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七 皇帝這是要廢私學興官學

延德六年七月初一,皇帝郭鵬下發了一道聖旨。

聖旨的大概意思呢,就是說皇帝經過長時間的思考,還有和臣子們的討論之後,覺得當下咱們魏國的教育模式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那就是教育出的人才呢,數量不夠。

魏帝國政府的權力很大,所以要做的事情也特別多,對官員的需求也特別多,這一多呢,就出現了官員素質良莠不齊的情況。

經過慎重的思考和實地調查,皇帝發現,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眼下這種私學興盛而官學衰落的模式出了問題。

私學所能培養出的人才數量少,且跟不上政府的需求,而現有官學培養出來的人就更少,更加跟不上需求。

這是不行的,這樣下去是要出問題的,魏國政府的治理能力是要出問題的。

這樣不行。

所以皇帝一拍腦瓜子,決定做出一些改變,他要改革,改變現有的教育模式,使得不合理的現狀變得合理,讓一切看上去都充滿生命力。

改革的方式也很好理解,皇帝要加大太學的招生數額,要擴大太學的教育範圍,增強太學的教育能力。

一通官話說完之後,皇帝才說,因爲得到了舍小家爲大家的賢臣的幫助,他得以將現有的五經國法以標點符號進行標註,使五經國法一眼看上去便一目瞭然,不需要使用句讀也能輕鬆讀懂。

如此,可以極大提高太學的教育效率,更可以極大地減輕學生們的負擔,讓他們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去學習句讀。

而可以把更多的時間都用在研習經義上。

有了固定的標點,老師也就可以專心講述經義,不用花費時間去講述該如何斷句,如何理解,直接照本宣科就好了。

如此,就能培養出更多更加優秀的學子了。

沒有紙張的時候,學生只能聽老師講,靠着記憶力去記,記憶力好的,那就佔優勢,記憶力差的,那就劣勢。

而且很多時候老師只講一遍,不多講,很多時候學生還要靠自己去摸索,或者向其他人請教,非常不方便。

竹簡畢竟沉重,而且貴,能寫的字也少,是在不適合進行課堂筆記。

而有了足夠便宜且輕便的紙張,學子們就能在課堂上利用好紙張的優勢,對老師的講課精華進行記錄,等下課之後,也可以利用課堂上記錄的筆記進行自學。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就是這個道理。

皇帝奮鬥多年,終於可以貫徹落實孔老夫子當年的設想了。

皇帝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在爲全體讀書人的學習而考慮,希望他們可以更好的學習,更高效的學習。

書本現在還不太多。

皇帝已經安排人緊急抄錄,到時候希望太學學子們可以自主結成五人或者十人學習小組,到時候每一個小組發給一本書,進行集體學習。

這道聖旨的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而且還不是單獨發佈到尚書檯讓尚書檯負責對外公佈的,而是直接發了很多份到各個朝廷官署,等於是皇帝直接對外公佈。

對此,很多官員都感到相當的驚訝,感覺十分震驚,完全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們互相詢問對方,互相詢問上級官員,但是得到的都是【不知道】這樣的回答。

一時間所有士人官員人心惶惶。

與之相比,寒門出身的官員倒是淡定許多。

他們仔細閱讀了皇帝的聖旨之後,忽然感覺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

皇帝這是要廢私學興官學啊。

自後漢中後期以來,私學興盛而官學衰落已經是大勢所趨,數十年間沒有任何改變。

現在忽然間官學要崛起了,而本身就靠着太學過日子的他們難道不是最大的受益人嗎?

士人官員和子弟素來瞧不起太學,只在他們的私學內學習,把持高位,寒門官員深恨之,但是沒有任何辦法。

可現在情況似乎發生了一些改變了。

必須要說的是,郭鵬在辦這件事情之前,沒有和任何朝廷高官通氣,消息被嚴格封鎖不得外泄,所以就算是最親近的大臣們對此也是完全不清楚,根本搞不懂是怎麼回事。

曹操被一羣內閣官員堵在內閣裡問東問西,大家都覺得他一定知道些什麼。

可是事實曹操真的什麼也不知道。

“諸君,諸君!冷靜一些!這件事情我真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還覺得奇怪,正準備去詢問陛下到底是怎麼回事!諸君稍安勿躁!”

曹操滿頭大汗的安撫着內閣內那些心慌意亂六神無主的士人官員。

而徐庶等少數寒門出身的官員對此持觀望態度,他們很快便意識到這件事情對他們而言是有好處的,所以他們決定等待,觀望局勢。

曹操其實也不在意這件事情,他家又不是經典傳承家族,郭鵬要廢私學大興官學對他好處多多,至少他家子弟以後就能和士人學習一樣的東西,而不用擔心不如士人了。

可是面對那麼多部下的詢問,曹操也感到頭疼,只好藉口去詢問郭鵬到底是怎麼回事,趕快離開了內閣。

結果在抵達奉天殿的必經之路上,曹操遇到了程昱、田豐、戲忠等朝廷高官,他們也是面色嚴肅緊張,和他自己一個樣子。

看來,大家事先都沒有得到任何通知,誰也不知道皇帝陛下到底要做什麼,不清不楚的絕對不止他一個人。

想通了這一點,他就鬆了口氣——他還以爲自己又被排擠除了權力中心,或者幹了什麼事情讓郭鵬不高興了。

現在在官員羣體裡甚至看到了郭嘉,他就放心了。

和麪色不善的程昱互相對視一眼,然後雙雙甩了臭臉之後,曹操就焦急的靠近了郭嘉。

“奉孝,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我怎麼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

“我也不知道,這件事情好像發生得很突然,之前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來。”

郭嘉看了看周圍一大片行色匆匆的官員,開口道:“看來這件事情大家都不知道,陛下辦事之前沒有和任何人通氣過,咱們都一樣,但是……我還聽說過一個事情。”

“什麼?”

曹操面色一變。

“那幾家人,袁嗣,荀攸,還有孔羨跟賈逵,前段時間好像都被陛下召見過,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當時也沒人在意。

結果今天忽然間陛下就把聖旨下達了各官署,把大家都給嚇了一大跳,這不,咱們都給部下逼得過來問情況了。”

郭嘉感慨了一陣:“也不知道陛下那邊到底是什麼情況,反正我這裡是真的搞不清楚了,陛下這一回可真是辦事嚴謹。”

“陛下辦事素來嚴謹,看來這件事情是計劃已久。”

曹操抿了抿嘴脣:“那麼長時間居然一點消息沒有泄露出來,看來陛下是真的沒打算在此之前告訴任何人,而是打算把事情辦成了再公佈,現在看起來,這件事情成了。”

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一千一百七十三 老張打仗二十年,全靠小心二字七百四十一 咱們什麼都不知道二百二十八 勇武的呂布三十四 趙苞的政治正確一千四百零七 這個國家叫做注輦國三百九十一 閻柔入弘農一千五百五十二 我把天下黎庶都當做人去看六百七十二 董卓不懂經濟五百五十九 孫策痛恨自己的無能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千零一百 難樓眼饞騎兵裝備很久了一千二百零七 程昱求職八百五十二 鄭度的計謀一千五百五十九 他們都回來了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二百八十六 決然的高順一百五十四 郭鵬對自己的未來有極其明確的規劃一百五十一 悲壯的糜氏六十九 張樑死了一千一百六十九 第二個,郭鵬選擇了荀攸三百三十四 難樓請戰一千四百八十 對錯之間九百六十四 郭某人想要打通絲綢之路二百八十三 覺醒的曹仁七十一 盧植的考驗一千零七十一 毛玠看到了未來四百三十二 陸勉真的有問題八十四 子鳳之才,我不及也八百一十三 公子琦和公子琮之中沒有贏家一千一百八十 清丈土地一百三十六 張飛陣斬烏延一千一百七十六 你是一個很好的皇帝八十九 抵達南陽八百一十七 守規矩的郭某人八百八十四 一個都跑不掉九百八十三 馬遠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一千一百四十七 儘管如此,他也不會停止繼續戰鬥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國第三任皇帝九百一十八 厲害,實在是厲害二百八十二 勢如破竹的高順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一千四百六十一 曹昂的心中充滿異樣的情緒六百六十七 作威作福的馬家父子八百二十五 樂進平荊南六百九十三 昨日稱公,今日稱王,明日又當如何?一千三百六十四 郭瑾正在竭盡全力的享受着九百二十六 崔渠是不是唯一會死的那個人?三百六十一 我有那麼可怕嗎?一千 所以郭某人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八百七十五 襄平糧價上漲了?九百三十四 合適的總辦人選一百七十一 劉焉上表二百四十五 全靠同行襯托九百七十六 就叫東廠吧八百三十二 皇帝也是需要休假的一千一百四十一 這種境界,不是什麼人都能體會到的一千一百五十七 你們和我談舊情?一千一百二十 孟獲做起了白日夢一千三百三十 這是爲父能爲你們想到的最好的結局四百六十 他們沒有自知之明六百六十八 劉璋和劉表還是有利用價值的七百九十八 郭某人真的太難了四百三十二 陸勉真的有問題七百七十九 專業演員郭某人自認不會輸給任何人六百三十二 荊州一定要完整的交給郭鵬二百五十八 當然他沒有得出答案一千一百二十 得到了郭鵬的許可,難樓就更加開心了八百五十四 郭嘉入成都一百零二 逐漸膨脹的野心和慾望一千零六十九 司馬仲達,你可真是我的恩人啊!四十六 潁川郭郎一千四百八十一 司馬懿想到辦法了!一千五百三十九 訣別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一百七十五 西園軍的建立與驚恐的何進五百九十五 周瑜的大腦一片空白九百八十七 拜見貴霜皇帝八百四十五 劍閣之戰即將進入下一個環節六百一十八 強烈的違和感九百三十三 董昭,你瞎嗎?八百三十六 劍閣崢嶸而崔巍五百九十六 合肥之戰(上)五百九十三 郭鵬的仁政四百八十一 我錯了嗎?五百三十三 韓遂頗爲得意的打着自己的算盤一百零一 班師五百六十五 長安攻防戰六百一十三 雙方徹底撕破了臉皮一千二百五十一 天子永遠都不會犯錯一千三百五十七 我做夢都想做一個昏君、暴君四百二十七 最幸福的事情一千二百七十八 新任交州刺史滿寵一千三百四十二 仲德,我打算退位一千零四十一 雍闓的囂張並非無緣無故一千五百零一 劉健病了一千二百六十五 太史慈兵進交州九百九十三 郭某人在等待那個時刻一千一百一十八 封狼居胥(上)九百一十 天子要加徵商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