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變化之前

關於考課的進程,沈寧大體是知道的,在隨伺書房期間,沈則敬會時不時提到關於考課的相關內容。不過,她並沒有過多在這個事情上發表自己的見解。事實上,關於具體考覈,也是考功司的保密內容之一,沈則敬並沒有深入和她說。

銓衡人物、擢盡賢才是吏部和考功司的職責之一,沈則敬雖然只是官居五品,但是多年在地方各地任職,接觸經歷的事情很多。父親是三品大員,又有恩師葉正純的指點教導,岳父家是一時名儒大家,可以說,從最初,他就站在一個別的官員難以企及的高度,思考問題也不一樣,所以在篩選人才上,還是有一定心得的。此刻他正在書房,結合考課的事情來給沈寧講解選拔人才的原則

“知人之事,自古爲難,故考績黜階,察其善惡。在太平盛世之時,選拔官員要才德並行,才德都有了可任用。如果這個人是仁德的,那麼即使才能一般般,也成不了大禍害;是如果一個人有才幹,但心思陰險貪濁,會藉着官職魚肉百姓爲禍一方,纔是大禍害!亂世之時又不一樣,亂世之中只要求一個人有才幹就可以了,只要有才幹就能開創局面,這就是因時選人的道理。”這些想法,是沈則敬在上任考功司之後就開始思考了的,到現在纔有一個比較完善的表達,藉着教導沈寧的機會,也是對自己想法的梳理。

用人唯善這個觀點,是有不足的地方的,沈則敬認爲用人唯善之後加一個用人唯才,這是兩個標準和兩個要求。當然,他沒有和沈寧說的是,在他心目中,用人唯善和用人唯才都是有一個前提條件的,那就是用人唯親,如果不是親近可信的人,誰會用他?這是情理之中,尤其是在這樣國國家家的時代,一個官員的力量微薄,正是唯親之人才交織成一張大網托起這個官員的,姻親、故舊、門生、同窗等……

沈寧點點頭,一副受教的樣子,心裡剔透得很。想來父親是有感於這些日子考課的事情,纔會跟她說了這些的。考課的事情進行到現在,已經快要到收尾階段了,雖然沈則敬和沈寧說的都是考課面上的東西,但她知道目前爲止一切都好的,沒有什麼大事發生,只要能安安穩穩度過這考功的第一年,父親的前途就無可限量了。

歷年來,只要沒有在考課之上出現差錯,考功司的主官都是一路高升的。比如現在的尚書左僕射蕭厚仁大人,當年就曾任過考功司郎中一職,還有嶺南道刺史丁文翰也是從考功司出去的。沈寧對此有了解,只要父親度過這一關,局面就不一樣了,再說有葉正純坐鎮京兆,父親這次應該會大步跨過,沈寧也鬆了心。

中秋節纔過去沒幾天,和別家尚沉浸在團圓喜慶的場景不一樣,兵部尚書府裡則是緊張和寂靜。那寂靜之下彷彿還有一絲慌亂,兵部尚書陳知浩正和嫡長子陳書舟在書房議事,兩個人的氣息都有些敗壞。

“祖母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了,所有大夫都搖頭了,百年老參吊着的一口氣也維持不了幾天了。”陳書舟向陳知浩彙報着陳府老太君的身體狀態。陳老太君是陳知浩的母親,年紀也七十好幾了,放在哪個家裡,都算是喜喪了。本來在陳家,也應該是如此的,只是,陳太老君一死,陳家衆男丁,包括兵部尚書陳知浩在內,都要丁憂三年,這就是問題所在了。陳家和二皇子一系已經緊緊綁在一起了,現在這樣的局勢,正是奪嫡之勢形成的時候,陳老太君實在死不得啊。這正是陳知浩和陳書舟憂心的事情,爲了這事,他們憂愁得連中秋節都沒有過好。

“大夫都是私底下找的,口風也密,一時半會也傳不出去,不過這也瞞不了太長時間,我們還是要做好準備纔是。”見陳知浩沒有說話,陳書舟補充道。陳書舟也在朝中任職,一旦老太君病逝,他也要丁憂在家,這問題倒是不大。關鍵是陳知浩的兵部尚書一職,還有二叔陳知闊的岑州刺史一職,都是頂重要的。陳家無法在這些位置上呆着,二皇子的勢力將會因此大打折扣,陳書舟很着急。

“再私底下找幾個大夫再來看看,你祖母身體本來還不錯的,有底子在,儘管現在病得嚴重,說不定能熬過這一次去。不過要通知二皇子那邊早作準備。”陳知浩想了想說道。入秋以來天氣反覆,母親一下子就病倒了,這讓他驚慌不已。除了擔憂母親的身體,更多的是擔憂母親過世後帶來的不良影響,他的想法和兒子一樣,陳老太君在這個時候,實在是死不得啊。

二皇子府很快就知道了陳老太君病重的消息,陳婉柔倒還好,她和這個曾祖母相處的時日不多,平素接觸得也少,除了對親人將逝有些感傷之外,日常生活也沒有因此受什麼影響。二皇子上官承佑就不一樣了,他着急不已,連忙召來了幕僚商討這件事情。這次商討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商量接替陳知浩的人選。這個接替人選必須是二皇子一系的人,只有這樣,在陳知浩三年丁憂期間,他還能保持在兵部的影響力!

兵部的勢力,絕不能因此而失去,這是上官承佑和幕僚的共識。上官承佑的決心尤其堅定,爲了取得兵部的勢力,他付出了很多,娶了陳婉柔,讓自己寵愛的姜氏小產,如今因爲陳老太君病逝要失去這些,這怎麼可以?!

直到此時,他才發覺兵部的勢力對自己來說是多麼重要,也發覺自己對那個位置的渴望是多麼深刻!原本的柔和之心,被這樣的變故一衝擊,就已經粉碎,或者,是心底下潛藏的慾望被這事激發了出來。一定要保住陳家的位置,一定要保住兵部的勢力,他的眼神閃爍着莫名的光芒,似是堅定,又似覺醒……

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226 謎團迭起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398章 天象現第4章 晚梅有香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70章 卞氏之恨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408章 全殲第96章 鑑華堂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66章 毒計第19章 返回京兆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487章 祥瑞現第459章 產子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386章 靜養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45章 餘緒第299章 密謀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305章 奠第335章 風波現第400章 首亂第387章 有孕第315章 寇色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34章 喜事多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368章 殘害第126章 容家恩怨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369章 逼反第525章 攻心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356章 來了第360章 首領第320章 差一點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408章 全殲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538章 偷天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182章 代價第296章 保住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235章 京兆局定番外一哀王不甘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525章 攻心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74章 入坤寧宮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556章 得了!第462章 奪職第377章 君有疑第323章 政績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307章 嬌客第360章 首領第322章 歸心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219章 圍絕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536章 不逃第33章 第一次見他第35章 開春吏事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528章 下一步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92章 考課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