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二 陶謙封公

得知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作爲一個堅持走中央路線的傳統士人,楊彪的情感爆發並不是不能理解的。

這種行爲不僅是在挑戰士人們的利益底線,也是在挑戰他們的情感底線。

“張濟和段煨到底是要幹什麼!到底是要幹什麼————!!”

楊彪目眥盡裂,如此大吼道。

然後忽然間渾身抽搐,脖子一抽一抽的,面色漲紅,紅得發紫,嘴角有白色的沫滲了出來。

“父親!父親!父親!!!來人!喊醫者來!喊醫者來!!”

楊修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看着渾身抽搐的父親,只知道讓下人去喊醫者,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

沒過多久,楊彪斷氣了。

當晚,張濟和段煨得到消息,和賈詡一起,三個人一起來到楊氏老宅打探確切的消息。

wWW⊕ тTk án⊕ ¢〇

他們需要確定楊彪是不是真的死了,而不是詐死,實際上別有圖謀。

進入了房間,他們看到了楊彪躺在牀上一動不動,眼睛瞪得大大的,死不瞑目。

楊修癱倒在地上,雙目無神,面色慘白,一旁楊修的母親正在痛哭,楊氏族人們則膽戰心驚地看着得到消息前來確認情況的涼州三巨頭。

毫無疑問,死的不能再死了。

賈詡上前試了試楊彪的鼻息,看了看楊彪的眼睛,又把戰戰兢兢的醫者喊過去聞訊一番,確認楊彪是真的死了。

活活氣死的。

三人隨後退到了房間外面。

“楊彪的確是死了,他本來病還沒好,身體虛弱,忽然間得到了封國的消息,情緒激動不能自抑,氣急攻心而死。”

賈詡嘆了口氣:“楊彪的正式職位畢竟是當朝太尉,德高望重,在朝中很有威望,很多官員都以楊彪爲首,朝廷還是要按照流程給楊彪辦理後事,給予諡號和哀榮,二位將軍怎麼看?”

還能怎麼看?

目的已經達到了,楊彪死不死無所謂了。

“就這樣辦吧,文和看着辦就好,這種事情我們就不參合了,參合了還要給人說,現在楊彪死了也好,省得活着還要找咱們鬧事。”

張濟撇了撇嘴。

三人於是決定離開,結果冷不丁從三人背後響起了一個聲音。

“你說誰死了也好?”

三人訝異的轉過頭,一眼看到楊修正站在房間門口,手裡拿着一把刀,瞪着雙眼看着張濟。

“你說誰死了也好?”

楊修紅着眼睛一步一步走上前,惡狠狠的盯着張濟。

“你要幹什麼?!”

“我要殺賊爲父報仇!!”

楊修直接舉起了長刀大吼着衝上前去要砍殺張濟:“逆賊!拿命來!!”

張濟拔出了腰刀,段煨也拔出了腰刀,他們帶來的衛兵立刻衝了上來。

“不要傷他性命!”

賈詡趕快大喊一聲。

兇悍的涼州兵們聽到了,領頭一名軍官直接一腳踹在了楊修的胸口把他踹翻在地,然後一羣人一擁而上把楊修抓了起來,牢牢擒拿住。

“不要傷我兒!不要傷我兒!!!”

一個披頭散髮的夫人跌跌撞撞的衝了出來,一把衝上前抱住了楊修,涼州兵想要拉開這個婦人,她只是死死的抱住了楊修。

“不許碰我母親!不許碰我母親!!”

楊修拼命掙扎,也掙脫不了涼州兵的鉗制,最後還是賈詡出言不要繼續拉扯楊夫人,涼州兵們纔沒有繼續粗暴地對待楊夫人。

“好小子,要殺我報仇?你爹是我殺的?”

張濟忍不了這種境遇,一臉怒火的持刀上前,把刀橫在了楊修的脖子上。

“不要殺我兒!將軍!將軍!你殺我吧!你殺我吧!不要傷害我兒!!”

楊夫人連忙用手抓住了張濟的刀鋒,將自己的脖子貼了上去。

“不許傷害我母!殺我!殺我!放過我母親!放過我母親!”

楊修目眥盡裂的大吼。

看到這樣一幕,張濟反倒不知道怎麼下手了。

賈詡適時的走上前,在張濟耳邊說道:“雍公畢竟還是需要人望的,楊彪素有人望,楊修是他的兒子,也多有才名,一天之內兩父子暴死,影響太大,不好收場,眼下楊修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廢人,雍公何須動手?”

張濟想了想,覺得賈詡說的對。

在人家死了的老爹面前殺了兒子和娘,未免太說不過去了。

“哼!算你們運氣好!本將軍不和你們計較!”

於是張濟怒哼一聲,收回了刀,轉身離去。

段煨狠狠地瞪了楊修一眼,然後朝着賈詡點了點頭,也隨之離去。

賈詡嘆了口氣,對着屋子裡行了一禮,然後揮揮手,把涼州兵們也帶走了。

一羣人離開之後,留下楊修和楊夫人母子兩個抱頭痛哭。

“傻孩子,你爲什麼要這樣做?你爹爹已經沒了,你要再有個三長兩短,讓娘怎麼活下去啊?”

“母親……父親難道就那麼白死了嗎?”

母子兩個傷心至極,抱頭痛哭了許久。

楊彪的死只是一個意外,並不能影響大局,也無法影響天下大勢,真正可以影響天下大勢的,是各路諸侯的心。

是宗室諸侯和非宗室諸侯的心。

准許各大諸侯封邦建國的消息傳到了各大諸侯的陣營之中,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燃了天下的輿論熱潮。

大家熱切的議論着這個消息,議論着天子准許七大諸侯封邦建國的消息,互相表達自己的意見。

最開始,這浪潮的全部輿論傾向都是關於張濟和段煨把持朝廷,強迫天子做出這樣的決定,這樣的決定是不應該被認可的這樣一個傾向,因爲能引導輿論的人大部分都認爲這是在開歷史倒車,是要讓天下重歸混亂的事情。

想要和平不想要戰亂的人們都不願意答應。

可是天下的走勢並沒有掌握在這些人手裡,而是掌握在了手握兵馬擁有強權和掀桌子實力的諸侯手裡。

但是誰也沒想到,最先接受這個本該被天下人集體抵制的賜封的人,是徐州牧陶謙。

本來郭鵬封公的消息在徐州已經算一個大新聞了,大家對此態度是模棱兩可的,既不反對也不支持,只是靜觀其變,因爲郭鵬名正言順,而且實力也符合。

可是新的消息傳來,那就完全不同了。

一羣沒有封邦建國資格的傢伙也要封邦建國,他們當封邦建國是什麼?遊戲嗎?

徐州的輿論大部分都是反對這個賜封的。

陳氏父子更是如此,他們認爲這就是段煨和張濟的詭計,爲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把天下人拉下水,完全是可以不理睬的,所以竭力向陶謙進言,說這是陰謀,陶謙千萬不能答應之類的。

結果陶謙思考了三天三夜,得出了一個結論。

郭子鳳是公爵,我也是,他封邦建國,我也封邦建國,這樣我們的地位就平等了,他就不能隨便打我了。

得出了這個結論以後,陶謙大喜過望,又詢問自己的心腹重臣曹豹和曹宏。

在得到曹豹和曹宏的支持之後,陶謙直接對外宣佈,他將接受徐公的爵位,建立徐國,繼續爲漢天子效忠。

九百四十七 魏帝國拒絕割據六百零六 這是暗黑周公瑾最後的溫柔一千零九十 郭瑾非常欣賞陸議一千二百零五 曹仁榮耀退休九百三十八 于禁兵臨丸都城四百六十三 他們的慾望爆發了一千一百五十六 世上沒有兩全法九十九 如果我能做主一千一百八十 洛陽亂成了一鍋粥四百九十七 郭某人這種喜歡權力的冷血政治動物能忍?八百五十八 我魏天子素來很看重士兵的性命七百一十六 你們司馬家的手可真長啊八百五十八 我魏天子素來很看重士兵的性命七百四十七 魏延生擒孫權一千三百九十五 和平時期的晉升機制和淘汰機制九百八十 馬遠的大宛之行四百八十 被拋棄的人一千零三十二 馬遠真的非常思念他的陛下一千二百四十八 如果你沒有做皇帝一千零一十 許靖與張昭一千三百六十四 郭瑾正在竭盡全力的享受着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一千三百五十二 郭瑾感覺自己的臉都要被抽腫了八百五十七 我們真的那麼不如魏人嗎二百六十六 郭鵬理政(上)一千一百一十四 討伐南中的時候到了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六百二十三 帶路黨萬歲一千一百九十三 不要挑戰下一次的可能性一千二百八十八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九百六十八 郭某人頓時多了許多孝子賢孫五百四十四 郭某人勢在必得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與求是書屋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禪位給魏王殿下的詔書了一千零六十六 不能讓諸葛亮把問題擴大化一千一百五十五 他們只需要【孔子】這個招牌就足夠了六百八十五 河首平漢王國被曹仁從地圖和歷史上一起抹掉了一千五百四十七 太子妃的人選四百六十五 大勢一千一百三十二 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千二百一十三 這種地位,是你程仲德說動就能動的?一千一百六十 我強,我打你,我就是有道理一千五百三十四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六百八十七 騎兵革新一百零五 郭子鳳求賢若渴二百六十九 亂世爭霸的高節奏和無節操一百三十八 在我身邊做個親兵吧一千一百二十九 考試開始了四百二十二 荊州是荊州人的荊州,不是劉景升的荊州四百四十二 皇城破一千五百零二 劉健的確成長爲了一個標準的末代皇帝二百二十一 堂堂漢臣,怎能與漢賊同流合污三百七十五 郭鵬納妾二百二十七 你也配當演員?一百二十三 結盟難樓一百五十二 郭鵬對糜竺勢在必得九十 一定要跟隨他人的人生軌跡嗎?九百二十九 你們,真是我最棒的棋子啊五百八十八 龐羲退兵一千五百零七 沒人在意劉健爲什麼死四百二十七 最幸福的事情一千三百零九 太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一千三百八十三 關羽被自己的兒子說教了一頓三百零八 袁術不會那麼傻吧?二百三十五 麴義進犯青州一千四百九十 郭瑾想要政治影響力二百二十九 曹純的心理陰影三十八 郭鵬詣闕上書一千一百八十七 他已經沒有精力再去做一個好父親了五百八十三 受挫的蜀軍八百九十八 遼東的平定一百八十四 董老哥啊,你可千萬要來啊一千五百 好好先生諸葛瑾五百一十三 笮融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六百六十一 郭鵬並不想看到一個光明頂的諸葛亮二百五十四 郭鵬率軍入兗州一千二百零一 曹仁辭職一千二百五十六 成功入選的女兒們一千三百四十 洛陽城內的頭版頭條九百七十二 你想過以後讓孩子們做什麼嗎?一千三百零四 我們只授人以魚,從不授人以漁三百五十七 天下第一袁公路一千二百六十七 魏軍來了二百八十一 開闢出名爲考試的通天之路八百五十二 鄭度的計謀九十七 震天雷九百五十四 荊州裁軍六百四十三 諸葛亮的決定一千三百九十四 全軍大比武八百零六 荊益內戰七百五十六 十五年前的心願六百九十六 嘿,史書一千零五十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苦戰七百二十六 騎兵革命六十五 不能小勝,要大勝一百 殺胡虜一千一百九十七 帝國內部的叛亂已經進入尾聲一千一百七十九 門生故吏與二重君主的終結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