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一十一 孤要加徵商稅,誰支持?誰反對?

每年,中原地區還是有一些地方會發生小規模的蝗災。

既然成了成蟲,就不是雞鴨之類的可以解決掉的,蝗蟲會飛,吃東西的速度極快,飛的速度也很快,雞鴨再能吃也只是望洋興嘆。

這個時候,就需要人力撲打,圍剿,甚至火燒,由地方官府出面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撲打,然後出錢購買蝗蟲,最後統一燒燬或入藥處理。

所幸大規模蝗災不復存在,小規模的蝗災在地方的協調下勉強能壓下去。

養鴨治蝗某種意義上屬於亡羊補牢,是蝗蟲幼蟲期間的干預措施,不是治本之策。

本地蝗蟲消滅殆盡了,外地蝗蟲還是會遷徙出現,蝗蟲的飛行能力真的很強。

郭鵬清楚蝗蟲喜歡溫暖乾旱,所以爲了從根源上解決蝗蟲問題,郭鵬積極在各地興修水利,開墾荒地,將土地利用率提高,以此毀壞藏在土地深處的蝗蟲卵。

就算是因爲人口損失過大而無法填充的無人區,郭鵬也會組織人手進行植樹造林或者植草之類的行動,以此增加植被覆蓋率,壓縮蝗蟲的生存空間,以此治理蝗蟲。

依靠這樣的行動,蝗災發生的範圍和頻率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緩緩減少,糧食產量得到了很大的保證,但是這樣的行動也伴隨着大量的支出。

舉出了這樣的例子之後,王粲堅決要求加徵商稅,開源節流,以備不時之需。

因爲誰也不知道下一次蝗災乃至於下一次旱災會出現在什麼地方,朝廷必須要有足夠的錢資金儲備和糧食儲備,否則一旦蝗災起,就是千里餓殍的局面。

民政部尚書棗祗對此表示贊同。

“近年來,開春之日越來越向後推移,入冬之日卻越來越早,這不是好的跡象,不利於糧食的生產,從中原到河北再到幷州幽州,這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非常值得關注。

所以我等上報陛下之後,陛下要求我等組織人手向南開墾土地,認爲南方普遍較爲溫暖,若是中原與河北糧食產量減少,江南若能大量產糧,一樣可以彌補北方的不足,這需要錢。”

棗祗也在朝堂上給出了自己的理由,堅決支持王粲加徵商稅彌補國用的建議。

內閣首輔曹操給出的理由也非常值得關注。

郭鵬在延德二年六月曾經下旨給曹操,讓曹操領銜內閣成員對接工部,探討修建一條從洛陽抵達江南的水路運輸渠道的可能。

郭鵬認爲開春之日後移和入冬之日提前已經變成了一個固定趨勢,如此下來不過數十年,中原與河北可能會面臨嚴重的糧食減產。

中原與河北如今是重要的糧食產地,一旦糧食減產,不可避免的會造成饑荒,所以未雨綢繆,把江南作爲重要產糧基地的策略很有必要。

不僅如此,還要考慮從江南到中原之地的運輸渠道。

陸路運輸不行,運量太低,根本不能滿足到時候巨大的需求,所以需要考慮水路。

而水路又沒有現成的,所以簡單來說,就是皇帝有了想要修一條內河運輸渠道的想法。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而爲了實現這一系列的動作,皇帝需要錢,這錢從何來?

商稅之中而來。

於是皇帝在很多人的推動下有了全面加徵商稅的想法,並且這一行爲也有大義名分——重農抑商是歷朝歷代的國策。

財政部尚書王粲和民政部尚書棗祗兩人一同上表,直言商業過於繁榮的情況會使得商業與農業爭奪勞動力,間接影響糧食產量,所以堅決要求遏制商業發展,打壓商業,以穩固農業。

農爲國之本。

一頂大帽子扣下來,頓時叫反商稅集團人心惶惶。

當然,他們決定不會那麼輕易的就認輸。

這一要求被很多官員反對,官員數量最多的尚書檯內部就有諸多官員提出反對意見。

他們認爲魏國商稅一直都按照東漢制定的策略執行,那麼多年也過來了,現在突然要增加稅收,難道不會引起民衆的不滿嗎?

一旦發現錢不夠用就要加徵稅收,長此以往,民不聊生,還談什麼治理國家?

重農抑商固然有道理,但是沒有商人行商,錢從何來?

各地貨物如何流動?民間所需如何滿足?

全都靠朝廷來組織嗎?

那朝廷需要花多少錢?

這難道不是與民爭利嗎?!

王粲你個廢物!

棗祗你居心何在?

曹孟德你到底想幹什麼?

不知道從根本解決問題,就知道薅大家的羊毛!

不少官員跳腳般的攻擊王粲和棗祗等人,說他們居心不良,試圖與民爭利,一堆帽子扣上去,紛紛化身祖安人,口吐芬芳舌綻蓮花,就差沒要求他們自己辭職了。

當然也有一些人比起王粲和棗祗更加在意郭鵬的看法。

因爲他們知道能決定一切的是郭鵬,認爲這搞不好是皇帝的一種試探,王粲這幫人只是被推出來試探大家的棋子。

這難道是皇帝的意思?

有人如此擔心。

不過這樣的擔心並未出現,因爲皇帝自始至終都沒有提起過這樣的議題,官員們提出爭論的時候,皇帝一直都沒有表態。

於是數月之後,這樣的爭論也就不了了之。

皇帝顯然更關注戰爭而不是這些事情。

也有一些人歡欣鼓舞,覺得皇帝是看到了民意,選擇了退讓,選擇了妥協。

這件事情也就這樣過去了。

可沒想到一年以後的如今,這件事情再次被提起,而且還不是王粲提起的,是郭鵬自己親自下旨要求的。

皇帝親自下旨。

越過議論階段,直接進入立法執行階段,要求掌握審計權的內閣和掌握財政收入和支出的財政部聯手擬定商稅章程,在一個月內拿出一個章程給皇帝審查。

皇帝的旨意之中,有要求對各地商稅的徵收比例進行修改的內容,也有要求提高商稅徵收額度的內容。

然後還要求增加名爲交易稅的稅種,更有以曹氏和糜氏商隊爲基準制定的針對全國所有商隊的商隊稅。

反正滿滿的都是對商業的稅收制定,各種名目眼花繚亂,讓人一時間根本搞不懂這些名目都是怎麼想出來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皇帝說了那麼多,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

孤要加徵商稅,誰支持?誰反對?

誰敢支持?

誰敢反對?

這是一個大命題。

曹操宣讀完皇帝的命令之後,內閣陷入了短時間的寂靜之中。

曹操環視了一圈內閣官員們。

“愣着幹什麼?還不快去做事?難道要等着陛下怪罪下來嗎?”

被首輔一喊,內閣官員們齊齊反應過來,連忙退下去回到自己的工位上辦事了。

回到座位上之後,司馬懿好一會兒沒有反應過來。

然後看這樣一樣在發呆的諸葛亮,司馬懿開口了。

“孔明,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諸葛亮看了看司馬懿,搖了搖頭。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我總覺得這件事情不簡單。”

“我覺得也是,這個事情發生的有點突然。”

司馬懿摸着自己的下巴尋摸了一會兒,忽然開口道:“但是孔明,你的憂慮,應該沒有了吧?”

諸葛亮愣了一下,然後面露苦笑。

“的確,舊的憂慮是沒有了,但是新的憂慮又出現了,這件事情……恐怕會引起朝局動盪,眼下大軍出征在外,戰事尚未平息,若是朝局發生動亂,恐怕對國家來說不是好事。”

司馬懿深有同感,點了點頭。

“不知道陛下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啊……”

五百一十四 事情並沒有結束三百六十二 進化的郭鵬五百二十八 進兵關西七十八 董卓的邀請一千三百一十 距離他完全瞭解魏帝國還有很長很長的時間五百零二 那一天,郭鵬已經想到了一千一百九十三 於是很多人就裂開了一千四百四十九 崩潰的安息帝國一千二百三十五 兒子請父親收回成命!一千零三十一 貴霜來使十二 出發去雒陽三百四十 郭某人滿臉都是森寒的殺意一千零三十八 上鉤的狗大戶一千三百五十八 程昱再也不能理解郭鵬了五百七十八 我就叫他把江東兵的血在合肥流乾一千一百一十五 法正想去洛陽二百七十一 文和亂武一千零九十 郭瑾非常欣賞陸議六 你曹孟德毫無疑問是個奸賊六百一十七 郭子鳳的軍隊殺到漢中來了?九百六十六 咱們要的是他們的全部一千二百九十五 把虛假的主動權還給羅馬,拿到真正的主動權一千三百二十七 真是好生的慷慨!好生的大方!八百八十三 太史慈登陸朝鮮半島一千一百八十六 被逼造反的土豪六百三十九 郭鵬的前進,也是他們的前進一千一百九十七 帝國內部的叛亂已經進入尾聲一千四百六十一 曹昂的心中充滿異樣的情緒一千一百七十三 老張打仗二十年,全靠小心二字九百一十一 孤要加徵商稅,誰支持?誰反對?二百二十六 這天底下有這樣的道理嗎?一千五百四十九 承志的太子妃,絕不會是子脩之女一千零三十九 對不起,有錢真的是可以爲所欲爲的四百一十三 惶惶不可終日的陸勉五百一十四 事情並沒有結束一千一百四十二 漠州的建立一千零五十七 諸葛亮覺得在這裡可以實現他的價值六百九十四 你還是漢臣嗎?七百三十五 剛烈的吳夫人八百八十二 天上掉下個張益德一千一百七十 你就答應我吧八百六十六 後悔的劉璋一千五百二十四 雲州的最後之戰五百八十七 蜀軍缺糧了六百 你要是死了,我活着還做什麼?一千三百六十四 郭瑾正在竭盡全力的享受着一千三百八十八 趙雲彈劾張飛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一百九十三 被登基的劉協六百七十二 董卓不懂經濟一千五百四十六 新幣八百七十七 柳毅忽然覺得有什麼恐怖的事情正在發生九百三十五 經典的騎馬與砍殺一千一百四十八 黃龍殿會議七百零六 古典式逼婚九百六十四 郭某人想要打通絲綢之路八百八十九 公孫康對自己的騎兵很有信心一百五十八 大賺特賺五百八十九 劉磐之死一千四百七十八 諸葛都護當真與尋常官員不同一千五百三十九 訣別八百五十一 魏軍長驅直入一百九十五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一千五百一十八 郭承志不懂女人六百二十一 龐將軍願爲先驅,爲魏公血戰沙場,九死不悔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三百六十四 跟不上時代的陶謙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一千一百五十一 黃龍殿會議的召開已然不可阻止一千四百七十八 諸葛都護當真與尋常官員不同一千三百九十九 創造神明的那羣人,真的是天才一千三百五十二 郭瑾感覺自己的臉都要被抽腫了九百六十四 郭某人想要打通絲綢之路一百三十 無路可退的郭鵬九百五十二 曹休想當英雄一千三百三十 這是爲父能爲你們想到的最好的結局五百零九 曹宏的極限操作三百八十三 你這個天子是不是太菜了一點?一千二百六十四 犁庭掃穴政策九百九十三 郭某人在等待那個時刻一百二十二 郭某很是心寒一千一百二十八 曹蘭並不能感到寬心一千零九十八 入主草原一千二百零五 解決不了這羣人,你就別當太子了!一百零四 劉備覺得自己很有優勢八百零六 荊益內戰一千五百四十九 承志的太子妃,絕不會是子脩之女一百九十五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一千二百零六 皇帝終究沒有做那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一百九十九 新官上任一千一百九十九 許靖有幸成爲這場大戲的一號男主角一百八十一 何進之死一千一百一十五 將來我要是死了,就葬在狼居胥山如何?一千一百六十一 戰神的兒子當然也是戰神五百二十七 漢室的旗幟倒了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六百六十二 大漢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六百八十一 韓遂之死三百三十三 焦慮的袁紹二百七十七 孟卓不會怪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