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五十五 三個幸運的家族

那麼,該選擇誰呢?

郭瑾認真的思考了起來。

郭鵬則等待着郭瑾的回答。

思考了一會兒,郭瑾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吏部尚書張昭,出身徐州,乃是徐州籍人士所敬仰的長者,失去糜氏的情況下,通過張昭,不僅可以穩定人心,還能起到兒子所需要的效果,所以,張昭是一個很好的人選。”

郭瑾看向郭鵬,郭鵬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錯,張昭的確是一個不錯的人選,與張昭結親,就不是簡單地一石二鳥了,這是個很好的選擇,還有呢?”

郭鵬繼續詢問。

“還有?”

郭瑾皺了皺眉頭:“一文一武,應該夠了吧?父親,朝中也沒有那麼多臣子需要我們去在意吧?”

郭鵬搖頭否認。

“子龍是軍方,張昭是新興勢力,老人呢?隨爲父一起創業的老人呢?他們雖然沒有那麼大的名聲,但是一樣擁有很高的地位和不小的功勳,在朝中勢力是最大的。

你不僅要爭取未來的新人,也不能忘記老人,因爲新人終有一日也要變爲老人。你若只看重新人而不注意維護老人,那麼不僅會讓老人心寒,也會讓新人猶豫。”

郭瑾恍然大悟,表示明白。

“那麼,兒子應該選擇誰呢?父親麾下老臣,有未嫁女兒的,還要在老臣之中具備資歷的……”

郭鵬想了一會兒,忽然想到了一個人。

“外交部尚書辛毗,跟隨我很久,資歷頗深,雖然曾經爲袁紹效力,但是其兄辛評先追隨你大父任職,後來跟隨我,立下戰功和政績,我正準備任命他爲新一任的青州刺史,此時,正是你需要去拉攏他的時候。”

眼下,延德年間整整十年的政治風暴之下,開國功勳老臣中掌握權力的已經爲數不多。

辛氏兄弟就是其中的少數派。

他們身爲潁川人,首先與郭鵬有同鄉之宜,其後也有創業的功勳。

辛評最早跟隨郭單在沛國任職,後來董卓之亂前,郭單去職前往青州,辛評也跟着一起前往青州跟隨郭鵬,在郭鵬麾下歷任縣令、郡守、尚書等地方、中央官職,履歷深厚,資歷深厚。

至於辛毗,是辛評的弟弟,兩兄弟遵循亂世之中大家豪族的生存準則,分別投靠郭鵬和袁紹,袁紹被郭鵬擊敗之後,辛毗被辛評勸服,投靠了郭鵬,也歷任地方、中央官職,累有政績。

後來,就做了外交部尚書這個清閒的不要不要的喝茶職位。

偶爾有點事情做,也是一些小事,等【國際】被郭鵬消滅乾淨之後,除了貴霜國和安息國的使臣外,他已經沒有什麼需要去做的了,非常清閒,無所事事。

也正因爲無所事事,辛毗和外交部躲過了歷年來的數次政治風暴,從未受到牽連,一直苟到如今,辛氏家族還是完完整整。

可謂是鹹魚有鹹福。

眼下,在這個新人不斷進入、老臣不斷退出的時刻,辛氏兄弟兩人已經成爲了郭鵬創業時代的老臣的代表性人物之二。

拉攏一下人畜無害的辛氏家族,不可謂不是皇室的恩典,以及向沒什麼存在感的老臣施恩的好機會。

郭瑾想通了這個關節,頓時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郭鵬說的很對。

然後郭鵬又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眼睛一亮,笑道:“辛毗有一個女兒,已經二十歲,卻還沒有許給任何人家,據說因爲她很有才華,非常聰明,看不上一般人,爲父以爲,這個女子很不錯。”

郭瑾皺了皺眉頭。

“二十歲還沒有許給人家?莫不是有什麼難言之隱之類的……”

“不是,據傳辛毗的女兒相貌秀美端正,向其求親的人很多,可他一直沒答應,至於這其中有什麼玄機,爲父也不清楚。”

郭瑾撇了撇嘴。

“士族慣用手段,待價而沽罷了,自以爲奇貨可居,實則沒什麼大不了的。”

“哈哈哈哈哈哈,阿瑾啊,有些事情看破別說破,給人留一份顏面,這很重要。”

郭鵬樂不可支的拍了拍郭瑾的肩膀:“而且,辛毗是降臣,你納他的女兒還有另外一個好處,爲父起兵以來,被爲父擊敗後轉而投靠爲父的人不在少數。

他們曾經與爲父作對,所以他們心中也有隱憂,會擔心爲父之後,你會如何對待他們,爲父需要顧慮他們的功勞,爲父之後,你則不必。

而險資你納了辛毗的女兒,就能安撫這一羣體,讓他們知道,我郭家皇室不會在意他們曾經的過往,會真的接納他們,不對他們進行清算。

如此,衛軍將軍的女兒,吏部尚書的女兒,還有外交部尚書的女兒,納了這三個女子,可以幫助你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增加你的人望。”

“父親所言極是,就是不知道阿琬會怎麼想了。”

郭瑾有些鬱悶的嘆了口氣,而後又問道:“父親已經不打算繼續納妾了嗎?這種事情,比起兒子納妾,父親納妾更有用吧?”

郭鵬沉默了一會兒,搖了搖頭。

“不納了,年輕的時候還能爲政治稍微忍耐,年紀越大,越是不想接受這種事情,厭倦了……阿瑾,你是太子,是時候爲父分憂,承擔一點儲君的職責了。”

郭瑾想起之前糜貞去世的事情,不由得嘆息一聲。

“父親總說,父親現在經歷的事情,兒子將來也要重走一遍,那兒子現在爲了地位和人望接納這幾個女人,未來的生活,又該如何對待她們,協調她們的關係呢?

她們背後都有家族,趙將軍還好,張氏,還有辛氏,本身也能代表一股勢力,將來若是出現衝突,出現問題,兒子擔心……”

郭鵬搖了搖頭。

“那是未來的事情,未來會發生什麼,爲父不能幫你預料到,爲父只能幫你預料眼下的事情,眼下,聰明的女人會自動協調關係,你只需要讓她們知道一件事情就可以了。”

“什麼事情?”

“你的妻子,是你不可動搖的妻子,而她們,只是側室。”

郭鵬認真的開口道:“一切以阿琬爲主,她纔是你的正妻,你明媒正娶回來的枕邊人,其他的,不管將來的地位隨着你的地位提升而變得多高,對你而言,終究只是你的妾侍。”

郭瑾想起了多年來在後宮之中,郭鵬事事以曹蘭爲先,事事尊重曹蘭的意見,維持了後宮的穩定,始終沒有讓後宮干擾到前朝,不由得感到了些許的寬慰。

有些事情,終歸是隻有夫妻之間才能去做的。

郭瑾這邊的問題解決掉了,接下來,他就要去安撫蔡婉了。

剩下來的事情,屬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需要郭某人親自去辦。

郭某人需要通過禮部協調這三人,把自己的決定和郭瑾的決定告訴他們,告訴這三個幸運的家族,他們,被選中了。

他們將擁有無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前途和命運,成爲被萬千官員所羨慕的人。

只要他們老老實實,安心做皇家的鷹犬。

八百五十六 陛下何故先降!一千四百七十五 與孔明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六百四十二 亮不是看不清天下大勢之人六百八十七 騎兵革新一百三十七 叛亂的終結一千二百八十三 原始的殖民開始了一千一百一十九 封狼居胥(下)一千三百五十一 郭鵬是怎麼做皇帝的,郭瑾也會怎麼做皇帝一千四百四十七 毀滅性的影響八百一十八 劉琮北上洛陽一百八十四 董老哥啊,你可千萬要來啊八百零二 不知蒯君能否爲我分憂一千四百零九 哲羅國王的神經一下子繃緊了五百二十五 忠良如郭某人也無法挽救漢室了一千五百四十 父親,你,要造反嗎?一千五百四十四 郭瑾的貨幣改革九百二十三 崔琰非常討厭宦官八百三十三 偶爾,郭某人也想做做昏君一千二百八十九 魏帝國和羅馬沒有無法調和的核心矛盾一千一百五十四 臣才疏學淺,竟不知有這等事一千四百四十八 郭鵬想要給她們一點補償三百九十四 郭子鳳到底要幹什麼?一千二百三十八 兜兜轉轉二十年二百三十二 袁紹圖謀冀州七百六十二 “手忙腳亂”的郭某人三百二十四 真實的謊言一千零五十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苦戰一千一百七十 漢文明的光芒正在步步緊逼向大宛國一千一百八十七 是時候讓暴虐的魏天子見識我們的力量了六百五十四 蔡邕相信郭鵬八百七十九 于禁要回報郭鵬對他的信任一千一百三十 煮飯吃的馬謖一千一百五十七 你們和我談舊情?一千三百七十七 張飛決定打游擊八百三十六 劍閣崢嶸而崔巍六十五 不能小勝,要大勝七百二十五 吳國將面臨來自郭魏政權疾風暴雨般的打擊一千零五十三 曹休成爲了他們的最大公約數一千零三十六 他們拿出來的金銀實在是太多了九百一十六 天下苦王粲久矣!一千二百二十八 曹操猛然睜開眼睛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四百九十 從此匈奴不復爲患矣一千一百八十七 他已經沒有精力再去做一個好父親了一千四百八十 對錯之間七百六十九 血脈世襲四百零五 贏了一統天下,輸了冢中枯骨一千一百二十二 關羽很羨慕張飛九百三十七 張飛大破拔奇一千零六十八 毛玠要爲自己的後人考慮一千二百七十一 罪臣士燮,恭迎王師!一百五十四 郭鵬對自己的未來有極其明確的規劃五百四十一 張魯之死十二 出發去雒陽二十二 十五從軍徵一千三百五十四 郭鵬明白,曹蘭未必就不明白一千零四十三 張文遠現在可真的是名震江南的殺神了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一百四十一 他是軍閥四百七十一 愧爲男兒五十六 張角是個有能耐的人八百九十三 公孫康的絕境五百九十一 蔣欽的抵抗失敗了八百二十三 韓嵩再也沒有踏足過這裡一千零六十六 不能讓諸葛亮把問題擴大化五百六十九 漢室江山,是不是已經到頭了?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一千一百四十 現在想想,郭某人還真的有點心虛一千三百零七 但凡是剩餘價值,就一定要壓榨得一乾二淨三百八十四 袁術的來信八百四十六 嚴顏主動出擊三百零七 麒麟降世七百一十七 諸葛亮很明白司馬懿現在的感受一千一百八十三 所有人都輸了,只有皇帝贏了八百零六 荊益內戰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一千二百零二 皇帝太安靜了一千四百四十九 崩潰的安息帝國八百五十七 我們真的那麼不如魏人嗎一千一百六十一 於是,五經十四家法成爲了歷史七百四十八 呂範求援一千二百一十四 是人,就會死一千五百二十七 說到底,還是缺人口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二百九十九 做老闆的感覺,真好三百三十 哈士奇和狼長得還蠻像的八百三十四 嘴炮之王一千四百四十二 王海波覺得這個世界很瘋狂一千四百七十三 也不知太上皇心中是何等滋味六百八十九 漢帝封王六百三十 朱靈將郭鵬的囑咐小心的記在心裡一千三百五十五 郭鵬不做趙武靈王八百六十 我等的性命算是保住了八百二十五 樂進平荊南九百八十四 鹹鹹的稠菜粥(上)八百二十九 縱使郭鵬舉十萬之衆來,願爲陛下拒之!八百五十四 郭嘉入成都一千一百一十五 法正想去洛陽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一百二十四 叛亂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