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六 七步詩應該沒機會了

曹植考第二名在郭鵬想來還是有點意外的,因爲他覺得曹植有衝擊第一名的實力。

天才還是天才,這獨佔八斗才華的曹子建,從小就顯露出過人的才華。

雖然他還是那麼喜歡吟詩作賦,喜歡登高望遠,過風流才子的生活,但是在郭某人的教育方針之下,他並未倖免。

爲了拉攏人心鞏固自己的基本盤並且培養死忠粉,曹氏子弟、夏侯氏子弟和郭氏子弟是一起接受皇族精英教育的。

郭某人決不允許自己的治下出現遊手好閒不學無術的二代子弟。

所以郭氏、夏侯氏和曹氏子弟的童年都是非常忙碌且悲慘的,曹植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從小就顯露出過人的詩詞歌賦方面的才華和浪漫氣息,但是在郭鵬經世致用的教育指導思想下,這一類東西被視作業餘放鬆心情的小道,不足以爲才華的象徵。

會寫詩詞歌賦沒用,只能說逢年過節給家裡人增添一點喜色,真正能給家人裡掙面子的,還是考試分數。

所以這幾大家子弟們逢年過節被郭鵬聚在一起吃飯糰聚的時候,就是各大家家長互相攀比孩子們分數的時候。

郭鵬對此並不阻止,反而還推波助瀾。

能讓這羣高官顯貴們關注孩子們的學業的辦法不多,面子就是最好的方法。

這種攀比的方式,能讓他們爲了自己的面子不得不關注孩子們的學業,儘管出發點不好,客觀上卻起到了逼迫孩子努力讀書的作用。

比如郭嘉和曹操就經常爲郭嘉的兒子郭奕和曹植之間的成績比對吹鬍子瞪眼。

這種面子上的糾紛,郭鵬非常樂於見到。

儘管對這些二代子弟們不太友好——

但是能讓他們錦衣玉食就是最大的溫柔了,還想要什麼?

老老實實埋頭讀書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基礎教育大家接受的都是一樣的,而且還受到嚴厲的監督和嚴格的考覈,很容易就能判斷誰是真的優秀。

曹植就一直力壓羣二代,成爲大家心目中真正的第一名。

其實這根本不是曹操的功勞,曹操最多也就時不時問一下考試成績。

曹操是無暇管教孩子的,就和郭鵬一樣,他也把孩子託付給正妻。

丁夫人和曹蘭在關於關教孩子這方面是真的認真,而且是又當爹又當媽,又要唱紅臉又要唱黑臉。

每當曹植想要去吟詩作賦而不是認真讀書學習的時候,丁夫人就生氣,丁夫人一生氣,曹家兄弟的日子就不好過。

從曹昂開始,一直到曹丕曹植曹彰曹熊幾兄弟,到年齡尚幼的曹衝,沒一個不被丁夫人管得嚴嚴的死死的。

有這麼一位嚴母的管教,曹家幾兄弟的基礎成績想差都差不到哪裡去。

曹植的文章寫的是真好,寫策論都能用駢文的方式去寫,不僅有政治價值,也有文學價值,讓一衆閱卷官員們歎服不已,給了高分。

這一切無不透露他過人的才華。

至於這種才華是否是治國所需要的,那還真不好說。

又有文學才華又有治國才華的人不在少數,只是曹植的這個性子需要打磨。

就郭鵬所知,曹植不止一次的顯露出對於考試成績極端的不屑,以及對考試的厭惡,多次出言抨擊這種事情,覺得這種事情束縛了他,讓他非常不愉快。

偏偏他的考試成績還好,所以也沒人說什麼。

當然他這樣說這樣想無所謂,他爹是皇后的哥哥,內閣首輔,他什麼也不做都能躺着度過衣食無憂的一生。

但是郭鵬非常不喜歡他的這種性格。

另一個時空裡曹植和曹丕的爭鬥之所以失敗,就是曹植的這個性子給鬧的。

小性子人人都有,江山易改,本性倒也是難移,可是聰明人知道什麼場合可以放縱什麼場合不可以放縱,什麼場合可以使小性子什麼場合務必端莊嚴謹。

曹丕就沒有自己的性子嗎?

有啊,喜歡打獵到了一定的程度,以至於崔琰都要告誡曹丕不要因爲打獵誤了正事。

曹丕一開始還頂嘴,後來被人一說,立刻反省過來,把自己的獵具都給燒了,當衆表明態度。

這就證明曹丕知道輕重緩急,不會隨意使小性子,爲了正事,願意且能夠壓制自己的慾望。

這是一個合格的上位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反觀曹植就沒有,平時放浪形骸也就算了,在辦正事的時候還酩酊大醉,不聽旁人勸阻,把自己的愛好和慾望凌駕於正事之上。

這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上位者可以具備的素質。

曹丕和曹植的優劣一眼就看出來了。

文采再好,於國無用,大爭之世最需要的是行政和軍事的才能,而不是吟詩作賦的才能。

就算是吟詩作賦的才能,郭鵬手下也有了陳琳這種不知廉恥的御用文人,曹植還偏偏清高,不趨炎附勢。

他若不是曹操的兒子,定然是下一個禰衡。

曹植若以那樣的性格上位,怕是李後主都要甘拜下風引爲前輩。

所以郭鵬對曹植沒有太大的期待,只要他能勝任一個郡太守就足夠了。

他的性子要是不能打磨掉,還是把個人慾望放在公務上,那可真的不能大用,他還是老老實實的吟詩作賦名留青史比較好。

嗯,七步詩應該沒機會了。

對前兩名都感到莫名的失望之後,郭鵬又問了問第三名。

第三名得荊州零陵郡人,名爲蔣琬,二百八十五分,和郭珺一樣的分數。

蔣琬這個名字就比馬謖和曹植聽起來舒服得多了。

因爲這個蔣琬成了諸葛亮事實上的繼承人,蜀漢四相之一,工作做的也是不錯。

多加培養,以後也是一個行政人才。

之後郭鵬詢問了目前的前十名,得知前十名裡只有一個非士人出身的學子,就是曹植。

剩下九個全是士人。

其中以荊州士人居多。

馬謖的哥哥襄陽人馬良,荊州武陵郡人廖立等。

也有其他州郡的士子,如青州東萊郡人王基,河內郡溫縣人司馬芝等等,不過更多地還是荊州出身的士子,把名次往後排,前五十名裡,荊州士子都佔多數。

看起來,劉表時期荊州的安穩和學業堂的存在還是給荊州士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就算郭鵬用論才大典把旅居荊州的北方士子都給拉了回來,荊州本地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士子。

相對的和平安定才能發展相對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才能培養好的人才。

這一點上來看,劉備能順利拉起蜀漢政權的荊州人行政班底,還要多謝劉表的培養。

沒有劉表十數年如一日的重視教育,劉備佔據荊州以後,也帶不走數量如此之多的荊州人才,比如諸葛氏,馬氏,向氏,龐氏等等。

這些優秀的人才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在劉表時期成長並且接受教育的,學業堂的存在也是他們的受教生涯裡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沒想到劉表都死了那麼多年了,他留下來的遺產居然會在這個時候綻放光芒。

五百二十六 沒人能給他們一個準確的答案六百九十八 魏王二百三十一 傳國玉璽一百零七 來自徐州的糜子仲九百五十四 荊州裁軍三百零四 來自忠臣良將郭某人的背刺六百七十三 郭鵬回收鑄幣權一百零八 郭郎爲何會選擇我糜氏九百二十四 他該死!七百八十九 第六份詔書八百一十五 完了一千零一百 難樓眼饞騎兵裝備很久了一千一百三十九 荊州士人要感謝蔡瑁八百零一 保護劉琦三劍客一百三十五 亮肌肉五百八十三 受挫的蜀軍一千三百三十二 看起來,程昱打算做一個孤臣四百二十二 荊州是荊州人的荊州,不是劉景升的荊州一千四百五十九 郭家祖孫幾個都不是正經人一千三百七十三 該讀的書老張一冊也沒有少讀一千二百二十六 他希望自己的父親可以儘快歸來九百九十一 看來曹蘭這皇后也不是白當的八十二 天公將軍,你這黃天,也死了!四百七十六 公瑾,我不怕二百六十五 挾天子以令諸侯一千二百零九 他,就是一個最完美的司隸校尉的人選一千一百五十二 誰也不想回到從前一千一百七十 漢文明的光芒正在步步緊逼向大宛國二百二十四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一千一百四十八 西域的鬥富浪潮一千二百五十五 三個幸運的家族五百六十九 漢室江山,是不是已經到頭了?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一千零四十七 曹休非常“生氣”一千四百八十九 呂虔更想做到的是幫助安息國恢復太平六十 爆發一千一百五十一 黃龍殿會議的召開已然不可阻止五百七十三 培養八零後一千一百一十八 高定和朱褒都死了一千四百零二 歷史早就被另外一個人改寫的面目全非了五百四十三 劉璋進位漢中王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一千四百零七 這個國家叫做注輦國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一千二百零四 郭鵬總要折騰一點什麼事情出來六百六十三 從雒陽北部尉走向天下四百九十五 獅兒不可與爭鋒八百七十七 柳毅忽然覺得有什麼恐怖的事情正在發生一千零四十六 烏孫內戰順利爆發二百三十 背主之賊!燕人張飛特來取你性命!一千四百四十九 崩潰的安息帝國一千零八十二 陳宮很想要進入中央七百九十九 等到郭鵬死了,天下還是從前的天下四百四十六 我終於是個人了!一千五百三十九 訣別一千四百六十五 呂虔的確是一個有遠見的官員五百五十五 少年陸議四百七十八 如此這般的我,配不上封公的賞賜嗎六百一十一 孫策死了五百一十四 事情並沒有結束八百九十六 遼東梟雄的末日七百六十七 父親,我要做皇帝了八百二十五 樂進平荊南一百三十三 受到驚嚇的張舉三百一十二 萬事離不開數學四百四十六 我終於是個人了!八百九十二 公孫度的最後努力一千二百二十四 讓陛下不愉快,這就是最大的罪過了三百八十七 袁術正式稱帝五百七十五 蜀軍北伐六百七十六 夏侯淵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四百九十七 郭某人這種喜歡權力的冷血政治動物能忍?七百九十六 荊州人的怒火七十四 左豐來了九百零八 它們毀了漢,現在還想毀了魏一千二百一十三 這種地位,是你程仲德說動就能動的?一千二百一十三 這種地位,是你程仲德說動就能動的?一千二百五十二 大父和父親都是寡人,那我也是寡人六百七十一 被欺負的韓遂三十三 亡國之宴一百二十四 叛亂爆發三百二十 郭子鳳非仁主一千五百三十四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二百一十二 袁術感覺自己的內心被滋潤了六百九十 稱王大作戰,開始了二百一十三 能安定天下的,一定是將軍二百四十六 被粉碎的驕傲一千一百六十八 西域地區的三個都護府六百五十二 陳紀的野望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禪位給魏王殿下的詔書了五百零二 那一天,郭鵬已經想到了五百九十四 孫權看着合肥城出神三百二十七 汝南袁氏政法大學VS潁川郭氏律法職業學院五百七十二 郭某人再一次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一千零五十一 阿塔靡之死一千四百九十五 棗祗忽然間有點羨慕程昱三百四十八 是袁氏內戰,還是郭袁之戰?一千一百七十七 皇帝這是要廢私學興官學一千零一十九 吾弟所言,深得吾心一千三百四十六 當着我們的面罵我們,你很有成就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