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韜光養晦

沈宓發現了“還來醉”送到良醞署的酒數目不對,爲沈家應對李斯年立下了大功,沈華善當衆讚賞了她。

他還表示在親事上,絕對不會虧待她,這令李姨娘高興莫名。這讓鑑華堂其他姑娘看到了努力的方向,也暗自鬆了口氣:只要不糊塗,趙雨華的事情一定不會在沈家發生。

沈家收拾的殘局之一就是修復和容妃的關係。

在榮平郡主出事之後,容妃選擇了偏向沈家,這是因爲目前容妃還需要沈家的支持,但這不代表着她對沈家沒有看法,沈家怕的,就是容妃秋後算賬。

須防人不仁,這是沈華善心頭一直浮現的想法。所以一定要消了容妃心裡的猜忌,沈家一定要做些什麼。

沈家一方面派沈俞氏給榮平郡主送去調理身體的補品和藥材,一方面讓沈寧去鍾粹宮給容妃請安,向容妃和十二皇子表忠心;另一方面向容妃表明,設局的人正是五皇子上官長治,如果我們兩家生怨,那麼得益的就會是五皇子云雲。

帶着沈華善的吩咐,沈寧進了鍾粹宮,向容妃口頭請罪,說出了沈家的意思。

沒想到容妃笑意盈盈地扶起了沈寧,笑靨如花地說道:“本宮道是什麼事呢,沈大人真是多慮了。郡主和郡馬的事,本宮既知道了是別人設計,那麼郡馬就是冤枉的,此事就過去了。當此奪嫡之際,還要沈大人爲十二皇子盡力纔是。”

她這副熱情毫不介意的樣子,令沈寧頗有些奇怪,容妃的態度和她想象的不一樣,原本她還想着容妃起碼會敲打一番的。

恩威並施,這纔是主子之道。容妃怎麼會將此事輕輕放下了?難道有什麼事情忽略了嗎?

沒過幾天,沈寧就知道容妃爲何會有這樣的態度了。原來自己這些天事情太多,她倒算漏了一件事。想一想,陳老太君過世,現在已經足足三年了!

前兵部尚書陳知浩三年丁憂結束。長泰帝特別開恩,讓他官復原職,還是任兵部尚書一職,二皇子最大倚仗之一的陳家,準備重返京兆朝局了!

現任的兵部尚書卞之和,則榮升爲尚書右僕射,葉正純致仕之後一直空缺的尚書右僕射之位終於落定了。

這個結果,令容妃又喜又憂,而且以憂居多。

隨着陳知浩官復原職,陳家的子弟陳知闊、陳書舟等人。也都深受皇恩。陳知闊還是任岑州刺史一職。陳書舟更是高升到尚書省任尚書郎中了。

陳知浩是二皇子妃的嫡親祖父,陳家是二皇子倚重的勢力,現在陳家得勢,二皇子府又誕下了兩個皇孫。二皇子已經走在五皇子和十二皇子之前了,怪不得容妃這樣熱情和心急。

沈華善對於陳知浩的重新上位,並沒有什麼憂慮,反而認爲是最好的時候。

現在二皇子勢力猛增,五皇子必定會心急的,兩者必定會對上的。十二皇子正好退一步,沈家正好休養生息。

而且從陳知浩一事中,沈華善悟出了一個道理,找到了應對容妃秋後算賬辦法。

因此。當如流處稟告陳州刺史柳審爲其子求娶榮平郡主而皇上已經應允了,沈華善並不着急。

他知道這是李斯年此舉是想離間沈家和容妃的關係。陳州刺史柳審祖籍濮陽,和李斯年有同鄉之宜,又曾是李斯年的屬下。

這柳審,就是五皇子府的一步棋。但是沈華善認爲這步棋最多隻能使沈家和容妃有些芥蒂,卻不會影響沈家和容妃的結盟,除非十二皇子無意帝位了。

不然,容妃絕對不敢輕易舍了沈家!

果然,長泰帝應允了榮平郡主的親事之後,容妃給沈寧和沈家送來了很多賞賜,明言表示就算榮平郡主嫁給了柳審之子,也絕對不會影響沈家和鍾粹宮的良好關係。

容妃的示好,令得沈家衆人一頭霧水,沈華善則微笑地揭曉了答案:

“這就是實力!必須擁有足夠的實力,你的盟友纔不會輕易捨棄你!只要我們沈家擁有足夠的勢力,讓容妃和十二皇子離不開我們,我們沈家就可以安然無恙!這個道理就是一力壓千會!”

一力壓千會?!

沈則敬、沈餘宏和沈寧等人聽了沈華善的話,都有一瞬間的沉默。

實力、勢力、盟友,這些的字眼在他們的腦海中飄來蕩去,他們思考、認同這個道理,只要沈家擁有足夠的實力,就不用害怕容妃的過橋抽板,也不用害怕這京兆險惡的局勢了。

所以,提升沈家的實力,就成了現在最迫切的事情。

怎麼才能提升沈家的實力呢?沈寧和沈家其他人一樣,也在苦苦思索,然而這不是個簡單的問題,一時半刻不會想得清楚,還好,沈家還有時間。

陳知浩重新上位,二皇子如虎添翼,二皇子府的皇長孫已經出生過白天了,二皇子府的形勢是一片大好。

不過,這一次,二皇子一系的官員不敢那麼輕忽大意了,再也沒有請立太子這樣的言論出現,所有人都在等待長泰帝的心思。

五皇子府也在中秋過後傳出了好消息,五皇子妃鄭少宜有身孕了。這個好消息一出,長泰帝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對五皇子府也賞賜有加。

只要是爲綿延皇嗣有功的,長泰帝都會多加賞賜。原先長泰帝還擔心皇孫的問題,現在一下子就要有三個皇孫了,而且還會陸續有來,長泰帝自然開心不已。

德妃、慕妃和容妃等人聽到這個消息反應不一。德妃冷冷地“哼”了一聲說道:“脈象才一個多月而已,生不生得下來還難說呢!”語氣的惡毒之意令心腹宮女也不寒而慄。

慕妃因爲兄長卞之和高升,近來心情一直很好,聽了這個消息也沒有多大的反應。

容妃則讓十二皇子去紫宸殿請安的次數多了起來,她自己去朝暾宮的次數也多了。

總之,各有心思和謀劃。

沈家對五皇子府的好消息反應十分平靜,自從魏法之事後,沈家就沉寂下來了,對京兆的局勢、奪嫡之爭似乎也沒有多少上心了。

沈華善和沈則敬在朝中越發低調了,沈開善和沈則遠似乎有事情要做,而年輕一輩都在思考着沈華善那“一力壓千會”的道理,各人有所得不論。

沈寧的青竹居卻頗爲熱鬧,在這段時間裡,青竹居內接連辦了幾件喜事。

春夏秋冬四大丫鬟都已經十八歲了,春詩、夏詞和冬賦早已經定下了婚事,沈寧在請示過沈俞氏之後,就作主讓這這三人成親了。

春詩、夏詞等人自是不捨的,春詩還好,嫁給了秋梧,還是在沈家後院裡,她也還是留在青竹居,只不過是由大丫鬟變成了管事娘子。

夏詞和冬賦,一個配給了外院的管事,一個許給了“龍井齋”的掌櫃,以後就要離開青竹居了,夏詞和冬賦成親之前,哭得像個淚人似的。

這些丫鬟陪伴了沈寧這麼多年,一直在她身邊,現在要離開青竹居了,沈寧心中也是充滿不捨,但更多的是開心和欣慰。

這幾個丫鬟都找到了各自歸宿,以後會兒孫滿堂,再不會像前世一樣慘死在坤寧宮,這是沈寧最想看到的事,她給這幾個丫鬟備下的嫁妝都很厚重。

“秋歌,你還是沒有喜歡的人嗎?還是不想成親?”青竹居內,沈寧慎重地問着秋歌。

春詩幾個人已經出嫁了,只有秋歌還沒有着落。這些年來,秋歌爲她做的事情最多,和她的關係是最密切,感情自然是最深厚,沈寧很想讓秋歌也有一個好歸宿。

“姑娘,我真沒有喜歡的人。也不想成親,就想跟在姑娘身邊,這樣很好。”秋歌笑着回答沈寧的問話,邊爲她拆下發髻,心中也深感無奈。

這樣的問話,自從春詩幾個準備婚禮以來,姑娘就已經問過好幾次了。每次秋歌的回答都一樣,她真是不想成親。

成親有什麼好?想郡馬和郡主那樣,怨恨收場,她看着都害怕。

“姑娘,等我找到喜歡的人,想成親的時候,一定會告訴您的。我現在真沒這樣的心思。琴棋書畫這四個丫鬟雖然升爲大丫鬟了,但畢竟稚嫩,我還要留在青竹居教導和提點他們呢。”秋歌說道。

隨着春詩等人出嫁,秋歌也從大丫鬟上退下來,琴棋書畫四個丫鬟成了沈寧的大丫鬟。

琴棋書畫是沈寧一手訓練出來的,在青竹居已經四年了,自然熟悉青竹居的運作,升爲大丫鬟除了感到責任重大之外,倒沒有出現其他問題。

“姑娘,瑤姑娘的及笄禮已經準備好了,你要不要再看一看?”秋歌說道。

沈則遠的嫡長女沈瑤就要及笄了,沈家這段日子在外面極其低調,但這個及笄禮也是辦得隆重的。

沈則遠和沈胡氏有的是家財,這又是沈則遠一房這些年來辦的第一件喜事,自然是十分看重了。沒辦法,誰叫沈餘樂遲遲不肯成親呢!

沈宓及笄過,沈寧也是歡喜的,只是這歡喜還沒有散去,就即將面對一場離別了。

ps:

三更!

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517章 株連第335章 風波現第517章 株連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4章 晚梅有香第416章 悲第458章 關聯第226 謎團迭起第98章 春闈案一第295章 驚濤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433章 動天子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2章 破局之策第48章 百官出動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499章 左半朝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481章 城破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521章 弒君第314章 垂死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399章 人禍第405章 償恩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335章 風波現第458章 關聯第546章 死脅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98章 春闈案一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428章 設毒計第268章 心思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154章 計成第470章 嶺南人事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番外二淳德盛世第89章 過年交底第315章 寇色第311章 前奏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73章 太子妃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98章 春闈案一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141章 廷杖(一)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355章 私產第372章 妖孽出第287章 順遂第335章 風波現第175章 不祥第73章 太子妃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17章 莊子避暑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368章 殘害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291章 出手第50章 流言四起第248章 兩難第435章 明白人第391章 帝爲棋第348章 有別第394章 復起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45章 餘緒第514章 沈家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