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順勢而爲

景興帝駕崩,這樣天大的消息,在剛剛傳出紫宸殿之後,就被如流處的人千里急騎送到嶺南道。

在各大道尚未哭聲四起的時候,嶺南道曲江邊的院子,就知道了景興帝駕崩的消息。

接到消息的沈華善,有片刻的茫然,隨即?佈滿哀傷,拿着書信的手,不由自主地垂了下來。

“父親……”

“祖父……”

沈則敬和沈餘憲兩個人見到沈華善這個樣子,立刻擔憂地叫道。

父親(祖父)這樣,是誰出事了嗎?在這這刻,沈則敬和沈餘憲都沒想到,會是景興帝駕崩了。

“皇上,駕崩了……”沈華善凝了凝神,低低地說道。他的心情無比複雜,意外、茫然又哀傷。

景興帝在這個時候駕崩,是沈華善怎麼都沒有想到的。儘管沈華善內心對景興帝早就遠離背棄,甚至以起兵謀反這樣的方式,來表示作爲臣子的決裂。

但是,這一刻,沈華善感覺到深深的悲傷,他不由得想起了第一次正式見到景興帝時的情景。

當時是在紫宸殿,還有長泰帝在一旁引領,作爲太子詹事的沈華善,帶着楊簡銳、邱盛年等太子詹事府官員,前去覲見剛被冊立爲太子景興帝。

一個稚嫩、自矜又帶着些許傲慢的天家少年,這是沈華善對景興帝的第一印象。

這樣的天家少年,年少的太子,年輕的君王,給沈華善留下的印象,似乎沒有多大的改變。一件件事,在沈華善腦海中回放,彷彿,還是昨日發生的事情一樣。

作爲有擁戴之功的沈華善,在大永朝臣之中。其實是與景興帝關係最密切的人。從景興帝被冊封爲太子開始,沈華善就以太子詹事的身份,教導、提點他,讓他參知政事、熟悉軍務。

如果沒有後來的種種事情。沒有後來的政見不和,沒有後來的謀向不同,或許他們也能演一出君臣相知的佳話。

景興帝與沈華善,這一對君臣,爲何就走到了這一步呢?這個原因,似乎很清晰,卻又各種細節旁支交雜,沈華善自己都不能準確回答了。

直到今天,君臣的分隔就更大了。景興帝已經崩天,沈華善還活着。死與生的差別。一切就已成定局了。

從今以後,景興帝和沈華善,再不復爲君臣了。

沈則敬和沈餘宏沒有沈華善這麼複雜的心情,他們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景興帝駕崩,這麼突然。究竟是誰下的手?京兆有什麼異動?天下大勢有什麼影響?

震驚過後,這樣的問題,就出現在他們面前了。他們和京兆朝臣想的一樣,景興帝已經駕崩了,那麼大永的朝局應該怎麼辦?

儘管沈則敬震驚,但是他很快就判斷出,景興帝的駕崩。對於沈家如今的處境來說,是大大有利的。

他們接到景興帝清醒的消息,還沒有多久;如今就就到了景興帝突然駕崩的消息。不消說,都是左家下的手。

必定是,左家擔心景興帝醒來之後,再不能專權。便下了毒手。左家扶持幼主,就是爲了把持朝政。

沈則敬和沈餘憲的猜測,已經是真相了。京兆很多朝臣也是這麼想的。但是,京兆朝臣沒有證據,而且京兆朝臣頭頂上。還有皇后左氏和睿皇子。

而對於沈家來說,此事根本不需要什麼證據。景興帝一駕崩,就意味着左家外戚專權,已成既定事實了,也就意味着,沈家“誅左氏、清君側”的旗號,更加名正言順了。

“父親,請節哀。當下的局勢,更加危急了。國喪報來之前,我們要做好準備纔是。”

沈則敬說話了。景興帝駕崩,固然是讓人震驚和悲傷的事情,但是現在的沈家,不是爲景興帝悲傷的時候。

沈華善也漸漸回過神了。是了,爲景興帝哀傷是一回事,但是如今沈家的處境,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茫然還茫然,他也知道,沈家必須要牢牢抓住景興帝駕崩這個時機了。

“喚則思和退之等人前來吧,大家好好商量一下,接下來該怎麼辦了。”沉吟片刻,沈華善這樣說道。

局勢,時機,這就是沈家最迫切要牢牢掌握的東西。不然,幾十萬士兵,還有數不清的官員和百姓,都要跟着沈家遭殃了。

沈則高、沈則思和應南圖等人,很快就來了。在仔細的相商之後,一個個指令,被快速而嚴謹地執行。

沈餘同和沈其等人,帶領着如流處,並部分西寧衛士兵,在嶺南道、西寧道各地,鋪了一張巨大的網。甚至,這網,還延伸到江南道。這個網設立的目的,就是爲沈家傳話。

傳話,按照沈從善的話語來說,應該叫宣傳。關於景興帝駕崩的真相、還有沈家起兵的旗號,將會再一次通過這網,傳遍這幾道。

沈則高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準備孝服,爲西寧衛和嶺南衛士兵準確孝服。君主崩天,士兵盡孝,理所當然。只有士兵們爲景興帝披麻戴孝,“誅左氏,清君側”這個旗號,才能落到實處。

與此同時,沈則思、彭瑾和袁煥,則是在討論着應對江南、河內兩衛大軍的策略。

江南衛、河內衛聯合出兵,征討嶺南道是先前的局勢,不知道景興帝的駕崩,江南、河內兩衛的動作會不會有變,但是嶺南道這裡,卻不能不做好迎戰的準備。

至於應南圖,當然也沒有閒着。千秋錢莊的總號,暫設在嶺南道。如今局勢這樣動亂,千秋錢莊花力也極多。

大量的錢財,從千秋錢莊流出,通過各種方式,進入到百姓的手中。而百姓的支持、商家的流通,這些錢財又再一次回到千秋錢莊。

如此循環復始,所爲的,就是在艱難的局勢裡面,儘量穩住這兩道的百姓、民生而已。

還有更多的事情,還在加緊執行。比如南嶺深山中的兵器司。比如俞正楷、俞正道在亂局中的講學……

這一切,所圍繞的,就是沈家。準確地說,是沈家起兵。

這一日。待事情都準備妥當之後。朱敦實和袁煥這兩個人,都恰好前來曲江邊,想見一見沈華善。

他們,當然也知道了景興帝駕崩的消息。黯然和沉默之後,他們對下一步要走的路,已經十分清晰了。

只是,不知道爲什麼,他們還是想來拜訪沈華善。或許,是想從他這裡汲取信心和勇氣吧,或許。也是想消除心中的惶恐和愧疚。

儘管他們已經跟着沈家起兵,皇權對於他們來說,仍像大山一樣壓在他們頭頂。

“爲難你們了。”聽罷朱敦實和袁煥的話語,沈華善沉吟良久,才說了這麼一句話。

朱敦實和袁煥問的事情是。若是江南、河內聯軍來到,那麼西寧、嶺南兩衛,是拼死力戰,還是怎麼辦?若是拼死力戰,那麼就是手足兄弟相殘;若是消極投降,那麼士兵們還能有性命嗎?

擺在他們的,是個矛盾。也就是說。朱敦實和袁煥認爲,大永朝廷和士兵,不是敵人,而是自己人。

這一種想法,在所有剛剛起兵反對朝廷的一方,都會有。朱敦實和袁煥。自然也不例外。

說到底,他們還是沒有想清楚爲什麼而起兵,爲什麼而反。

沈華善說的爲難,就是在於此。朱敦實和袁煥,和沈家不一樣。並沒有必須要起兵的理由。他們更多,是對朝堂動亂、對景興帝昏庸不滿。如今景興帝一駕崩,人死如燈滅,這種不滿就消退了。剩下的,就是猶豫不定了。

可是,這樣的猶豫不定,是致命的。不管朱敦實和袁煥的初衷是什麼,嶺南道已經反了。對朝廷來說,嶺南道必須鎮壓,沈家和袁煥等人,必須梟首。

那麼,對於嶺南道大的他們來說,還有什麼可以選擇的?

“這事,也沒有好爲難的,在這樣的局勢面前,一切順勢而爲順心而爲。武義有云:殺一人能活百人,當殺意。如今,一戰能夠平天下、安百姓,當戰之!”

沈華善的聲音略微提高,說這些話的時候,無畏無懼,甚至有一種決然堅定,有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勢。

朱敦實和袁煥聽着這些話,忽然一愣,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

一戰能夠平天下、安百姓,當戰之!

這話說得……太直白了。事情,卻又是這麼一回事。這個道理,纔是最尋常的道理,纔是最符合大義的道理。

是他們,被皇權之定、君臣之別,牢牢地壓在了下面,反而被矇蔽了。思前想後,各種爲難糾結,其實就是沒有想清楚這個道理。

這就跟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冷了就穿衣,是一個道理。局勢已經來到這種地步了,爲什麼不能戰?士兵們怎會爲難?

戰鬥來到前面,就只有一戰;戰時,自當全力;一旦交戰,敵我就分了,還有什麼好爲難的?

“師兄說的是,是我們糊塗了。”最先說話的,是朱敦實。他憨厚地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如今,他是想明白了。沈華善說得沒有錯,大廈將傾無可扶持,大永如今就是這樣,他們起兵,爲天下爲百姓而戰,沒有什麼好爲難的。

袁煥也點點頭。他也想清楚了,他帶着嶺南衛士兵爲什麼而反。

而在遠方的江南道,江南衛大將軍於鴻圖卻還沒有想清楚。到底,該不該出兵?

ps:

感謝張靜hz123、sunflower889的平安符。謝謝大家!我早就上傳了的,怎知竟然忘記點擊發布,還有沒有更小白一點~~~

第546章 死脅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332章 小登科第399章 人禍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252章 移勢第266 三代送嫁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18章 說親之機第290章 走險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284章 不能第188章 內情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85章 出事了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500章 荒謬的爭論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35章 開春吏事第112章 國有喪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290章 走險第299章 密謀第122章 測帝心第343章 身死!第287章 順遂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348章 有別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232章 草場案第511章 將亡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558章 噩耗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70章 卞氏之恨第380章 朝京行第66章 毒計第77章 救應南圖(三)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517章 株連第387章 有孕第349章 新勢力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310章 決裂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346章 想不到第358章 兵器司!第256章 殺伐第536章 不逃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252章 移勢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396章 道不同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546章 死脅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414章 檄文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74章 入坤寧宮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376章 誰的人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26章 塵埃落定第237章 見太子第243章 千鈞之痛第314章 垂死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359章 何策?第489章 弩威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33章 第一次見他第6章 鋪勢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98章 春闈案一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356章 來了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337章 削爵第410章 慈不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