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趙南星(下)

“楊漣與左光斗是否刻意對我隱瞞汪文言劣跡,老夫不敢擅斷,但老夫在此之前,從未聽聞汪文言過往事蹟。”

趙南星並沒有肯定袁大海的問話,而是打了個擦邊球,他的意思很簡單,第一,他從來不知道汪文言過去的劣跡:第二,他不敢確定楊漣和左光斗是否刻意對他隱瞞了事實。言外之意就是一點,言官們說他包庇宵小的罪名是肯定不能成立的,因爲他並不知情。不知者不怪,不知者不罪。

“大人是天官之尊,在朝數十年,大人所說,下官焉有不信之理。”

袁大海點了點頭,沒有反駁或者指責趙南星在狡辯什麼,而是順着他的話風說道:“既然如此,那下官是否可照實回奏皇上,楊漣與左光斗有勾結奸小之實,而大人卻受二人矇騙,誤以奸小爲良善而結交呢?”

趙南星略一沉吟,開口說道:“楊大洪過往便有結交內侍之嫌,王安在時,他與王安走動頗密,移宮之時,更是他與王安密謀,其間我外朝乃至內閣多不滿此人,觀此人行事,結交奸小圖私利怕是爲真。不過…”說到這,他頓了一頓,眉頭皺了皺,眼中掠過一道不易察覺的精光,續道:“不過依老夫看,左大人未必也就知情,怕他與老夫一樣,也是受了矇騙所致,這纔對汪文言信任有加。”

袁大海聽後,搖了搖頭,說道:“大人是吏部尚書,若說大人對汪文言這等宵小混跡朝堂一點責任也沒有,倒是叫下官難以相信的。”他很問問趙南星爲什麼對同是東林黨人,也同爲東林領袖的楊漣如此仇視和不屑,但想了想,還是忍住沒有問。因爲〖答〗案不用問也是能猜出的,無非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這個恩怨完全是“利”字引發,與人的閱歷與年紀並無直接關係。想道趙南星的性格和他所做的那些事,似乎也可以解釋得通趙南星爲什麼如此“配合”概因他不想自己被牽進去。

聞言,趙南星似笑非笑的摸了摸鬍鬚,突然起身,緩緩朝前走了兩步,停下腳步後,扭過身來看了眼袁大海,輕笑一聲:“汪文言的內閣中書之職是內閣直接任命的,並未走我吏部,若說起來,我吏部也只是奉內閣之命辦理,倘若皇上真要深究,這事也是罪在內閣,而不是罪在我吏部。”

“大人這番話,可是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倒也清白得很。”

袁大海也跟着起身,朝前走了一步,正色說道:“若是下官將大人這番話據實上奏,大人可知會有什麼後果?”

“有什麼後果?”

趙南星有一種居高凌下的氣勢,讓袁大海有一種被壓的感覺。那種氣勢是一榫久經官場,一直爲人上人才有的氣勢,準確的說,是一種上官對下官特有的氣勢。不舒服歸不舒服,袁大海的臉上依然是一種謙卑的模樣,彷彿在趙南星面前,根本沒有他說話的份。

“後果有兩個,第一,楊漣有結交內侍之嫌,併爲一己私利縱容包庇奸邪汪文言,爲其行不法之事,從中謀利。第二,內閣對於汪文言的任命有違法理,按理,首輔應當引咎辭職。”

wWW★тт kΛn★¢O 趙南星聽後,只微微點了點頭,沒有其它反應。從吏部衙門被東廠番子鎖拿到這裡後,他便知道自己要想出去,必須捨棄點什麼才行。

而他又一向是一個有失必要有得的人,所以他必須交待些能夠讓自己脫身的東西出來,如果能讓自己黨內的政敵和眼中釘倒個大黴,他自是樂意不過的。至於魏忠賢會從中得什麼利,他卻是並不在乎的,因爲在他看來,對付一個太監遠比對付楊漣和葉向高容易得多。

趙南星急着要出獄,他急着要重新被任命爲吏部尚書,因爲他籌劃…

一年之久的京察還有四天了。時不待我,錯過此次京察,他將抱撼終生,他真的老了,上天留給他一統東林黨,再造衆正盈朝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若是這次京察不能一掃閹黨爪牙,他就只能再等四年。試問,

人生有幾個四年可以虛耗呢?所以,在他的內心深處,他遠比任何一個人都急,更何況,楊漣已經發動,若是讓楊漣成功,一舉剷除魏忠賢,那他的聲威將在黨內與朝堂上不日中天,屆時,只怕天下人只知他楊大洪,而不是我趙南星了。

因此,無論如何,趙南星都不能讓自己陷在東廠,他必須設法讓自己重回吏部,主持本屆京察,否則,他很難說清自己是否還有時間和能力完成自己畢生的籌劃…,讓大明真正處於一個由“衆正”把持的局面中。

見趙南星不吭聲,袁大海跟着說道:“如果皇上信了大人的話,那下官可以斷定,首輔必然去職,楊漣也將被免職聽審,而大人則毫髮無損,安然出獄。”

“老夫本就無罪,這東廠本就不該來,既已說明,自當出獄,難不成還在你東廠久呆不成?”趙南星笑了起來,笑得很是開朗,笑得也很有底氣,與他老邁的樣子恍若兩人。

袁大海一動不動的站在那,等到趙南星笑聲停歇之後,才道:“恕下官直言,要是事情真如大人這般所說,那下官真的有點爲大人你擔心了。

“爲我擔心?”趙南星一怔,不明白袁大海意欲何指。

袁大海微微一笑,解釋道:“楊漣與首輔都是你東林黨人,爾今大人卻將罪責推給他們,事情傳了出去,東林黨內怕是對大人要頗多非議吧?”

趙南星昂首一擺手,不以爲然道:“東林諸君,皆爲正人君子,攻邪黨不遺餘力,清家醜也是人人爭先,絕不因一黨之人而起私心,這個可不須你東廠擔憂,本官既然照直說,就有照直說的底氣!老夫爲官數十年,可曾怕過別人的風聞?但知秉公辦事,法理無情,絕不因人而異!“大人讓下官真的有點佩服。”

趙南星一番斬釘截鐵外加理所當然的話語讓袁大海暗歎一聲,他原以爲趙南星既然是個固執的老頭,那想要他配合,就要費出相當大的努力,哪知趙老頭自己倒貼送上門來,一番話從他嘴中說出,着實讓袁大海驚訝萬分。

理直氣壯的說了那番話後,趙南星突然有種失落的感覺,不知道爲什麼。袁大海也沒有說話,兩人就那麼怔怔的看着對方。片刻之後,袁大海打破沉默,輕嘆口氣,說道:“大人是否打着棄車保帥的念頭呢?在下官看來,大人眼中的車便是楊漣、首輔乃至左光斗,那帥卻是大人您自個。”他這話是問得直接了,已經表明雙方立場了,並不諱言閹黨與東林之爭,也不諱言趙南星心中的齷齪了。

“老夫只知忠於王事,報效朝廷,造福天下蒼生,個人私念從來沒有,你也莫要胡自猜測。你可知,老夫一世英名可不是憑空而來的!”

袁大海的話讓趙南星十分不滿,他肯和這個東廠的千戶在這談上這麼多,爲的只是要儘快出獄,換作平時,只怕一個好臉色都不會給這個鷹犬番子。卻不想這番子得寸進尺,竟和他說這等不知輕重之語,着實讓他不快。但心中怒歸怒,臉上的神情卻絲毫不變。然而他越是這個樣子,袁大海越是要激他一激,乾笑一聲後,突然說道:“大人可知你所說,正是下官急需,或者說,是我們督公非常願意聽到的。用親者痛,仇者快來形容大人剛纔所說的話,怕是最恰當不過的,不知大人又是如何想的呢?”

趙南星微哼一聲:“老夫照直說事,不問其他。這番話利於何人,不利於何人,從不是老夫所考慮的,老夫心中所想只有大明的江山社稷,除此之外,任何事都不是老夫所關心的。”

“難得大人這麼配合下官,下官自然娶對得住大人。不瞞大人,

汪文言已經招供,據他據供,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人私下收受熊家人賄銀四萬兩,欲謀熊廷弼出獄。這份供詞已經由汪文言本人簽押,熊廷弼及其子熊友安也都招供,可以說是鐵證如山。一旦證詞呈給皇上,那楊漣、左光斗等人必然難逃法網!”

聽了這話,趙南星出奇的一點反應也沒有,只淡淡的說了八個字:“禍由自取,罪有應得。”

“禍由自取,罪有應得?”

袁大海喃喃自語一聲,失聲一笑,側臉朝門外叫了一聲:“來人,送趙大人回去。”

當下進來兩個番子,趙南星雖有點意外袁大海這麼快就送自己回去,但也不多言,邁着官步在兩個番子的押送下回到他的牢房。待他走後,錢恩側身閃了進來。

袁大海問他:“你都聽到了吧?”

錢恩點了點頭,有些疑惑道:“趙南星打得什麼算盤,他怎麼會這麼說?如果照他說的上奏,那首輔和楊漣都要被追究,這對他東林黨可不是什麼好事。

袁大海輕嘆一聲,悠悠道:“趙南星是在爲他自己,正所謂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聽了這話,錢恩愣了愣,不可思議道:“可這不像他趙尚書的爲人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看一個人,得看他在關鍵時候做出什麼樣的選擇,至少,在這件事情上,我沒有看到趙南星有什麼大義之舉,甚至還及不上汪文言。卻不知他那一世英名從何而來?若不是親口與他說了這麼多,我也是不知堂堂吏部尚書,東林領袖竟然是這等齷齪之人,可惜了,可惜了。東林黨內竟是這般角色,東林不亡,天理也是難容的。”

錢恩聽後,苦笑一聲,搖了搖頭:“以前常聽人說,朝廷裡盡是些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之事,但隨你這些日子來,卻感覺也不過那麼回事,誰的刀頭硬,誰的話就硬。趙南星若不是陷在我東廠,他焉會這般識趣。不過這樣也好,省去了我們許多麻煩。”

“這世上可沒有那麼多陰謀詭計,也沒有那麼多的險惡人心,有的就是一個利字,趙南星人老心不糊塗,他清楚進了咱們東廠,要是不吐出點東西來,他就別想毫髮不損的出去。出賣一兩個人,對他來說並不是難事,何況葉向高和楊漣是他的政敵,若是他們倒了,不僅咱們督公得利,他趙南星撈到的好處怕也不少。利字當頭,親孃老子來了怕也管不住,呵呵。”

錢恩也跟着笑了起來,問袁大海:“你怎麼準備處置趙南星?將他的話據實上奏?然後放他回去?”

“當然要據實上奏,他的供詞可對咱們大有好處。”袁大海突然冷冷一笑:“不過趙南星的吏部尚書,我想他可能只有下輩子纔有機會當上了。”

錢恩聞言,心中一凜:“你是說?“右手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袁大海點了點頭:“兵部的霍維華向督公建議除去趙南星,將京察的主持握在我們手中,督公已經同意,所以趙南星不管有罪還是無罪,他都不可能安然無恙從咱們東廠出去。“可是他已經招供了,供詞還對督公十分有利,督公只怕不會殺他。”

“不一定要殺他,有的時候,讓一個人失去他本來的用處,方法有很多,比如說,讓他聲名盡喪。”袁大海輕聲一笑:“這件事情要着落在宣教司,那幫筆桿子的用處大得很,除了辦好咱們東廠的《真理報》,還得讓他們發揮更大的用處。”

錢恩不是太明白袁大海的意思,袁大海也不和他多說,吩咐他看好趙南星他們,便要進宮向魏忠賢覆命。揣在身上的《東林點將錄》已經捂得熱熱的了,再加上趙南星這麼識趣的配合,袁大海相信,意外死亡的左光斗將不會讓魏忠賢太過在意。

第92章 百官上疏第206章 東林狗咬狗(中)第236章 無恥之徒(四)第134章 腰斬左光斗第150章 內廷大清洗(下)第102章 番子殺人第18章 須防清君側第177章 放浪的女人(下)第37章 擴編東廠第18章 須防清君側第61章 黑獄(二)倒黴蛋陸萬齡第157章 血腥的內廷(七)第145章 五百刀斧手(二)第105章 廷杖世間正道唯有大閹乎第226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九)第26章 奉聖夫人第170章 假仁假義第63章 黑獄(四)第24章 誘導大鬧內閣下第41章 黑旗箭隊第17章 甘爲鷹犬第216章 改換門面第107章 阮大鋮又鬧事了第145章 五百刀斧手(二)第35章 東廠不能亂第219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二)第227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第192章 大幕拉開(八)第76章 大幕拉開第225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八)第42章 再建黑旗第7章 管事太監王啓年第141章 包圍葉向高第224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七)第218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一)第111章 不殺此輩,不足以明綱紀第150章 內廷大清洗(下)第223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六)第78章 劉瑾的教訓第170章 假仁假義第91章 自作多情第170章 假仁假義第25章 奇怪的邏輯第196章 你不仁 我不義(上)第173章 天下事,東林不行(下)第106章 老東西,死到臨頭還嘴硬!倒黴蛋陸萬齡第2章 拿銀子來第23章 仇人,不止一個第218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一)第211章 大佬總是先行一步第188章 大幕拉開(四)第165章 司御之爭第106章 佔領輿論我是一個惡人我是一個惡人第200章 人間正道是武夫(上)第105章 廷杖第171章 內官監慘案第138章 抓人,抓人!第146章 五百刀斧手(三)第16章 當斷則斷第173章 天下事,東林不行(下)第8章 事與願違第63章 黑獄(四)第16章 當斷則斷第81章 千歲也害怕第37章 擴編東廠第98章 監生鬧事第19章 去找熊廷弼第205章 東林狗咬狗(上)第67章 黑獄(八)第100章 鎮壓(中)第128章 東林點將錄(上)第129章 東林點將錄(下)第170章 假仁假義第173章 天下事,東林不行(下)第205章 東林狗咬狗(上)第99章 鎮壓(上)第213章 東林大財主(上)第22章 春風得意太過早第175章 放浪的女人(上)第60章 黑獄(一)第159章 血腥的內廷(九)第87章 化兇爲吉第198章 我要做魏忠賢的女婿(上)第185章 大幕拉開(一)第174章 太康伯張國紀第30章 大明官員好男風第86章 天啓最好的辦法是殺光第74章 黑獄(十五)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第197章 你不仁 我不義(下)第39章 利益瓜葛第187章 大幕拉開(三)第24章 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