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九十四 皇帝居心不良

查到後來,一些檢查組的官員是在是扛不住壓力了。

一面是皇帝的高壓,一面是士人同僚的懇求與威脅,他們就像是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兩頭不討好。

他們只能哭着求那些宦官高擡貴手,收一收,再查下去,大家都要完蛋了。

這要真查下去,十個人裡九個都要出問題,剩下一個還要看運氣拼概率。

傷不起啊!真的傷不起啊!

於是這些宦官才紛紛住手,然後順手把官員們遞過來的賄賂揣到了懷裡,宣佈回程覆命。

雖然最後宦官們還是收了賄賂停了手,沒有趕盡殺絕,可是五分之三的不合格率已經相當的聳人聽聞了。

郭某人的目的既然達到了,那麼也就不耽誤宦官們難得出去一次賺外快了。

這五分之三的敗類中間,各種種類的敗類都有。

要麼就各種走形式的孝順。

要麼就是各種偷偷摸摸的貪腐。

要麼就是名不副實的才華和名望。

要麼就是抄近道走關係試圖混過公府複試卻纔能有限的高門士族子弟。

反正愣是看不到幾個真的有品德和才華的。

八月初,有問題的舉士的名單就放在了郭鵬面前。

與此同時,被郭鵬要求嚴查的延德年間所有舉士的背景資料問題也已經完成了一部分,也被放在郭某人的桌案上。

反正問題是挺觸目驚心的,舉孝廉,舉出來的是一羣不孝不廉。

雖然對這一套體制一清二楚,深諳各種運行的規律,但是當這些東西被放在臺面上讓身爲皇帝的郭某人審查的時候,郭某人還是忍不住露出了嘲諷的笑容。

制度的初心絕對是好的,漢武帝搞舉孝廉也絕對不會想要搞一羣不孝不廉出來。

可問題在於,制定制度的是人,執行制度的也是人啊。

這樣想想,科舉也不是沒有問題,後來一樣搞出了明末黨爭,明末黨爭的表現之一,就是地域之爭。

而早在明初,這個情況就有苗頭。

因爲經濟發展不均衡而導致南北方錄取人數不平衡,引發大案,逼得朱元璋狠狠殺了一批人,最後搞出了南北榜來平息事態。

後期也整出了座師門師之類類似於門生故吏遺毒的潛規則,引發地域之間的派系之爭。

可想而知,沒有完美的制度,或者說制度都是相當完美且理想的,但是運行起來,總歸要出問題。

出問題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之外的人。

但是正如同和平與亂世的選擇一樣,再怎麼虛假的和平,也比真正的亂世要好。

和平時期死人都是偷偷摸摸的,亂世死人是大大方方的。

再有問題的科舉也比完美的察舉要好。

至少,大家都要考試,至少覆蓋面是所有讀書人,至少,不看出身門第,不看你爹你爺爺是否做過高官,公平性上要更好一些。

科舉並非是完美的,可總歸是能讓底層人民看到希望並且抓住希望的,從宋朝開始,靠着科舉逆天改命的窮小子並不少。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這是科舉的真實寫照。

也是自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後一千年,仁人志士們給出的最好的答案。

所以無論如何,廢察舉立科舉,都勢在必行。

延德七年八月初六,郭鵬召開了政務會議。

開會的時候,郭鵬把調查組的一份幾十張紙的本年度孝廉審查報告甩在了許靖的臉上。

“這就是你爲孤選出來的孝廉?不對吧?孤怎麼覺得應該加上兩個【不】字,叫不孝不廉纔對吧?嗯?”

郭鵬陰陽怪氣的聲音叫許靖瑟瑟發抖,他跪在地上撿起那些報告稍微看了看,就一腦門兒的冷汗,話都說不清楚。

“陛……陛……陛……”

“好好說話!”

“是!陛下!”

許靖被嚇了一哆嗦:“察舉民間賢良人才,本身也是有風險的,地方郡守、刺史負責選人,臣只能在禮部進行復試,但是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臣,實在是不能確保每一個人都是品德優秀……”

“那也不至於五分之三都是不孝之輩吧?”

ωwш☢ тт kán☢ c o

郭鵬眯着眼睛靠在椅子上看着許靖:“而且就算你看不出人心,他們的學術水如何,許卿,你當真看不出來?公府複試是擺設嗎?嗯?”

許靖被嚇得臉色慘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其餘各高官顯貴部堂大佬們也都像鵪鶉一樣不敢多言。

其實他們很想說,真要說起來的話,這公府複試,還就真是擺設。

和地方察舉一樣,都是走個過場。

只要選上孝廉那都能做官,公府複試並不黜落誰,只是職位的高低好壞不同而已。

有些人真的有本事,不需要事先得到試題,那就讓他上。

有些人水平不到家,需要公府複試配合,那許靖出完題沒多久,真題就能送到那人手上,專人輔導幫他作答,他只需要背下來就可以了。

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做的。

皇帝也一直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們纔不相信起於舉孝廉的皇帝不知道這裡頭的貓膩。

當年皇帝是怎麼一波操作猛如虎的,大家都略有耳聞,只是現在不敢談論罷了。

準確的說,全社會的士人們都知道舉孝廉的貓膩,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不說罷了。

不說破,咱們還能做朋友,說破了,誰還和你做朋友?

早幾年這樣的事情肯定也有,現在皇帝讓人去查,查的官員們人人自危。

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查到自己身上,除非那些沒走舉孝廉之路的人,剩下的在建國以後加入魏政府的,都有危險。

這些年加入魏政府的孝廉茂才,少說也有千八百號人,這要是都給查出來問題給擼了,上哪兒說理去?

而且這個問題還不是簡簡單單的是否一口氣擼掉的事情,這是皇帝在正大光明的干涉士人權利的事情。

自從郭魏政權發展壯大以來,皇帝就和士人達成協議。

他不干預士人自己的選官系統,他不干預舉孝廉,他繞開了舉孝廉系統自己搞了另外一個自上而下的系統,而作爲交換,士人也不干預他的。

大家誰也不干預誰,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你走你的鄉村路,我走我的孝廉道,一起分割魏帝國的政治資源。

就那麼簡單,延德前六年也是這樣過來的,怎麼今年就出問題了?

還是那麼正大光明的查問題出問題,而且那個陳留郡的混賬東西怎麼就忽然曝光了?

這樣的事情真的要說起來年年都有,怎麼就在今年曝光了?

怎麼就在今年深諳潛規則的皇帝就忽然爆發了?

這不正常。

敏感的人們立刻意識到,皇帝居心不良。

之前的一些列政治波動,搞不好都在爲了這些問題做準備。

繼五經十四家法把士人們折騰的要死要活、愣是推行了標點符號以後,皇帝居然把自己的手伸到了士人們無論如何也不會退讓的領域。

察舉系統。

一千零四十四 不置產業的曹仁一千三百一十五 梟雄二百九十九 做老闆的感覺,真好六百一十九 劉璋大口大口的呼吸着蜀中甜美的空氣四百二十四 反客爲主之時一千一百九十六 被攻擊的許靖一千四百九十九 拆分民政部七百六十五 郭某人對史書的記載進行了專業性的指導一千二百六十 士燮犯了郭鵬最大的忌諱二百一十八 他成了英雄一千四百九十 郭瑾想要政治影響力一千零八十八 他們觸動了郭某人的逆鱗四十一 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三百七十三 儘可能的下黑手一千一百七十四 自古以來三百六十一 我有那麼可怕嗎?二百四十七 夜校七百二十七 魏延與虎衛重騎七 有膽氣的郭鵬六百四十 諸葛亮在荊州一百四十一 他是軍閥一千一百九十六 荊州進入戰時狀態四十二 殺手六百六十一 郭鵬並不想看到一個光明頂的諸葛亮一千三百九十五 和平時期的晉升機制和淘汰機制五百一十五 陰溝裡翻船四百五十四 無法控制的慾望八百四十四 陛下若要問罪,吳某一力承擔!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七百四十八 呂範求援六百 你要是死了,我活着還做什麼?六百七十九 一直都在奮戰的馬超終於死了六百五十六 給徐州人長臉一千五百二十八 李乾決定畢其功於一役七百二十五 吳國將面臨來自郭魏政權疾風暴雨般的打擊四 曹嵩是個聰明人一千一百七十七 皇帝這是要廢私學興官學一百一十六 我就是一個卑鄙的惡人一千四百四十八 郭鵬想要給她們一點補償一千零七十五 魏帝國已經完全做好了開乾的準備二百零二 席捲天下的風暴一千四百六十五 呂虔的確是一個有遠見的官員九百五十 河西四郡的平定五百九十六 合肥之戰(上)一千一百九十九 權宜之計,不足以爲萬世法三百五十一 郭鵬的來意一百零七 來自徐州的糜子仲八百二十三 韓嵩再也沒有踏足過這裡一千四百九十四 一場雷暴大雨如期而至九百四十五 重返西域戰略(下)八百五十四 郭嘉入成都一百九十一 呂布的決定一千一百五十七 你們和我談舊情?一千三百五十二 郭瑾感覺自己的臉都要被抽腫了五百八十 魏公深謀遠慮六百七十九 一直都在奮戰的馬超終於死了一 臥冰求鯉2.0(上)三百八十六 閻象到底也沒有得出最終的答案二百五十四 郭鵬率軍入兗州一千四百九十三 郭皇帝又高又硬一千四百四十七 稅務司郎中也要成爲雄職八十二 天公將軍,你這黃天,也死了!一千一百八十五 皇帝陛下,真的是聖君啊!一千二百五十八 士燮覺得張津就是個棒槌七百五十四 郭子鳳,我怎能眼睜睜看着你篡奪漢室江山一千一百七十九 皇帝難道是山賊嗎!一千零三十七 郭某人要帶起喝茶的節奏三百四十二 郭某人的心中醞釀着足以毀滅一切的風暴七百三十五 剛烈的吳夫人四百四十八 這筆生意在橋蕤看來非常值當八百八十六 郭瑾主動請纓四百九十九 該吃肉就要吃肉,該喝血就要喝血一千二百二十二 程昱的大動作七百四十九 黃祖的恨三百六十四 跟不上時代的陶謙一千四百四十九 崩潰的安息帝國三百六十二 進化的郭鵬七百三十八 虎衛重騎的首戰一千一百零六 郭某人太高興了七百九十二 郭某人的枯燥生活一百五十 蔡邕彈琴送郭鵬一百九十一 呂布的決定二百一十七 徐榮潰敗四百四十五 一切都會變得和過去不一樣七百五十一 我希望天上趕緊降下一道雷把郭子鳳劈死三百二十三 攻克河內一千一百八十九 一樁醜聞的突然出現七百九十四 劉璋稱帝一千五百三十三 我絕對沒什麼好名聲六百八十七 騎兵革新五百三十四 命運的決戰三百二十九 狗仗人勢的郭某人一千一百九十一 他們極其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好日子二百五十一 孫堅死了一百九十七 董卓失去了對袁隗的畏懼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一千一百五十七 總覺得哪裡不太和諧?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一千二百四十四 郭某人很欣慰一千四百九十二 郭瑾決定私下溫情的僞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