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七十三 士燮是鐵了心要跟隨魏帝國的步伐

太史慈本來已經做好了率領親衛殺出去再蕩平交州的打算。

可他沒想到,士燮居然意外的乾脆。

“混賬東西!混賬東西!士武這個混賬東西!他居然敢偷襲王師,他是自尋死路!自尋死路!!”

士燮頗有些歇斯底里的把已經死掉的士武痛罵一頓,然後立刻來到太史慈面前跪下請罪。

“太史將軍,罪臣士燮,實在不知道士武居然敢做出如此醜事,他居然敢主動偷襲王師,這實在不是在下的吩咐,將軍也能明白,這若是在下做的事情,也不會有今日這樣的盛宴了。

現如今士武做出這等醜事,惹怒王師,罪臣深感惶恐,惟願太史將軍看在罪臣招待大軍盡心盡力的份上,爲罪臣在陛下面前美言,罪臣這就把士武逐出士家,他再也不是士家人了!”

士燮的反應太快,跪的太快,以至於太史慈都沒有反應過來,還以爲士燮是來攤牌的,正準備死戰。

結果士燮居然主動認慫。

放棄了自己佔據的主場優勢,沒有顧及自己身邊不過一百親衛的劣勢條件,主動認慫。

這倒是有點出乎意料,太史慈一時半會兒還真沒有反應過來。

不過轉念想想,太史慈覺得士燮這樣做其實也沒什麼值得意外的。

自己在這裡,大軍在城外,爲防止萬一,太史慈還把臧霸留在了城外,萬一出點什麼事情,士燮這低矮破敗的龍編縣城也攔不住一萬多精銳魏軍的圍攻。

城中必然生靈塗炭,一塌糊塗。

士燮所做的選擇非常正確,只是……

太史慈要把醜話說在前面。

“發生這種事情,不是簡簡單單一個士武就能解決掉的,士府君,有些話本將軍不得不說在前面,既然你決定臣服,就要做好準備。”

“罪臣絕無怨言!”

士燮立刻表示道。

面對士燮如此乾脆的表態,太史慈也無話可說。

看着戰戰兢兢地大小官員,太史慈深吸一口氣,開口道:“這場突發事件,本將軍只會追究首惡,不會隨意誅連他人,爾等儘管放心,該做什麼做什麼。”

接着,太史慈又對士燮說道:“士府君,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什麼事情,你應該已經清楚了吧?”

“是,罪臣明白,將軍但凡有所需求,罪臣一定照辦!”

“好。”

太史慈點了點頭。

士燮過於快速且光棍的表態讓這場可能發生的事變消弭於無形,龍編縣城沒有遭遇戰火,也沒有人死去,士燮也緊急命令往南的九真郡和日南郡兩個郡不準抵抗。

對於已經抵抗並且事實上被打敗的士壹,士燮痛心不已,但還是果斷將之逐出士家族譜,斷絕士家與他的往來,以此切割關聯。

速度非常快,士家的很多人都來不及表示反對,士武和士壹就都被逐出了士家,從此不再是士家子孫,不再有家族的庇護。

士燮是鐵了心要跟隨魏帝國的步伐,爲此不惜犧牲自己人。

士家內部有不少人對此表示反對,但是也有很多人表示支持,尤其是得知了魏軍僅靠八千人的軍隊就毀滅了交州四個郡,強悍的戰鬥力也讓他們認清了現實。

拳頭大的纔是爸爸,拳頭小的只能當兒子,甚至還不能小的太過分,否則兒子都做不了,只能當私生子。

現在士家的感覺就有點像私生子了。

所以士燮也非常生氣,要不是這兩個混蛋不知死活的抵抗,士家本來還是能當兒子的。

但是現在再去糾結這些也沒有意義了。

怎麼挽回局面,如何盡最大的努力在最大的程度上保全士家的利益,纔是最重要的。

太史慈那邊也傳令給了徐晃,讓徐晃不用繼續打仗,直接帶兵到交趾郡來與他會師。

當然,那個不知死活的士壹還是要一起帶過來的。

居然敢主動出擊,對抗王師,斷然是要殺死的,以此削弱士家的力量,打擊士家的權勢。

延德十年八月底,徐晃帶領軍隊抵達了交趾郡,與太史慈順利會師。

而在此之前,士濱和鬱林郡臨時太守士忠也狼狽的逃回了交趾郡向士燮覆命,又去拜見太史慈,當面謝罪。

這兩人沒有抵抗,而是逃跑,所以嚴格來說也沒有罪過,太史慈安撫了兩人,說他們沒有犯罪,讓他們放心。

但是對於士壹來說,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他帶領臨時湊出來的兩千多人馬和魏軍交戰,要爲士武報仇,在戰場上和魏軍爭鋒,殺死殺傷了少數魏軍士兵。

雖然戰損很低,但是一樣有戰損,太史慈絕對不可能放過士壹,否則沒辦法向軍隊交代。

他決定不管怎麼樣都要殺死士壹,向整個交州宣佈,凡事敢於抵抗王師的人,都要死。

緊接着,他就得知士燮爲了保全士家選擇了將士壹逐出士家,與之切割。

從此士壹就不是士家族人了。

於是士壹更加悲憤了。

他爲了士家的尊嚴和利益勇猛頑強的抵抗,雖然最後戰敗不幸被俘,但是也不失氣節,對得起士家,結果士家居然這樣對待他。

他痛恨軟弱無力的士燮。

“卑躬屈膝,苟且偷生,毫無氣節,你這樣這也能算是我的兄長嗎?”

士燮毫不在意士壹的指責,覺得士壹是無稽之談,他憤怒的斥責士壹不聽命令,把士家的生死存亡當做兒戲,現在居然還認爲他做錯了。

“你就沒有把士家放在眼裡嗎?你從未考慮過那麼多族人的未來嗎?愚蠢!短視!你自己的命不重要,難道還要拖着族人與你一起被殺嗎?士家有你這樣的子孫,真是大禍臨頭!”

痛罵一頓,士燮跪在太史慈面前,向太史慈請求處決士壹,以此表達士家對皇帝的忠誠。

還真是可以啊,爲了獲得原諒,挽回局面,居然願意主動殺掉族人。

不知爲何,太史慈忽然想起了當年的荀攸。

這些年官場上所流傳的荀攸爲了荀氏主動殺死荀彧的事情,大概可以和眼前的士燮相比對吧。

相對於家族和絕大部分族人的存續,一個族人的死亡則顯得微不足道。

太史慈則表示這件事情也要上表告知皇帝陛下,不能隨意亂來。

士燮於是將士壹關押起來,聽候處置。

當然是必死無疑,只是要走個流程罷了。

太史慈則寫奏表,把發生的所有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訴了郭鵬,然後命令六百里加急把這份奏表送往洛陽,請郭鵬儘快定奪。

緊接着,太史慈開始行動起來,派遣軍隊前往九真郡和日南郡,象徵性佔領二郡,也把其他軍隊遍及交州七郡,象徵性的佔領交州。

然後把跟隨士壹作戰而被俘獲的人員全部處死,以此震懾人心。

雖然沒有完全動兵打下來,但是有限度的清算還是必須的。

士燮想來也是有了心理準備的,爲了保全士家在交州的基業,他是可以放棄一些東西的。

太史慈展開行動的同時,六百里加急也以極快的速度將交州發生的事情往京城送。

郭鵬立國之前,青州時代就開始大修道路,到建國前後,已經把整個中原地區的交通道路修的四通八達,高度機動,驛站超過八百所。

登基以後,從延德元年到延德十年,全國驛站又增加了一千二百所,達到了兩千所以上的數額,全國驛站工作人員超過四萬人。

帝國驛站分爲陸驛、水驛、水路兼併三種。

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每一個驛站設譯長一人,副驛長一人,其餘都是驛卒,承擔起繁重的運送任務。

一千一百三十七 選賢任能乃千古難題四百四十二 皇城破一千二百六十二 恐怕我要和你一起步上絕路了一千一百零一 烏丸人當然也沒什麼存在的必要了六百零一 張文遠VS周公瑾一千一百三十七 他們產生了些許的憂慮一千三百三十二 看起來,程昱打算做一個孤臣七百一十八 奉孝!你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壞蛋!一千二百一十二 讓科舉更加快速的深入人心三百三十三 焦慮的袁紹三百七十三 儘可能的下黑手九百五十一 曹休兵進柳中城八百三十三 偶爾,郭某人也想做做昏君一千一百一十七 天降猛男郭子鳳,誰能抗衡?九百五十九 聯合商隊西出玉門關一千二百六十一 張津驟然發難一百一十五 郭鵬無意於挽回這個漢帝國一千五百三十一 蔡邕病了九百三十八 于禁兵臨丸都城一千三百三十四 郭珺憎恨嫡長子繼承製五十八 張角要造反六百四十八 蔡邕一生的驕傲八百五十七 我們真的那麼不如魏人嗎九百七十八 這幫人送美女是幾個意思?六百一十八 強烈的違和感九百三十三 董昭,你瞎嗎?七百三十三 張遼的自保之道一千一百二十八 曹蘭並不能感到寬心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們吃的好,對你而言很重要一千零一十二 整個晉西北亂成了一鍋粥四百一十 天子之兵,怎能貿然後退?五百三十二 郭鵬出征一千零七十 調查組的官員一個比一個兇悍一千一百一十八 高定和朱褒都死了六百二十六 龐羲這是要把吳懿往死裡坑一千四百五十五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六百七十六 夏侯淵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八百四十四 陛下若要問罪,吳某一力承擔!一千零一十三 天子盛怒,恐怖至此八百零一 保護劉琦三劍客一千五百四十 父親,你,要造反嗎?七百九十三 劉表的憤怒一百八十一 何進之死三百九十七 中原大地烽煙再起七百五十一 我希望天上趕緊降下一道雷把郭子鳳劈死九百二十二 陛下劃定的線你不能越過去!四百六十五 大勢三百三十五 醉酒的麴義一百一十一 長期發展規劃四百一十四 郭鵬真的越來越喜歡曹洪了一千四百六十六 司馬懿憂心忡忡五百九十五 周瑜的大腦一片空白一千一百七十八 扭轉未來十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千零三十六 他們拿出來的金銀實在是太多了一千二百八十七 爲孔夫子的理想立下天大的功勞七百四十四 我們迴天無力啊!一千四百五十九 郭家祖孫幾個都不是正經人六百二十三 帶路黨萬歲一千二百七十四 六百里加急七百七十六 公共廁所與摸金都尉一千零五十三 曹休成爲了他們的最大公約數二百 誰能頂得住啊?一千三百八十三 關羽被自己的兒子說教了一頓一千三百八十九 衛軍大將軍趙雲趙子龍,他彈劾你!七百一十五 我親自辟召司馬懿五百零四 郭某人對待政敵從不留情一百九十一 呂布的決定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該商量商量了三百五十九 我何曾說要爲子廉脫罪?五百一十八 西進八百八十九 公孫康對自己的騎兵很有信心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五百六十八 馬騰請和一千三百七十一 郭瑾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一千三百六十四 郭瑾正在竭盡全力的享受着一千一百五十一 黃龍殿會議的召開已然不可阻止八百四十九 有斷頭將軍,沒有降將軍一千五百三十二 誰讓他是郭鵬的兒子一千三百九十六 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了一千零八十四 子龍,在我心裡能與你比肩的人並不存在一千一百四十七 五經十四家法的零和博弈七百零八 君,民,黎庶(下)三百九十九 潰逃的黃巾一千 所以郭某人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一千零二十八 標點符號大革命(下)三百六十五 劉焉病危八十九 抵達南陽八百八十五 郭某人的政策重點永遠都是農村一千四百九十七 既是不幸,也是大幸三百五十八 小小的問題五百九十 砸到他們魂飛魄散!二百二十一 堂堂漢臣,怎能與漢賊同流合污一千一百六十九 郭鵬欣賞曹昂的秉性一千零四十二 樂進和曹氏的關係並不好一千五百零二 劉健的確成長爲了一個標準的末代皇帝六百八十九 漢帝封王一百三十一 趙雲感覺自己好像立了功二百零九 放飛自我的董卓一百九十八 董卓迅速的癡戀上了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