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道安大師諫苻堅

苻堅的眼中淚光閃閃,用力地點着頭,對着滿朝沉默的文武百官大聲道:“看到沒有,這是什麼?這是忠義!你們成天說人家鮮卑慕容和姚氏羌人心懷不軌,但是國家有事,人家第一個就能站出來,你們現在臉紅不紅,心慌不慌?若是你們這些文官武將給對面的晉人嚇破了膽,不敢出徵,那孤就自己帶兵親征,諸公在後面自己安坐便是!”

苻堅這話說得極重,整個大殿裡,鴉雀無聲,即使是苻融,也只能悄悄地站回了自己的位置,屏住了呼吸,不敢再開口發話了。

慕容垂心中竊喜,這是他早就準備好的發言,效果比他預料的都要好,他深知苻堅那仁義大度的外表之下,其實隱藏了一顆給王猛壓抑了幾十年的帝王雄心,現在無人再製約他,終於不可阻止地暴發了,從這點來說,他在後宮操女人操男人時有多狠,何不是一種不得志時的發泄呢,這點無論對於普通人還是對於一個擁有大半天下的君王,都是一樣的。

慕容垂清了清嗓子:“天王,弱並於強,小並於大,這是世上的不變天道,非人力所能抗拒,並不是難以明白的道理。以天王的英明神武,威加海內,大秦雄師百萬,韓信,白起之類的名將滿朝皆是,東晉不過蕞爾江南小小政權,獨抗王命,不趁着現在局勢大好,將之消滅,難道還要把它遺留給子孫後代,再爲禍患嗎?天王,不要猶豫,如果出兵,某願爲前部先鋒!”

苻融咬了咬牙,他明知這時候苻堅已經很難再被說動了,仍然抱了最後的一點希望,站了出來,眼淚汪汪地說道:“天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自古窮兵極武者,豈有不亡之國?我國本是戎狄胡人,並非中華正朔,江東雖然國小兵弱,但是華夏正統,天意必不絕之,請您千萬三思啊!”

苻堅冷冷地說道:“哼,說來說去,無非是這些正溯,天道,真是夠無聊的。陽平公,孤告訴你,帝王歷數,豈有定數?能擁有的天下的,不是靠什麼正朔,而是靠仁德。要說正統,蜀漢劉禪纔是漢室正統,又怎麼會給曹魏滅了呢?你之所以不如我,就在於只死循古理,不知變通!這個正溯之論,不必再言!”

說到這裡,他沉聲道:“今天衆位臣工都發了言,很好,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孤也需要多聽聽你們的話。就先議到這裡吧,大家回去再好好想想,如果沒有非常充足的理由,那孤就準備南征之事了。傳旨,賞賜慕容垂五百匹絹帛,姚萇三百匹,以表彰他們今天的發言!”

說到這裡,苻堅也不多看朝臣們一眼,轉身就向着殿後的偏門走去,所有臣子們都跑了下來,齊聲道:“天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一天之後,長安,宮城。

苻堅坐在一駕步輦之上,二十餘個身強力壯的力士,擡着這座方圓五六尺的步輦,走的四平八穩,冠蓋之下,除了苻堅外,還坐着一個身披袈裟,面如枯樹皮的高僧,可不正是那天在苻融府上的北方佛教領袖,道安大師?

這道安一代高僧道安大師。本姓衛,常山扶柳(今河北冀縣西南)人。幼聰敏,十二歲出家。後事曾經做過後趙國師的大和尚佛圖澄爲師,甚受賞識。

道安著述、譯經很多,對佛教貢獻很大。自漢以來,佛學有兩大系,一爲禪法,一爲般若,道安實爲二系之集大成者。他提倡「本無」(即性空)之學,爲般若學六家之一;確立戒規,主張僧侶以「釋」爲姓,爲後世所遵行。弟子甚多,遍佈南北,慧遠、慧持等名僧皆出其門下。

道安是當時譯經的主持者,在他的監譯下,譯出了《四阿含》、《阿毗曇》等經共百餘萬言。他對以前的譯本作了校訂和整理工作,並編出目錄。其提出的翻譯文體問題和「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譯原則,對後世影響頗大。他博學多識,以才辯文學著稱,文章爲當世文人所重。

道安重視般若學,一生研講此係經典最力,同時重視戒律,搜求戒本至勤,又注意禪法,對安世高所譯禪籍註釋甚多。由於道安綜合整理了前代般若、禪法、戒律等系佛學,遂使原本零散的佛學思想,得以較完整的面目呈現於世,因此,道安大師被視爲漢晉間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又因道安大師出生時手臂多長一塊皮肉(皮手釧),時人即稱之爲“印手菩薩“。

石趙國內亂之後,道安爲避戰亂南下襄陽,一住就是十五年,這次秦國攻克襄陽,將之俘獲,苻堅爲此喜出望外,公開逢人便說:“得襄陽不足喜,得一人半纔是最讓孤高興的事。半個人是襄陽守將朱序,而一個人,則是這位道安大師了。”

自從被俘往長安之後,道安被尊爲國師,苻堅多次與之同輦而遊,而今天,則是道安大師爲苻堅講佛經禪理的時候,只是顯然苻堅沒有太多的心思,坐在輦上,低頭沉默,一言不發。

道安大師緩緩地睜開了眼睛,平靜地說道:“天王有心事?”

苻堅長長地嘆了口氣:“這一到秋冬天,北方便是一片蕭條,風景實在不怎麼樣。孤欲與大師共遊吳越,泛長江,臨滄海,豈不樂乎?”

道安大師微微一笑,說道:“天王,您德行深厚,自比堯舜,應天御世,居中土而制四維,何必櫛風沐雨,巡遊四方呢?”

“而且東南之地,氣候與這裡完全不一樣,溼潤沉悶,北方之人,去了後很容易得病,當年唐虞東巡而得病,大禹至會稽而身死,又有什麼必要冒風險南巡呢?”

苻堅不滿地勾了勾嘴角,沉聲道:“上天生出了億萬生民,而又設立了君王來代天巡牧,統治和管轄他們,讓他們吃飽穿暖,活在這個世上,孤又豈敢貪圖安逸,讓一方子民感受不到上天的恩澤呢?如果都跟您說的這樣,那自古至今,也不會有天子征伐之事了!”

第二千零七十八章 桓玄並無十萬兵第三千四百八十九章 大燕僞牌入賀蘭第三千八百章 有才無德禍國患第六章 古道熱腸劉寄奴第三百七十六章 彭城城頭將帥對第三千零五十三章 末路夫妻亦爭鬥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場之上論人性第三千零三十七章 英傑捨身與賊盡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二百四十八章 美人素手調羊羹第二千五百六十七章 夫妻鬥嘴互傷害第四百九十五章 將軍渡澗踏血來第一千五百章 開國皇帝亦傀儡第二百零五章 鐵甲的製作原理第二千七百七十二章 魔蠱飛天黑袍遁第二千六百七十二章 沈氏諸虎意相左第六百三十七章 心狠手辣是王忱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天地男兒保愛妻第二千六百八十八章 前鋒步戰不足慮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血火之歌殺戮夜第八百三十五章 李辯洞悉燕軍詐第九百七十章 青龍陰謀天地間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兔爺營中盡健將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生死麪前恩義無第三千三百九十三章 絕處逢生戰友情第三百二十五章 山中宰相氣悠揚第三千零二十九章 重歸戰地意氣揚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穆之推演幷州戰第三千四百八十八章 二女戰場論機謀第三千一百六十章 最終條件大讓步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燕軍登岸魏主急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分裂北府求制衡第五百七十二章 慕容野望謀天下第四千零一十八章 三罪並立論高低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送女北上爲人質第三千五百零九章 師徒勾結害國君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河大俠重現身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夫人建言保寄奴第三千二百一十二章 率領鐵騎出城擊第四百三十一章 陰影重重姑侄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妙音反感慕容南第二千七百九十九章 胡民入城漢民出第二千四百一十四章 敵前撤軍爲誘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朱雀訓徒條理清第二千八百三十四章 寶藏謠言一場空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擄女入營爲人質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狂言無忌憑之怒第六百三十三章 伏兵盡出控場穩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沈家五子手足情第四百二十三章 朱家暗道密蹤現第四百九十八章 威懾敵膽擒姑縱第五百八十章 仇人相見眼赤紅第二千九百六十六章 養寇自重希樂謀第四百一十二章 嫡子空位羣狼爭第一百零四章 好漢集結誅兇頑第四千零七章 弒賊自立掌天師第一百二十七章 仁君大度赦謀反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火坑地獄退強敵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新任白虎心狠辣第二千二百八十三章 斬草除根絕人情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天下何處不桃源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奪權恢復舊榮光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金牌在手橫着走第五十九章 劉裕的歪門心思第三千三百七十章 逃出圍城天地寬第二千零三十九章 三巨頭廿七同志第二千五百五十章 二女殊途亦同歸第三千六百九十五章 絕處逢生救兵至第二千七百零四章 神箭相助敵將沒第二千六百四十六章 黑袍爲將鐵騎出第二千八百一十三章 王者不死天命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謝安壯志竟難酬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鐵馬出塵動地來第八百五十三章 寄奴從容布城防第三千八百五十七章 國家存在爲人民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草原兄弟萬里隨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宮穹頂夜風涼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看守糧倉亦自立第三千二百七十七章 修羅煉獄無情殺第四千零六十一章 天師羣兇穩陣腳第三千一百四十六章 南風勁烈火沖天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憑弔英靈烏莊前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英雄救美情難禁第二千二百六十章 王妃正裝守宗廟第二千九百三十四章 兄弟皆求大嫂命第三千八百一十六章 帝王之路需讓步第二千六百七十七章 以命試陣黑袍狠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收拾人心假仁義第八百零九章 三方協議終達成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丟盔棄甲大逃殺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作碼提交易第六百三十四章 寄奴妙語釋玄機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獨驅千人戰神現第三千零九十章 接應敗兵徐徐退第三千零四章 南康集市俚人衆第四百零七章 慕容城頭黯然傷第三千四百一十五章 刀槍不入乃藥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三百三十二章 鮮卑一生不洗澡第三千五百零一章 仇人相見眼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