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112背道而馳的逆行者

儘管甘純和蔡葵都不明白範二的想法,但他們還是毫無怨言地緊隨其後。

甘絛、金枝和小莫幾個孩子跟着範二匆匆走了四五里地後,就有點頂不住了,他們原本是抱着出來踏青的心思的,哪想到這一路上根本半點玩耍的氛圍?

金枝和小莫都有點後悔,早知走路這麼累,就該聽範二的話呆在蘆花村了;可她們一想到自己佔了範二的車,害得他走了半天時,便再不敢有任何怨言了。

範二今日雖走了一個多時辰,卻絲毫不覺得疲累。

他往前又上了一個土坡,入神地看着遠處的三江合流。

隨後又轉過身望着遠處幾十座高低不同,形態各異的石山,在心中衡量了地勢的落差之後,終於欣慰地笑了起來。

甘純看着範二笑得有些莫名其妙,終於忍不住問道,“公子這一路緊趕慢趕的,真的是爲了種甘蔗的水田而來?”

範二對甘純的疑惑不置可否,只是給他翻了一個白眼,“難道你以爲我是爲了遊山玩水?”

甘純隨着範二的眼神看着遠處的石山,看着石山上的綠樹,茫然道,“要說眼前這幾座石頭,倒也別緻,只是草未青、山花亦未爛漫,倒不是踏春時節。”

“你實在是想得太多了,我本就是爲了這甘蔗田而來的。”範二苦笑着搖搖頭,又轉過身,指了指不遠處的山江河流,以及三江交匯處延伸出來的葫蘆一樣的地形,鄭重其事地問道,“你仔細看看那處。”

“那處怎麼了?江山如畫?你的江山如畫?”

“什麼亂七八糟的!我想問你的是,你覺得在這築一條攔河壩如何?”

“築......築攔河壩?”甘純聽到範二這天馬行空的想法時,頓時就震驚了,他像是剛認識範二一樣看着他,一時也不知該如何評價他的想法。

範二理所當然道,“是啊,在這兒築起一道攔河壩,就能將前面這一片圍出一個湖來了。”

甘純扶額了一下,喃喃自語道,“你是想弄一個湖出來啊.......”

蔡葵、甘絛等人聽了他們的話題,頓時也面面相覷起來,他們也同樣理解不了範二這個奇葩的想法。

如今最流行的是圍湖造田,可他卻要將偏偏要做相反的事,他的腦子真的沒問題嗎?

衆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後,又一起往範二臉上看來。

範二看着衆人關切的眼神時,也不知該如何解釋纔好。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故事,離現在實在是太久遠了,所以沒有一個人能領會範二要築攔河壩的真正意圖。

範二想要修築攔河壩,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看到了,三江源東西端兩端地勢上的巨大落差。如果能修築攔河壩蓄水的話,就能利用這個落差來製造水力鍛錘了。

如果善加利用這兒的天然水資源,用水力鍛錘壓榨甘蔗、製造完整的板甲都不是問題,甚至還可以改進造紙術,發明印刷術......

造紙並不算難,難的是造出好的紙來。

三百多年前,蔡倫便改進造紙術,這標誌着中國從東漢時代就進入了用紙的嶄新時代,但實際上用紙代替絹布和竹簡記載重要文獻,卻只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爲蔡侯紙實在太粗糙,而且不易保存。

在不計較成本的前提下,誰還會使用這樣的紙呢?而能夠使用紙的階層,也實在沒有計較成本的習慣。

蔡侯紙的普及大概是近一百年內的事,導致這種結果卻不是因爲造紙技術有了改進,而是兵荒馬亂的現狀使得百姓的生活質量倒退了。

造紙技術經過了三百年都沒有任何改進,外邦使者卻帶來了質量更好的蜜香紙,於是用紙來書寫公文開始普及,而窮酸士族則不得不選用質量下乘的蔡侯紙。

蜜香紙不知產於何地,但在一百多年前就漸漸由西方流入了中原,來進貢的外邦使者首先是將這種紙進貢給皇室,所以又稱貢紙;當外邦使者發現,就算是公開出售也能賺取龐大的利潤時,蜜香紙也就在上層士族間得到了普及。

蜜香紙與蔡侯紙的價格,自是有着天淵之別的,但更多的人還是會選擇質量更好的蜜香紙。

如果能改進造紙技術,如果能造比蜜香紙還要好的紙,期間的利潤一定是不可估量的。

更重要的是,改進造紙術可以使教育事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相信這樣的壯舉一定能得到範寧的強力擁護吧?

要改進造紙術,改進的不是技術,而是材料。

蒸煮植物纖維用的大桶需要放在鐵鍋中,而鐵鍋的製造工藝,是第一個需要改進的。

此外便是效率,只靠人力捶打植物纖維的話,實在是個費力不討好的事,將木頭竹子之內的材料捶打成紙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鹼性漿汁的鹼度也不夠,軟化時間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事,而且原來使用的草木灰的良品率實在無法保證。

可要是有了水力鍛錘呢?再加上甘蔗渣和蘆葦呢?

範二在心內一一算計着造紙的所需,以及現在拿得出手的東西,臉上不禁浮出了怡然自得的笑容,就像他真的造出了潔白的宣紙似的。

發黃的蜜香紙早就用得厭倦了!更次一等的蔡侯紙又是什麼鬼?

統統都踢入歷史的洪流之中吧!

改進造紙術無疑是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發明印刷術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活字印刷需要耗費的物力和財力,範二現在可能還承受不起,可將雕版印刷發明出來就沒有任何壓力了。

如果將雕版印刷發明出來的話,那就可以將書籍最快地印刷出來,這對於普及教育......

等等!

範二很快就想到了一個關鍵性問題,如果自己發明出印刷術的話,那些以給人抄書爲業的士子,還有自己親手設計的以抄書賺學費的窮孩子,會不會因此而失業呢?

改進生產力的同時,往往會淘汰掉一些跟不上時代的可憐人。

這樣的悖論,在小範圍內體現得尤其明顯。

站在國家的宏觀角度來看,改進生產力、大力發展經濟都是必須的,不壯大國家,又如何抵抗外敵呢?

可要是站在與印刷術有關的、可憐的孩子們的立場,科技的發展會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

範二意識到,發明印刷術是必須的,但現在並不是時候。

範二現在所要做的,還是先壯大自己的力量,同時也改善身邊人的生活。

以蘆花村爲例,怎麼才能改善他們的生活呢?

範二剛纔計劃的造糖、造板甲、造紙、搞印刷術似乎都能改善他們的生活,畢竟做這些事需要人來做嘛,他們只要能做這些事就可以得到工資啊。

可這僅僅是一個計劃,這個計劃還不能給他們帶來切實的好處。

除此之外,改進他們的捕魚技術似乎是個不錯的方向,可這個時代的捕魚技術和後世的高科技實在是差得太遠了。

範二親眼見過用柴油機震動趕魚的,也見過在晚上用探照燈將魚吸引過來的,可這都需要後世的漁網。

現在也有漁網的,但現在的漁網或許更接近於“抄子”,現在的漁網和後世的“粘網”完全是兩個概念,兩種漁網間的技術溝壑不是現在的範二能夠填補的。

由於時代所限,改進捕魚技術存在着很大的技術壁壘,但範二倒是可以將先進捕蝦技術普及給他們。

在另一個時空中,鄉間曾經興起一種效果特別好的捕蝦方法,只需要一艘船和一把抄子而已。

方法是:將松樹是杉樹的葉子比較茂密的樹枝砍下來,綁上一根繩子後扔入湖中,這根繩子的長度當然要大於湖的深度,上面還得綁上幹木塊等漂浮物以方便尋找。

將樹枝沉入湖底,半天后就能將之輕輕拉上船,將附着於樹枝上的魚蝦抖入抄子中。

魚蝦都喜歡躲到湖底的樹枝中,正常情況下一根樹枝收穫一斤半斤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運氣好的話可能會達到三五斤之多。

這種技術要是能夠在蘆花村推廣,整個村子四十餘戶,每天能收穫的魚蝦可以達到萬斤。

問題是,誰能消耗這麼多的魚蝦呢?將之曬乾了賣到健康去?

魚蝦在這個時代似乎也賣不上價,光賣魚蝦似乎不是好的選擇,難道真要將這魚蝦用來養鴨子?

且不說鴨子就一定能夠賣得上好的價錢,單說自己將這些佃農全部變成漁民之後,範寧會怎麼想?

三江源的田以後由誰來種?

想到了三江源的田時,範二又想到了一個建造攔河壩的額外好處。

三江源的大概有兩萬餘畝吧?但其中的水田不過六千多畝。

•ттκan•¢〇

要是在三江上游建成攔河壩修湖的話,三江源中的大部分旱地都能改成水田了,這樣一來,三江源的水田至少可以達到一萬五千畝!

範寧現在做的,不正是大力開發水田嗎?

如果範二能將這筆數字擺到桌面上,範寧應該會大力支持吧?

關鍵問題還是,修建攔河壩前期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實在是太巨大了。

可要是將水泥燒製出來呢?

三江源隨處可以找到黏土、而碧溪湖邊也有取之不盡的沙子,有了這些製造水泥的重要原料,範二要做的只是將之按比例配出來罷了。

碧溪湖的沙子,同時也是製造玻璃的重要原料之一。

正文_0084第一次生死戰鬥正文_0032偶遇一隻野生“思密達”正文_0322挖坑正文_0173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正文_0244三八洲伏擊戰正文_0028丹陽甘氏正文_0453稱帝遷都正文_0305如何處置俘虜?正文_0453稱帝遷都正文_0106跟體育老師學的素描正文_0204最抗凍的生物正文_0413最大的內亂正文_0214年假正文_0138土豪出來裝X了,快跑啊!正文_0249打雷下雨收衣服啦!正文_0298向自己人舉起了刀正文_0368寧州爨氏正文_0132點石成冰正文_0218身無長物的神仙中人正文_0331妍皮不裹癡骨正文_0147付諸洪喬正文_0193大好消息!正文_0408碾壓式攻擊正文_0306出海正文_0145安全套你個頭啊!正文_0028丹陽甘氏正文_0415背水一戰正文_0372升旗正文_0212茄鯗正文_0222葛真人正文_0055影響自由落體的相對條件正文_0246火攻正文_0281那些青蔥歲月正文_0250興起而來,悵然而返正文_0250興起而來,悵然而返正文_0255投石車大戰正文_0278東下吳郡正文_0336纔出虎口又入狼窩正文_0090吾不如老農正文_0119小馬過河正文_0091不完整的君子六藝正文_0334風箏戰術正文_0253身先士卒正文_0245華麗麗的武裝正文_0412晉魏的一場硬仗正文_0073人人都愛二公子正文_0061雙喜臨門正文_0077進擊的混血兒正文_0322挖坑正文_0322殷仲堪的急不可耐正文_0194從天堂到地獄正文_0152天師道金符正文_0004月光照我去戰鬥正文_0157二鍋頭與英雄血正文_0231左右營長、陌刀正文_0312婚禮進行時正文_0099炒顏料吃正文_0398後秦國的儲位之爭正文_0074北固山下正文_0157二鍋頭與英雄血正文_0124圓鋸的實際應用勢在必行!正文_0137你這磨人的小妖精,嘴上說不要正文_0243三頭同盟的瓦解正文_0183早點鋪裡的小道消息正文_0278東下吳郡正文_0320最後一條路正文_0128春天的故事正文_0155入席正文_0137你這磨人的小妖精,嘴上說不要正文_0078老丈人看女婿正文_0017舍粥少女正文_0102危機意識正文_0007袁山鬆的深情厚意正文_0177號牌正文_0094屁股決定腦袋正文_0251箭神甘絛正文_0444入主契吳城正文_0309放逐正文_0129達者爲先正文_0219壞消息和好消息正文_0352土地政策正文_0179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正文_0220將離正文_0070朝天闕正文_0307鯊魚和鯨魚正文_0354大軍集結正文_0088大有爲之時,正在今日!正文_0234過把癮就死正文_0081報賬正文_0045算盤和十六進制正文_0236十年磨一劍正文_0161《豫章集序》正文_0438赫連文陳正文_0409新羅王正文_0445北魏使者正文_0123水泥的進一步試驗正文_0100蘇園正文_0449搶奪水門正文_0210爲了每天的一頓飯正文_0204最抗凍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