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五十三 鑽空子的諸葛亮

和店家聊天,郭瑾覺得心情愉快,不知不覺又和店家聊了不少事情。

“以後想沒想過把生意做大一些,然後去其他地方多開幾家酒肆?”

“當然想過啊,這小店要是能做大,咱們肯定願意多開幾家,多掙些錢,也好給小字輩們吃飽一些。”

店家感嘆道:“以後要是做大了,就帶着家人去敦煌,到敦煌去開店,定能賺大錢。”

“敦煌郡?爲什麼是敦煌郡,不是其他幾個郡?”

郭瑾產生了興趣。

“因爲敦煌郡西域客商最多啊,好些西域客商,據說還有更西邊的貴霜國的客商,一大批一大批的過來,還有好些關中客商從敦煌往西域去,都在敦煌歇腳,還在敦煌做生意,所以敦煌客商特別多。”

“那其他郡應該也可以啊。”

郭瑾又詢問道。

“那不同。”

店家搖了搖頭:“客商去其他郡都是途經,走過了就算了,攏共也停不了幾日,可是在敦煌,因爲那兒有個特別大的市,很多西域客商還有關中客商都在敦煌郡的那個市交易。

有些人一留就能留個把月,還有爲此定居在敦煌的,其他郡有樣學樣,但是效果就沒有第一個這樣做的敦煌郡要好,敦煌郡的市集真是大,而且就在距離太守府不遠的地方。

諸葛太守在太守府裡搭了一座高臺,站在那高臺上,就能看到市集裡,市集裡做生意的客商都老老實實的,生怕給諸葛太守看到,然後問罪,市集裡也有不少官兵駐守,所以沒人敢鬧事。”

“有這種事?”

郭瑾想起了郭鵬的囑咐,又問道:“莫非這個市集也是諸葛太守設立的?”

“客人是第一次到涼州來嗎?”

店家詢問道。

“是的,我是洛陽人,第一次來涼州。”

“哦,那就難怪了,這市集原本不是敦煌郡的,是敦煌縣的,是諸葛太守在做敦煌縣令的時候建造起來的,後來諸葛太守做了敦煌太守,自然就變成了敦煌郡的,特別有名氣。

客人要去做生意,那儘管放心,敦煌市集裡基本上沒什麼騙人的事情,真要有,也能給立刻查出來,犯事的人不管是誰都要挨板子坐牢房,還永遠都不能再次進入敦煌市集。”

聽了店家的話,郭瑾緩緩點頭。

看起來,這個諸葛亮還真有幾分本事。

照常理來說,重農抑商是魏國政策的主旋律。

郭鵬都在中央提出要重視農業,要各地官員注重農業生產,不能因小失大,而這個諸葛亮不搞重農抑商,反而扶持商業發展,反其道而行之,那敦煌郡的農業……

豈不是有點問題?

敦煌本來不是什麼農業大郡,本身也是苦寒之地,農業發展肯定不如中原之地,現在又要大搞商業,這農業生產一旦拉下,真要出了什麼問題,首先就要鬧饑荒。

諸葛亮如此得到郭鵬的關注,難道真的會犯這樣的錯誤?

郭瑾覺得這個事情需要去真正的看一看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又過了好一會兒,飯桶們終於結束了自己的進食,店家家裡的男丁們已經累的要癱在地上爬不起來了。

郭瑾給店家多付了一些五銖錢,店家表示不要,郭瑾則擺起架子,說這是賞錢,因爲他們吃得很愉快。

之後,郭瑾懷着輕鬆愉快的心情上路,騎在馬上悠哉悠哉的時候,還忍不住哼起了小調。

“公子很開心的樣子?”

“那是自然,我魏子民生活安康,有飯吃,有衣穿,有錢拿,我怎能不開心呢?不過敦煌郡還是有點問題的,我要去好好的看看那個諸葛亮到底是怎麼治理敦煌郡的。”

郭瑾眯着眼睛,看向前方筆直的大道。

他們此時所在的地方不過是剛剛進入涼州,抵達了漢陽郡,尚未抵達現在的涼州政治中心所在的武威郡,更遑論最西邊的敦煌郡。

一路上郭瑾也沒有驚動任何官面力量,隱藏身份,就裝作一個真正的關中客商,頗有幾分微服私訪的味道。

也因此才能看到很多平時正式巡視的時候所看不到的東西。

郭瑾覺得這樣做很有意義,能換一個角度看待這個國家,而不是隻從太子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國家,這種感覺就完全不同。

因爲過於在意敦煌郡的事情,甚至在張掖郡他也沒有多麼在意司馬懿治理當地的一些細節,粗略的看了看,覺得民衆安穩,道路坦蕩,農業發展向好,便覺得很滿意。

他還是想要儘快前往敦煌郡,去看看諸葛亮把敦煌郡折騰成什麼樣子了。

隨後,在六月中旬的時候,郭瑾一行人以商旅的身份抵達了敦煌郡治所敦煌縣,在敦煌縣內的一家旅店住下。

這次的感覺就完全不同了。

要不是這裡的城池大小完全不同,有那麼一瞬間,郭瑾還以爲自己回到了洛陽。

人多,第一感覺就是人多,人非常的多,和洛陽的感覺一樣,就是人多,感覺全天下的人都擠在了一座城池裡。

明明這裡是邊陲之地,明明是邊境的小城市,他們印象裡應該是低矮破敗人口稀少,只有小貓三兩隻的那種感覺,但是敦煌縣城的人口之多,完全超乎了他們的想象。

若不是一路從河西四郡走來,見到了當地農業生產的繁盛,他們甚至會覺得郭鵬這些年遷移來的人口全都到敦煌郡來了。

怎麼會有那麼多人?

敦煌縣城的道路並不狹窄,看得出來是經過拓寬的,儘管如此,卻依然出現了人多至摩肩接踵的情況。

來來往往的人把街道擠得水泄不通,街道兩邊叫賣的小販多到數不過來。

這裡似乎沒有街、坊的限制,沒有明確的分割,貌似街道兩邊除了小販就是住家,全部串聯在一起,這樣的城池內部風格,走遍了那麼多城池,郭瑾還真是沒見到過。

“這裡沒有街坊嗎?”

夏侯尚有些吃驚的看着這座小城的建築物分佈,意外發現沒有找到自己印象裡的熟悉的分佈,一眼望去住宅區和商業區居然混合在了一起。

“是啊,這座城池有點奇怪啊,這不就是住家嗎?商販與住家相連,從城頭到城尾都是如此,這樣也行?”

曹真滿臉驚訝。

整個隊伍裡的其他人也感到相當的意外。

對於這樣的城池,他們還真是沒見過,也不怪他們產生這樣的想法。

重農抑商的主基調下,城市的基本建造原則是坊市制度,坊即居住區,市即交易區。

城市內將住宅區和交易區嚴格分開,並用法律和制度對交易的時間和地點進行控制。

雖然魏律內沒有明確規定過城池必須要按照坊市制度來規劃,但這是因爲坊市制度是大家的共識,商人只有在市內才能進行交易活動,居住區內則禁止經商,這是約定俗成。

中原之地的任何一座城池都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結果諸葛亮居然鑽了這個空子。

一千五百二十一 郭鵬衷心的期待一千三百九十一 張飛本身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一千四百五十一 毛玠的商業改革四 曹嵩是個聰明人二百八十五 不要用你的興趣來挑戰我謀生的本領一千五百五十四 帝國戰車還在前進,但也並非毫無波折一千五百二十七 說到底,還是缺人口五百 直搗王庭一百八十 宦官們決定進行最後一次極限操作六百零八 一丘之貉八百八十三 太史慈登陸朝鮮半島一千一百六十一 於是,五經十四家法成爲了歷史八百二十五 樂進平荊南九百五十四 荊州裁軍四百三十 袁術開始猜疑二百三十八 你還是覺得將軍不是郭鵬的對手?一百八十八 袁太傅的一步棋五百七十七 困龍之局三百零八 袁術不會那麼傻吧?六百七十二 董卓不懂經濟六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政治打擊永遠都不會來的太遲二十二 十五從軍徵八百五十 吳班投降五 聰明家族四百六十五 大勢六百零七 自我懷疑的孫策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一千一百八十二 袁嗣忽然覺得背後有點涼意一千零二十九 畫餅充飢這種手段郭某人很擅長一千四百零一 我問你們!你們到底要跟從誰?六百四十五 篡位的科學流程(上)五百八十一 廬江有失,徐某提頭來見!一千五百三十六 他失去這個兒子了九百一十三 躁動起來的王粲一千一百一十 素利怕了一千四百七十九 千古,也唯有一個諸葛亮一千零八十二 陳宮很想要進入中央一百六十六 霸道府君郭子鳳三百五十三 陶謙一直很有危機感一千二百五十 糜貴人之死八百四十二 黃權的夜襲方案一千一百八十一 簡直就像個守財奴一千四百五十四 年輕的郭承志無法理解三百七十一 我怎麼感覺我們好像中計了?一千三百二十五 郭嘉入宮一百三十九 郭府君一千四百五十七 司馬懿與毛玠一千零八十一 冀州貪腐案一千四百零八 某種意義上來說,郭珺很有生意頭腦一千四百九十六 天威難測一千三百四十 洛陽城內的頭版頭條六百零五 江東大亂一千一百八十九 上一個時代最後的殘留物九十三 初成班底一千零一十七 所以許靖真的很好用一千一百七十三 老張打仗二十年,全靠小心二字四百一十六 妙才,辛苦你了二百三十一 傳國玉璽一千三百三十八 多麼幸運的一件事情十 舔狗舔到最後一千三百四十九 父親,這也是您已經預料到的結局嗎?一千一百三十五 好嘛,皇帝開始耍無賴了五百二十七 漢室的旗幟倒了一千五百一十五 我已經不坐在那張皇位上了一千零三十七 郭某人要帶起喝茶的節奏九百三十九 高句驪的終結三百七十三 儘可能的下黑手九百八十一 大宛國很乖九百零二 平州刺史魯肅七百八十六 曹魏的覆轍,郭魏不能重蹈一千零九十二 郭鵬還會繼續折騰下去一千四百七十八 諸葛都護當真與尋常官員不同五百 直搗王庭七百五十一 我希望天上趕緊降下一道雷把郭子鳳劈死一千三百六十六 父親到底承擔了什麼樣的壓力?二百零三 董卓的大禮一千五百四十五 曹操中風了七十六 支援盧植的合適人選四百七十三 生病的楊彪九百零一 軍閥的終結一百零一 班師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二百零二 席捲天下的風暴八百一十一 劉琮只能被迫做出了投降的決定五百三十七 你可願來我軍中從軍?七百九十 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二百八十一 開闢出名爲考試的通天之路一千二百零五 曹仁榮耀退休九百八十五 鹹鹹的稠菜粥(下)二十 求見蔡邕七百零一 一切聽憑父親做主一千一百零八 重騎營出擊五百六十七 難道還想享受八小時工作制?一千零四十四 不置產業的曹仁一百七十五 西園軍的建立與驚恐的何進五百五十九 孫策痛恨自己的無能一百四十 郭府君的煩惱八百九十六 遼東梟雄的末日九百五十七 探索之路的盡頭,就是無窮無盡的寶藏六百二十 法正發自內心的鄙視劉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