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死裡逃生

我,死了麼?

恍惚間,陳驀發覺自己彷彿置身在一個詭異的空間中,四周漆黑一片,寂靜無聲,寂靜到甚至連自己的呼吸聲與心跳聲都聽不到,僅剩下思維仍然運作着。

不知怎麼,陳驀的腦海中漸漸浮現出了他所經歷過的事,後世的日子,在黃巾的日子,周倉、裴元紹、張素素、孫堅,這些他所認識的人逐一浮現在他腦海。

呵!

當陳驀想起自己與孫堅的那場戰鬥時,他忍不住自嘲一笑,因爲那場戰鬥讓他徹底明白了什麼叫做正統的武人,任何旁門左道得到的力量都比不過紮紮實實一點一滴的苦學。

【崩勁】、【斬鐵】、【剛體】,在遇到孫堅之後,陳驀纔算徹底明白了何謂武人,何謂武人的技藝。

與陳驀所看過的武俠小說不同,這個時代的武人並沒有什麼飛檐走壁的能力,但是他們所掌握的技藝,卻絲毫不比武俠小說中的武功遜色。

在與孫堅的戰鬥中陳驀瞭解到,但凡武人,最先要掌握的,是基礎,換句話說也就是基本功,其中包括【弓】、【騎】、【槍戟】、【劍】四樣。

【弓】就是指弓弩,雖然不要求百步穿楊,但是至少得會;而【騎】就的是指騎術,一身精湛的騎術那是武將的根本;而【槍戟】則是泛指武器,一般代表戰馬上所用的長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凡是帶長柄的長兵器都包涵在內;而最後的【劍】,並不是指普通的長劍,而是指短劍,長兩尺、寬兩寸,大小與匕首相似,簡單地說就是副武器,基本上每一個士卒腰間都配置着這麼一柄短劍,用來應付突發情況。

其實按理來說,在漢朝的正規軍中,普通的士卒也被要求掌握這些,尤其是精銳,就拿陳驀所碰到過的三河輕騎來說,他們日間的操練便是這些。

那麼要問武將與士卒的區別在哪呢?

難道是基本功的紮實與否?

當然不是,作爲武將,除了要掌握【弓】、【騎】、【槍戟】、【劍】之外,還要掌握一門特殊的技藝,那就是【氣】。

【氣】的說法,最早來源於道門,講究天地萬物都有靈氣,這氣代表的就是生命力,尤其是人,打個比方,古語有句話叫酒色財氣,其中氣所代表的圖案,那就是人。

在武人中,氣又分兩種,一種是【外息】、一種是【內息】。

【外息】指着是衍生於人體內負面情緒所滋生的暴戾氣息,大多被稱爲殺氣、戾氣、煞氣、戰氣等等,顏色呈黑色,形狀爲霧狀,性寒,主陰,但凡征戰多年、手中殺戮過多的武人,這種氣就愈加明顯,而且,這種氣一旦離開人體,便無法再回去,也無法消除,只能依附在人身體表面,但是依靠它,武將便能夠施展一些超越人類認識的武技,就好比孫堅曾用過的崩勁、斬鐵、附武、剛體等等。

而【內息】指的就是正統的氣,也就是指元氣,顏色呈白色、無形,性熱,主陽,這種氣只有紮紮實實練武才能得到,沒有絲毫僥倖,這種氣無法離開人體,一旦離開人體便會消失,它的作用,是能夠讓武將施展一些特殊的技藝。這個暫時不提。

戾氣主外,元氣主內,兩種氣息的作用大不相同,而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們的負效,如果把元氣看成是可以讓一個人活血化瘀、增壽延年的良藥,那麼戾氣就是一柄雙刃劍,但凡戾氣過重的武將,性格會逐漸變得暴戾,嚴重些的甚至會因此產生幻覺、神智錯亂,畢竟戾氣大多是由殺戮中獲得,按着道門的說法,這就是孽!

除此之外,武人又有【元】、【精】、【氣】、【力】的說法。

【元】指陽元,簡單地說就是指陽壽,之所以要提這個,是因爲有些武人掌握着一些禁忌的技藝,以折壽減元爲代價,做到一些平時做不到的事,還有就是陳驀所吃的藥丹,也歸在此類。

【精】,指的是精血,正規地說是心口的那幾滴血,但是一般都是泛指人體內的血,因爲武人有些招式,是需要消耗氣血才能施展的。

而【力】便是泛指武將的體力,雖說它排在最後,但是所佔的分量卻絲毫不輕,畢竟再強的武將,一旦耗盡了體力,也不會再有任何作爲。

值得一提的是,元、精、氣、力可以按次轉化,化元爲精、化精爲氣,化氣爲力,但是其他三樣可以借調養恢復,唯獨元、也就是陽壽是無法恢復的。

最後一個,也就是孫堅與波才曾經施展過的,由戾氣凝聚成形的兇獸,孫堅的一頭黑紋灰虎,而波才的則是一條三爪蛟蟒,按着武人的說法,這叫【本命】。這裡暫時不提。

言歸正傳,當陳驀再次睜開眼睛時,他發現自己躺在一張榻上,他有心想起身,但是才一動,他就感覺渾身上下劇痛不已,僅僅是一動脖子,就疼地讓他倒抽一口冷氣。

不過那陣劇痛,倒是讓陳驀明白了一件事,他還活着。

就在陳驀暗自琢磨的時候,他忽然聽到一陣腳步聲,隨即,在他的面前出現了一位灰髮老者,留着長長的灰鬍須,俯着身望着陳驀,笑呵呵地說道,“醒了?”

望着老者那笑呵呵的表情,陳驀沒來由地感到一陣尷尬,訕訕說道,“啊……是啊,是……是您救的我?”

“除了老朽,這屋裡還有人麼?”

陳驀尷尬地笑了笑,訕訕說道,“多謝老人家救命之恩!”

原本是感激之詞,沒想到那位老者一聽,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咳嗽一聲說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老朽今年三十有九,還不到那不惑之年,當不起老人家這個稱呼!”

三十九?

望着老者那滿頭的灰髮、滿嘴的灰須,陳驀有些傻眼。

這像是三十九麼?說九十三倒是能信,再說了,誰三十九就自稱老朽來着?

似乎是看穿了陳驀的心思,老者沒好氣地瞧了他一眼,隨即伸出一隻手搭着陳驀的脈搏,說道,“小子命很硬啊,當時你身受重傷、命垂一線,自從老朽把你帶回來,你整整昏迷了三個月,好幾次老朽眼瞧着就不明瞭,沒想到你又挺過來了……”

陳驀一愣,驚聲問道,“三個月?”

“別動,”老者一把按住陳驀,皺眉說道,“老朽剛給你接完骨,千萬不能動……”

“三個月……”陳驀喃喃唸叨着這三個字,腦海中不由浮現出張素素那姣好的面容,想着想着,他忽然感到頭部一陣劇痛。

老者顯然是瞧見了陳驀的不對勁,搭着陳驀的脈搏,搖頭說道,“小子,你吃了張寶研製的丹藥,對吧?”

陳驀愣了愣,問道,“您知道?”

“曾經在鉅鹿時倒是得到過一粒,爲了明白藥理,老朽也嚐了嚐,那可不是什麼好東西,傷身傷神不說,還折陽壽……”

爲了明白藥理嚐了嚐?陳驀算是明白這位老者爲什麼今年才三十九就一副蒼老模樣了。

“吃了幾粒?”老者問道。

陳驀想了想,就實說道,“七粒!”

“七……七粒?”老者猛地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望着陳驀,愕然說道,“小子你不要命了?七粒,至少減你幾十年的陽壽,這種旁門左道的東西沾不得!”

陳驀苦澀一笑,也不答話。

見陳驀不願細說,老者也不追問,搖頭嘆了口氣,半眯着眼睛搭上陳驀脈搏,隨即點點頭,說道,“唔,脈象倒是平穩了些,回頭老朽再給你配幾貼藥……”

望着老者眼中的關切之意,陳驀心中微微有些暖意,感激說道,“多謝老人家,不知老人家怎麼稱呼?”

老者眼睛一瞪,隨即似乎是瞧見了陳驀眼中真摯之意,哼哼兩聲,說道,“老朽姓華名佗……咳,今年三十有九……”

華佗?

東漢末年的神醫?

陳驀愣了愣,連忙說道,“多謝華老救命之恩!”

“……”

老者張了張嘴,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好好歇息,千萬不要亂動,要是接岔了,那可麻煩!”

“多謝華老!”

“哼哼!”華佗哼哼着出去了。

在此後的三個月,陳驀一直躺在榻上無法動彈,畢竟他全身骨頭碎裂,能活着就是個奇蹟了,他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與華佗閒聊。

但是華佗對其他事又不怎麼敢興趣,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陳驀的身體狀況上。

按着華佗的說法,張寶的丹藥確實是害了陳驀,但是呢,也算是救了他一命。

因爲與孫堅戰鬥時,陳驀抱着置之死地的心一口氣就將最後五粒藥全部吃了下去,便是那股藥效,再加上華佗的細心料理,才讓身受重傷的陳驀勉強支撐到今天,要是換做普通人,早就嚥氣了。

而且按華佗的說法,因爲那些丹藥的原因,陳驀新長的骨頭要比普通人堅硬,氣脈也要比普通人寬敞,唯一的害處,便是陳驀的陽壽因此大大受損。

要說還有,那就是陳驀的外息過重,外息就是戾氣,張寶的丹藥以及對孫堅的恐懼都大大刺激到了陳驀的負面情緒,以至於陳驀的戾氣甚至比一般的武將還要濃厚。

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因爲戾氣是一柄雙刃劍,能傷到別人的同時還會傷到自己,尤其是對陳驀這樣毫無根基的人來說。

但是不管說,陳驀算是活下來了,以往他總認爲生死無所謂,但是直到被孫堅殺死過一次後,他的想法漸漸改變了。

足足三個月,陳驀全身的骨頭才徹底長好,就當他在華佗的幫助下緩緩地走出屋外、恢復身體期間,天下發生了一件大事。

建寧六年十月,漢左中郎將皇甫嵩與黃巾之首張樑戰於廣宗,大破敵軍,斬殺張樑及三萬多人,焚燒車輜三萬多輛,此時張角早已病死,被破棺戮屍,運首級回京師。

十一月初,皇甫嵩與鉅鹿太守郭典攻打下曲陽,成功斬殺張寶,俘虜十多萬人。

隨後皇帝劉宏上表蒼天,述說剿滅黃巾的功勳,又將建寧六年改爲中平元年,至此,黃巾之亂乃平,雖然還有些黃巾餘黨仍在各地作亂,卻無法再撼動大漢根基。

大漢,氣運未滅!

第125章 隱藏的第122章 莽夫,難以匹敵的悍將第47章 搏虎(二)第41章 變天第58章 迴歸?第25章 貪狼的力量(二)第15章 部署第33章 九年第42章 追逐第39章 意外(二)第9章 西投漢中第52章 逼近的烏雲(二)第11章 再相會第30章 妖術對決第8章 敗!(二)第59章 迴歸?(二)第148章 車輪戰(三)第30章 匪夷所思的援手二第24章 錯愕第24章 錯愕第7章 虧欠的人情第41章 獵虎於丘(二)第34章 初試水戰第67章 退(二)第46章 搏虎第13章 再相會(三)第15章 最沉重的打擊第124章 窮奇與貪狼第72章 完結?第21章 斷後第43章 長阪坡第3章 匪夷所思的強援(二)第16章 首戰(二)第1章 內憂外患第22章 斷後(二)第36章 夜襲第112章 疏途(二)第65章 準備第12章 貪狼與飛廉第63章 約會?(二)第75章 營救(二)第81章 來自第三方的殺意第54章 偶遇第56章 了結(三)第46章 局勢第8章 將至的大限第25章 第一日:半渡而擊(三)第13章 再相會(三)第139章 離間第74章 一線希望?第24章 第一日:半渡而擊(二)第3章 匪夷所思的強援(二)第81章 來自第三方的殺意第20章 折道汝南第7章 邂逅第104章 橫生枝節(四)第30章 黃巾之名(六)第16章 首戰(二)第18章 長安之變第10章 長社之戰,攻城第89章 不錯的天氣第76章 營救(三)第67章 退(二)第15章 最沉重的打擊第88章 真不錯啊,天氣……第10章 長社之戰,攻城第20章 禍不單行(二)第96章 狼騎之名(二)第20章 善後第35章 弒君?!(三)第26章 陳留見聞第32章 戰火起荊州第1章 魂回千年第21章 錯認?第27章 黃巾之名(三)第34章 小疾不除,必成大患第142章 圈塊地皮第18章 神武魂第42章 暗流(二)第104章 橫生枝節(四)第32章 致命的誤會第8章 驚變第29章 匪夷所思的援手第70章 動搖的心第41章 退路(二)第51章 玉璽歸袁第十四章第81章 來自第三方的殺意第31章 不浮於水的辛秘第11章 顧慮第20章 折道汝南第32章 呂不韋與黃雀(二)第100章 風雨下的徐州(二)第13章 隱患第27章 黃巾之名(三)第23章 衝突二第72章 完結?第71章 人心(二)第79章 復甦的魂第27章 荊州之戰前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