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291勢在必行

聽了範二的吐槽,李祥剛冒出來的那點僥倖心思,頓時就蕩然無存了,袁崧亦是愁眉緊鎖。

歷朝歷代,海鹽從來就不是什麼軍事要地,

在面對孫恩之前,吳郡從來就沒有碰到過從海上來的敵人。

而現在......

將海鹽比作是吳郡的海上門戶,大概是現在最恰當的比喻吧?

若是孫恩的亂軍從這個海鹽登陸,繼而一路往北殺來的話,最後的結果一定是他們長驅直入,直接兵臨城下。

袁崧最擔心的,便是米賊兵臨城下,因爲吳郡城的經濟現在已經是外強中乾了。

由孫恩第一次登陸帶來的後遺症,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如果孫恩兵臨城下,他們除了第一時間加入亂軍,大概不會死守着連糧食都沒有的郡城吧?

要想杜絕這樣的危險,將米賊擋在門戶之外無疑是唯一的辦法。

可吳郡並不只有海鹽這一個海上門戶!

因爲吳江正好就是由太湖流經吳郡,繼而往東匯入黃浦江的,孫恩的亂軍是可以從海上進入黃浦江,繼而沿吳江而上,直接到達郡城之下的。

也就是說,孫恩真要是一心一意攻打吳郡,至少有兩條路可選。

袁崧這幾個月來組織的士卒不過五千人而已,這些人如果只守護一條要道,勉勉強強還是可以做到阻止孫恩軍的任務的。

可讓這五千人在十八個時辰之內趕往海鹽,又談何容易?

更何況將這些人派往海鹽之後,吳江口由誰來駐防?吳郡城由誰來駐防?

看着袁崧漸漸黯下來的臉色,範二不得不出言安慰道,“劉都督既然知道了孫恩的意圖,大概不會坐視不管吧......”

袁崧搖搖頭,沉聲說道,“他之所以這麼焦急地命人送信給我,你們以爲是他怎的認爲,米賊一定會在海鹽登陸?”

“那是?”聽了袁崧之語,範二頓時起了一頭霧水。

袁崧已經冷靜了下來,緩緩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你也是領過軍、打過仗的,更應該理解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的道理啊。如果劉都督確定米賊從海鹽登陸的話,他豈能坐視不理?可要是孫恩再次從上虞或是句章登陸呢?”

範二想不到袁崧能做出這樣的分析,他只一細想便覺得這更符合劉牢之的心態。

無論如何,劉牢之的主力部隊都不會到海鹽等待孫恩大軍的。

他至少要等到百分百確認孫恩的大軍的確是從海鹽登陸,纔會派兵救援,否則就會有被人趁虛進入會稽的危險。

要是他此時失掉會稽的話,顏面何存?

而他已經讓人送信命令袁崧,要是袁崧沒能防守海鹽,責任就全都是袁崧的......

劉牢之這一封信,還真狠!

袁崧接到這封信之後,唯一能做的便是,派出一支隊伍前往海鹽拖住有可能登陸的米賊。

這支隊伍很可能只是炮灰部隊,他們趕往海鹽的唯一意義,便是讓劉牢之確認孫恩的確是由海鹽登陸的,而後他們就可以放心地從後面追殺殺往吳郡的米賊了......

範二頓時沉默了下來,不是因爲他毫無辦法,而是,——他真的不想當炮灰!

三個月很快就沉默了下來,郡守府的劉長史和蔡參軍匆忙趕到了衙門,隨後而至的便是陳通口中的兄長,——主簿陳遺。

陳遺的年紀大概在三十歲上下,他身形中等、臉皮蠟黃,從神態上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性格沉穩的人。

袁崧只是簡單地將範二給他們引薦了一遍,便第一時間將劉牢之送來的急信,交到了他們手上。

兩人拿出了密碼對照表,只用了半盞茶的功夫便將密文翻譯了出來,其內容當然與範二剛纔所言沒什麼差別。

袁崧讓蔡參軍將信件朗讀了一遍之後,很快就在衆人的臉上逡巡了一遍,沉聲問,“諸位都說說,咱們應該怎麼面對這樣的情況。”

劉長史首先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劉都督的意圖十分明顯,咱們除了向海鹽增兵之外還有第二條路可選嗎?可咱們的將士們又沒有翅膀,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趕到海鹽!更重要的是,咱們的吳江還要不要守了?如果米賊沿吳江而上呢!”

袁崧點點頭,表示自己會考慮劉長史的想法,又轉向蔡參軍道,“蔡參軍以爲如何?”

蔡參軍理所當然地答道,“屬下也覺得增兵海鹽是毋庸置疑的,現在的問題只是應該增兵多少罷了!咱們的士卒當然不可能全部到達海鹽,但從中選出數百身強體壯的,大概不會有問題吧......”

“蔡參軍應該知道這些人去海鹽意味着什麼吧?”袁崧皺了皺眉。

讓最優秀的士卒去送死,這是袁崧無論如何都沒法接受的事。

他並沒有在意蔡參軍的回答,卻轉頭看向陳遺。

“劉長史和蔡參軍都是爲府君着想,同時也是爲百姓着想,若是咱們的士卒不提前進入海鹽,海鹽的百姓豈不是.......”陳遺顯然已經聽出了袁崧的不悅,卻還是將目光迎向他,有些哽咽地說了起來。

袁崧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他算是默認了這三個謀士的意見。

陳遺將出兵海鹽的必要性論證結束之後,看了一眼袁崧之後又轉向範二,“範公子也是吳郡人,就不能爲府君、爲吳郡的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嗎?”

範二聞絃歌而知雅意,反問道,“陳主簿是希望我奔赴海鹽?”

陳遺點頭,“自從舍弟在城外偶遇範公子之後,我便對公子這幾個月來的所作所爲做了一番分析,由此發現您所領的士卒,竟能在一夜之間奔赴將近一百五十里。這是否意味着,他們在兩個白天和一個黑夜之內趕到海鹽只是易如反掌的事?”

聽着陳遺一針見血的疑惑,李祥、劉長史和蔡參軍等人眼前都是一亮,他們對範二之前的戰績一知半解。

可聽了陳遺的敘述後,又未嘗不燃起一絲希望。

袁崧對範二的瞭解當然勝過在座的任何人,可他並不希望範二去海鹽,因爲他知道派他們去海鹽意味着什麼!

有誰希望自己的女婿去送死?

正文_0443尾隨而至正文_0098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正文_0451分崩離析正文_0356突襲失敗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342殷遹敗逃正文_0117慈善壽宴的籌備工作正文_0027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正文_0445北魏使者正文_0412晉魏的一場硬仗正文_0353收郭銓正文_0316第四次登陸正文_0277增兵計劃正文_0044公主之野望正文_0367重啓海上絲綢之路正文_0243三頭同盟的瓦解正文_0104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正文_0428傅弘之的瓶頸正文_0030甘純的革命需求正文_0440疑兵之計正文_0025謝靈運的貓叫聲正文_0351南陽會師正文_0407清理碼頭正文_0273新局勢正文_0260黎民軍正文_0019你噠噠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正文_0285人生貴得適意爾正文_0232囊螢映雪正文_0048養晶成功了!正文_0412晉魏的一場硬仗正文_0416姚紹的處女敗正文_0171仁義之名正文_0199接收戰利品正文_0089誰作桓伊三弄正文_0064我能助你復國!正文_0029瓦官寺命案的真相正文_0008相親正文_0071加冠進爵正文_0159吟詩豈能不登樓?正文_0305如何處置俘虜?正文_0179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正文_0229桃花源裡走出的野人正文_0216厚此薄彼的尷尬正文_0447三山正文_0262孫恩的佈局正文_0334風箏戰術正文_0099炒顏料吃正文_0379謝氏莊園正文_0401目標:洛陽!正文_0159吟詩豈能不登樓?正文_0391後秦的援軍正文_0346炸彈的初次亮相正文_0094屁股決定腦袋正文_0345逆江而上的北府軍正文_0139我來教你做菜正文_0364乞丐皇帝上任後的三把火正文_0117慈善壽宴的籌備工作正文_0404營建洛陽正文_0151八方來客聚豫章正文_0213宣紙的誕生正文_0241和談正文_0149範二的術算課正文_0356突襲失敗正文_0208琅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147付諸洪喬正文_0387重騎發威正文_0089誰作桓伊三弄正文_0181證監會正文_0211逆天的伙食正文_0141潁川陳氏正文_0031wifi信號都沒有?差評!正文_0395蠢蠢欲動正文_0170慕容垂正文_0445北魏使者正文_0322挖坑正文_0345逆江而上的北府軍正文_0036點石成金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325黎民軍的回擊正文_0381各方博弈正文_0075氣吞萬里如虎正文_0358大破江陵城正文_0305如何處置俘虜?正文_0374風雲再起正文_0291勢在必行正文_0055影響自由落體的相對條件正文_0036點石成金正文_0295入城正文_0124圓鋸的實際應用勢在必行!正文_0344一邊倒的戰鬥正文_0156北京烤鴨正文_0079天師號令,莫敢不從正文_0270孫恩之亂正文_0249打雷下雨收衣服啦!正文_0114獵獸怎如獵人正文_0379謝氏莊園正文_0102危機意識正文_0123水泥的進一步試驗正文_0083分工正文_0228再次以工代賑的可行性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