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322殷仲堪的急不可耐

司馬元顯的實際控制區,此刻正經歷着百年難得一遇的糧荒,所以他和張法順做出的領兵征伐長江上游的計劃,也僅僅是一個計劃而已。

根據京城目前的局勢來看,在秋收以前出兵基本是不可能的。

劉牢之也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無比干脆地接受了命令,這當然不符合他的實際想法。

張法順沒想到事情會辦得這麼順利,一直到他回到京城找司馬元顯覆命時,才意識到這根本就不符合劉牢之一貫的作風。

他和司馬元顯聊了一會江州和荊州的局勢時,終於還是將自己的擔心說了出來,“劉牢之這次答應得實在太乾脆了,我總覺得有點反常......”

司馬元顯聽他這麼一說,也猶豫了起來,“你覺得他這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是擔心他背叛我?”

張法順點頭道,“是啊。他以前不是背叛過王恭嗎?如今讓他當先鋒,萬一他......那時候咱們想補救都沒法補了。”

司馬元顯當然聽得出張法順話中之意,所以他很快就腦補出,劉牢之再次背叛的畫面。

沒辦法,畢竟劉牢之是有前科的,不讓人懷疑實在是太難了。

如果真的出現自己腦補出的畫面,這樣的後果真的是承受不來啊!

思索了好一會,司馬元顯才面目猙獰地說道,“既然如此,咱們不如先斷了他反叛的念想。比如說,讓他殺了範寧或是袁崧!如果劉牢之敢殺他們,就先得罪了範逸之,就此斷了他首鼠兩端的念頭;如果他敢殺他們,咱們就提前殺了他!”

司馬元顯想出來的的確是一條毒計,但這條毒計顯然沒有任何可行性。

第一,範寧和袁崧在朝中都享有極高的聲望,他們若沒有明目張膽地舉起大旗造反,卻被劉牢之殺死的話,文武百官和天下的百姓到底會站在誰的一邊呢?

其次,按照他剛纔的說法,如果劉牢之不殺範寧或是袁崧,他就將提前殺死劉牢之。

問題是,劉牢之有這麼好殺嗎?

就算司馬元顯能將劉牢之殺死,難道北府軍不會造反嗎?

就算司馬元顯能將劉牢之殺死,而且北府軍也不造反,可他還能指揮得動他們來對抗江州的範二嗎?

早在司馬元顯當政之前,朝廷的禁軍數量就已達到了五萬人,隨着劉牢之的背叛以及免奴爲客政策的實施,禁軍的數量有增無減。

孫恩之亂爆發後,謝琰帶着部分禁軍殺向了會稽,然後謝琰就死了;司馬元顯隨後也帶着水軍殺向了沿江而上的孫恩船隊,結果屢戰屢敗......

由於多次戰敗以及爆發糧荒的緣故,朝廷禁軍的人數現在都不到四萬人了,他們的戰鬥力更是連米賊都不如!

如果沒有北府軍的參加,司馬元顯帶着這些禁軍去打江州,與飛蛾撲火何異?

所以,他此時要是殺了劉牢之,基本上與自殺沒有太大的區別。

更重要的是,劉牢之當初爲什麼會背叛王恭?——自然是因爲司馬元顯許了好處。

江州的範逸之現在什麼都不是,他能給劉牢之什麼許諾呢?

既然沒有任何好處,劉牢之爲什麼要甘冒罵名而背叛朝廷呢?

這就意味着,司馬元顯剛纔的說法,簡直就是一個餿主意!

張法順卻沒有發現這一點,而僅僅是追着司馬元顯的話頭分析道,“當初殿下提拔範寧爲江州的都督,不就是爲了穩住範逸之嗎?咱們這回若是將範寧召回京中,只怕他就名正言順地接管江州了。倒是將袁崧調回京城是個好主意,殿下甚至可以讓範逸之接任雍州刺史,這也算是調虎離山了.......”

司馬元顯聽了張法順的提議,臉上總算是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隨後將中書令謝混提拔爲尚書左僕射,又將袁崧任命爲中書令,將範二任命爲雍州刺史.......

就在朝廷的信使,剛將袁崧和範二的任命書送出京城時,殷仲堪卻決定對範二先下手爲強了。

殷仲堪之所以敢做這樣的決定,是因爲他在這幾天之中收到了,益州刺史毛璩和梁州刺史郭銓的書信;在此之前,殷仲堪曾寫信邀請他們一起攻打江州,並許諾了許多好處。

令他欣喜的是,毛璩和郭銓在信中給了他滿意的答覆,並表示已經率領大軍趕來荊州。

毛璩,字叔璉,是徵虜將軍、豫州刺史毛寶之孫,右將軍、益州刺史毛穆之之子。

肥水之戰時,前秦軍隊大敗散逃,毛璩與田次之一同追擊前秦君主苻堅,一直追到中陽。他後來升任爲寧朔將軍、淮南太守。近有一萬戶。

朝廷因爲嘉獎他而改任其爲西中郎司馬、龍驤將軍、譙樑二郡內史,後來代替郭銓擔任建威將軍、益州刺史。

郭銓在擔任益州刺史時,曾經想過以此爲根據地獨立自治,但他的計劃卻讓殷中堪得知了。

殷仲堪那時候還是孝武帝司馬曜的忠臣,所以理所當然地破壞了郭銓的計劃,並將勸郭銓自立的犍爲郡太守卞苞殺了。郭銓因此對殷仲堪懷恨在心,這也是他當日受桓玄所邀,一起攻打荊州的真正原因。

如今殷仲堪一反常態,分別給毛璩和郭銓發去了邀請函,這兩個人不管心中有什麼想法,但到底還是答應了下來,並真的開始調兵遣將了。

得到這兩人的積極響應之後,殷仲堪便如吃了定心丸一樣,但他對範二的戰鬥力還是有所瞭解的;他最不願意面對的顯然還是範二的陌刀兵,這又不由得不讓他想起那個鐵匠孔儀來。

範二當日之所以幫助殷仲堪防守江陵城,其目的便是將孔儀及追隨他的鐵匠的家人,全部帶到天門去。

這又使得殷仲堪以爲,天門纔是範二掌握的那支恐怖無比的陌刀隊的發源地。

他做出的第一個軍事計劃就是,將天門郡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天門郡地處洞庭湖的西北岸,可以說是四面環山,全郡總人口不過五六萬人而已,在此駐紮的軍戶也就一百餘人,可以說是防禦力量無比薄弱。

儘管如此,殷仲堪也不敢掉以輕心,而是一次性派出了兩千將士,並讓天門郡隔壁的武陵郡太守羅企生率領郡內的兩百將士前去接應。

羅企生出自豫章,正是豫章四大望族中南昌羅氏的家主,他曾做過江州刺史王凝之的參軍;當殷仲堪升任荊州刺史後,與之早就相識的羅企生便主動投奔了他,同樣是做參軍,半年後便被委任爲武陵郡郡守。

幾年前擔任雍州刺史的郗恢被殷中堪派人謀殺後,羅企生便將自己的表弟胡藩推薦給了殷仲堪,胡藩也因此成了殷仲堪的參軍。

胡藩在桓玄和殷仲堪的江陵之戰中成了可恥的內奸,隨後死於桓玄的侄子桓振的手上,傳到羅企生耳中也就成了死在範二刀下了,這也是殷仲堪爲了塑造敵人的需要。

事實上,就算胡藩不是實在範二手上,羅企生對範二的觀感也是極壞的,僅僅是範寧在豫章“普及教育”這一條,就破壞了身爲豫章四大家族之主的羅企生的根本利益。

就羅企生和殷仲堪的交情而言,他理所當然站在荊州這一邊。

就範寧、範二的一貫表現以及殺死胡藩,得罪豫章四大家族等等過往而言,他同樣理所當然地站在荊州這一邊。

如果荊州有一天被範寧和範逸之控制住,羅家還有立足之地嗎?

對於範寧和範二這種改革派,羅企生顯然是不希望他們能夠掌權的,如果殷仲堪能將他們扼殺在萌芽狀態中,豈非最好的結果?

接到殷仲堪的密令之後,羅企生便迫不及待地召集了自己的部曲,及郡中的軍戶共六百餘人,鬼鬼祟祟地潛入了天門郡,等待着江陵方面軍的到來。

此時的時令正好進入六月,如果往回倒一年,那時候的荊州正在面臨桓玄率領的江州方面軍的打擊。

單純從目前的局勢來看,荊州軍顯然有着巨大無比的優勢,儘管侵略天門只是荊州的內部矛盾。

六月初六凌晨,羅企生帶着自己的部曲、將士及江陵的將士等二千六百人渡過澧水,輕而易舉地拿下了石門城,範泰和他的三個兒子範暠、範晏和范曄都成了俘虜。

值得慶幸的是,羅企生帶領的部曲和荊州軍與米賊還是有着顯著區別的,他們不會殺害範泰和他的兒子,也沒有搶劫城內百姓的財貨,

之所以抓捕範泰,只是爲了讓他帶路,希望他能夠帶領他們進入範二建立的白蓮鄉根據地。殷仲堪派兵來此的真正目的,是爲了得到範二當年在江陵城展示過的陌刀,以此縮小他和範二之間的戰鬥力的差距。

可惜殷仲堪此次還是過於小心翼翼了,他們派出了兩千多人,並在石門城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又怎麼可能瞞得過白蓮鄉根據地的偵察兵呢?

範二早在前年的這個時候進入石門城,並打算就此紮根下來時,便在城內佈下了眼線。

兩年前的棋子,終於在此時發揮了效用。

正文_0399水深火熱的北魏朝堂正文_0321庾楷押寶正文_0052江山大一統正文_0078老丈人看女婿正文_0048養晶成功了!正文_0375攻下豫州正文_0145安全套你個頭啊!正文_0271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正文_0299孫恩的真正目標是京城正文_0265正大光明的偷襲正文_0378謝靈運的請柬正文_0330《岳陽樓記》正文_0176強借!正文_0418姚贊潛逃正文_0254全軍覆沒正文_0191攔河壩工程正文_0314疊被鋪牀正文_0245華麗麗的武裝正文_0438赫連文陳正文_0043求婚只是爲了逃婚正文_0115野豬燒烤主題派對正文_0358大破江陵城正文_0288偷菜的少年正文_0322挖坑正文_0434北奔正文_0166一炮而紅正文_0398後秦國的儲位之爭正文_0128春天的故事正文_0306出海正文_0145安全套你個頭啊!正文_0193大好消息!正文_0396秘密潛回京城正文_0146建築工地半日遊正文_0165《廬山圖》正文_0008相親正文_0316第四次登陸正文_0001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文_0075氣吞萬里如虎正文_0167王凝之的書法正文_0096孺子路正文_0091不完整的君子六藝正文_0437替死鬼正文_0167王凝之的書法正文_0220將離正文_0440疑兵之計正文_0074北固山下正文_0317棋局正文_0031wifi信號都沒有?差評!正文_0124圓鋸的實際應用勢在必行!正文_0178幕後東家正文_0439主動出擊正文_0430知恥而後勇正文_0375攻下豫州正文_0318米賊的堡壘正文_0328羅企生的尷尬正文_0152天師道金符正文_0444入主契吳城正文_0131選修課和必修課正文_0379謝氏莊園正文_0400拓跋珪之死正文_0313入洞房正文_0032偶遇一隻野生“思密達”正文_0412晉魏的一場硬仗正文_0351南陽會師正文_0401目標:洛陽!正文_0343水戰正文_0395蠢蠢欲動正文_0308火攻正文_0176強借!正文_0291勢在必行正文_0208琅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028丹陽甘氏正文_0233柏肆之戰正文_0136寒食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041升級榨汁機的技術壁壘正文_0122你也配姓趙?正文_0079天師號令,莫敢不從正文_0056《詠雪憶範寧》正文_0139我來教你做菜正文_0046母糖(第三更)正文_0353收郭銓正文_0223天花正文_0041升級榨汁機的技術壁壘正文_0362三權分立正文_0068世界上最好的糖正文_0016碎屍案正文_0152天師道金符正文_0043求婚只是爲了逃婚正文_0211逆天的伙食正文_0188一場鬧劇正文_0400拓跋珪之死正文_0274逼婚正文_0157二鍋頭與英雄血正文_0043求婚只是爲了逃婚正文_0212茄鯗正文_0173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正文_0101軍細柳正文_0228再次以工代賑的可行性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