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跳大神

東北謎蹤 Ⅰ 跳大神

農村的作息習慣真稱得上是早睡早起,天黑基本上就睡,天濛濛待亮時就起來生火、做飯、燒炕,吃早上飯時,太陽有時還沒升起來呢。這估計也可能是因爲火炕取暖的原因,火炕的保暖時間並不是很長,所以需要儘量趁着炕熱時早點睡,炕的熱度不高時儘量早起。

火炕是北方所特有的,寬約一米七到兩米二左右,長度隨居室長度而定。搭建炕在北方稱爲盤炕,也是一門手藝,每個村子都有盤炕盤的好的師傅。其內部是用磚建的炕間牆,炕間牆中有煙道,上面覆蓋比較平整的石板或是紅磚,石板或紅磚上面用泥摸平,泥幹後在上面鋪上炕蓆就行了。

火炕鄰近竈口的位置稱爲“炕頭”;鄰近煙口的位置稱爲“炕稍”。

一般“炕頭”都留給供家中輩份最高的主人或尊貴的客人睡覺,而男人或年青人都在“炕稍”寢臥,因爲男人或是年青人火力壯一些,現在家裡那邊還有着“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的俗語。

至今還記得,那時火炕燒得很熱,但是室內溫度並不是很高,剛躺下時,熱炕像烙餅似的燙人,烙痛了後背,翻過身又烙前心;可是睡到後半夜,室內的溫度低得就有點凍臉,基本上要把臉蒙在被窩裡;而快到天亮時,火炕的溫度慢慢地冷卻,基本上就是靠自已體溫的熱氣,蒙在幾層厚被裡。

而每次都是感覺快要凍醒時,村子裡的雞就開始打起鳴來,家裡的大人就起來生火做飯了,用不了半個小時,火炕就又熱了,可以翻身再來一個小回籠覺,那種舒服的感覺,妙不可言。

經過了昨天在墳圈子的一通折騰,着實是累了,連驚帶嚇後,這一覺睡得實在是太香了。等到我媽把我硬拎起來讓我上學去時,天已經大亮了,又下了一夜的大雪。

在當時,冬天上學最盼着就是下雪,可以不用上課。一到下雪的天氣,都要主動的帶把鐵鍬或是別的掃雪工具去學校,在班主任的指揮下清掃自己班級的分擔區,等到收拾的差不多了,基本上就是中午放學了。

學校與我家只有一路相隔,很近。毫不誇張的說,課間休息的十分鐘,我可以回到家裡喝口水後再跑回學校都來得及。一上午在老師的帶領下,終於清掃完畢。我和大牙一起扛着鐵鍬往回走。

路上就看見前院的範大娘和他老伴揹着一包東西在前邊雄糾糾的帶着路,後邊跟着一大幫人前呼後擁,一看到這場面,我和大牙就知道又有誰家出事了。

說起這範大娘,在我們這片兒十里八村也是小有名氣。

當時範大娘應該是四十多歲年紀,很瘦,眼睛不大,皮膚黑黑的。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很典型的農民大嫂形象。她家裡世代供奉“黃仙”,在菜園子裡的一個角落還修了一座小廟,時常能看到有黃皮子的腳印在小廟周圍出現。範大娘會“跳大神”,能“出馬”,這種人在農村都是很受人敬重的,而這些東西也一直是我們小孩子眼裡最神秘最感興趣的東西。

跳大神也叫薩滿舞,應該是繼承上古薩滿文化的傳承,然後在我國北方地區發揚光大的一種巫文化。跳大神的巫師是一個建立於凡人與神鬼之間互通信息的一個職業,其負責的是上傳下達,把神的旨意帶給凡人,然後把凡人的要求傳達給天神,相當於神媒。

薩滿舞原來是巫師在祈神、祭禮、祛邪、治病等活動中所表演的巫舞。而在後來的流傳改良中,則少去了很多神秘的程序,在我們當時的農村,則一律稱爲“跳大神”。

跳大神通常要有兩個人共同完成,一個是大神,一個是二神,大神是靈魂附體的對象,二神是助手,也叫幫兵。在跳大神過程中,大神身穿法衣,纏着一長串銅製的腰鈴,要不停的扭來晃去。而二神則主要敲鼓,神請來之後,由二神負責與大神溝通,回答人們的問題。請來的有的時候是所謂的仙,有的時候是死去人的靈魂。

基本上在農村,都有這種人存在,平時正常種地過日子,誰家出點事了,就幫着驅驅邪,請請神,消個災。跳大神也有種別的說法,叫做“出馬仙”,這種說法一般都是在北方普遍。

今天看到範大娘老兩口又拎包出來,我就心頭一喜,看熱鬧是當時枯燥單調生活的一種調味劑。也就顧不上回家吃飯,拉着大牙一起奔着範大娘所去的方向追了過去。

村子裡的路一共就那麼幾條,跑到路口,就能遠遠的看到前面的人羣,絡繹不絕。

這種事雖在農村普遍,但也不是經常能見的,聽到信兒的村民也都趕去看熱鬧。所以這一路上總會碰到三三兩兩的人。聽他們閒聊,讓我和大牙都吃了一驚,聽他們說才知道竟然是小寶中邪了。

原來小寶昨天晚上回到家裡,也免不了捱打。可是睡到半夜卻突然的發起了燒,渾身發燙,直說胡話,眼睛發直,直流口水。把他爸媽以爲給孩子嚇着了,就一直在旁邊照顧着,直到天亮才找人幫看看。

農村的醫療條件很差,在鎮上也有個衛生所,但一般在農村有個頭疼腦熱的也就自已挺過去了,大不了吃片“索密痛”啥的,拉肚子實在不行,就雖點用大煙殼泡的小燒酒,不到萬不得已,是很少去鎮裡衛生所的,就是去,當時的鎮裡的醫療條件也是實在不敢恭維,只能打個針什麼的,什麼檢驗儀器都沒有。

天亮之後,有老人來看過,說是像是“衝”着了啥,得找人給“叨咕叨咕”,幫“找找”。農村裡一般把這個招惹陰鬼邪靈之類的事一般叫“衝”,需要給找找魂。

因爲一般小孩子的三魂七魄不是很穩定,極容易在受到驚嚇時,產生魂或魄離體的現象,這樣身體上或是性情上有異常變化,或暈睡不醒,或哭鬧不止,或發燒亂語,俗稱爲“丟魂兒”。

三魂是指天魂、地魂、命魂。七魄分爲:天衝、靈慧、氣、力、中樞、精、英。魂爲陰,魄爲陽。命魂乃七魄之根本,七魄乃命魂的枝葉。魄無命不生,命無魄不旺。

在我們老家農村那裡,這種犯“衝”,“丟魂兒”後,要請大仙給跳跳大神,叫叫魂,使魂魄歸來,除病消災。

而範大娘是遠近一帶很有名氣的大仙,經常幫別人家的孩子“叫魂兒”,十里八村的有一定的知名度。有的人要是求藥的,虛空抓兩把,不知怎的手裡就有了小藥丸,沾點香灰,黃紙一包,據說拿回家吃了能包治百病。

好不容易和大牙擠到了窗臺邊,隔着窗戶往屋裡看着。農村的窗戶距地面不高,一般窗內就是火炕,只看到小寶躺在炕上,身下鋪着被褥,他媽在旁邊抽抽嗒嗒,小寶他爸很小心的把堂錢壓好,正在請屋裡的人往外讓讓。

範大娘很虔誠地點上香,閉着眼祈禱一番,香菸繚繞中,範大娘往中間一坐,神態安詳,寶相莊嚴。瞧熱鬧的人們開始還唧唧喳喳,一看這場面馬上噤若寒蟬,靜了下來。二神也就是他老頭見狀,弓着腰,走着貓步,在屋裡地開始劃圈。手裡拿着周邊裝飾着銅大錢的太平鼓,以及一根發顫的鼓鞭,打着一種奇怪但是很有韻律的鼓點。

而範大娘聽到鼓點後,忽忽悠悠地站起身來,一邊扭着身上的叮噹直響的腰鈴,一邊張着沒有門牙的嘴就哭聲賴調地唱了起來,伴着有節奏的鼓點,屋子裡頓時就回繞着一種詭異的氣氛。

“開陽山遍地火,許多散仙裡邊躲;

胡大愣,黃錦標,金蛇仙兒,吳靈豪。哎咳哎咳喲。

老仙家,你別作,你要聽我細細說。

知你住東山坡,你爹是那黃三太,黃天龍來是你哥。

勸你對這孩子多保重,爲你修廟送吃喝。哎咳哎咳喲。

老仙家,你放過他,爲你還願把豬殺。

初一十五上大供,逢年過節送雞鴨。

……”

範大爺則不停的晃動着那面單鼓,鼓上的銅大錢發出嘩嘩啦啦的聲響,鼓點聲音散亂,忽高忽低,急一陣,緩一陣。範大娘唱過一段之後,便拿出幾張黃錢紙,在蠟燭上點燃後,嘴含燒酒,一口一口往點着的黃錢紙上噴,冒起陣陣火焰。

再看這範大娘“嗖”地一下,直接就躥到坐在炕上的小寶旁邊,往小寶的頭上噴了口燒酒,又舉起燃燒着的黃錢紙在他的頭上繞了好幾圈。

我估計小寶當時是嚇傻了,愣是一動不動,面無表情。而那邊的二神見狀也把鼓敲得山響。

範大娘渾身搖晃着做着一些詭異的動作,看着有些可笑,但是當時卻沒有一個人敢笑,眼睛都瞪的跟燈泡似的盯着範大娘。就見範大娘唱了一陣後,又開始炕上地下滿地的跳,半睜半閉着眼睛,一手抄起供桌上的白酒瓶子,一揚脖就喝了個乾淨,然後開始滿地轉圈,一邊轉一邊搖晃着腦袋,看着很是詭異。

現在想想,還真是神了,要知道當時農村的酒都是村裡酒廠自釀的小燒,純高梁酒,六十多度。來上一口,從嗓子眼燙到胃裡,喝下去就象吞了一團火。而範大娘當時那一口喝下足有一斤的小燒之後,卻沒有一點酒醉的意思。

眼瞅着範大娘跳得眼淚鼻涕都滴答出來了,兩條長線似的,懸而不斷。嚇得旁邊圍着的人都立刻自覺一些的往外又躲躲,在旁邊二神的介紹下據說是請到神了。

範大娘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也不擡頭,身體哆哆嗦嗦的,微睜雙眼:“老仙我下來仔細觀察,哪家哪戶請我仙家。地上小凳二尺半,老仙我坐下好好解解乏呀!哎咳哎咳呀。”

一邊的二神趕緊賣力的“咚咚咚”地敲着那面單鼓。

大神:“黃仙家我喝酒像喝水,喝上九缸都不醉!今天來時走得急,幫兵你給我弄壺茶,清醒清醒我再把神功發。”

一旁的二神趕忙給倒了一杯茶水遞了過去,只見範大娘一低頭,嘴一抽,一杯水就喝了進去。

喝完這杯水,就聽大神搖頭晃腦的唱道:“叫幫兵,你聽我言,那小子攪得仙家不得安。在我府前撒潑尿,飛腳踢我一身包。如今不是我故意鬧,我也有心把氣消,山上有樹地有草,一峰還比一峰高。好人有好報,作孽該挨刀!哎咳哎咳喲。”

……

就這樣說一陣,唱一陣,足足的折騰了有將近一個小時才總算結束了,累得範大娘也是渾身是汗,停下來後,告訴小寶家人,小寶這孩子得罪了老仙家,老仙家不是不想放過他,只是還有別的東西壓着老仙家,這孩子只能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雖然這一番折騰並沒有解決實質性的問題,但小寶他爸還是照例抓了只雞,拿了點山貨,送給了範大娘。

範大娘搖了搖頭沒說啥,收拾好東西,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和他老頭兒揹着包裹就回去了。。.。

第34章 中心塔第16章 百鬼夜行第11章 紙人第17章 算命第34章 梅花鎖第21章 汗王寶藏第26章 重回故里第45章 莽古爾泰第8章 拾金第31章 天命不徹第22章 非常之法第23章 七星混龍第80章 十三副鎧甲第38章 玄學五術第35章 七星陣第97章 向邑之城第62章 豆鼠子第1章 鬼相師第49章 荒嶺草屋第17章 白玉魄珠Ⅰ跳大神第7章 東方蠻蠊第5章 跳大神第85章 蝦鬚蟹眼第64章 談佛說鬼第67章 活人俑第1章 十渡第30章 密碼第7章 起墳開棺第64章 雍和第56章 火山旅第59章 仙女舞袖第55章 九死一生第65章 謝天娘娘第53章 束腰瓷枕第47章 車轍第17章 白玉魄珠第24章 行地七公第78章 鬼遮眼第66章 泥俑第30章 屍蟲第73章 蝮蠱問第17章 算命Ⅲ哭子傷親坑2第50章 六芒星第56章 火山旅第54章 又見鬼相師第18章 吉宅兇相第21章 古舊首飾箱Ⅳ地道里的鬼事2第4章 黃皮子第44章 怪聲第22章 非常之法第17章 陰婚第64章 雍和Ⅴ老何頭的頭七夜2第36章 公主陵第43章 天星脈氣第46章 水山騫第7章 起墳開棺第35章 七星陣第31章 棺下有棺第45章 莽古爾泰第76章 小神婆第12章 引魂第39章 腐殖土第70章 金山銀海第67章 偏臉子村第65章 茅坑第12章 10月29日第34章 梅花鎖第21章 汗王寶藏第71章 鎖龍柱第58章 古道壁畫(下)第7章 督窯官第58章 破陣第27章 朱雀墜地第55章 圈套第88章 夜遊第57章 妖洞第28章 紅顏禍水第6章 九堂神屍廟第39章 腐殖土第52章 黑霧第13章 佛教七寶第28章 紅顏禍水第56章 失而復得第28章 紅眼屍鼠Ⅱ墳圈子裡的紅眼屍鼠2第5章 跳大神第35章 五曜壓歲第89章 赤眼火狐第54章 魂戒第58章 拜月Ⅴ老何頭的頭七夜2第85章 蝦鬚蟹眼第15章 瑿珀腰牌第42章 金魂銀魄第15章 神秘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