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 皇帝陛下,真的做好了準備嗎?

當年,在鄴城,爲了選拔良才,皇帝陛下舉辦了一場論才大典。

那場論才大典有一千三百多名士子參加,他們聚在一起,靠着自己的才華進行了一場考試,成績優秀者纔可以進入魏國政府辦公。

一共選出來的三百人裡,至今爲止還在爲魏帝國辦事的官員的數量是二百六十七人。

考試選拔出來的官員的文化素質和道德品質一覽無遺。

與察舉制度選出來的舉士們五分之三的敗壞率相比起來,孰優孰劣,只要是個正常人就能看出來。

許靖就開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借鑑那場大考的例子,對察舉制進行一定的修改呢?

辛苦的思考之後,許靖思考出了名爲【科舉】的選拔人才制度。

其核心思想就是摒棄推舉,以分科考試作爲選拔人才的唯一方式。

任何試圖獲取官位的學子都可以自己報名,然後參加考試,考試合格被錄取之後,就能被授予官位。

許靖認爲,這樣一來,就能真正選拔出對國家有幫助的人才,而不是隻會吃喝玩樂連一點正常的事情都不會做的廢物,更不會因爲過於拘泥道德,從而選出一批欺世盜名之輩。

總結一下,許靖認爲察舉制度已經從事實上被證明失敗了,這個運行了數百年的規則已經到了不得不打破重組的時候。

就是現在,打破它,將它徹底打破,重新整合,創造出一個擁有強大生命力的全新的制度。

這則奏表遞上來之後,郭鵬很滿意。

“蘇遠,把這份奏表帶去內閣命人謄抄,然後傳遞到每一個官署,我要讓所有官員都知道,許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遵旨!”

蘇遠立刻親自帶人去了內閣,找到了內閣首輔曹操。

“曹首輔,這是陛下的命令,讓您立刻找足夠的人手把這份奏表謄抄數十份,分別送往各大官署,一個都不準漏下。”

“我知道了。”

曹操接過了奏表,心裡很疑惑,不知道什麼樣的奏表又是皇帝需要廣而告之的。

一般只有非常重大的政治決策纔會讓皇帝選擇火速公之於衆,這難道也是什麼重大的政治決策?

翻開來看了幾眼,曹操愣住了。

這是……

選人制度的改革?

變察舉爲……科舉?

曹操大驚失色,立刻開始細細研讀,很快便意識到這個制度一旦確立,那將是對士人階層的絕殺,士人階層會爲此失去他們已經把持了百年的選官進身之階。

這是要徹底和士人開戰?

這……是郭鵬的意思?

然後曹操看到了上表人——許靖。

曹操的表情變得非常錯愕。

許靖?

許靖?

那個許靖?

那個在皇帝的逼迫下正在被所有士人喊打喊殺成爲過街老鼠的許靖?

他瘋了?

因爲這件事情過於嚴重,以至於曹操忍不住開始猜想許靖的精神狀態是不是有點問題。

然後他最終確定許靖的精神狀態沒什麼問題,因爲精神狀態有問題的話,無法提出這樣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政策建議。

曹操敢肯定,這個政策一旦對外公佈,並且被視作皇帝的行動趨勢的話,必然會把目前已經十分嚴重的士人抗議浪潮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估計那羣士人會忍不住的跑到皇宮大門口抗議,要求皇帝改變這個策略。

而且那些地方官員估計也不會善罷甘休,察舉之權是他們非常重要的一項權力,失去了這個權力,他們就沒有資格再被稱之爲【府君】或者【使君】了,地方上再也不能以郡爲國了。

中央集權的程度會進一步加深,皇帝會更加的大權在握。

郡守、刺史的政治權威會因此受到影響,他們會徹底淪爲流官,這對於士人們來說,未免過於可怕。

對於魏帝國來說,未免也過於可怕。

就曹操目前所知道的,郡守刺史這一級別的官吏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士人出任,他們一旦因爲這個政策的頒佈而產生不滿,消極怠工,地方上會很快陷入混亂。

那個時候……

郭鵬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曹操非常擔憂。

雖然說這個制度對於他們這種人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因爲一旦這個政策推行下去,他們這些寒門乃至於黎庶出身的學子都具備了和士人同臺競技的資格。

出身千差萬別的情況下,他們具備了和士人一較高下的資格。

這未免太不可思議。

士人,高高在上,他們怎麼有資格與他們在同一擂臺上競爭呢?

這個政策一旦推行,這種可能就會成爲現實。

只要郭鵬宣佈開始進行科舉考試,這就會成爲事實!

產生了如此想法的曹操不由得開始暢想起那樣的未來。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皇帝陛下,真的做好了準備嗎?

曹操吩咐下去,讓內閣職員分頭謄抄這份許靖的奏表,接着自然而然的,內閣率先被這份奏表引爆。

內閣內的士人官員數量和寒門子弟官員數量對半開,這也是多年來郭鵬不斷往外放人又不斷往裡面拉人的結果,於是他們看到這份奏表的反應當然也是不一樣的。

士人官員們基本上都是大驚失色的,看到這份奏表,又看到奏表的發起人是許靖,頓時就一拍桌子長身而起,要去找許靖算賬。

“多少年的規矩老賊豈能說改就改!”

“無恥老賊安能篡改祖宗成法!”

“厚顏無恥之輩豈能竊據廟堂之高!”

“我定要向陛下參奏他!狠狠地參奏他!”

經過這段時間的強烈抗議和對許靖不懈的污衊打擊,士人羣體終於決定和許靖撕破臉皮。

大家也不再顧忌當年月旦評的情分,對許靖那是一口一個老賊,一口一個老賊爲何還不死。

士人官員們紛紛丟下手上的工作,開始寫奏表參奏許靖老賊。

而寒門官員們則懷着莫名激動的心情開始抄錄這份奏表,然後彙總到曹操那兒,由曹操下令發佈到各大中央辦事官署。

毫無疑問的,各大辦事官署內也激起了極爲劇烈的反響。

士人官員普遍對此持負面態度,對於許靖的提議那是看到了就直接爆炸。

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立刻就開始痛罵許靖老而不死是爲賊,立刻開始集體寫奏表參奏許靖,強烈要求郭鵬罷免許靖,相當一部分官員還要求直接處斬許靖,以正國風。

各中央官署都是一樣,佔據整個羣體數量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士人官僚們集體憤怒,出離憤怒,羣情激動。

連之前郭鵬要求許靖徹查往年察舉舉士的道德和學術水平的時候,這些官員都沒有那麼激動。

可見這纔是他們真正的命根子,他們真正的痛腳所在。

與辦事官員們直接爆炸的態度不同,各級辦事官員的行政長官們則略顯猶豫。

看到這樣的奏表他們當然心驚,但是作爲行政長官,他們的地位並不允許他們做出如此情緒化的行爲。

他們放任手下辦事官員放縱,但是他們自己卻相當冷靜,認真地看了這份奏表,越看越是心涼,越看越是害怕。

шωш●тTk án●¢ 〇

因爲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這個政策都不像是許靖這種人能提出來的,而且郭鵬居然還直接把這份奏表下放到各官署,提前讓大家知道,這分明就是一種試探。

皇帝怕是對這個制度相當的在意,相當的滿意,甚至可以說,這個制度本身就是皇帝暗中擬定,現在正好拿出來讓許靖衝鋒在前,他躲在後面看羣臣的反應。

雖然不知道許靖到底是怎麼淪落到這個地步的。

難道是有大量的把柄被皇帝拿捏在手?

這不重要了,許靖已經是爲皇帝衝鋒陷陣的馬前卒了。

如果官員們反應激烈,皇帝大概會退一步,如果官員們反應不激烈,那皇帝就得寸進尺。

各級主官們心中雖然有猶豫,但是更多地還是不滿。

皇帝這段時間以來實在是太過分了,折騰來折騰去,折騰的官不聊生,又是打擊經典傳承家族又是徹查舉士們,現在又要對察舉制進行改革,搞什麼科舉,把大家折騰的要死要活的。

這實在是有點不講道理。

雖然說你是皇帝,但是你也不能太不講道理吧?

除開尚書檯、御史臺和參謀臺的主要領導人,其餘各級主官的態度逐漸明確。

而作爲朝廷決策圈子當中的人,尚書檯、御史臺和參謀臺的主要領導人們對此則相當矛盾。

一者,他們的地位擺在這裡,和皇帝關係近。

二者,他們大多都是皇帝親自提拔上來,屬於皇帝的親信。

像王粲,那就是郭鵬的故吏。

像棗祗,那也是郭鵬的故吏。

張昭也是郭鵬的故吏。

郭議乾脆就是郭氏本家。

程昱本人甚至是郭鵬的家臣出身。

田豐家裡還有女兒在郭鵬的內宮裡。

許靖就更不用說了。

就剩下兵部和外交部這兩個部的尚書董昭、辛毗稍微沒有那麼直接的關係。

可見高官們和皇帝的關係基本上都是綁在一塊兒的。

對於他們來說,作爲士人的態度當然對此不滿,覺得這樣會損害他們的利益。

但是作爲官員,作爲皇帝的故吏,他們卻又不敢對皇帝的意思表示明確的反對。

類似於田豐還有郭鴻郭嘉這種,因爲是皇親國戚的身份,說要反對,根本就不知道從何提起。

只是察舉改爲科舉,這一變動的確是太大了,涉及到了整個士人圈子。

這要是真的實施了,就等於把士人強行降等打回原形,要和寒門子弟還有泥腿子們同臺競爭官職。

那他們怎麼會願意呢?

皇帝陛下未免有點太着急了。

一千五百三十一 蔡邕病了六百六十九 用完就拋棄,方顯人渣本色一千一百三十八 郭某人在鄴城打完了前哨戰三百二十三 攻克河內七百三十三 張遼的自保之道一千一百九十七 帝國內部的叛亂已經進入尾聲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九百二十二 陛下劃定的線你不能越過去!三百五十三 陶謙一直很有危機感一千四百六十 當長安城迎來下一個有桃花的二月時九百零七 開戰時刻一千二百一十七 對付內閣也遠比對付尚書檯要簡單一千一百三十 煮飯吃的馬謖九百四十一 郭某人的大數據壓迫一千二百七十 徐晃可不認爲自己的將軍做到頭了一千三百七十 一個大大的趙雲杵在那兒九百六十九 重設西域都護府一千三百九十五 和平時期的晉升機制和淘汰機制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千二百三十 程昱快速激動起來,又快速的冷靜下來一千四百九十七 既是不幸,也是大幸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九百七十八 這幫人送美女是幾個意思?八百四十 關鍵先生黃權一百四十五 短暫的重聚八百三十五 王平的建議一千一百六十七 咱們兩家自此就親如一家,你看可好?二百五十四 郭鵬率軍入兗州一千三百三十四 郭珺憎恨嫡長子繼承製四百九十一 裂變的天下七百五十三 荊州應該是保不住了吧?一千二百四十 走向皇帝之位的道路三百三十五 醉酒的麴義一百六十二 幸運的靈帝五百一十九 他們不甘心一千四百九十三 郭皇帝又高又硬一千三百八十四 讓子彈飛一會兒八十四 子鳳之才,我不及也八百零九 文聘歸降八百零九 文聘歸降二百一十七 徐榮潰敗一千零七 你讓我還怎麼相信你一千五百一十二 這個稅務司郎中,你做,還是不做一千二百一十 魏國不能崇文抑武一千二百六十三 豫字旁邊有頭象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一千三百五十九 終於瘋了,皇帝終於瘋了!三百二十六 瑟瑟發抖的郭某人一千三百一十九 曹操偶爾也想任性一把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禪位給魏王殿下的詔書了一千一百九十九 許靖有幸成爲這場大戲的一號男主角一千二百六十 士燮犯了郭鵬最大的忌諱一千零二十六 白虎觀會議一千三百八十九 衛軍大將軍趙雲趙子龍,他彈劾你!三百零二 公孫瓚的演技實在是令人難以認同七百三十一 郭某人的危機公關一百二十四 叛亂爆發一千一百三十 煮飯吃的馬謖四百一十五 籌建水師一千二百八十 揚州不再是過去的揚州一千三百三十一 郭陽死了一千三百八十七 趙雲的奏表(下)二百七十一 文和亂武一千一百七十九 皇帝難道是山賊嗎!五百六十七 難道還想享受八小時工作制?四百七十一 愧爲男兒一千零八十四 子龍,在我心裡能與你比肩的人並不存在八百五十四 郭嘉入成都二百二十一 堂堂漢臣,怎能與漢賊同流合污六百二十三 帶路黨萬歲二百九十四 特來向將軍請降!一千三百零二 無論如何都要走出去一千一百八十三 廢黜趙王爵位九十八 這一戰必須要打贏三百一十一 討伐袁紹(爲盟主武選清吏司加一更)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八百二十二 魏國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強悍的武力五十八 張角要造反六百一十四 何苦來這裡做這勞什子的漢中王!八百四十六 嚴顏主動出擊二百三十一 傳國玉璽四百九十二 陶謙封公五百二十 這天下越亂,我越高興!一千二百三十三 皇權的威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一千四百四十八 郭鵬想要給她們一點補償一千五百一十 “幸運兒”王粲六百九十三 昨日稱公,今日稱王,明日又當如何?五百九十三 郭鵬的仁政五百四十四 郭某人勢在必得一千一百四十六 收買人心的極致,莫過於此五百零二 那一天,郭鵬已經想到了六百四十八 蔡邕一生的驕傲一百九十三 被登基的劉協一千一百二十四 師漢長技以制漢一千一百九十七 帝國內部的叛亂已經進入尾聲一千零六十九 司馬仲達,你可真是我的恩人啊!六百三十四 劉表表示自己很慌二百六十五 挾天子以令諸侯一千四百九十 郭瑾想要政治影響力一百零五 郭子鳳求賢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