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七 夜校

之前荀彧的建議郭鵬都會採納,所以荀彧覺得這一次郭鵬也會採納。

對於郭鵬大量任用貧苦出身的只認識一些字的人做基層的村長鄉長這種事情,荀彧是不太贊同的。

他秉持着漢代士人的一致觀念,認爲貧苦卑賤出身的人就算認了字,也沒有德行,不能重用。

雖然未曾往深處去考慮,沒有考慮到更深入的階級屬性的問題,但是荀彧也一樣是不贊同的。

不過這一次,郭鵬看了荀彧幾眼,張口說了一句《老子》當中的名言。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家中財產夠多,飽讀詩書,就不會犯罪嗎?光武帝時,門生遍天下的大儒歐陽歙貪污數千萬錢被處死,難道歐陽歙讀的書不夠多嗎?”

荀彧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郭鵬提出的問題。

郭鵬撫着荀彧的背部,搖了搖頭,嘆息道:“文若,我在雒陽學習八年,見到的士族子弟不比你見得少,那些廣有財產卻依然貪心不足的人,我見的還少嗎?

你說的那種人的確存在,但是,並不普遍,貪婪,不會因爲有錢並且飽讀詩書就會改變,清廉,也不會因爲出身貧苦而改變。

重要的不是用什麼人,而是政策的詳細制定,律法的嚴厲執行,從上到下共同的監督,如此,才能讓掌權之人小心謹慎,不敢逾越。”

荀彧沒想到郭鵬說的話讓他無法反駁,他想不出反駁的論據,想不到反駁的話語,並且感覺郭鵬說的很有道理。

“明公所言,彧未曾深思,彧有失考量,請明公責罰。”

荀彧果斷向郭鵬認錯。

郭鵬搖了搖頭,握住了荀彧的手。

“這不是文若的錯,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世上如文若這般誠誠君子,已經不多了,甚至非常之少。”

“明公謬讚,彧實在是不敢當。”

荀彧覺得臉上有點熱。

當天晚上,郭鵬把程立叫到了自己的書房裡,面授機宜。

“夜校?”

“對,夜校。”

郭鵬點了點頭:“雖然條件比較簡陋,但是我已經決定在我們可以直接掌握的鄉村之中,推行夜校的政策。”

程立看着郭鵬所書寫的夜校政策的草案,十分吃驚。

“這……”

“這個,我在討伐董卓之前就有想法了,我現在越來越意識到夜校的必要性,就拿這一次來說,只是靠我自己,是根本不夠的。

我一個人不夠,我派出巡查使者不定時定量定路線的明察暗訪,是可以震懾,但是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效力依然不夠。

若要解決根本問題,就要從根本上入手,根本在鄉,在村,在土地上,那些村長鄉長受命,則爲一村一鄉之主宰,幾乎掌握農戶生殺大權。

我下令,需要他們去執行,而他們是否很好的執行,我一個人管不過來,他們暗中打折扣,暗中違反,使用政策上的漏洞鑽空子坑害黎庶,讓他們吃不飽飯,我無法及時發現。

到最後黎庶受苦,我被責怪,我和黎庶雙輸,獲利的就是這些人,黎庶吃不飽飯,是要起來造反的,黃巾賊不就是這樣發展壯大的嗎?

我屯田,爲的是不讓黃巾賊繼續坐大,可現在這纔多久,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就死了人,若繼續這樣下去,屯田鄉村之中,遲早會再次出現黃巾賊,我的初衷還有意義嗎?

到時候我前方征戰天下,後方黎庶揭竿而起,首尾不相顧,我還能實現目標,實現我的追求嗎?不能,我必須要穩定後方,將其變成我最可靠的大本營,因此,夜校非開不可!”

程立皺眉苦思,覺得郭鵬說的有道理,但是開夜校和整頓屯田政策又有什麼直接聯繫呢?

“主公,夜校和屯田之策之間,有聯繫嗎?”

程立想不通。

“當然有。”

郭鵬果斷點頭:“若要不讓這些鄉村土皇帝爲所欲爲坑害黎庶,最好的辦法不是我親自監督,而是讓黎庶自發的監督,我要改動屯田之策的內容,我要教會黎庶如何反制違法的村鄉之長。

但是如果平民黎庶不識字,不懂道理,只知道種地吃飯造反,這個政策是推行不下去的,沒有意義的,他們不識字,我沒有任何辦法,我必須要讓他們識字,懂道理。”

程立覺得十分詫異。

“主公想讓平民黎庶監督反制鄉村之長?主公……讀過墨家的書籍嗎?”

程立這麼一說,郭鵬這纔想起來墨家關於基層鄉村組織的一些理念和自己這樣的想法不謀而合了。

“算是吧,我認爲,這未必不是一種辦法,只是墨家的學說過於強調自治,我不這樣認同,我認爲要讓兩方互相牽制。

不讓鄉村之長做土皇帝,也不能讓鄉村宛如獨立王國,罔顧官府政策,無論哪一方過於強勢,最終都不利於國家。”

郭鵬的兩隻手轉來轉去,轉的程立的腦袋有些反應不過來。

但是這不要緊,郭鵬要做的事情,要實現的目標,程立算是明白了。

相互牽制,制衡,平衡。

這樣一想,程立就立刻理解了。

不過,這可是帝王之術,沒想到自家主公現在就想要運用帝王之術了?

真是適合稱王稱帝的大才啊。

程立相當的感嘆。

於是,在新制定的政策之中,除了巡查使者不定時定量定路線的巡查之外,還有開辦夜校的政策。

規定每個村的村長要在太陽落山耕作停止之後,用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教全村村民識字。

這年頭沒有娛樂活動,沒有電,太陽下山以後人們就回家睡覺,睡眠時間遠超現代人。

當然他們也的確沒有別的事情可做,晚上大量空閒的時間完全可以利用起來。

哪怕一天只能認一個字,也要教他們認字,將村民認字數量的多少列入政績考覈之中,成爲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

對農戶也是一樣,認識的字多,就能減免更多上繳的糧食留給自己吃。

整個過程,郭鵬也有考量。

考慮到現實情況的制約,郭鵬選擇採用石板和石筆的方式,發動軍隊採石,採取大塊石塊,着石匠將其一面打磨較爲平整,然後運往各村,交給村長使用。

將石板立在村中開闊地上,搭一個大棚,村長用石塊在石板上寫字,每天寫一個字,日落休息之後,點起火堆,一羣人圍繞着一堆火堆,一起坐在開闊地上。

村長教,村民念,然後就用小石塊在地上寫,寫完之後抹掉再寫,可持續利用。

爲了更大程度的降低消耗,節省經費,郭鵬還創造性地提出了一邊生火煮飯一邊藉着火光識字的想法。

幾戶人家圍繞在一起,用一堆火煮幾家人的飯,這邊飯煮着,那邊村長教認字,又能照明,又能煮飯,不浪費木材。

飯煮好了大家一起吃,吃過了繼續識字,然後各自回家睡覺。

一千一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們,更懂,興盛家族一百四十二 郭鵬要休假一千一百零五 董昭捨不得自己的官位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與建安十三年一千三百四十三 我會帶你一起走一千一百七十九 皇帝難道是山賊嗎!一千四百七十五 與孔明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九百六十 馬遠感覺自己好像發現了某種商機四百三十四 一旦城破,又該如何?一千一百四十四 別忘記自己一路是怎麼走來的一千五百五十一 諸葛亮只好收起心中的遺憾三百一十六 讓冀州多一點忠臣吧一千三百七十九 康居戰爭就這樣結束了一千一百三十六 皇帝到底想要幹什麼?六百五十六 給徐州人長臉一千一百五十三 蔡邕頓時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達千斤六百五十二 陳紀的野望六十六 盧植的計劃二百一十六 趙雲向前衝一千三百七十一 郭瑾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一千三百七十三 該讀的書老張一冊也沒有少讀二百二十五 他們還能以漢臣自居嗎?一千一百五十三 蔡邕頓時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達千斤一百二十五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一百一十三 張飛辦不到八百五十八 我魏天子素來很看重士兵的性命一千一百三十 郭瑾正在期待着那一天的到來九百零四 魯肅的心中流淌着暖意七百零八 君,民,黎庶(下)八百四十四 陛下若要問罪,吳某一力承擔!五百九十九 公瑾,我們輸了嗎?一千三百九十九 創造神明的那羣人,真的是天才三百三十二 泰山捧日一千一百五十八 曹氏族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錯二百一十二 袁術感覺自己的內心被滋潤了六十三 新官上任一百三十 無路可退的郭鵬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一千三百七十一 郭瑾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二百六十八 宗員死了六百八十七 騎兵革新二百七十六 依依東望的韓浩九百三十七 張飛大破拔奇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六百一十 你還會做孫伯符的摯友嗎?六百一十二 龐羲眼中的殺意卻越來越甚一千三百七十七 張飛決定打游擊八百五十三 魏軍包圍成都九百八十七 拜見貴霜皇帝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一千五百一十五 我已經不坐在那張皇位上了一千三百一十八 程昱覺得自己這一波血賺七百零二 郭氏願永遠與蔡氏攜手同行八百三十三 偶爾,郭某人也想做做昏君一千零四十三 張文遠現在可真的是名震江南的殺神了六十七 開戰六百零四 想做魏公的狗,就要狠狠的撕咬孫吳五十六 張角是個有能耐的人四百五十六 所以,賈詡堅決的反對了六百零六 這是暗黑周公瑾最後的溫柔一千三百七十二 把握下層,拉攏中層,架空上層九百三十四 合適的總辦人選七百六十五 郭某人對史書的記載進行了專業性的指導一千四百七十五 與孔明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九百二十五 郭某人是個討厭屬下越線的人二百二十二 郭嘉的臉上露出了十分愉悅的笑容八百五十三 魏軍包圍成都一千三百二十四 填坑的陳宮七百七十三 第三步,永遠不會終結一千三百二十二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四百六十六 天子護不住我們一百三十二 朱儁來了八百四十五 劍閣之戰即將進入下一個環節四百四十六 我終於是個人了!五 聰明家族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五十三 學生是老師的弟子,不是袁氏門下走狗二十 求見蔡邕四百七十九 魏公四百六十二 田豐是個有前途的人四十七 既立婚約,就要遵守一千一百五十三 鑽空子的諸葛亮一千零二 登上舞臺的戰士們八百九十四 東北巨獸五百六十八 馬騰請和五百三十 八國變四國八百九十七 他們對未來充滿嚮往五百一十四 事情並沒有結束一千零一十六 覺得我這個皇帝沒有必要存在嗎?六十三 新官上任三十六 波瀾起一百五十三 拜訪棗祗三百九十一 閻柔入弘農六百一十五 吳懿覺得很苦惱五百六十七 難道還想享受八小時工作制?一百零四 劉備覺得自己很有優勢一千五百 好好先生諸葛瑾七百九十四 劉璋稱帝四百一十三 惶惶不可終日的陸勉八百零六 荊益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