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償恩

卞之和他們看中的,正是胡安手中才有的調配補給之權,準確地說,是戶部尚書手中才有的調配補給之權。

尤其是在國有動亂或戰事的時候,這個調配補給之權,顯得更加重要,它關係着作戰軍隊的糧草供應,糧草若是不能及時補充,那麼士兵拖着疲軟的身體,怎麼能夠打勝戰?換句話來說,這調配補給之權,關係着作戰勝利是否。

就算平亂軍隊有再高深再奇巧的策略,若是糧草沒能及時補充,都是沒有用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乃作戰首要。然而,軍隊將士數目有限,負重能力有限,先行的糧草,一般是十日到十五日之數,若是戰事持久,關鍵是後期的補給。

就如這一次沈華善前去河內道平亂,戶部會根據招討司士兵行進的日程和戰時的狀況,安排這一路上的糧食補給,具體負責此事的,?就是戶部屬下的運轉司。運轉司會將一路上的糧食運輸數目、人員、日程安排妥當,以保證這五萬招討司士兵所需。

這樣,在運轉司的籌措下,招討司士兵帶着十日到十五日的糧食,再有戶部的補給陸續到來,中間就不會有延誤,

運轉司的官員做好統計彙總之後,會將相關文書呈送到戶部,戶部尚書覈准這些文書之後,就會給沿途各路運轉司下達相關調令,只有在接到戶部的調令之後,各路運轉司的官員纔會動起來。

卞之和他們謀的。就是這個戶部的調令。他們隆重宴請胡安,就是想知道,這一次爲招討司運送糧草的,會是哪幾路運轉司,中間會經過那些城鎮。

也就是說,他們想通過戶部的調令,從而知道這一次運送軍糧的具體途徑,從而阻擋這些糧草準時到底河南、鄂州一帶。

胡安驚愕而出的。也正是爲此。

阻攔這些這些糧草準時運抵,這不是延誤軍情是什麼?

“難道胡大人這麼多年來江成海的手下,過得如意嗎?難道胡大人不想出了這些年的惡氣?江成海雖然被奪了職,若是沈華善平定了河內道,以他和江成海的關係,必定會出面保住他的,江成海一定難官復原職。至於到時候,你這個暫代尚書,在戶部是多麼尷尬的存在。想必胡大人都能想到一二了。”

卞之和說道。他之所以敢對胡安這些計劃,是有根有據的。早在開始謀劃之前,卞之和就將胡安的底細知道得一清二楚了。胡安。在鄭濮存還是戶部尚書的時候。就已經是戶部侍郎了,原先,他和江成海是同等同職的。

難怪江成海成爲戶部尚書之後,對胡安一直不待見,反而器重資歷比胡安淺的張段。

江成海就任戶部尚書這些年,朝中基本就沒有官員在意過戶部侍郎胡安的存在。可見江成海將他打壓得有多厲害。

如今胡安翻身做了戶部尚書,雖然只是暫代,卻有了足夠的本事去對付江成海,也有了足夠的資本去出這些年的惡氣。

越是被打壓得厲害的人,當手中有了可以反擊的力量之後。對於原先打壓他的人,必定會毫無保留地攻擊。——這一點。卞之和深信。

就算此刻胡安畏懼驚愕,但他相信,胡安一定會全力配合自己的提議,這是雙利而無一害的事情。按照他的計劃去做,既能坐穩戶部尚書一職,又額外賺了一大筆錢財,會有人拒絕這樣的好事嗎?

“這……可是若是軍糧運送出了問題,皇上必定會追究戶部的責任。下官暫代戶部尚書一職,若是出了這樣的大問題。還怎麼能夠坐穩戶部尚書之位?各位大人莫不是在開下官玩笑?”

胡安驚愕之餘,有了幾絲不悅。若是按照他們的計劃,自己這個戶部尚書,只是被他用來做筏子,事後若是追究責任,戶部的職責怎麼都脫不了,還不是一樣落入如今江成海的局面?那這樣還有什麼可爲的?

“胡大人,您多慮了。這個事情,怎麼都不會連累到戶部。你的調令照下,運轉司的官員按照調令嚴格執行,皇上怎麼會責怪戶部呢?況且有河內道的事情牽連着,戶部已經連續失去兩個主要官員了,皇上怎麼可能還會怪罪於你?若真是這樣,戶部無官可用,御史臺也會出面的……龔大人,你說是吧?”

卞之和問着一旁的龔如熙,龔如熙自然點點頭,神情同樣令人信服。

“這……真的不會影響到戶部,又能出了這一口氣?”胡安思考良久,語氣終於鬆動了,躊躇着問出這一句話。

聽到他這麼說,卞之和的眼睛一亮,知道此事成了。

見胡安如此上道,他不介意再拋出多一個好處,同樣是爲了針對招討司,卻可以讓胡安這個戶部尚書大賺一筆。

“除了這糧草的調令之外。據我所知,戶部也會劃撥一大批棉衣送去招討司。這批棉衣,會直接有戶部從京兆送出,是不是?”卞之和這樣問道。

胡安點點頭,承認了這件事。棉衣的運送,和糧食的押送運輸不一樣,中間不用經歷這麼多的週轉,而是直接通過戶部劃撥,再由御史臺檢查覈準,最後由兵部押送到河內道就可以了。

按照這樣的程序,這幾個部臺的官員緊密配合,這一批棉衣,能在入冬之前,送到河內道。

卞之和建議,在這批棉衣上做一點手腳,這樣,和糧草運轉一事上,雙管齊下,沈華善在河內道的平亂就不會那麼順利。

這做一點手腳,就是將戶部那些厚實的棉衣,替換成裝滿秸稈的棉衣。這樣一來,戶部就能省下一大筆棉衣費。這筆費用,可是值得十幾萬兩的。這一筆費用,當然會落入胡安等戶部官員的口袋之中。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戶部和御史臺的官員通力合作了。

戶部和御史臺的官員共同覈准之後,就會貼上封條,以防止在押送的過程中,有人暗中偷換。兵部押送的官員,也怕擔這樣的責任。在這些棉衣到達戰地之前,兵部押送的官員,絕對不會查看這些棉衣的。

戶部劃撥了有問題的棉衣,御史臺有龔如熙在看着,絕對不會查出問題來。這中間偷換轉移,不會有人知道。

“可是若是這批棉衣送到招討司士兵手中,他們自然會清楚的。到時候罪證確鑿,戶部和御史臺都脫不了干係……”胡安在想着,卞之和他們有什麼辦法。可以瞞過那麼多招討司士兵的耳目。

難道當中有什麼竅門不成?

“這一點,胡大人到時候就知道了。我會爲胡大人準備好這一批棉衣,屆時胡大人就可以將戶部的厚實棉衣轉移出來了。我相信臨冬了。大永的商人。是很樂意收到這樣厚實的棉衣的。”

卞之和笑了笑,這樣說道。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他既然能想到偷換軍中的棉衣,自然就能想到,怎樣瞞天過海,他有把握。招討司那些士兵,絕對不會發現當中的差別,那些士兵,怎麼會捨得拆了那些棉衣,看看裡面裝的是什麼呢?

過了幾天。當胡安看到卞之和送過來的那批棉衣時,他終於知道卞之和當時爲何會笑得這樣自信了。這一批棉衣。從外面看去,和戶部那一批厚實的棉衣,沒有什麼差別,甚至摸上去,還是棉花特有的觸感。

可是,若是打開裡面一看,就會發現,只有貼着衣服的地方,有一個薄薄的棉花,棉花裡面,全部都是秸稈。這樣的棉衣,看着厚實,卻是一點都不禦寒,若是寒冬到來,士兵們穿着這樣的棉衣去平亂,必定潰敗。

輕輕撫摸着這些棉衣,胡安想起了那封從秦川而來的書信,想到了書信中那一句句嚴正的交代,胡安的心中在默唸:老師,學生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隴右道屬下的秦川,是前戶部尚書鄭濮存致仕之後,所遷居之地。從秦川而來的書信,正是鄭濮存的手書。

胡安,是鄭濮存的私淑弟子。他們雖然沒有師傅的名分,卻有師徒之實,胡安,私底下是稱呼鄭濮存爲老師的,他對鄭濮存恭敬信服至極。這一點,京兆沒有官員知道。

沈華善若不是因爲當年爲了沈寧,爲了沈寧對鄭少宜全義,也不會知道這一點。在備荒糧一事出現之後,京兆的沈華善,第一封發出去的書信,就是送往秦川,送往鄭濮存的手中。

當年沈華善因爲沈寧之故,全了義,暗中爲鄭濮存求了情,使得鄭濮存得以順利致仕,可以從京兆亂局中抽身。

鄭濮存感念這一點,離開京兆的時候,曾對沈華善許諾,若是有所求,他必定會還了沈華善這一番求情之恩。

沈華善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想到鄭濮存,是因爲鄭濮存有過一個附加請求:“對戶部侍郎胡安差一點。”

胡安是因爲鄭濮存的提攜,才得以任戶部侍郎一職的。長泰帝因爲春熙宮之事,對鄭濮存厭棄,自然,也不會對胡安有多少好感。

這些年來,江成海對胡安的不待見,是爲了讓先帝放心,這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保護。不是所有的不待見,都是立心不良的。

也由此,沈華善才知道胡安乃鄭濮存的私淑弟子。原本沈華善也沒有想到會有再聯繫鄭濮存的一天。

可是江成海受備荒糧之累,戶部唯一能做主的就是胡安了。

於是纔有秦川來信。

當年沈華善對鄭濮存全下的義,由胡安來償恩了。

一飲一啄皆有前定,這話的確不假。

沈華善怎麼都想不到,當年的全義之舉,會爲他帶來如此大的福祉。如果沒有胡安居中調度,他必定和五萬招討司士兵,都折在河內道了。

ps:

一更!感謝一個像夏天一個像冬天、似霧如煙的粉紅票!感謝大家還繼續支持我的文。最近身體狀態不太好,要上班還要帶小朋友,但會盡量保持穩定更新。晚上還有一更,會晚一點。多謝大家!

第343章 身死!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327章 變數第360章 首領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502章 抹黑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315章 寇色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288章 朝徵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73章 太子妃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265章 舊情第35章 開春吏事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535章 帝都亂第542 舊仇第489章 弩威第515章 清君側第384章 死守其道番外二淳德盛世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73章 太子妃第284章 不能第49章 真相漸明第219章 圍絕第204章 折臂第358章 兵器司!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246章 變故第279章 謀兵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541章 遺策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4章 晚梅有香第261章 洗心第380章 朝京行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429章 死地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122章 測帝心第448章 帝有疑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470章 嶺南人事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520章 不臣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122章 測帝心第260章 有戲看第510章 禮崩第498章 皇子出生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369章 逼反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346章 想不到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66章 毒計第257章 族令第51章 所謀爲何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391章 帝爲棋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372章 妖孽出第291章 出手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90章 入書房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80章 棋局之後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281章 盯梢第349章 新勢力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290章 走險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481章 城破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35章 開春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