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清君側

景興帝元年中秋前夕,西寧道局勢有了驚天動地的變化,震得天下七大道都抖動。

沈則敬在西寧道起兵,打出了“誅左氏,清君側”的旗號。在這個旗號之下,沈則敬公佈天下的檄文,也都是同樣的內容。

檄文中有言:“左家權傾朝野,囚皇上於紫宸殿,挾幼主而號令天下;前有外戚專權,後有奸妃獨斷,致令上天震怒降災,致令大永生靈塗炭……沈家起而衛之,願與天下有識之士,清除奸佞,匡正皇上,使得大永政通人和,天下太平!”

檄文很短,內容卻很豐富。這些內容,大多是大永官員、百姓都知道的。在國子監事件之後,皇上昏庸、左氏專權的傳聞,就天下人鹹知。

有許多大永官員心中都在想,會不會有官員起來鍼砭時弊,使得大永恢復往日清明。在亂局之下,這是誰都會有的想象。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這想象竟然真的會發生,起來的人,竟然是被皇上定下七大罪的沈家!

西寧道的局勢,在其餘各道官員的關注下,一點點清晰。

在沈則敬舉起“誅左氏,清君側”的旗號之後,暫代西寧衛大將軍的彭瑾,也發出了同樣的旗號,表示二十萬西寧衛士兵,願意跟隨沈則敬誅殺奸臣,還大永朝政清明。

與此同時,西寧道官員也表明了他們的態度。他們痛陳了朝中奸佞種種惡行,列舉了大永各地的件件災難。總而言之,都表示願意跟隨沈則敬,爲大永的太平作微弱的努力。

西寧道的官場既然已經表態,西寧道的百姓,當然是踊躍歡呼的。西寧道這個地方,離京兆最遠,受到的皇權影響,與其他各道相比。也最薄弱。

天高皇帝遠,說的,就是西寧道這樣的地方。這些的百姓,說句實在話。根本就不去關注遙遠的京兆,是誰坐在皇位上。新登基的景興帝,對於他們來說,更是陌生。

在西燕敵軍入侵之後,昆州刺史沈則敬就成爲了他們心中的希望。是沈則敬帶着他們守住了昆州和西寧道,是沈則敬護佑着他們,給他們帶來了穩定和富足的生活。

在公祭之後,西寧道百姓清醒而深刻地認識到,是誰爲了西寧道在流血,是誰真正爲西寧道着想。

如今。沈則敬打出了旗號,西寧道百姓當然會追隨擁護。這就是民心所向,它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

大永的官員難以置信,爲什麼沈則敬起兵,會有這麼多的追隨者。沈則敬似乎也沒有做什麼啊。

這不是一個人起兵,也不是一個家族起兵,反而是一大道起兵了!

起兵是什麼?是謀反啊!沈則敬,沈家,竟然走到了這一步?太不可思議了!

更讓大永官員愕然的事情發生了。沈則敬在西寧道起兵之後,嶺南道的官員也隨即響應;就連嶺南衛大將軍袁煥都公開表示,支持沈則敬“誅左氏。清君側”的旗號。

袁煥甚至表示,他和十二萬嶺南衛士兵,願爲沈則敬驅使,原因,是爲了使大永能夠恢復往日的清平。

至此,西寧道和嶺南道正式與大永朝堂作反。在沈則敬“誅左氏,清君側”的旗號下,這兩道的官員和百姓,聯合在一起。

帶領者,當然是沈則敬。

此刻。沈則敬、俞正道、沈則儒、沈則儒、應南圖和彭瑾,正齊聚昆州府衙,商量着接下來的舉動。

這是難得這麼多人聚在一起。沈家、與沈家相關的人,抱成了一團,試圖開闢一個新的皇朝。

沈家既已起兵,就算沒謀反之名,也有了謀反之實。——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此刻,沈則敬一點都不懼落下謀朝篡位的污名,他所想的,是怎麼開拓局面,使得局勢對沈家更加有利。

“誅左氏,清君側”的旗號,是俞正道想出來的。爲了一個佔大義的旗號,俞正道日夜苦思,最後纔想到這六個字。

這個旗號,爲沈家減去了很多阻力,也得到了衆多百姓的支持,也不枉俞正道苦心孤詣。

“西寧衛兵馬已經集結完畢,隨時可以和嶺南衛匯合,朝京兆進發。”

彭瑾彙報着調兵的情況。其實,西寧衛的二十萬兵馬,包含了本該作爲安西都護府兵的五萬士兵。爲了方便調配,這五萬士兵並沒有分出去,而是統歸在西寧衛之下,由彭瑾和沈則思帶領。

沈家起兵,說的就是這二十萬士兵。這二十萬士兵,過半數是直接聽命沈家的。雖然這過半數大多是新兵,但是沈家對他們的戰鬥力很放心。

這些新兵,可都是基礎的。在沈則思和彭瑾的操練之下,也不會比老兵遜色多少。

沈家想要穩住西寧道,並且不斷擴大格局,這些兵力就是關鍵。在舉起旗號之前,彭瑾和沈則思就已經將西寧衛士兵安排好了。

“不急,且等一等,看看京兆的動靜再說。”

說話的,是俞正道。他撫了撫白鬍子,眼中精光頻閃。

沈家旗號已舉,西寧道和嶺南道的態度已明,但是天下還有其餘五道,除了蔣博文謀反的隴右道,尚有四道的兵將、官員和百姓,他們會怎麼看?

最主要的,是京兆中的景興帝和朝臣會有什麼反應?要知道這些動態,纔好走下一步棋。

“嶺南道中,有父親坐鎮,又有袁煥支持,局勢可平。京兆如今左良哲獨霸,必會派兵前來。”

沈則敬皺眉說道,京兆的應對,不難猜。他甚至想到了京兆會派誰前來,必是江南衛無疑!

“江南衛……”沈則思隨即也接口。江南衛離嶺南道最近,若是朝堂拒絕承認沈家的旗號,那麼沈家必和江南衛有一戰。

沈家和江南衛若是一戰,不管是誰勝誰負,都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沈家祖居江南,江南有許多官員、世族都和沈家有着密切的關係。溪山俞氏、胡氏安和堂,還有葉正純所在的江南葉氏。

沈家若是和江南衛一戰,那麼留在江南道那裡的姻親故舊,必會成爲江南衛的人質。對於景興帝、左良哲的狠毒,沈則敬一向作最壞的推測。

就算大部分的人都已經秘密撤離了,但還會有遠親在那邊。若是這些人折損,沈則敬感到惻然。

“休作這些小兒女情況!既然已經起兵,就知道了最壞的後果。如今所思所想,就是爲了穩住兩道,然後再向外。不然,別說遠親,就連我們諸位,性命也難保!”

俞正道大喝一聲,怒氣衝衝地說道。

這些話語猶如當頭棒喝,令得沈則敬等人迅速清醒過來。是了,沒有不付出傷亡就能有的勝利,沈家既然走上了這一條路,那就是全力前行,將傷亡減至最小纔是。

“胡兆昌帶着匠人,已經在趕製胡弩牀;弓弩、長槍等兵器,也會陸續運來西寧道了。”

沈則遠說道。沈家兵器司往西寧道的供給,就是他和沈則學在運作,對這些,他是無比熟悉的。

西寧衛士兵手中有兵器,纔能有勝利。沈家無比重視兵器司的發展,沈則遠也不敢有絲毫怠慢。

開玩笑,起兵舉旗號之後,沈家已然是走到懸崖深淵之邊了。要保存下來,每一個沈家人都要往同一個地方使力!

若是沈則敬帶着的西寧衛兵敗,咳咳,好吧,沈則遠不敢想下去了。

“誅左氏,清君側,這個旗號,很快就能到達京兆了。京兆若有動靜,如流處會第一時間送過來。”

應南圖補充的,當然是局勢情報。西燕先前敗北,短期之內都不會再有什麼動作,如今沈家所面對的,就是大永朝廷了。

應南圖不擔心西燕的情報,反而最着緊京兆的動靜。

這些人說的情況,就是天下的局勢。整個大永的動靜,在這裡被一點一滴彙總,使得沈家制定下一步要走的路。

“依我看,兵器也不用大量運來西寧道了。若有戰事,嶺南道必定是戰場。西寧衛士兵,可以出發前去嶺南道了。”

俞正道最後說道。沈家起兵舉旗,要想站在致勝之地,當然不能龜縮在西寧道內。嶺南道,就是沈則敬帶着西寧衛士兵前去的地方。

再說了,沈華善和一衆沈家人,還在嶺南道那裡。俞正道也很想聽聽,沈寧這個徒兒,對於接下來的局勢,會有什麼樣的看法。

俞正道的建議,自然被沈則敬等人採納的。帶兵前往嶺南道,和沈華善等人匯合,再與袁煥的嶺南衛彙編,這就是他們下一步路。

只是,西寧道這裡的局勢,必先穩住了。在沈則敬帶着西寧衛士兵離開西寧道期間,西寧道絕對不能有亂。

西寧道,是沈家倚仗的大後方,這裡有軍中所需的藥材,還有兵器司所需的鐵礦,沈家是一定要守住的。

在彭瑾等人調兵的時候,沈則敬喚來了桂州刺史盧智勝和沈則儒。這兩個人,都在西寧道有官職,又是沈則敬信任的人,讓他們守住西寧道,沈則敬感到放心。

誅左氏,清君側,沈家舉起了旗號,開始了他們爭天下的步伐。

ps:

一更!收到這麼多支持,好開心啊。多謝夜冷瞳、綠水芙蓉衣、小金、lilchilpepr8的粉紅!感謝妘錦添的桃花扇!感謝?愛彥吉的香囊?,感謝蘇子、碧海蓮的平安符?感謝的三張評價!太愛你們了!!

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499章 左半朝第314章 垂死第483章 天有哭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522章 扶幼主第473章 西燕入侵第259章 西風近第53章 出西燕記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538章 偷天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489章 弩威第244章 申科逝後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459章 產子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146章 太子薨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347章 本心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295章 驚濤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5章 姨娘庶妹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455章 援兵到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305章 奠第175章 不祥第218章 斬盡第474章 有溫情第497章 災星第519章 清醒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404章 運籌第23章 任職鴻臚寺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49章 真相漸明第279章 謀兵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500章 荒謬的爭論第544章 暗殺第499章 左半朝第351章 朝南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310章 決裂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99章 春闈案二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95章 春闈今史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321章 順平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291章 出手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546章 死脅第311章 前奏第260章 有戲看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215章 有奸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470章 嶺南人事第294章 割血第141章 廷杖(一)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18章 說親之機第204章 折臂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464章 氣數盡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531章 緩稱王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25章 互市之爭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394章 復起第14章 花朝節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186章 貴人謀第555章 逼宮第142章 廷杖(二)第455章 援兵到第335章 風波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