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節 漁翁與準備出發

因爲不差那些許銀錢,又有景勳志不予餘力的協助,師弋購得了一艘新造不久的三桅尖底快船。

這種船荷載三十至五十人,雖然承載人數不多,但是速度卻比一般船隻快的多,算是漣國之內最先進的海船了。

一般船隻從漣國去往才國,可能需要兩到三個月之久,而這種尖底快船相同路程,只需要一個多月就足夠了,可以將行程縮短近一半。

這一點是師弋最爲滿意的地方,至於爲什麼師弋只有一人,卻要選擇這種最少都能搭乘三十人的大船,其中也是有原因的。

出海遠航尤其是長時間待在海面之上,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安全。

相對於小船,這種大型船隻在海面之上無疑要穩定許多,不容易發生傾覆,舒適程度也不是小船能夠比擬的。

兩相比較之下還是大船更好,這也是師弋選擇這艘船隻的原因。

不過出海遠航不同於湖上泛舟,內湖江河之內可能只需要一個船家就能輕鬆駕馭。

而想要將這種大型的尖底快船駕馭的遊刃有餘,那就需要許多船員的通力合作。

師弋大致算了一下,想要正常駕馭這艘船,需要掌舵的舵手兩人,操縱風帆的繚手兩人,應付猛浪急流時的代舵扳招一人,停船下錨的椗手一人,還有負責觀察海流變化和天氣狀況的海師一人。

加上船長和大副這兩個統管全船的人物,此行跟隨師弋一同出海的就有九人之多。

這已經是精練到極限的人數了,想要維持船隻的正常運轉,就不能再減少人員。

也幸好師弋很早就着手招募船員,等到師弋修爲恢復之時,人手已經差不多快要招齊了。

差得也只有船長一人而已,原本師弋是想要找到一個曾經去過才國的老手。

經過多方打探,這種人在漣國之內根本沒有。

既然沒有這種識途老馬,師弋只能找個經驗豐富的老船長代替,畢竟活人不能讓尿憋死。

“師先生,你看我們是不是可以準備開船了。”就在師弋分神之際,一位老者來到師弋身邊,開口問道。

這人姓餘名裕正是師弋招募到的船長,其人雖然沒有去過才國,但是也算經驗豐富,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出海經驗。

又因爲常年出海捕魚,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依舊安然無事,又被同行敬稱爲漁翁。

“嗯,既然已經準備妥當了,那就儘快出發吧。”師弋聞言點了點頭,對漁翁說道。

對於這個固執老頭,其實師弋也有些無奈,因爲師弋買的是一艘新船,從沒有進行過遠航。

於是這個漁翁非要舉行祭船神的儀式,祈求船神保佑他們一路平安。

對於這些師弋是不怎麼信的,不過架不住漁翁執意要求,師弋只得隨了對方的意。

畢竟,這漁翁纔是海上航行的專家,師弋也沒有什麼置喙的。

不過,算上挑選黃道吉日到舉行儀式,中間又耽擱了半個月的時間。

也就剛剛舉行完祭祀船神的儀式,師弋一直都在神遊物外,這纔有了漁翁詢問的一幕。

吩咐完畢,師弋踩着舢板登上了船隻的甲板。

“起錨!升帆!”待所有人準備就緒,隨着漁翁的一聲高喝,椗手開始推動絞盤,將沉在海底的鐵錨一點點拖出水面。

就在兩名繚手準備將風帆展開之時,師弋忽然看見在碼頭之上,有幾個騎着馬匹的身影正朝這裡趕來。

同時,還在朝着這裡不停地招手,當先那人正是景勳志。

師弋見此,只得吩咐船員且慢起航。

對於景勳志的出現師弋有些意外,之前師弋就已經言明不必相送的,不知他爲何又出現在了這裡。

師弋雖然沒有幫他搶奪皇位,但是也已經通過鐘行策表明了立場。

其他不提至少景勳志再也不必擔心,不會有拳心會的人對他進行暗殺了。

這也算是景勳志這一兩個月來,幫助師弋招募船員和尋找船隻,師弋所給予他的回報。

如今人情已經還清了,不知景勳志這次前來還有什麼事情。

“且慢,且慢些走。”景勳志幾人下了馬匹,一邊高喊,一邊朝着船隻方向而來。

“師先生,耽誤您出海實在是抱歉,原本我也是不想前來打擾的。

不過,架不住我有一親信上門多次哀求,也只好硬着頭皮來求您幫忙了。”景勳志快步走到師弋身前,他姿態放的很低知道師弋身手不凡,他說話一向都很客氣。

尤其是師弋以一己之力,讓拳心會放棄對他的追殺之後更是如此。

鐘行策在漣國地下世界非常有威望,某種意義上鐘行策說話,在武林之中比漣國皇帝更有用。

師弋可以讓鐘行策親口承諾,不會再對景勳志行暗殺之事,那麼其他人再想暗害景勳志時,多少也會掂量一下。

並不是掂量景勳志的斤兩,而是掂量會不會因此觸怒鐘行策。

可以說,經此一事景勳志將不會再擔心,他那兩位皇兄再找人來暗殺他。

至少在景勳志的父皇死之前,爭奪皇位的遊戲,會被框定在臺面之上。

不算救命之恩,只此一點師弋就幫了景勳志一個大忙。

“有什麼事情直說好了,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如果是漣國境內之事,啓程在即也是愛莫能助。”師弋聞言不由的皺了皺眉,隨即直接開口說道。

“自然不是漣國之時,我也不敢再給您添麻煩了,我這次前來只是想替我那親信問問,您這船上還能不能捎帶幾個人手,一同前往才國。”景勳志苦笑着對師弋說道。

師弋細問之後才瞭解到,原來之前師弋委託景勳志幫忙物色船隻和船員,他要前往才國的消息不經意間就走漏了出去。

景勳志的一位重要親信也聽聞了此事,之後就開始向景勳志多方打探。

之前有提到過,漣國這些年來前往才國的人數也有不少,可是卻無一人返回漣國。

這其中就包括了景勳志這位親信的哥哥,當年他的哥哥去往才國經商一去不回,如今已經過去了三年之久。

這麼長的時間,他們這些至親之人都覺得人肯定是沒了,不然不會就這樣一去不回的。

連景勳志的這位親信也覺得他的哥哥可能是遇上了海難,已經客死他鄉了。

可是,在他們這些至親之中,始終有一人堅信其人沒死。

那就是景勳志這位親信的侄女,同時也是他哥哥的親生女兒。

第七百六十五節 反轉與破釜沉舟第五百七十三節 尊天侍鬼與掐滅(1/3)第五百六十九節 威懾與氣勢第五百九十四節 香塵與味塵第三百九十六節 環形大陸與舜國第三百四十七節 路遇與皇子第三百二十七節 功成身退與三身之法第五百三十五節 步虛與海晏城(日萬)第二百九十四節 履約與購買第二百五十八節 新法器與收工第四百七十九節 要挾與絕殺第三百二十九節 重聚與問心無愧第二百零三節 伏誅與重傷第五百六十二節 魂箭與毫無辦法第六百七十三節 脫困與諷刺第七百零二節 異響與裂地第四百三十四節 實力大進與追逃第一百一十六節 抵達與韓宗羽第二百六十七節 旁觀與水深第五百二十五節 曹光與壬道(日萬)第一百二十一節 父愛與光團第二百二十二節 劣勢與毒素第七百四十八節 合流與窮追不捨第三百九十節 報復與離去第六百三十六節 途徑與芳國第三百九十五節 煙霄城與舊友第二百九十五節 轉機與拼合第一百四十五節 事發與根由(5/10)第七百五十三節 籌謀與營救第二百二十三節 細節與成敗第六百六十節 意外與救援第五百五十六節 進入與抵達(1/2)第四百六十九節 勾結與軟硬兼施第七百二十二節 向雲間與陳抱一第二百九十節 共工與箕星第二十三節 計成與修真者第六百七十八節 僵持與拿下第三百四十五節 審問與奏國第五百五十五節 張如山與石牆(日萬)第七十六節 故人與誤會第二百六十節 靠岸與反常第三百九十六節 環形大陸與舜國第三十六節 大會與拍賣第六百七十四節 留手與做戲第二百三十八節 始末與心思第七百五十七節 噬主與郭俊雄第五百一十六節 秘令與不死(1/2)第五百四十五節 掃蕩與意外(日萬)第三百四十四節 脫困與療傷第七十四節 坊市與引氣草第三百二十六節 反轉與功虧一簣?第七百五十四節 鐵柱山與鐵僧第一百零二節 雪恨與善後第三十五節 畫虎與聯姻第十四節 瞬殺與秘辛第八百零七節 甦醒與激鬥第七百五十四節 鐵柱山與鐵僧第三百一十二節 急轉與覆沒第六百七十四節 留手與做戲第五百一十節 履約與簽訂(1/2)第五百五十二節 斬殺與插手(1/2)第七十五節 答疑與不期而遇第二百八十六節 收穫與順利?第六百六十八節 不同與第二件第九十節 墓室與主意第二百六十一節 尋人與困惑第四十六節 追至與雪恨第五百二十五節 曹光與壬道(日萬)第七百五十二節 神通與亂戰第四十四節 賭鬼與箭雨第一百零五節 天地元氣與日常修行第四十七節 交手與受傷第五十三節 血拼與誅殺第一百四十節 斬殺與神識第二百八十八節 驚退與返回第七百一十五節 旁觀與貪心第四百二十七節 吞吐與雛鳳第五百五十九節 陣道與分割(日萬)第五百八十三節 想法與無力第二百零四節 強撐與猶豫第六百六十二節 劍雨與一邊倒第三百六十七節 虛空花與道相參第四百一十四節 另闢蹊徑與煉火第三百七十六節 墜落與睚眥必報第一百八十五節 提議與酬功第十七節 險惡與死路第四百五十八節 脈輪與開光第六十二節 妥協與殺人第一百七十六節 四處救火與局部優勢第五百三十節 恨意與九牧之金(1/2)第四百三十三節 犬噬與獵食第六百八十五節 潛入與失望第五百零六節 晚宴與舊事(1/2)第三百一十三節 優勢與打算第六節 壽宴與辭行第五百三十七節 蓮池與妨礙(日萬)第一百八十五節 提議與酬功第四百零六節 去而復返與陰差陽錯第一百七十節 行路難與出奇順利第二十一節 追殺與鋼體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