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四 郭鵬又打起了諸葛丞相的主意

郭鵬想要培養年輕人也不是一時起意。

在此之前大約一兩年,郭鵬已經開始着手爲郭瑾組建他的核心班底,爲他打造一個小小的勢力集團作爲他的基本盤,以備後用。

比如郭鵬十分疼愛的盧植的幼子盧毓,就被郭鵬送到郭瑾身邊同吃同住同學,感情甚篤,是郭瑾最早的親信。

後來郭鵬逐漸爲郭瑾挑選了臧洪的兒子臧彪、曹仁的長子曹泰、夏侯淵的長子夏侯衡、侄子夏侯尚、曹操的長子曹昂、養子曹真、關羽的長子關平以及幾名優秀的郭氏子弟爲學伴,同吃同住,培養感情。

等他們的年齡逐步達標之後,又接連外放出去擔任官職、軍職,從基層做起,鍛鍊能力。

郭鵬期待他們成爲未來可以爲郭瑾所依仗的重要助手,逐漸成長爲優秀的軍政首腦,下一代的領導統治集團核心。

將來在自己無法繼續執政的情況下,郭瑾的軍政團隊可以最快速的接掌權力,維持朝政的穩定,順利完成權力的平穩過渡,如此,便能順利把魏國帶入下一個時期。

這種事情是有必要未雨綢繆的。

現在不好好安排一下,不給郭瑾培養一些能用的人才,到時候萬一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情況,哭都沒地方哭。

偌大的基業需要更多優秀的人才來繼承、管理,郭鵬一個人精力再充足也不可能一個人完成對國家大事的治理,郭鵬也從來不認爲把太子壓制得死死的就能對皇朝有什麼好處。

強勢的老皇帝和弱勢的太子之間狀況失衡的教訓比比皆是,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他們都犯過這樣的錯誤,郭鵬想要引以爲鑑,仔細思考自己未來的一些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然後他得出了結論。

不給郭瑾培養一些勢力,不讓郭瑾掌握屬於他的基本盤,老皇帝死了以後,他憑什麼執政?

他憑什麼執掌最高權柄,使得皇權不旁落?

依靠母族?

還是太監?

兩者當然都可以成爲臂助,但是這不是最可靠的戰略。

郭鵬早已開始着手削弱曹氏和夏侯氏之間的聯絡,用聯姻的手段將曹氏和夏侯氏的未來利益分隔開。

今後還會有進一步的舉動,但是曹氏和夏侯氏的存在是必要的,他們也算是郭氏的基本盤之一。

郭氏本家自然不用多說,郭嘉郭烈郭棟郭議等人,都已經被郭鵬刻意培養提拔,郭氏家族的法律人才團隊也漸漸接掌重任,在朝政上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

郭氏家族的力量被郭鵬大大增強了,這對郭鵬和郭魏政權而言是很重要的。

這些都是郭鵬要留給郭瑾的穩住朝政增強他的權力的基本盤。

除此之外,他也需要有自己的親信,自己可以相信的人。

郭瑾的年齡擺在這兒,情況正常的話,郭鵬不會留下託孤大臣,沒那個必要,那些託孤大臣每一個都是一方勢力的代表,發展到最後,又有幾個託孤大臣可以善終?

但凡是有託孤大臣的時期,新皇帝總要和老皇帝安排的託孤大臣鬥上一鬥,鬥輸了,那就是傀儡了。

坐在皇位上的人要強啊。

不強的人怎能坐在皇位上叱詫風雲呢?

李世民曾經哀嘆,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因爲做皇帝的總歸是要有狼性的,要強,要強勢,強勢的皇帝纔是好皇帝,那種性子平和的皇帝就是庸君,沒用。

皇帝必須要強,一定要強,皇位和皇帝的名號並不保險,手上的實力纔是權力最大的保障。

要強。

而且還不能一個人強,還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團隊作爲臂助,不是每個人都是嘉靖皇帝那麼聰明。

一個好漢還要三個幫。

所以郭鵬不斷爲未來發現、蒐集可用之才。

這一次拿下了陸議是一個很大的勝利,郭鵬有理由相信陸議會成長爲一個很優秀的人才。

但是這還不夠,人才什麼時候都不嫌多,自己培養的固然有意義,不過郭鵬以自己的優勢所知道的人才要是能得到,也就省了很多的事情。

所以之前郭鵬又打起了諸葛丞相的主意。

在徐州的時候,琅琊諸葛氏也是響應陳登的號召反抗陶謙的士族之一,戰後得到了郭鵬的賞賜,年方二十二歲的諸葛瑾被郭鵬召見,賞識,並且安排到了尚書檯成爲一名吏員,協助辦事。

郭鵬當時詢問諸葛瑾他有沒有兄弟姐妹,然後問出了諸葛亮的下落。

諸葛瑾的父親在八年前去世,家中養不起五個兄弟姐妹,於是,族中商議,由當時要出任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承擔起這個職責。

因爲諸葛瑾稍微年長一些,所以留在老家侍奉繼母,諸葛亮諸葛均和兩個妹妹因爲年紀小,被諸葛玄帶着南下了揚州豫章郡,方便以自己的俸祿撫養他們,後來又輾轉去了荊州。

那個時候是中平六年。

諸葛瑾自此只能和兄弟姐妹書信往來,至今數年過去了,未嘗得見。

聽說諸葛玄現在在劉表麾下任職,他的兄弟和妹妹們也在諸葛玄身邊,於是郭鵬就詢問諸葛瑾是否想要一家團圓。

若是想的話,不如寫信給諸葛玄,就說,中原已經安定了,魏公郭鵬願意徵召他們做官,方便他們回鄉。

諸葛瑾當時很激動,立刻提筆寫信給了諸葛玄,至今數月過去,還沒有得到音訊,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郭鵬也忙着打仗,無暇關注,現在可算是得了一點時間,所以纔開始關注這些事情。

能儘量爭取到的大才就稍微爭取一下,那麼優秀的人才,爲什麼要便宜了別人呢?

郭鵬的算盤打得非常響。

而此時此刻,在漢中,劉璋和龐羲的算盤也正在激烈的打響。

他們已然得知郭鵬進佔長安三輔地區,而馬騰韓遂等人已經離開三輔,回到了涼州,對於這件事情,他們並不覺得驚訝,只是感覺時機到了。

這段時間,劉璋支持龐羲,在漢中積累了大量的兵員和物資,並且派人勘探道路,有什麼地方需要修繕的就儘快修繕,不要耽誤了進軍。

到了這個時候,北上的大戰略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

那些擔心益州府庫承擔不起軍隊所需要糧草的人大部分都是益州本地人,被強勢的東州人排擠出了最高決策圈子,現在的蜀王國最高決策圈子裡面基本上都是東州人。

益州府庫不夠,就強徵,管你益州人想什麼。

國家有難,你們難道不應該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嗎?

東州人十分驕橫的說道。

益州人就被氣的差點要吐血。

但是無濟於事,這個世道,是拳頭硬的人說話算數,此一時彼一時,益州人勢弱,不得不暫時低頭,冒頭的全都被殺了。

所以就眼下來說,什麼後勤之類的問題根本不算是問題。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走什麼道路繼續北上,是走相對平坦卻路途遙遠的祁山道,還是走路途最近但是道路狀況最差的子午穀道。

四百六十九 我是你們的君主,不是你們的朋友九百七十八 這幫人送美女是幾個意思?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一千零二十一 我會期待你回到洛陽城的那一天五百零三 沒錢沒勢還想做狗?四百八十 被拋棄的人一千二百一十 程昱愛權力甚過愛自己四百九十四 討伐鮮卑人是上策一千三百三十六 你也可以做開國之君三百六十九 他們對袁術產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六百七十九 一直都在奮戰的馬超終於死了一千三百二十二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六十三 新官上任九百二十六 崔渠是不是唯一會死的那個人?一百四十三 蔡邕很高興一千一百五十五 郭瑾喜歡諸葛亮喜歡極了七百六十五 郭某人對史書的記載進行了專業性的指導四百八十八 這是你們自找的一千零二十五 郭某人絕不認同!八百九十三 公孫康的絕境八百七十六 我在遼東,欲王則王一千一百二十一 張飛是個真將軍一百九十六 賢良董卓一百五十一 悲壯的糜氏七百九十 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一千一百八十二 袁嗣忽然覺得背後有點涼意一千零九十五 誓師北伐一千零六十七 諸葛亮很有想法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一千一百四十一 爲父說了,你做得很好三十六 波瀾起一千三百零八 郭某人的生食禁令五百五十八 吳國戰敗了八百四十六 嚴顏主動出擊九百八十 馬遠的大宛之行一千五百四十四 郭瑾的貨幣改革三百六十 叔父可算是惹了大禍了四百八十四 荀攸來了一千四百五十五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一千一百一十九 封狼居胥(下)三百零一 郭某人沒有情懷三百九十四 郭子鳳到底要幹什麼?五百四十三 劉璋進位漢中王一千一百二十六 史上第一次科舉考試在洛陽正式召開三百零八 袁術不會那麼傻吧?一千二百五十四 選擇對你的幫助最大的一千零一十七 所以許靖真的很好用一千二百三十 程昱快速激動起來,又快速的冷靜下來一千三百一十七 趙雲負荊請罪七百九十 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六百零四 想做魏公的狗,就要狠狠的撕咬孫吳六十九 張樑死了七百四十七 魏延生擒孫權一千五百五十二 我把天下黎庶都當做人去看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一百一十九 我師兄死了?七百三十五 剛烈的吳夫人七百六十三 郭某人一臉委屈一千零一百 難樓眼饞騎兵裝備很久了五十八 張角要造反二百五十八 當然他沒有得出答案九百七十九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並不佛系一千四百四十二 王海波覺得這個世界很瘋狂五百七十八 我就叫他把江東兵的血在合肥流乾二百二十九 曹純的心理陰影一千三百零五 郭某人醜惡的嘴臉在這些事情上暴露無遺一千一百二十七 他們的臉上始終帶着笑容五百三十九 魏軍的強勢威懾一千零七 你讓我還怎麼相信你三百一十五 公孫瓚的終末八百七十一 征伐遼東六百五十五 郭鵬樂於選拔願意聽話辦事的人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一千四百零五 郭珺的決心非常堅定一千四百九十九 拆分民政部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一千四百八十 對錯之間二百零六 你這傢伙真是個小機靈鬼兒一千一百八十六 被逼造反的土豪四百二十八 所以我就是唯一的光九百零六 所以陳琳受寵一點都不奇怪一千二百零六 天塹變通途一千零七十五 魏帝國已經完全做好了開乾的準備九百九十二 於是魏帝國的避諱制度就這樣定了下來一千三百七十五 關羽的精神世界很豐富多彩八百零四 荊州政變(上)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三百五十八 小小的問題三百五十三 陶謙一直很有危機感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難逃一千一百二十二 然後雍闓就死了八百三十四 嘴炮之王一 臥冰求鯉2.0(上)一千三百一十九 曹操偶爾也想任性一把一千五百零一 劉健病了二百九十 投石機的再現六百二十二 南征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