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竹紙雕心(三)

清波館的寒秋夜, 宋雲輕在館內點燃了二十幾盞燈,掌櫃們把所有的硯、墨都搬了出來。

宋雲輕一點一點地教陳樺等人如何裝幀抄本(1),周慕義和翰林院的其他幾個庶吉士在燈下扼袖走筆, 徹夜未休。

楊婉照着自己之前的寫生, 獨自一人重畫鄧瑛。

奈何畫技卻依舊停留在少兒學畫時的水平。

於是三日之後, 楊倫在內閣值房裡, 看見了比例嚴重失調的鄧瑛小像, 堂而皇之地嵌在《東廠觀察筆記》的民間抄本之中。

那畫的風格和楊婉那個人一樣的,根本不知師從何人,自成一股荒唐氣, “滑稽”地對抗着看似嚴正地大明律,看起來力量極弱, 卻又因爲那股荒唐氣, 與大明政治格格不入, 反而令人不知從何攻破。

楊倫看得又是痛,又是快, 最後甚至禁不住哽着喉嚨笑出聲來。

閣臣們原本各自沉默,聽到楊倫的笑聲,都擡頭看向他。

雨後大寒的天,楊倫在室內捂得熱了,頭頂在窗下冒着一陣白煙, 倒成了這房中唯一的一絲生氣兒。

白玉陽咳了一聲。

衆閣臣忙收回目光。

白玉陽側身問齊淮陽道:“總憲(2)什麼時候來。”

齊淮陽看了一眼天色, 回道:“應該快了。”

白玉陽端起冷茶喝了一口, “你們今兒進來, 就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 在外面都聽不見看不見麼,非要等督察院來, 纔敢附和出聲音來麼。”

衆人都知道他說的是什麼事,但顧及楊倫在場,一時沒有人出聲。

齊淮陽道:“首輔大人,凌遲的刀數都定了,到了秋後就要行刑。即便有這本書流傳,刑部也不會改判,他被看守在詔獄中這麼久,陛下也沒有別的旨意下來,依我看,請旨把現傳的書焚了,就了事吧。”

“了不完的。”

督察院左督御史一面說一面撩袍而進。

他來時淋了些雨,肩上溼了一大片,但仍然不肯開脫解官袍。

白玉陽問道:“總憲從什麼地方過來。”

左督御使應道:“從順天府前面過來。”

他說着將一本書遞向白玉陽,這本書沒有在任何書坊販售,但是順天府後面的幾個客棧裡,人人都在傳閱。”

白玉陽道:“北鎮撫司和兵馬司在做什麼。”

左督御史道:“兵馬司被鎮撫司壓制,如今不敢動彈,清波館的那個楊婉……”

他說着看向楊倫,頓了頓道:“這個女子的身份有些不一樣,寧妃患疾以後,她畢竟照撫過陛下的起居,鎮撫司敢強硬地過問此事,一定是奉了陛下的旨意。且他們也不是沒有做事。之前在京城流傳的這本書,是清波館的刻本,張洛已經將館內所有的刻板全部帶走銷燬,連館中儲存的印墨和棉紙也都帶走了,如今我們看到的這本書,是出自民間的抄本,除非嚴令銷焚,不允許民間再傳抄,否則是禁不了的。”

齊淮陽道:“這得交章給陛下,啓內閣議……”

“今日交章明日啓議,上再駁一回,這本書就要在京城人盡皆知了!究竟是哪些人在抄這本書,下獄重懲!”

左督御使道:“翰林院庶吉士周慕義,唐平,宋子鏨皆抄過此本。”

白玉陽偏頭疑道:“周慕義這個人,聽起來怎麼有些耳熟。”

齊淮陽應道:“周慕義是貞寧十四年的進士,唐平,宋子鏨與他同年,這些人都出身杭州,是滁山和湖澹兩個書院的學生。”

左督御史道:“學田案中的兩個書院是這兩個嗎?”

齊淮陽點了點頭,“是這兩個。”

白玉陽“噌”地站了起來,拍案道:“這些人瘋了嗎?何怡賢的勢力盤踞杭州,杭州的學政那般艱難,他們心知肚明,此時怎麼敢替學田案的的罪人洗罪。齊尚書,立即上書彈劾此人!”

“白首輔。”

白玉陽回過頭,忽然看見楊倫翻壓着書頁,舉本走向他。

“大人不是覺得,翰林院的這些人不識好歹嗎?我請首輔大人,仔細一讀,這本書中所記錄的杭州學田案始末。”

白玉陽喝道:“企圖脫罪之言,何必污我等之眼。”

“這不是脫罪之言!”

楊倫擡高聲音,懇道:“如果沒有學田一案,貞寧十二年我也回不到京城。”

左督御史問道:“楊大人,此話何意。”

楊倫稍稍平復了一陣,開口道:“貞寧十二年,我在南方主持清田,下杭州時被人暗害墜江,險些死在船上,這件事過去很久了,久到諸位都忘了,當年清田時,南方大戶但凡有人在京,都攀附着來了。福清長公主爲了駙馬的弔詭田親自進京,浙江的何黨官員處處掣肘,我與國子監遣去丈清土地的官員,受到的阻力有多大。鄧瑛名下的那些學田,之前是何怡賢的,至於他爲什麼要認下那些田……”

他說着頓了頓,擡手指向門外,“爲了救我們的命,爲了保下南方清田的成果。諸位大人,我楊倫從杭州回京,滿載讚譽,如今新的賦政,依託清田一策,在南方推行,我倒是還有命,可去南方看一眼,而保下我性命的人……卻要擔着這個罪名死,我楊倫,當真不服!”

這一番話,令左督御使失了神,半晌方對白玉陽道:“此事有憑證嗎?”

白玉陽尚未開口,便聽齊淮陽道:“算有一些佐證,我奉旨抄了何鄧二人的家,鄧瑛在京城和地方都沒有田產和房產,居所內只抄出十餘件舊衣,和幾包傷藥,還有二十兩白銀,且那二十兩白銀是清波館的楊婉所寄。滁山、湖澹千餘畝學田,其上產出在他的家中皆查搜不到,他父親早年被處死,他是斷了家籍的人,這些錢物散不出去。”

他說着,拾起楊倫擲下的那本書,“我也是看了這本書,才知道這些田上的產出,竟然全部被他還了回去,不過此事尚未查證,仍是楊婉的一面之言,不知還有沒有必要,再審鄧瑛。”

左督御史怔了怔,“所以翰林院這些人才……”

“你們何意?啊?”

白玉陽斷下了左督御使的話,提聲道:“要爲他翻案嗎?你們也知道,那是楊婉的一面之詞,就憑着這個女人的一面之詞,便要推翻內閣、刑部議定的事。諸位大人,我問問你們,我大明官政的尊嚴何在?”

“在朝爲官,一身的清正修煉得尚不如我妹妹一個女子,談什麼尊嚴?”

“楊倫!”

白玉陽青經暴突,幾步上前,逼到楊倫面前,“休要在衆臣面前胡言!”

楊倫擡手向白玉陽行了一禮,“是,我可以閉口不言,但天下筆墨自有情義相陳。”

**

正如楊倫所言,天下筆墨自有情義相陳。

中秋前夕,楊婉所寫的《東廠觀察筆記》在京內傳抄開來,儘管五城兵馬司對這本書進行了幾輪清收,但奈何翻抄的版本過多,不光是京城內學生,連一些大戶的讀書人家,也開始私抄起來。那個被關在詔獄中,惡貫滿盈,罪該萬死的閹人,以另外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形象,出現在了楊婉溫柔的文字當中。

除了張案,桐嘉案,清田案等幾個大案的覆盤之外,他的飲食起居,他受過的刑傷,他在‘戴死罪’之時,平靜的生活細節,被楊婉以一種輕鬆而暗藏殘酷的筆調復原了出來。繼而是他對師友的心意,對大明王朝的執念,他對天下人的文心。

這些原本難以描述的東西藏在那副略有些搞笑的人像白描之後,帶着這個時代的不甘,又隱着下一個時代,隔世而述的悲憫和關懷。

很多人雖不肯妄信楊婉的“一面之詞”,但卻在閱看時,忍不住時時臨紙而哭,忍不住將其中一些篇章抄錄下來,拿與友人辯論。

在靖和初年的這個秋天,因爲楊婉的一本《東廠觀察筆記》,鄧瑛的名字在京城內外不斷被提起。後來,甚至有幾個私坊重新爲這本書刻了板子,清波館的人在街市上買到刻本的時候,錯愕又激動,宋雲輕甚至有些想哭。

**

清波館內,楊婉寫盡硯中的最後一點餘墨,外面日已偏西。

她擡起頭揉着手脖子,朝門廊處看去。

鄧瑛穿過的那雙拖鞋還在門前,幾片秋葉從邊上捲過,潮溼廊底反出一陣一陣青苔的氣息。

楊婉穿着自己的拖鞋起身走到廊上坐下來,將腳和鄧瑛的鞋子並在一處。

楊姁端着湯藥走過來,看着她的模樣,溫聲道:“想廠臣了?”

楊婉笑了笑,“不想。”

“爲何?”

楊婉看着那雙鞋子道:“他對我真的渣得明明白白。”

她說完目光一柔,“也不知道,他還記不記得我說的話,在牢裡要多吃點,多睡點,頭髮紮起來,不要跟個蓬頭鬼似的不體面……”

楊姁放下湯碗,和楊婉一道坐下。

“現在聽你這些,到不覺得悲傷。”

“是吧。”

楊婉將頭輕輕地靠着在楊姁肩上,“我也不覺得悲傷了。”

她說着放低了聲音,“姐姐,我有彌補到你的遺憾嗎?”

“嗯。”

楊姁輕輕地挽了挽楊婉額前的碎髮,“受苦了。”

“沒有。”

楊婉伸出手,輕輕摟住楊姁,“姐姐,我覺得,我可以去見鄧瑛了。”

“是。”

楊姁輕輕地拍着他的背,“你可以去見他了,讓他好好地坐着,聽你說話。”

楊婉輕聲問道:“姐姐知道我有話要跟他講嗎?”

楊姁擡起頭閉上眼睛,想起文華殿前那最後一面。

鼻腔發燙,喉嚨梗塞。

她忍住聲中的顫意,含淚道:

“知道啊。”

59.獨住碧城(五)152.銀沙啄玉(八)95.江風寒露(二)2.傷鶴芙蓉(一)57.獨住碧城(三)62.獨住碧城(八)52.冬聆桑聲(五)28.陽春一面(六)165.我和鄧瑛的大明日常(啊哈篇)113.月泉星河(一)63.獨住碧城(九)30.晴翠琉璃(二)80.蒿里清風(七)61.獨住碧城(七)20.月伏杏陣(四)149.銀沙啄玉(四)100.江風寒露(七)10.仰見春臺(三)7.傷鶴芙蓉(六)13.仰見春臺(六)47.瀾裡浮萍(九)64.天翠如翡(一)112.杏影席地(九)1.楔子93.山月浮屠(十)132.夕照茱萸(二)33.晴翠琉璃(五)107.杏影席地(四)49.冬聆桑聲(二)56.獨住碧城(二)83.蒿里清風(十)90.山月浮屠(七)49.冬聆桑聲(二)63.獨住碧城(九)118.月泉星河(六)158.竹紙雕心(四)11.仰見春臺(四)21.月伏杏陣(五)34.晴翠琉璃(六)109.杏影席地(六)110.杏影席地(七)46.瀾裡浮萍(八)20.月伏杏陣(四)87.山月浮屠(四)80.蒿里清風(七)89.山月浮屠(六)84.山月浮屠(一)134.夕照茱萸(四)150.銀沙啄玉(五)105.杏影席地(二)104.杏影席地(一)28.陽春一面(六)2.傷鶴芙蓉(一)121.還君故衫(一)96.江風寒露(三)58.獨住碧城(四)68.天翠如翡(五)39.瀾裡浮萍(一)171.我和楊婉的現代日常(地震篇)37.晴翠琉璃(九)78.蒿里清風(五)29.晴翠琉璃(一)95.江風寒露(二)35.晴翠琉璃(七)111.杏影席地(八)150.銀沙啄玉(五)161.尾聲:檐下芭蕉雨162.終章:終生不渝51.冬聆桑聲(四)22.月伏杏陣(六)56.獨住碧城(二)25.陽春一面(三)163.我和鄧瑛的大明日常(養病篇)171.我和楊婉的現代日常(地震篇)69.天翠如翡(六)40.瀾裡浮萍(二)30.晴翠琉璃(二)136.夕照茱萸(六)157.竹紙雕心(三)29.晴翠琉璃(一)129.還君故衫(九)103.江風寒露(十)95.江風寒露(二)47.瀾裡浮萍(九)133.夕照茱萸(三)155.竹紙雕心(一)91.山月浮屠(八)21.月伏杏陣(五)153.銀沙啄玉(九)115.月泉星河(三)11.仰見春臺(四)77.蒿里清風(四)105.杏影席地(二)52.冬聆桑聲(五)81.蒿里清風(八)141.寒江渡雪(三)105.杏影席地(二)67.天翠如翡(四)32.晴翠琉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