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血腥的內廷(二)

按大明制,這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都給事中、給事中們統稱科員,而都察院和那兩京十三道的監察御史們就是道,合起來便是科道,管的事情只有一個,那便是督查大明上至內閣下至地方府縣的所有官吏。按理,這科道官權力如此之大,其本身的品級自然也應該高,否則何以震攝那些中央大員地方督撫呢。然而事實卻是,整個大明朝的所有科道官的品級都很低,各科的都給事中也好,監察院的監察御史也好,大部都不過六七品,偶有幾個五品的就了不得了。當然,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和副都御史們那是特例,他們的品級可高得很,三品有,二品也有,有的更可以下放地方,任一省督撫之職。比如前不久剛剛投靠魏忠賢,認其爲乾爹的崔呈秀便是領着右副都御史兼了淮揚巡撫一職的。再如東林黨的另一大佬,已經過世的漕督李三才,也是擔着都察院右都御史一職的。但除了這左右都御史外,科道官員絕大部分可以說都是小官了,用“芝麻綠豆”來形容他們的品級,怕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以小官彈劾大官,可是太祖皇帝別有匠心之舉,自古等級森嚴,向來都是由上而下的監督,只有高官監督、制約下官,以貴制賤。而太祖皇帝卻別出心裁,於百官之外,獨設科道,“以卑臨高”、“以小制大”、“內外相維”,有事可以直陳天子。“位卑”則因官小,所以愛惜前程的念頭就小了,不會因爲“高官厚祿”而有頗多顧忌,也不會像官場“老油條”那般處事。對違法亂紀姑息遷就,敷衍推諉,“權重”則因有能整飭吏治之威重,所以能充分發揮其監察作用。因此科道可不僅僅是擁有典論能力,那是在皇帝面前,在下邊,科道官可是實權甚重,頗受地方官吏看重和忌憚。

自當今天啓皇帝即位起,這科道便掌在了“三案”有功的東林黨人手中,六科之中除了刑科,其餘五科的都給事中都是東林黨的人把持着,監察院的十三道御史們更是有九人出身東林,這左右都御史也由東林黨的左光斗、楊漣等人把持,可以說,閹黨對於科道的影響力幾乎爲零。因此,朝野的清議與民間的輿論也基本上是一邊倒向東林,但凡朝中出了什麼事與閹黨扯上關係的,東林黨人把持的科道在第一時間也總是將矛頭對向魏忠賢,做到對人不對事的地步。閹黨做得不好的他們罵,做得好的也罵,總之,這科道在東林黨手中,原則就一條,那就是不問清紅皁白,不問是非屈直的抹黑攻擊閹黨。

現在左光斗因爲牽涉中書舍人汪文言的案子被東廠奉旨鎖拿,但楊漣和高攀龍他們還在,所以這都察院仍是東林黨的天下。那幾個暗中與魏忠賢有勾通的御史們只能在暗地活動,明面上仍是不敢在都察院有任何抗衡東林黨的舉動的,否則,依着楊漣的行事性格,只怕不等魏忠賢搭救,他們便要捲起包袱走人了。

內廷之中魏忠賢聽了袁大海建議,要以五百刀斧手來應對次日天啓早朝,司禮掌印太監王體乾率人清理內奸時,都察院裡也是忙得熱火朝天,不過與前幾日不同,這時的一干御史們人人臉上都有一股興奮勁,準確說,在這幫東林黨御史的臉上,洋溢出的是勝利的喜悅。

皇帝終於朝會了!

在等了三天後,這個讓人激動的消息鼓舞着每一個人,甚至連平日不苟言笑的楊漣也偶爾發出了爽郎的笑聲。

爲國誅賊就在明日!

楊漣是發自內心的興奮,皇上早朝的消息就好像久違的雨露一般,讓他神情大振,葉向高討好似的書信更讓他志得意滿。不過皇上雖然明日早朝了,自己可以當廷面君,直奏魏閹大逆,但楊漣仍不敢掉以輕心,在最初的喜悅和興奮之後,他與高攀龍一起督促周宗建、李應升等人立即辦公,寫附議折的寫附議折,寫聯名狀的寫聯名狀,到各科串連的串連,到王公大臣那通報的通報,實在沒撈到事的也哪都別去,就呆在都察院裡,隨叫隨到。

被勝利和希望衝得頭腦發熱的御史們好像上了發條的鬧鐘般,不停的出入着都察院,對外面監視他們的東廠番子們也不在害怕,甚至還耀武揚威般的從他們面前大搖大擺走過,不是摞句“鷹犬爪牙”就是罵聲“無恥小人”,前後變化使得番子們也是忐忑不安,均不知出了什麼事。

御史言官們的職務可以說很忙,也可以說很輕閒地很,這忙與不忙其實全看你是否用心政事,或者說,是否有事需要你。若是朝中無事,那兩眼望去,天下一派清明太平,自然手中無事,這沒事的日子不過是每日喝喝茶水混日子罷了。這要有了事,嘿,那可是人人帶勁,勇往直前了。

爲國誅賊是大事,爲蒙冤入獄的左大人翻案也是大事,打擊異黨更是大事,在大是大非面前,東林黨的那些年輕而不失幹勁的御史言官們再一次充當了“正義”的先行者。

自宋以來,儒家最重禮法名教,而對於讀書人來說,“餓死事極小,失節事大”。士人,尤其是算得上清流榜樣的御史言官們,對於投靠魏忠賢這個太監,那簡直就和婦人失節沒什麼分別,非逼不得已,很少有言官會選擇去投靠一個太監,這也是爲什麼科道之中只有刑科都給事中是魏的人,而其餘幾科對魏不屑一顧的原因。

爲了心中的理想和正義,爲了明日的聲名和清議,御史們都是卯足了勁要在明日與閹黨大戰一回了。一時間,都察院和楊漣也再次成爲衆人矚目之所在,從消息傳開起,連續多日門庭冷落的都察院又開始熱鬧起來。就連往常從來不至的吏部也開始有人來登門拜訪了。

當魏大中不知道第幾次代表楊漣送幾員來訪官員再次出到大門時,突然,他發現不遠處有一隊人正向這邊跑來,伴隨着那些腳步聲的是騷動的聲音,鬧哄哄的,在那幾員官員詫異的注視中,他們發現衝都察院來的是一支奇怪的隊伍,最前頭的是一大羣各式袍服的太監,而後面的則是幾十個手裡提着水火棍和鐐銬的錦衣衛,跑在最前頭的那個太監手中還拿着拘人的火籤,嘻嘻哈哈地就奔了過來,人還未到,尖利的聲音便傳了過來:“哪個是周宗建,哪個是周宗建...”

第128章 東林點將錄(上)第136章 趙南星(下)第28章 大人很俊俏第147章 五百刀斧手(四)第139章 人去屋空第28章 大人很俊俏第186章 大幕拉開(二)第66章 黑獄(七)第223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六)第131章 炮打東林黨第166章 借刀殺人第169章 公公,千歲請您自裁第67章 黑獄(八)第109章 窩裡訌了?第188章 大幕拉開(四)第37章 擴編東廠第84章 任容妃第101章 鎮壓(下)第237章 無恥之徒(五)第70章 黑獄(十一)第31章 齷齪的翰林院第70章 黑獄(十一)第198章 我要做魏忠賢的女婿(上)第62章 黑獄(三)第101章 鎮壓(下)第206章 東林狗咬狗(中)第63章 黑獄(四)第70章 黑獄(十一)第111章 不殺此輩,不足以明綱紀阮大鋮獻寶第56章 黑旗進京(上)第231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六)第233章 無恥之徒(一)第66章 黑獄(七)故事說明第76章 大幕拉開第200章 人間正道是武夫(上)第86章 天啓第147章 五百刀斧手(四)第87章 化兇爲吉第172章 天下事,東林不行(上)第104章 閹黨《真理報》第39章 利益瓜葛第19章 去找熊廷弼第227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第178章 小魏爺爺第191章 大幕拉開(七)第33章 四大檔頭第204章 姑娘,你可別坑我第144章 五百刀斧手(一)第21章 把水攪得再混些第216章 改換門面第7章 管事太監王啓年第154章 血腥的內廷(四)第14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2章 公公救我第109章 窩裡訌了?第111章 不殺此輩,不足以明綱紀第66章 黑獄(七)第18章 須防清君側第193章 喜極生悲(上)第152章 血腥的內廷(二)第56章 黑旗進京(上)第1章 番子來了第230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三)第12章 公公救我第90章 公公放心第105章 廷杖第236章 無恥之徒(四)第61章 黑獄(二)第231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四)哪這麼多廢話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第109章 窩裡訌了?第220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三)第169章 公公,千歲請您自裁第28章 大人很俊俏第149章 內廷大清洗(中)第144章 五百刀斧手(一)第214章 東林大財主(中)第207章 東林狗咬狗(下)第97章 內廷有人第185章 大幕拉開(一)第29章 寶哥哥馮銓第63章 黑獄(四)打就打誰怕誰第164章 御馬監第44章 武裝太監第138章 抓人,抓人!第207章 東林狗咬狗(下)第165章 司御之爭第3章 誓保閹黨第173章 天下事,東林不行(下)第131章 炮打東林黨第135章 趙南星(上)第95章 都察院第32章 要報仇 入閹黨第41章 黑旗箭隊第161章 血腥的內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