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六十二 司馬懿知道答案

面對諸葛亮的詢問,司馬懿愣了一下。

我會怎麼做?

答案很明顯。

我就當做沒看到。

反正我下轄百姓也沒有誰和我說要我幫他們多要一點鹽水。

這個事情我不知道。

就算知道了,也和我無關。

朝廷的規定,物資補給的事情縣級以下包括縣級政府都不能干預,我名正言順的有理由什麼也不幹。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這難道不是按照程序辦事嗎?

我做錯了嗎?

但是看到諸葛亮無比澄澈沒有一絲迷茫的眼睛盯着他看,他忽然有點心虛。

心虛之後,又有一絲害怕,還有一絲憤怒。

你這樣看着我幹什麼?

是在嘲諷我嗎?

還是說覺得我很沒有骨氣,覺得我膽子小?

你以爲我和你一樣?

你背後有諸葛瑾,還有張昭,幾乎預定了未來的大好前程,而我呢?

我司馬氏在朝中又有什麼靠山?

什麼也沒有好不好?

曹操?

曹操算是嗎?

之前求了曹操兩次,求他幫我們司馬家運作進入郭魏政權,已經耗盡了老爹司馬防的那點臉面,甚至還把我操作成了郭氏故吏。

現在不是曹操欠着司馬氏的人情,而是司馬氏欠着曹操的人情。

司馬氏都不知道該拿什麼去還曹操的人情,哪裡還有臉面再去求曹操?

要是再出事,我還能求誰幫忙?

可以說司馬氏沒有後臺,也沒什麼退路,全靠我司馬懿能否拼出一條路來。

所以你想讓我怎麼做?

用整個家族的政治前途乃至於性命去換取你的尊敬和你不一定能生效的幫助?

真惹惱了這些兗州人,曹操說話都不好使,你們徐州人又能拿出多少政治資源救我這個河內人?

別說我不相信你。

孔明,我不是不相信你,我是不相信你們。

我和你們不是同鄉,你們真的會接受我?

我沒那麼天真,孔明!

在諸葛亮期待的注視下,司馬懿卻沒有給一個可以讓諸葛亮覺得高興的回覆。

司馬懿只是搖頭嘆息。

“縣長的權限範圍之內,沒有我可以做到的事情,孔明,朝廷明文規定,縣級以下官吏,包括縣級官吏,不能干預物資分配之事,這是朝廷的明令啊孔明。

咱們沒有那個權限,不管公不公平,咱們管不到這件事情,強行去管,就是越俎代庖,別說朝廷能不能主持公道,此事之後,你我,還能在涼州立足嗎?”

“這不是公平與否的事情。”

諸葛亮搖頭,握緊了司馬懿的手:“這是貪墨與否的事情,是犯罪與否,仲達!這是犯罪!犯罪的事情,難道我們可以視而不見嗎?!”

司馬懿沉默了一會兒,低着頭看着諸葛亮緊緊握住的他的手。

【別再說了,孔明!

別再讓我那麼有負罪感行嗎?

你要做,你自己去做!你別拉上我!

我和你不一樣!

我沒有你那麼硬的後臺!

我得罪不起他們!

我不想做你們的替罪羊!

我家裡還有六個弟弟的前途等着我去拼!

我不能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啊你懂不懂!】

司馬懿的內心無聲的咆哮着。

可是這咆哮聲,諸葛亮應該是聽不到的。

所以司馬懿也沒有真的打算就這樣對着諸葛亮吼出聲來。

“孔明,這不是咱們應該去管的事情,你想以什麼身份去管?怎麼管?”

司馬懿貌似冷靜的看着諸葛亮。

“以一個魏國子民的身份就不能管嗎?”

諸葛亮頗有些不解的看着司馬懿:“從縣衙門口一直設置到皇宮正門口的登聞鼓到底是爲什麼而存在的?陛下此舉到底是爲了什麼?你真的不明白嗎?仲達?難道我錯了?”

司馬懿說不出話來。

登聞鼓,這是郭鵬稱帝以後嚴令各地縣級以上包括縣級府衙門口必須要設置的一面大鼓。

他規定,平民百姓如有冤屈不能就地當場解決的,遭遇到不公平對待的,就可以選擇到更高級的政府門口敲響登聞鼓。

登聞鼓一旦敲響,各地主要行政官員必須迴應,當地法曹必須介入,立刻把敲鼓人保護起來,且必須要把這件事情上報中央刑部報備,讓中央刑部知道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和處置結果。

如有瞞報,一旦查出,嚴懲不貸。

於是數年間,從中央到地方,從京畿地區到偏遠地區,各地縣級以上官府門口都設置了一面統一樣式的登聞鼓。

洛陽城也有,登聞鼓就設置在了宮城正門口,派遣宮廷禁軍輪番保護。

一旦有人前來敲響登聞鼓,禁軍需要當場把人保護起來,然後立刻上報皇帝本人知道。

到底是什麼樣的冤屈在地方上解決不了,上天無路下地無門,以至於需要到天子腳下敲響這面登聞鼓。

皇帝就要介入了,用自己至高無上的威望去介入這件事情,看看到底是哪些妖魔鬼怪在作祟。

不過雖然郭鵬設置了登聞鼓,但是在很多官員看來,登聞鼓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只是一個念想,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用腦子想想也知道,真要是大家這些當官的不想讓人知道的事情,苦主真的有機會敲響登聞鼓嗎?

地方上官官相護難道是少見的事情?

前朝也好,今朝也罷,這樣的事情難道真的會消失?

真的有什麼政治人物願意爲了一介草民冒着得罪同僚且政治生涯歸零的風險去主持正義?

不少人都在心裡默默嘲諷這一措施的象徵性意義。

給人一個毫無可能的期待,到底是爲了什麼?

皇帝的惡趣味嗎?

皇帝這樣做只是爲了向大家展現一個姿態吧?

讓大家知道他很在意民生,他想聲張正義,可實際上呢?

真要說起來,從中央到地方,敲響登聞鼓並且成功伸冤的,怕也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是一個讓人難以相信真的可以成功的美好念想。

只是一個念想而已。

正應了那句話。

【誰敢有冤啊?】

皇帝的惡趣味未免也太殘酷了一點。

司馬懿覺得像自己和諸葛亮這種生活在上層社會的人更應該清楚這一存在的現實意義。

只是一個政治遊戲符號罷了,登聞鼓設立至今無人敲響過難道不就是現實對這個遊戲符號的迴應嗎?

登聞鼓過去不會被敲響,現在不會被敲響,以後也不會被敲響。

大魏帝國國泰民安,國強民富,官員奉公守法,百姓安居樂業,人人稱頌皇帝仁政,沒有任何不法之事,實乃人間仙境!

這就是現實。

可是現在諸葛亮卻告訴司馬懿,說他相信登聞鼓的存在是有實際意義的,真的有人可以通過登聞鼓伸冤成功。

只要敲響那面登聞鼓,就能伸張正義。

惡人會被懲處,正義的人會成功主持正義,受到傷害的人會得到補償和幫助,之後,會一直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如此這般的童話。

司馬懿不免爲此感到詫異。

孔明,你是被豬油蒙了心嗎?

如果可以,司馬懿是真的想這樣詢問諸葛亮。

得知此事之後,內閣裡有人戲稱【堂下何人狀告本官】這種事情,你真的以爲不存在?

司馬懿很想大肆嘲笑諸葛亮。

如果這是在酒桌上發生的事情,藉着酒勁,司馬懿一定會這麼做。

狠狠地嘲笑諸葛亮的天真。

但是現在不是,諸葛亮清醒着,他也清醒着。

“登聞鼓……孔明,天下間的不平事,登聞鼓真的可以解決嗎?一面登聞鼓能有那麼大的影響?”

“我不管它有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它在那兒!仲達,登聞鼓在那兒!冤屈也在那兒!”

諸葛亮死死的盯着司馬懿:“朝廷法令,明文規定,它就在那兒!它在!”

“孔明,聽我一句勸,這件事情你不能管,換一個其他地方出身的人可以管,但是你不行。”

司馬懿苦苦勸告。

諸葛亮看了看司馬懿。

“那仲達,你願意管嗎?我不管,我的身份特殊,你可以,你的身份不特殊。”

諸葛亮的這個問題就讓司馬懿覺得啼笑皆非。

【別這樣問我!

我都說了!別這樣問我!】

司馬懿真的很想一把甩開諸葛亮的手讓他離開這裡,別拿這種送命題去問他。

白髮老父的殷切期待,六個弟弟的美好前途,都等着他去開拓!

他不會回答,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但是諸葛亮的眼睛就那麼直勾勾的盯着他。

還是那麼清澈,堅定,沒有一絲迷茫。

不知怎的,一種厭惡的情緒忽然佔據了司馬懿的整個思維。

【你知道嗎,孔明,有些時候,我真的很討厭你。】

一個聲音在司馬懿內心深處響起。

這讓回過神來的司馬懿自己都被嚇了一跳。

司馬懿深吸了一口氣,強行讓自己鎮定下來。

“孔明,你不要想太多了,這件事情牽扯麪一定很廣,如果真的牽扯到了很關鍵的地方,終究是會有人來管的,所以……”

“你來管嗎?仲達?”

諸葛亮就這樣看着司馬懿。

司馬懿舔了舔自己有些乾燥的嘴脣。

他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

他知道諸葛亮這樣想是對的,內心深處的那個聲音告訴他,這是對的。

但是他也覺得這是錯的,也有一個聲音,一個更大的更容易聽到的聲音告訴司馬懿,這是錯的。

司馬懿遲遲沒有回答諸葛亮,兩人就面對面的站着,就那麼互相看着。

於是在這一刻,諸葛亮似乎已經知道司馬懿想說什麼了。

他又等了一會兒,沒等到司馬懿的回覆,便低下頭,緩緩鬆開了自己拉着司馬懿手腕的那隻手。

仔細想想,自己這樣做,的確是爲難司馬懿了。

諸葛亮自嘲的笑了笑。

“仲達,我爲難你了,我對不住你。”

說完,諸葛亮深深地望了司馬懿一眼,轉身離去。

沒等着司馬懿的妻子把飯做好,沒等着喝幾杯,吃頓飯,他就走了。

沒過一會兒,司馬懿的妻子張氏拿了一壺酒走了過來,看見司馬懿正傻傻的站在堂口,望着空無一人的大門方向。

“孔明呢?”

“走了。”

“走了?”

“走了。”

“爲什麼?”

“爲了登聞鼓。”

“登聞鼓?”

張氏很疑惑,不知道司馬懿究竟在說些什麼。

而司馬懿終究也沒有回答張氏的問題。

不過他自己是知道答案的。

他知道這個讓他羞愧,讓他憤恨,讓他悔恨,也讓他嫉妒的答案。

如果他也擁有和諸葛亮一樣的靠山,一樣的政治資源,一樣的大好保底前途,這樣的答案,他本是不必知道的。

也不用受到如此折磨。

深吸了一口氣,司馬懿擡頭看着灰濛濛的天空,內心充斥着異樣的情緒。

八十三 這是人間八百一十五 完了一百八十一 何進之死一千二百七十四 六百里加急三百三十 哈士奇和狼長得還蠻像的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二十七 身份微妙的『外人』一千零八十三 我,還是當年的那個我一千零七 你讓我還怎麼相信你四十六 潁川郭郎七百五十三 荊州應該是保不住了吧?九百零一 軍閥的終結六百三十六 土皇帝的割據地位絕不相讓一千二百一十九 他終於理解朱元璋的難處了二百七十一 文和亂武一千零七十三 司馬懿眼中所看到的一千五百二十四 雲州的最後之戰五百六十二 灞東之戰(上)三百三十四 難樓請戰九十二 護烏丸校尉不吐不快了一千一百八十一 世界上總是不缺有生意頭腦的人一千四百八十 對錯之間九百三十 崔琰也成了堅定的加稅支持者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一千一百六十二 魏軍劍指西域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一千一百八十五 恐慌從官場很快蔓延到了民間二百零一 袁隗不甘心八百三十二 皇帝也是需要休假的七百五十一 我希望天上趕緊降下一道雷把郭子鳳劈死一千三百五十九 終於瘋了,皇帝終於瘋了!一千二百二十五 有人要陷害我!四十二 殺手一千一百九十六 荊州進入戰時狀態一千二百零六 皇帝終究沒有做那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八百六十 我等的性命算是保住了五十三 學生是老師的弟子,不是袁氏門下走狗一千五百零二 劉健的確成長爲了一個標準的末代皇帝一千二百一十三 這種地位,是你程仲德說動就能動的?四百五十 聯姻的神奇魔力一千二百九十五 把虛假的主動權還給羅馬,拿到真正的主動權六十一 做一枚稱職的棋子五百九十八 合肥之戰(下)五百六十六 他們還想再賭一把五百九十四 孫權看着合肥城出神二百九十 投石機的再現五百三十一 三州同盟四百零五 贏了一統天下,輸了冢中枯骨五百零六 我實在爲將軍感到不公七百六十六 要用史書來秀恩愛一千四百九十 郭瑾想要政治影響力七百一十三 被趕出家門的曹操一千零六十三 這是司馬氏向曹氏報恩的機會一千五百五十三 郭承志不懂郭鵬的落寞一千二百零三 皇帝終於要出手了五百一十 你不要過來啊!八 悲慘世界九百八十九 來自後院的烽煙一千一百四十八 西域的鬥富浪潮九百六十八 郭某人頓時多了許多孝子賢孫九百三十一 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一千四百六十四 被棍子打疼了才知道什麼叫謙虛四百七十四 楊彪露出了一絲悔意一千一百零九 魏軍的鋼鐵洪流一千一百六十五 小國寡民就是那麼不堪一擊一千五百二十二 雲州治安戰九百六十七 天朝上國真不愧是天朝上國八百零二 不知蒯君能否爲我分憂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一千四百九十八 殺人不誅心,就等於什麼都沒做一千三百二十三 難道要變成第二個曹仁?一千四百八十六 郭鵬對司馬懿徹底失望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一千四百零八 某種意義上來說,郭珺很有生意頭腦一千一百一十五 將來我要是死了,就葬在狼居胥山如何?一千三百九十四 全軍大比武一千三百七十八 趙雲十分後悔一千三百零一 要跟我一起出海嗎?一千三百九十八 羅馬帝國糟糕的制度開始發揮它的威力二百五十 大漢,要不行了一千一百六十九 郭鵬欣賞曹昂的秉性五百八十五 郭某人可不是傻白甜五百八十二 孫吳的立國之戰四百七十七 父與子一千一百五十一 黃龍殿會議的召開已然不可阻止一千二百六十 士燮犯了郭鵬最大的忌諱一千零二十五 郭某人絕不認同!二百六十四 雙袁爭霸一千一百七十六 國際已經沒了一千一百九十五 讓荊州重新變成我們荊州人的荊州關於張飛的一點問題說明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五百零二 那一天,郭鵬已經想到了一千一百二十 得到了郭鵬的許可,難樓就更加開心了一百五十四 郭鵬對自己的未來有極其明確的規劃一千三百五十九 終於瘋了,皇帝終於瘋了!六百五十八 誇官一千一百三十七 他們產生了些許的憂慮五百五十九 孫策痛恨自己的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