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七十八 新任交州刺史滿寵

一個九十六歲的老祖宗對皇帝的殺傷力是剩下來三個七十多歲的老人所無法替代的。

九十歲的意義遠超七十歲的意義,九十歲就能對抗皇權,而七十歲最多對抗地方強權,不能對抗中央皇權。

這下子,真的無法挽回了。

士燮心灰意冷,知道沒有一絲挽回的餘地,於是下令舉家撤離交州北部,攜帶一切家產細軟,兵分三路,分別進入九真郡、日南郡和朱崖郡。

士家就此放棄士家祖上六代人開拓拼搏的成果,轉而南下,重走祖先走過的路。

士燮本人找到了太史慈,將士家的決斷告知了太史慈,告訴他們士家服軟,認輸,決定順應皇帝的意思,南遷。

士燮本人和他的一家子將遵守皇帝的命令,離開交州,北上洛陽做官。

太史慈聽說了城內發生的事情,知道士家九十六歲老祖宗被氣死的事情。

他之前還在爲此感到憂慮,覺得要是士家真的硬剛到底,搬出這個九十六歲的老者站在城門口,他太史慈就算有千軍萬馬虎視眈眈也不敢下令衝擊。

別說他不敢下令,就算他下了命令,估計也沒幾個士兵敢真的衝鋒上前。

九十六歲的人瑞啊,他是怎麼活到現在的?

太史慈就很好奇,他見慣了二三十歲就死掉的人,見慣了四十多歲就病死的人,還真沒見過那麼長壽的,而且這樣的人士家還不少。

難道,是因爲交州的條件比較適合長壽者的出現?

他是說不清楚這個事情的。

不過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也就沒什麼好擔憂的,那位九十六歲的老壽星已經沒了,魏軍最大的阻礙也沒了。

再沒人敢站在大軍面前指着大軍破口大罵而大軍不能動手了。

而士燮也終於選擇了服軟,而不是頑抗到底。

“士府君的選擇,陛下一定會感到十分高興,士府君一心體國,實乃天下人的榜樣,士府君但凡有什麼需要幫助的,我手下士兵若能幫忙,我一定不會不幫。”

太史慈哈哈一笑,開始把士燮當做自己人來看。

太史慈很高興,但是士燮心裡卻苦澀的很。

蒼梧郡,是他們的老家,六代人祖業的發源地,祖墳所在地,意義非凡。

可是他們卻被迫背井離鄉,再一次的失去家鄉,感覺上就和被拋棄的孩子一樣,被驅逐到了天涯海角。

何處纔是我的歸處,何處纔是我的家鄉呢?

士家主體將被驅趕到帝國最南端苟且求生,士燮本人將被迫和家族分離,前往洛陽做光祿勳,做那個地位崇高卻沒有實權的官員。

這對士家和士燮本人來說又是何等的兇殘。

但是這又能怪誰呢?

士燮反正是沒有任何多餘的想法了。

延德十年十月,一整個月,士家人都在忙着搬運各種細軟,搬運各種能帶走的東西,甚至很不得把老房子的建築材料拆了都給帶走,等到了新家再去原汁原味的還原。

可惜辦不到。

而且最關鍵的,家族的立身之本——土地,是帶不走的。

他們總不能把土都給鏟了帶走。

最多帶走一捧家鄉的泥土,以爲最大的念想。

士燮作爲家族話事人,召開家族會議,宣佈自己即將北上洛陽做官,此生再難回到交州,所以主動交出家主的位置,把家主的位置傳給了士濱,讓士濱成爲士家家主,主導士家的一切。

有人勸士燮抗命不要去,現在去洛陽,簡直是自投羅網。

士燮則表示皇帝不會害他,他至少可以在洛陽安享晚年。

魏國人都知道,三公九卿這種高位雖然在魏帝國還是存在着的,但是其意義也就是政治花瓶了。

作爲一個政治花瓶,士燮相信自己是不會遇到什麼危險的,肯定能活到壽終。

而且他在洛陽,還能爲士家擋災,幫着士家度過一些難關也說不定。

最後,士燮在北上前親自回了一趟蒼梧郡廣信縣老家,帶走了一捧家鄉的泥土,以爲永久的紀念。

就算回不了老家,能看到老家的泥土,也是一種欣慰。

之後,在十一月中旬的時候,絲絲寒意已經竭盡全力向南跨越了五嶺,侵襲了嶺南的時候,士家帶着皇帝允許他們帶走的部分財產和部曲,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南遷。

皇帝允許他們帶走除了土地之外的一切財產和最多不超過三分之二的家族隱戶,最大限度的允許士家保有財產。

勉強算是一種較爲溫和的清丈土地的措施,也算是皇帝對士家最後的溫柔與安撫。

從此以後,九真郡、日南郡和朱崖郡就是他們的家,也是他們另一種意義上的封地。

在這三個郡裡,皇帝允許他們享有東漢時代的太守權力,以及優先繼承太守地位的優待,他們可以向皇帝提名太守人選,得到皇帝任命之後,就能上任。

換而言之,就是用這三個郡換走了士家的大本營,以此整體置換。

士家被迫從頭開始。

而士燮則帶着他的家人,隨着朝廷船隻直接北上,火速前往洛陽任職——去的越快越好。

皇帝在洛陽思念他,想見到他,與他聊天,說話,給他賞賜,所以他要快點去。

中央朝廷的勢力則堂而皇之的入主交州,開始了新一輪大規模的開發和建設,以及新一輪的土地清丈。

送走了士家,那麼沒有走掉的土豪們還有異族人,當然要面臨新一輪的土地清丈,其實就是清算。

這個任務自然也會交給之前打仗打的不盡興的太史慈,讓太史慈有機會積累功勳。

爲了更好的貫徹自己在交州的發展計劃,郭鵬思慮再三,決定把現任益州刺史滿寵南調到交州,擔任交州刺史。

沒辦法,交州,尤其是紅河平原,是郭鵬抵禦小冰河侵襲的重要後勤基地,必須要讓能力強且經驗豐富老道的能臣去辦理這件事情。

滿寵先後爲郭鵬治理豫州、益州,把這兩個州從一片混亂的戰亂時期治理到了現在風調雨順民衆安康的和諧局面,紛紛成爲納稅大戶,足以見到滿寵治理地方的能力。

滿寵本身也是皇親國戚大集團中的一員,也足夠得到信任,擔任交州刺史是最合適不過的。

雖然這樣好像有點對不起滿寵的樣子。

他做了十年皇帝,把滿寵從豫州調到益州,又從益州調到了交州,越來越南,越來越蠻荒,滿寵卻也沒有怨言。

有生之年,郭鵬肯定讓滿寵回到中央,但是現在,郭鵬需要滿寵爲他做出貢獻。

於是一紙調令,滿寵立刻啓程南下,抵達交州交趾郡,開始履行自己作爲交州刺史的責任。

滿寵還是沒有任何怨言的接受了郭鵬的任命,認認真真的做好郭鵬讓自己做的事情,做一個能臣,忠臣,沒有任何的遲疑。

這樣的表現當然會讓郭鵬更加信賴他。

所以未來交州治理上了正軌之後,郭鵬就打算把滿寵調回來,到時候讓他出任大運河建造總督,總管大運河的建造事宜。

七百九十八 郭某人真的太難了二百零四 郭鵬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瘋狂的滋長着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四百八十二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一千五百一十一 稅卒的建立一百一十八 不擇手段的前進一千三百五十八 程昱再也不能理解郭鵬了一千三百一十五 梟雄九百五十六 龐大的聯合商隊二百七十一 文和亂武二百二十九 曹純的心理陰影四百九十六 數學是一切的基礎四百九十 從此匈奴不復爲患矣一千五百五十七 如果魏國需要他做一個神,他就做那個神好了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一千一百五十一 並不荒涼的涼州一千三百四十二 仲德,我打算退位八百二十二 魏國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強悍的武力一千三百二十九 比士族更加龐大、也更加難以對抗的對手四百二十六 火頭將軍郭鵬一千一百六十六 郭子鳳做不得,皇帝做得五百四十四 郭某人勢在必得一千一百四十五 皇帝執手八百零二 不知蒯君能否爲我分憂九百六十四 郭某人想要打通絲綢之路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一千二百零七 廢察舉,立科舉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名士風範一千一百五十八 送外賣這個行當終於提前數百年出現在了魏帝國的洛陽城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八百八十六 郭瑾主動請纓八百二十八 郭魏政權一鼓作氣平定天下的信念空前強烈九百一十五 不能讓他們有和解的可能五百七十九 北方屯田農場流VS南方河道水系機動流五百一十八 西進一千零四十九 他們已經做好準備要打一場生死之戰了三百七十三 儘可能的下黑手四百五十九 來一場漂亮的大一統一千一百七十 你就答應我吧五百七十七 困龍之局一千二百零三 皇帝終於要出手了九百九十八 程田黨爭一千零八十六 趙雲深深爲之嘆息三百八十八 能做出最後決定的,是郭鵬八百九十七 他們對未來充滿嚮往五百三十四 命運的決戰五百三十三 韓遂頗爲得意的打着自己的算盤六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政治打擊永遠都不會來的太遲一百七十 我也想要這樣一心一意的舔狗啊!四百九十三 叛亂之心一千一百五十九 士人們的奇蹟終究沒有發生三百八十五 袁術無所畏懼七百五十八 程昱居然要請客吃飯?一千三百七十六 卡拉卡拉皇帝把目光投向了東方七百一十二 司馬家族不高興一百五十 蔡邕彈琴送郭鵬八百三十 入蜀之路且艱且險四百一十七 我等都要爲自己的選擇負責一千五百二十六 郭承志的後勤見習四百一十二 大決戰(下)九百八十五 鹹鹹的稠菜粥(下)六百六十三 從雒陽北部尉走向天下一千二百三十 程昱快速激動起來,又快速的冷靜下來四百四十二 皇城破一千三百八十六 趙雲的奏表(上)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一百二十四 叛亂爆發四百二十四 反客爲主之時一千零九十四 田豐和程昱都被要求隨軍出征一千一百六十八 西域地區的三個都護府二百四十五 全靠同行襯托八百二十八 郭魏政權一鼓作氣平定天下的信念空前強烈一千四百五十一 曹衝之開始思考自己的退路三百四十四 現在最重要的是求活七百八十 靈魂演員的自我修養四百四十三 千里駒曹休二百零二 席捲天下的風暴六百四十三 諸葛亮的決定五百九十三 郭鵬的仁政三百零六 生氣的袁術一千二百二十四 讓陛下不愉快,這就是最大的罪過了五百一十四 事情並沒有結束一千零六十二 司馬懿知道答案八百六十三 我有伯寧,益州再無憂矣!五百三十 八國變四國二百五十二 公孫瓚心中的野望開始滋生一千四百零二 歷史早就被另外一個人改寫的面目全非了一千四百八十六 郭鵬對司馬懿徹底失望五十三 學生是老師的弟子,不是袁氏門下走狗六百一十 你還會做孫伯符的摯友嗎?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錯萬錯都是安息人的錯八百二十一 龐統頓時雄心萬丈一千二百二十 自己奪來的權力,哭着也要享受它一千一百三十九 除了贏,我無路可走一千二百零八 郭鵬終於理解了程昱的全部五百零八 陶謙死了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一百九十五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二百三十四 荀彧要去青州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