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一次見他

從上元燈會回來,沈家後院很是熱鬧了一陣,衆人都在說着燈會上發生的事情,說着其中的熱鬧和收穫。果然是如沈宛自說的一樣,她自己做的花燈,將祥和大街上的花燈都比了下去。沈寧不得不再一次感嘆沈宛的手藝,她別出心裁地將花燈分成內外兩層,裡面用的是燈膽,外面則是一層細紗,也不知道她是怎麼做到的,那燈膽還會轉動,那上面描繪的殿閣人物山水都在流動,彷彿還看見花間蝴蝶在振動翅膀,這實在是太了不起了,難怪街上的少女都盯着她的花燈又羨又嫉的。

沈宓也收穫了很多髮釵胭脂等女兒家的物品,這些都是商家免費送給她的,皆因她的猜謎本領,實在是太讓震驚了。上元燈會之上,官府和商家都設置了不少猜謎燈棚,這也是京兆一貫的傳統,若是猜中了,就會有不少的禮物。沈宓平時也沒有什麼愛好和本事,就讀書作畫和刺繡。這猜謎一事,自是書讀到了就有用的,也由此,沈寧發現了這個沉默寡言的庶妹竟然有一副靈動的心思,那謎語不管多難她都很快就能猜出了。

李姨娘歡笑之餘也有幾絲自豪,沈胡氏更是直接誇這個侄女很有本事——因了這本事,她們這一行女眷收穫頗豐啊,連沈俞氏也得了沈宓送的一枝牡丹含珠金髮簪。

隨着這熱鬧,沒過多久,就到了正月二十。二皇子的婚禮是朝中大事,沈華善、沈則敬等男人就不用說了,沈俞氏、沈安氏都打起精神,帶着沈寧參加二皇子大婚去了。

沈寧和陳婉柔因爲有去年花朝節的那一樁事情,雖然彼此知道,卻說不上多熟悉,沈陳兩家也沒有多餘的交情。在婚禮之前,沈寧沒有前去給沈婉柔添妝,只聽說去陳家添妝的人不少,不算少府監的彩禮,陳家的陪嫁足足有七十二臺,羨煞了京兆姑娘,也可見皇家和陳家對婚禮的重視。

二皇子的婚禮極是隆重,嚴格說來,這是除了長泰一朝目前爲止最爲隆重的婚禮,當然帝后大婚除外。早些年太子大婚的時候,身體病弱,爲了太子的身體着想,並沒有怎樣大宴賓客,再說太子妃父親吳朝能也只是朝中勳貴並無實權,自然也不能和如今的兵部尚書陳知浩相提並論。

不只是沈家,其餘官員家裡也都十分慎重對待,不少人都要參加二皇子府和陳家兩處的婚宴,也異常忙碌。仔細說來,朝中大臣都算是兩家的賓客,於是不少官員上午前去兵部尚書陳知浩家喝陳氏嫁女的喜酒,晚上去二皇子府喝二皇子娶妻的喜宴,有些年邁的官員都覺得應付吃力。沈俞氏和陳林氏、陳趙氏都沒有多少交情,又加上懷着身孕,免得撞了喜,就沒有去給陳府,一行人直去二皇子府。

位於始伏大街的二皇子早就裝潢一新了。府前飛檐、庭間樹上都掛着紅綢子,專門爲新婚準備的名貴香料也燃發着嫋嫋香氣,裡裡外外透露着成親的奢華和喜慶,太常寺、少府監的官員充當着迎禮的司導,整個場面喜慶又盛大。

這是沈寧第一次參加皇家的婚禮,當然自己那一次不算。太子妃吳氏成親的時候,沈則敬尚在豐南縣,沈寧聽都沒有聽說過。到了二皇子府,看到那婚禮佈置的場景,沈寧眼神就暗了下來,皇子成婚都有一定的禮制,前世,她嫁給上官長治的時候也是差不多的佈置。

符合禮制的吉服、禮器,鮮紅的?腫幀14∫返暮斐瘢?吵淖哦崮康鬧蜆猓??肷蚰?檔?難垌?t?湊庖磺性諭餿搜劾鍤欽飧鮁?擁陌。?庋?哪墾i衩裕??筆筆鞘裁蔥那椋炕斷步糉牛懇捕技遣壞昧耍?患塹煤孟窈攘瞬簧偎???杌棺柚構???p五品以上的命婦和家眷飲宴的處所自然不和男人們一處的,沈寧跟隨沈俞氏和沈安氏先去拜見了二皇子生母德妃,皇上和皇后自然是在宮中的;然後纔去新房見了新娘子,不久就要成親的龔心慈也來參加婚宴了,戶部尚書的幼女鄭少宜一向和陳婉柔交好,當然也來了。新房裡很熱鬧,陳婉柔一臉紅撲撲嬌羞的樣子,引起了不少人的打趣。不一會,就有女官來請大家離開婚房前往飲宴處,道是酒席快開始了。

女官帶着沈俞氏、龔心慈一行人往設宴的大廳走去,婚房裡大廳也有不遠的路程,一行人都有些腳步匆匆,突然間女官停了下來,對着迎面走來的一行人彎腰行禮,沈俞氏等人看清楚來的人時,也趕緊行禮請安了。

迎面那一行人,打頭的是太子和太子妃,身後跟着的是未成親的幾個皇子,五皇子、十皇子、十二皇子還有幾個公主,都是皇家貴胄子孫,看樣子是要來看二皇子妃這個弟妹嫂子來了。

就是這樣,沈寧看見了上官長治。這是她重生以來第一次看見他,見他在一行人裡依舊溫潤如昔,笑意盈盈讓人心生親近。只一眼,沈寧就有着滿腔壓抑不住的恨意,想衝上前去撕了那溫和麪容去,想衝上前去殺了他殺了他……

她曾愛他至深,曾在佛前許願生死相隨與鴛鴦一樣日日好到老,可是他滅她沈家滿門,生生打下她腹中孩兒,將她囚禁長春冷宮十七年,再見時,她發覺原來她對他,只剩下這滔天的恨意和怨氣,他怎麼對得起她!

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古人說的沒有錯啊。

“這是工部尚書沈華善的家眷吧?不必多禮。”太子妃吳氏的聲音傳到沈寧耳朵裡,她才發覺自己身在何處,只好緊緊握住雙手,直到手心有刺痛和溼潤,壓抑住周身的冷意和怨恨,轉看向太子和太子妃。

太子上官如初戴着九首金蟬三樑冠,一身絳紗袍更顯出他臉色有着異於常人的潮白,眼眶深陷眼珠暗淡。這分明是一副久病之相,連那陪伴在身側的太子妃吳氏周身氣息也都暗淡如灰,絲毫沒有顯貴尊榮的富貴氣象,在這個喜慶的場景裡顯得格格不入。

就只瞥了一眼,沈寧就低下頭了,和沈華善的想法一樣,在沈寧心目中,太子和太子妃根本不足爲慮,太子體弱,太子妃多年無所出,長泰三十八年,太子薨,太子妃隨之也去了,太子一系,根本就不成氣候,所以上官長治纔會有機會……

上官長治眨眨眼,他也看見了沈俞氏和一衆小姑娘,龔心慈他是認識的,聽得介紹,那個年紀最小的姑娘正是沈家的,是他看錯了嗎?怎麼覺得這小姑娘看他的那一眼似乎有凜冽濃重的恨意?他沒見過她吧?再仔細一看,卻發覺小姑娘安靜站在那裡,臉容清秀,哪裡來的恨意?他暗暗笑自己,想是連日來因爲老二成婚的事情想多了,又想起了沈華善和沈則敬的官位。

想到這,他對沈俞氏等人露出了熱切的笑容,還問她們是不是剛看過二皇嫂了等等,語氣溫和讓人如沐春風,沈寧死死低着頭,直到太子太子妃一行人走遠了才擡起頭來,臉上表情也淡淡,心想,我還是太弱了啊,好在也不會常見,不然我非掩飾不住……

沈俞氏等人很快就從二皇子婚宴上回來了,原因是沈俞氏覺得胎兒踢動得厲害,也覺得有些心慌氣亂,一時也極爲緊張,便匆匆返回景泰大街,召來大夫一看,道是脈象平和也沒有不妥,應該是婚宴熱鬧吵雜,胎兒也會有些躁動,開了幾劑滋補不燥的安胎藥,讓沈俞氏安心休養,就告辭了去。

被沈俞氏這樣一驚嚇,沈寧也來不及細想見到上官長治的感受了,對沈俞氏和胎兒的甚是擔憂,仔細聽了大夫的話,又叮囑俞媽媽一定要伺候好了沈俞氏,這才返回了青竹居。

秋歌幫沈寧褪掉外衣的時候,聽到沈寧似乎疼痛地微呼了口氣,待她翻過沈寧的兩個手掌一看,驚呆了:只見兩個掌心有八個半月形的指痕,極深極深,掌心的肉都翻露出來了,上面還有不少已經凝結了的血跡,兩個手掌顯得異常猙獰。

“姑娘,這是……”秋歌驚顫卻說不完一句話,不明白沈寧怎麼弄了這麼傷回來,這深痕,得多用力握緊了拳頭才能形成啊,她一點也不明白這個小主人,雖然跟在沈寧身邊,接觸的事情也多了,眼界和思考都寬廣了很多,秋歌卻覺得她對沈甯越來越不瞭解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啊,現下又弄出這傷痕來……

“沒事沒事,過兩天就好了……”沈寧嘶嘶呼着氣,當時不覺得,現在纔開始痛了因有了這疼痛,她見到上官長治的恨意也消散了很多,心下也有幾絲後悔,覺得爲着那個人把自己的手掌折騰成這樣,實在太不值得了。重生之後第一次看見他,原來怨恨過後,竟然只有不值得這三個字,是啊,不值得。

好在傷痕看着恐怖,在秋歌的照料下,沒幾日就好了,只留下幾個白痕,相信時日再長些,就會消失不見了。

第270章 放餌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346章 想不到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368章 殘害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24章 使團比試第218章 斬盡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259章 西風近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412章 將才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50章 流言四起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70章 卞氏之恨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251章 計成第178章 背後之手第284章 不能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360章 首領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355章 私產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329章 世仇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77章 救應南圖(三)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35章 開春吏事第3章 前因後情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341章 毒殺子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429章 死地第462章 奪職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173章 先機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79章 燕都棋局第536章 不逃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261章 洗心第359章 何策?第261章 洗心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171章 誰在設局?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56章 再遇應南第186章 貴人謀第169章 情迷番外一哀王不甘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322章 歸心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455章 援兵到第86章 刺殺後續第66章 毒計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303章 救彭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525章 攻心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314章 垂死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25章 互市之爭第141章 廷杖(一)第45章 餘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