節 反轉與功虧一簣?第六百七十六節 博弈與底牌第七百七十四節 董乘龍與豢龍氏第二百七十六節 裝死與受傷第七百一十二節 靳朋與端倪第五百二十七節 妖氣與齒輪(日萬)第六百三十九節 預見與啓程第三百九十二節 直行與目標第四百五十六節 步罡踏斗與禹步第五百四十節 僵持與了結(1/2)第五百零八節 沸血與計劃(1/2)第二百一十六節 製作成功與野望第六十四節 封護郡與岳家第五百三十節 恨意與九牧之金(1/2)第一百九十四節 任重道遠與老虎第一節 師弋與蘇志誠第四百六十八節 結社與好事?第二百六十一節 尋人與困惑第四百九十四節 關鍵人物與再會第八百一十節 敵至與長談第十九節 惡意與主僕第四百二十五節 一觸即潰與佈置第六百五十四節 李月白與白龜窟第二百八十節 入內與雷核第七百三十八節 等活與黑繩第五百七十四節 不死不休與自省(2/3)第五百三十九節 獨鬥與法身(日萬)第一百四十節 斬殺與神識第五百一十三節 嬋國與巫國(日萬)第二百四十五節 海上與忙碌第七百八十二節 血鑄金身與從革第一百八十七節 修復耀金鉤與銘記第五百二十七節 妖氣與齒輪(日萬)第六百三十三節 正視與似勝實敗第七百六十三節 偷雞不成與登頂第三百四十四節 脫困與療傷第六百二十九節 勢不兩立與剋制(二合一)第八百零七節 甦醒與激鬥第一百四十四節 實力與想通(4/10)第二百九十三節 陷阱與湊齊第六百零四節 驚聞與舊事第七百三十七節 妥協與寒獄第三百九十三節 目的地與痛恨第七十五節 答疑與不期而遇第一百二十二節 蜉蝣與素魄劍第七百七十二節 共存與蠱雕第六百六十九節 準備與解雁行第八百零七節 甦醒與激鬥第一百八十九節 元晶與兌換第七節 師兄與師弟第五百二十六節 紅光與重來(1/2)第一百二十節 開啓與心結第四百三十二節 滅口與鯨吞第四百六十四節 佛盒與副作用第二百零三節 伏誅與重傷第六百一十七節 屍斑與北斗第二百八十四節 安頓與鏡界符第六百八十節 植入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