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411三山城

扶余清慧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直接命令除了必要的三千士卒留下防守王城外,剩下的近萬士卒全部傾巢而出,徑往新羅金城的方向進軍!

扶余清慧的心思,不僅是要早一點對高句麗的潰卒給予迎頭痛擊,更是爲了保護都城外那些剛剛歸順於她的百姓不受禍害。

近萬大軍帶足乾糧,在百濟王城東南五十里外埋伏起來,到得傍晚時終於等到了三三兩兩的高句麗潰卒的先頭部隊。

正所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一些剛剛入伍的百濟士卒,甚至都沒等到指揮官的命令,便自發地對迎面而來的小股敵人開始彎弓搭箭。

大雪已過去了三天,但天氣仍是異常寒冷,士卒們雖然有力氣拉弓,可準頭上就差了許多。即便如此,每次出現的高麗潰卒都被他們射成了馬蜂窩。

每一次都是滅絕式的攻擊,這也避免了見機不好往回逃跑的敵人。

但天色暗下來之後,大股的高句麗潰卒還是選擇了進入路邊的村落中燒殺搶掠。

左等右等再無法等到高句麗潰卒之後,百濟士卒選擇了主動出擊,於是大規模的戰鬥在路邊的村落中爆發起來。

高句麗的潰卒並沒有什麼抵抗,他們此時只恨母親少給了他們一雙腿。

理所當然的,這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這場你追我逃的戰役持續到第二日的夜晚,最終以百濟士卒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可一路上被高句麗潰兵禍害的村落,數以百計!

三日後,也就是隆安七年十二月十四,遼東半島已是遙遙在望。

遼東半島目前還屬於高句麗的領土,範二帶着大軍在大連登岸的一刻,則意味着這一片領土將歸晉國所有了。

據史料記載,大連在漢初還是一個小漁村,名叫“三山”。

“三山”這個名字,指的其實是大連灣外的三山島。

到了唐初,大連又被稱“三山浦”,唐中期改稱“青泥浦”,明朝和清朝前期都稱“青泥窪”;到了清朝後期,沙俄強租大連後,稱之爲“達里尼”(意爲:遙遠的地方),此後清政府根據俄語諧音纔將其稱爲“大連”。

範二的船隊登陸三山時,並沒有遇到任何的高句麗人的抵抗,事實上高句麗人在遼東半島上只有兩個聚集地。

其一便是三山南邊九十里外的都裡鎮,也就是後世的旅順。

旅順在戰國時便是燕國的軍事要塞,漢初時名爲“牧羊城”,後又改名爲沓津、馬石津、都裡鎮等名,這個要塞早在幾十年前便荒廢了。

即便如此,範二登陸之後,還是派沈林子帶着他的一千士卒向南突襲了這個要塞。

另一個著名的要塞,便是範二登陸之地北邊六十里外的卑奢城。

“迤邐照斜陽,關山轉莽蒼。會當凌堞頂,極目海天長。”

這氣勢磅礴的詩句,描述的便是後世卑奢城在夕陽暮色中的渾厚深遠。

卑奢城方圓三裡有餘,其背山面海,扼水陸要衝和陡峭山勢而建。

南起大黑山最南端,北至主峰北側,城牆沿山脊走向用石塊砌成,起伏於大黑山山脊上,宛如怪蟒蜿蜒盤繞。

城垣上四周絕壁懸崖,難以攀登,唯有南門用大石條壘砌堅固,這是高句麗過境內,除了王都之外的唯一一座由磚石壘成的城,這大概也是這一帶找石頭比使用夯土築城更簡便吧?

除了卑奢城罕見的堅固之外,高句麗還長期在此駐紮着兩千士卒,這些人甚至可以對付幾倍於己的敵人。

範二準備在三山建立基地,從這兒對後燕和高句麗發起攻擊,併成爲攻擊北魏的跳板,所以對卑奢城自然是志在必得的。

只要奪取了這個要塞,就不用擔心北方的高句麗來三山搞破壞了。

當然,範二也不希望,己方正在建設三山城的時候遭到卑奢城守軍的偷襲,所以還是果斷地選擇了先下手爲強。

到達三山後,範二將留守戰船的將士分配給檀道濟所領的一千輕騎和全部火炮手,當然,他還留下了袁皙兒來親自節制這些人。

他則親自帶着陌刀營和幾千輔兵,前往卑奢城。

這一日的陽光一如既往地明媚,但半個月前落下的積雪卻沒有任何要消融的跡象,山道上倒是沒有太大的陡坡,可晉軍將士依然不敢放開步伐。

到得卑奢城的南門時,範二等人甚至花去了兩個多時辰。

此時的卑奢城中,駐紮着兩千高句麗守軍,他們見到突然出現的晉軍時,沒有任何猶豫就關閉了城門,隨後急報城中的最高指揮官。

卑奢城是一座石頭城,雖有三丈多高,可這座城池三面是山一面是海,想要利用攻城器械攀爬城牆顯然是不可能的,事實上範二也並沒有帶來任何的攻城器械。

入城的唯一辦法,只有破門一途。

看守城門的高句麗士卒顯然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們看着範二所領的幾千大軍到來時,雖然有些驚訝,可他們發現來敵並沒有任何攻城器械時,還是有恃無恐的。

範二要的,便是高句麗軍的有恃無恐。

他到了卑奢城的南門時,便第一時間便是命令冉小賤將士卒集結起來,隨後便是三千弓手用弩箭對城頭進行了壓制性的打擊。

卑奢城城頭上的守卒顯然不相信,沒有任何攻城器械的人,僅憑着弓和弩就能拿下這個城門,所以幾百守卒僅僅是將頭縮進了女牆之後,等着城下的弩手射盡他們的箭匣。

而後,守卒們便聽到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但他們同樣相信即便敵人所乘的是鐵馬,也無法衝破城門的。

十餘騎快馬轉瞬便到了離城門不到三丈的地方,有膽子特別大的守卒探出頭往下看時,卻見他們莫名其妙地往城門的方向仍起了石頭和包裹......

看着十餘人騎在馬上一齊行動,高句麗守卒不由輕蔑地想,“難道他們想要堵門?可堵門有什麼用處?”

這個高句麗守卒正想將自己的想法告訴身邊的兄弟時,耳邊卻傳來了“轟隆”一聲巨響,幾乎是在同時,他還感覺到有一股大力從城牆處傳來,讓他像被人踹了一腳似的瞬間被拋下了城頭。

這個高句麗士卒的感受,也是城頭上幾乎所有守卒的相同感受,還有一些人被來歷不明的爆炸聲震得兩耳發鳴,又感覺腳下的大地都在震動。

剛聽完守卒的報告,隨後急忙趕來的卑奢城最高指揮官,在途中同樣聽到了此起彼伏的爆炸聲,同時還有大地的震動以及由南門傳來的一股又一股的熱浪。

當他胯下的坐騎終於從戰戰兢兢中恢復常態時,他便看見城門早已大開,而數不清的已經武裝到牙齒的步卒,已經揮舞着大刀衝入了城中,還有千餘騎快馬,他們同樣揮舞着武器到處在追殺跑路的守卒。

卑奢城的最高指揮官所看見的敵人,顯然是晉軍的一千陌刀營和一千輕騎兵,而當範二帶着最後的輔助兵進入卑奢城時,已經可以開始受降和打掃戰場了。

範二率領大軍從進入卑奢城的弓箭範圍之外,再到使用弓箭對城頭上的敵人進行壓制射擊,以及到十餘個士卒騎馬將點燃的炸藥包扔向城門口,再到大軍攻入卑奢城,所用時間不過短短的兩刻鐘而已。

但接下來的,甄別俘虜和打掃戰場卻用去了整整一個多時辰。

這是範二進入高麗本土的第一戰,殲滅守城士卒八百餘人,收降的敵人則超過千人;戰鬥的過程中,範二這一方几乎沒有任何死亡,但受傷的還是有上百人。

無論如何,這是一場大勝。

不僅僅是因爲他們輕而易舉地拿下了,這個扼住高句麗門戶的最重要的要塞,還俘虜千人及足夠這些人食用半年的糧食。

範二接下來要做的,便是留下冉小賤與一起弓箭手以及幾百輔助在此守城了,現在他們要看守的當然不再是南門,而是有可能從北方出現的後燕軍火高句麗軍。

範二趁着還算明媚的太陽,將所得的士卒第一時間帶回了三山。

回到三山後,範二將所有高句麗俘虜舉起了起來,開始修建起碼頭來,而後開始築城。

三山城是一個重要的港灣,在範二的計劃中,這個城的城池至少要在方圓十里以上。

當然,這座城池似乎連城牆都不需要。

既然卑奢城已成了經過的領地,無論是高句麗還是後燕、北魏,他們想要從陸地由北方打來幾乎是不可能的;至於從海上打來的,這個時代又有哪個國家的船隊敢與大晉的船隊作戰呢?

而且範二的船隊中裝備着火炮,這些火炮也會分出一些留在三山城中,至少可以輕而易舉地防禦由海上來的敵人。

三山城中,現在最需要的建築物,顯然是房子無疑了。

接下來的數日,近萬高句麗的俘虜在簡單地將碼頭修出了雛形之後,便在晉軍士卒的壓迫下,開始伐木、挖窯、和泥、燒磚,少部分則開始打起了地基......

在時間的消失中,一座宏偉的城市在海邊矗立了起來。

正文_0259捫蝨傾談驚四座正文_0169後拍賣會時代正文_0286蘭苦寺正文_0111三江源正文_0048養晶成功了!正文_0399水深火熱的北魏朝堂正文_0451分崩離析正文_0122你也配姓趙?正文_0102危機意識正文_0393朱齡石伐蜀正文_0074北固山下正文_0445北魏使者正文_0063上門求辱正文_0282北冥有魚,其名爲鯤正文_0026讓國民活得有尊嚴正文_0215不患寡而患不均正文_0368寧州爨氏正文_0243三頭同盟的瓦解正文_0078老丈人看女婿正文_0068世界上最好的糖正文_0420滅亡後秦正文_0419定城伏擊戰正文_0314疊被鋪牀正文_0211逆天的伙食正文_0273新局勢正文_0180再擺鴻門宴正文_0369與後秦建交的可行性正文_0073人人都愛二公子正文_0276造反有理正文_0062我的表伯是王中書!正文_0333赫連勃勃正文_0137你這磨人的小妖精,嘴上說不要正文_0193大好消息!正文_0365湖口見聞錄正文_0001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文_0376入主京城正文_0175範寧的演技正文_0144晴天正文_0125中原的月亮比羅馬圓正文_0183早點鋪裡的小道消息正文_0018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爲誰春!正文_0186以工代賑正文_0416姚紹的處女敗正文_0431臨陣倒戈正文_0373實戰演習正文_0143我一時英雄,何爲不可做帝王邪?正文_0372升旗正文_0440疑兵之計正文_0441偷襲者口中的“敵襲”正文_0357井欄攻城正文_0103建軍思路正文_0184運籌於帷幄正文_0183早點鋪裡的小道消息正文_0309放逐正文_0101軍細柳正文_0152天師道金符正文_0019你噠噠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正文_0346炸彈的初次亮相正文_0352土地政策正文_0319碟中諜正文_0015第一隻門下走狗正文_0396秘密潛回京城正文_0108大功告成正文_0407清理碼頭正文_0373實戰演習正文_0269東山再起正文_0281那些青蔥歲月正文_0221范曄的幾個兄長正文_0279第二套方案正文_0202三江源的收穫正文_0117慈善壽宴的籌備工作正文_0199接收戰利品正文_0143我一時英雄,何爲不可做帝王邪?正文_0369與後秦建交的可行性正文_0209豈曰無衣?正文_0007袁山鬆的深情厚意正文_0215不患寡而患不均正文_0260黎民軍正文_0357井欄攻城正文_0213宣紙的誕生正文_0309放逐正文_0023江左風華第一正文_0350豫章雷氏的覆滅正文_0238荊州之主正文_0072雷恩加爾的家底正文_020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正文_0291勢在必行正文_0269東山再起正文_0387重騎發威正文_0320最後一條路正文_0026讓國民活得有尊嚴正文_0106跟體育老師學的素描正文_0305如何處置俘虜?正文_0437替死鬼正文_0047《千字文》正文_0199接收戰利品正文_0257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正文_0252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正文_0247再入江陵城正文_0061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