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二十七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和文舉考試不同的是,武舉考試有更強的專業性和高要求。

不僅要有身體基礎,還要識文斷字能讀能寫,更要有一定的軍事書籍的閱讀經驗,所以很多民間勇士就被攔在了這一環節之外。

他們都不識字,或者就算認得幾個字,也不會讀寫,更沒有讀過兵書。

唯一能參與的大概也就是第一天的考試,第二天的專業技擊考試他們大概都無法參與。

簡而言之,魏軍的戰鬥素養已經完全不是民兵等級,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民間人士根本無法雜武舉考試中取得名次。

所以能參加武舉考試的人本身就很有限,基本上都是原來軍隊出身的人,還有比較少的首陽山講武堂出身的人。

爲此,郭鵬已經宣佈和太學一樣大量增加可以進入首陽山講武堂學習的人士的名額。

從僅僅接受軍中人士改爲民間人士也可報名參考,並且放寬報考條件,降低入學考試難度。

只要通過考覈,就可以進入首陽山講武堂參加學習,並且在三年的學習之後參加武舉考試。

然後爲了進一步規範武舉考試的參與人羣,提高武舉考試的等級,避免日後出現武舉不被重視的情況,郭鵬規定從第三屆武舉考試開始,武舉考試也要擁有首陽山講武堂的學籍才能參加。

等時機進一步成熟,郭某人也打算在其他州郡設置一些州所屬和郡所屬的講武堂,以此擴大武學學子的基數,以便於更好地優中選優,選出真正優秀的軍事人才。

文舉和武舉雙雙確立之後,郭某人就可以向下回溯,配套各項教學設施,規範教學標準等等,反過來推動教育改革。

文武兩場科舉考試的結果同一天發放,名次也都一樣排列。

文有文狀元,武有武狀元,同一天進行御街誇官,同一天由皇帝親自設宴恭喜、鼓勵這些天之驕子們再創輝煌。

以示國朝文武並重的基本國策。

在這樣的基本精神的指導下,延德七年十一月的時候,郭鵬就下詔讓有意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們趕赴洛陽準備參考。

雖然時間緊急,但是各地學子得到消息之後,還是緊趕慢趕的奔赴洛陽,裡頭並不乏有往日裡必然能當官的士族子弟。

他們一邊困惑着,一邊緊趕慢趕向洛陽前進,爲了做官,他們還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的苦楚。

可是黎庶子弟們則是覺得找到了千年難遇的機會,作爲泥腿子,有朝一日也能得到學籍,成爲學子,擁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

這在往年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是現在,卻成爲了現實。

他們可以參加考試,一旦被錄取,就可以當官,改變命運,走上人生的坦途。

這是何等讓人激動的事情?

他們懷揣着對未來的嚮往,以及對魏天子的感激,風風火火的往洛陽趕。

文舉考試的報名點在洛陽太學門口,武舉考試的報名點在首陽山講武堂門口。

報名原則上是隻要擁有魏帝國的戶口,就可以報名參加考試,但是實際執行起來還是有一些限制的。

犯罪者受限。

民事犯罪留下案底者,子輩不得參加科舉考試。

官、吏犯罪留下案底者,子孫三代不準參加科舉考試。

有如此這樣的限制,也是爲了在一定程度上打擊違法犯罪的舉措,等到科舉大行於世,這樣的規矩就能在相當程度上遏制想要通過科舉改變命運的人們走上犯罪的道路。

不爲自己,也要爲子孫後代想想吧?

爲了進一步讓科舉制度得到人們的關注,得到整個社會的重視,在大範圍宣傳的前提之下,郭某人還親自下場宣傳吆喝。

他親自寫了詩句,命人傳遍天下。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簡簡單單二十個字,就能讓人看到一種改天換地的氣勢。

一種讓靠着血脈世襲登上高位的官員們不寒而慄的氣勢。

這二十個字寫出來並且被要求傳遍天下的時候,朝廷裡那些靠着出身登上高位的士人官僚可都面色不佳。

他們紛紛感到疑惑,不知道皇帝寫出這樣的文字還要廣泛宣傳到底是什麼意思。

是覺得我們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嗎?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區區一個泥腿子也能堂而皇之的站在天子面前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在以前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將軍和宰相本來都是不看出身的,全看個人能力,只要你有這個志氣,就去努力,終究能當上將軍、宰相。

這更是無法想象的。

可是這偏偏都開始出現了。

以前做文官有士族,做將軍有將門,大家都看血脈世襲,只要一家出了一個牛人,子孫後代享用不盡。

哪怕子孫後代全是廢物,那也無所謂,只要有一個牛人就夠了。

可眼下局面不同了,當年陳勝吳廣起義推翻秦朝的時候所喊出來的口號居然也給皇帝他老人家改了改,傳遍天下了。

什麼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號召泥腿子們也來爭取將相的地位,和現在的將相作鬥爭唄?

皇帝陛下徹底的不和大家玩溫情了,徹底的展現出了自己本來的面目。

要不是這句話沒涉及到皇權,他們都懷疑皇帝陛下是不是失心瘋,想要號召大家一起造反,推翻他這個皇帝了。

自己推翻自己……

這位皇帝還有什麼是不敢說不敢做的?

一時間陰霾瀰漫在朝野之中,但是很快就被一股清風吹散了。

這二十個字先在洛陽傳揚開來,然後就是人數極多的寒門子弟和黎庶子弟們集體陷入了狂熱的氛圍之中。

他們奔走相告,說皇帝陛下都明說了,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做將相,只要我們自強!

不用看出身,不要看血統,只要我們自強,人人都能做將相!

他們狂熱的情緒甚至讓士族出身的士子們都避之不及,不敢上前與之交流、爭論。

今時不同往日。

這幫泥腿子背後站着的,是那個揮着大棒把五千士人打的頭破血流的皇帝陛下。

士人從此無骨節矣!

不知道是哪位老者在聽說此事之後哀嘆一聲,然後痛哭一陣,在祖宗祠堂裡上吊自殺了。

隨着他的自殺,地方上還真有一批上了年紀的士人跟着一起自殺,用生命做最後的抗議。

但是沒用。

死的毫無價值。

科舉,還是不可避免的到來了。

八百七十八 萬一這真的是魏人的陰謀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五百八十九 劉磐之死一千五百二十九 這就是兵法與國力之結合一千一百六十六 郭子鳳做不得,皇帝做得三十六 波瀾起七百五十四 郭子鳳,我怎能眼睜睜看着你篡奪漢室江山九百四十二 紙張取代竹簡的歷史進程一千一百三十七 選賢任能乃千古難題七百九十四 劉璋稱帝一千二百七十二 士燮的反應出乎預料一千零二十一 我會期待你回到洛陽城的那一天三百一十四 袁紹,我來了一千一百五十六 大家,真是勤勉的演員啊一千一百六十九 第二個,郭鵬選擇了荀攸七百五十六 十五年前的心願七十五 還請天使務必不要這樣做三百四十五 在下漁陽田豫一千五百四十一 焚書四百九十四 討伐鮮卑人是上策一千零八十一 冀州貪腐案七 有膽氣的郭鵬二百七十九 呂布侵略如火三百八十八 能做出最後決定的,是郭鵬八百五十五 劉璋投降七百四十五 郭鵬勸學六百五十五 郭鵬樂於選拔願意聽話辦事的人一千零一十二 整個晉西北亂成了一鍋粥二百三十七 負荊請罪一千四百八十四 他只能做人手中刀,不能做執刀人一千三百七十八 趙雲十分後悔一千三百五十五 郭鵬不做趙武靈王七百四十四 我們迴天無力啊!八百八十九 公孫康對自己的騎兵很有信心五百三十四 命運的決戰一千三百七十五 關羽的精神世界很豐富多彩五百 直搗王庭一千二百四十二 你覺得你能很好地駕馭他們?七百六十四 大王不爲帝,臣死不瞑目一千零六十一 諸葛亮的意志非常堅定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遊歷羅馬城一千一百四十五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條條都不向你開放一千三百六十七 郭珺的成長很快一千一百三十三 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七百九十二 郭某人的枯燥生活四百四十九 這橋蕤,當真是好運氣一千一百九十六 被攻擊的許靖八百二十 鳳雛與子鳳四百五十一 郭鵬的野望七百四十二 總比做郭子鳳的階下囚要好三百二十 郭子鳳非仁主一千四百八十六 郭鵬對司馬懿徹底失望六百四十三 諸葛亮的決定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六十九 張樑死了六十七 開戰二百八十一 開闢出名爲考試的通天之路七百一十二 司馬家族不高興一千三百九十二 新皇帝下手有點柔和?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國已經開始重新出發了一千四百六十二 郭鵬對姜維很感興趣一千零七 你讓我還怎麼相信你一千二百六十七 魏軍來了一千二百五十二 大父和父親都是寡人,那我也是寡人一千一百二十七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一千三百三十六 你也可以做開國之君七百九十六 荊州人的怒火一千一百七十一 若要說聖人,也唯有陛下一人可以擔得二百二十四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應者,又怎麼會是你這種逆賊五百七十七 困龍之局二百五十二 公孫瓚心中的野望開始滋生一千三百四十 洛陽城內的頭版頭條七百八十五 郭鵬不可能放任下一個大家族的誕生三百四十五 在下漁陽田豫一千零九十七 郭某人專屬皇家戰車七十一 盧植的考驗一千一百一十五 法正想去洛陽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三百八十六 閻象到底也沒有得出最終的答案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一千三百三十一 郭陽死了三百八十三 你這個天子是不是太菜了一點?一千三百七十八 趙雲十分後悔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與建安十三年六百五十四 蔡邕相信郭鵬一千一百五十七 你們和我談舊情?六百八十八 怯於私鬥,勇於公戰三 以孝治國大漢朝一千二百四十七 政治聯姻的負面影響在此時此刻暴露無遺五百九十二 孫策也感覺美好的未來正在向他招手一千零三十四 成功的外交試驗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九十六 威望五百三十五 別怪我六百二十七 郭鵬全據漢中四百七十五 劉表註定無法北上一千一百三十四 郭珺的分數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五百九十 砸到他們魂飛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