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

長安發生了一件大事。

一件吸引所有人注意力的大事。

無論是朱門大戶裡的達官顯貴,還是街頭巷尾的販夫走卒,都在興致勃勃的談論這件大事。

登基五年的皇帝,終於要有皇后了。

長安人談論這件事的熱烈程度,跟他們對皇帝陛下的擁戴程度如出一轍。在大家的心目中,現如今的皇帝陛下雄才大略、澤被四海,是罕見的明君仁君,別的不說,僅是功績就足以名震千古。

早年間誅宦官、除權臣,而後平定黃巢之亂,蕩平作亂的各路諸侯,又馬不停蹄收復被異族侵佔的祖宗疆土,登基稱帝后,更是普傳修煉功法,拓土開疆,威服四夷.......

各種傳奇故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這樣的皇帝,坐擁後宮佳麗三千,大家只會認爲理所應當,喜聞樂見,說不定還要寫點傳奇小說,拐彎抹角的歌頌一番。可陛下偏偏一直沒有納妃,這就讓人很是納罕了,畢竟陛下還這麼年輕,這件事完全沒有道理。

街坊中有好事者,曾經信誓旦旦的傳言,說陛下不好女色好男風,爲了印證自己的推斷,還言辭鑿鑿的說,陛下跟岐王往來甚多,出遊時舉止親密,絕對有不足爲外人道的隱秘。

這種事大家起初是不信的,覺得有礙陛下在自己心目中的光輝形象,後來三人成虎,越來越多的人漸漸就信了。

反正好男風也不是什麼太稀奇古怪的事,這天下就兩種人,除了女人就是男人,陛下不喜歡女人喜歡男人,好像也沒什麼說不過去的,達官顯貴家的人,不也有很多都好這一口嘛?

爲此,也不知多少家世顯赫、待嫁閨中的女子,哭廢了自己的手帕,禮部官員更是痛心疾首,多次變着法兒暗示陛下,該選宮女了,該選美人了,可陛下總是裝作沒看見。

從來都是勸諫皇帝少選幾回美人,少弄些女子進宮的御史們,現在都眼巴巴的看着陛下,希望他“勞民傷財”一回,好好“勞民傷財”一回。

一些心善又沒事可做的老婦人,每日晨昏都要向上蒼祈求一番,讓天上下凡幾個能讓陛下看得上眼的仙女來......這可是關係大唐千秋萬代的大事。

總而言之,在傳出皇帝要有皇后的風聲後,長安城沸騰了起來。

大家都很激動,變着法兒的打聽皇后是何許人也,竟然能改變陛下那顆只喜歡男人的心,這對大唐來說可是潑天大功啊,必須敬仰,必須膜拜,必須感謝。

長安城裡多得是消息靈通之輩,很快就有人從禮部官員那裡得知,原來皇后就是酈郡主!酈郡主是誰?怎麼這些年沒見過?於是有關酈郡主的事蹟,很快就在長安城傳開。

什麼跟陛下青梅竹馬,在陛下被斷定不能修行的時候,依舊日日陪伴不離不棄,爲了陛下不惜以身擋住道門誅仙劍,又被重塑了肉身擁有了仙人之軀,幫着陛下拉攏了妖族,這些年一直在仙域爲陛下征戰等等。

一個接一個故事,被傳得神乎其神,引發了無數人的讚歎,最終大家都豎起大拇指,一致認爲郡主絕對是陛下的良配,皇后之位舍酈郡主其誰?

後來,崑崙重開、郡主下凡的事,又從修士羣中傳到了所有人耳中,長安百姓這才得知,原來陛下不納妃,一直都是在等郡主下凡!

這份深情立即讓無數多愁善感、嚮往好夫君的女子,自動想象了無數感人肺腑的畫面,一個個都把自己哭成了淚人兒,於是酈郡主的人氣達到了頂峰。

皇帝迎娶酈郡主,冊封其爲皇后的那一天,長安城萬人空巷,熱鬧程度甚至還要超過上元節。

上元節的時候,大家雖然也喜歡出來看燈市,但年紀大的人是不會輕易出門的,走不動了,不喜歡熱鬧的人,也最多觀賞一下自家的花燈。

但這回不一樣。

皇帝陛下與酈郡主的婚事,既有社稷意義,又有市井吸引力,長安人都是拖家帶口走上街頭,想要一睹皇后真顏,看看是什麼樣的絕色女子,讓陛下能一等五年。

當然,最終親眼看到酈郡主面容的,都是真正的達官顯貴,多半之前就認識郡主了。普通百姓在人羣的海洋裡,連挪動都是問題,伸長了脖子,能看到皇帝與皇后的身影,那都是莫大幸運。

雖說沒看到皇后的真容,讓大家很是失望,但場面的浩大壯觀,還是彌補了大家心中的遺憾。其實大家就是來湊熱鬧的,參與第一,回去後能有談資就行。

但這回三省六部明顯是鉚足了勁,把禮儀弄得無可挑剔、把場面排得能多大就多大,別的不說,僅是各種賞賜發下來,很多百姓就收穫了相當於半年收入的財富。

這種大手筆史無前例,也印證了大唐現如今的強大無匹,讓長安百姓滿意至極,各種歌功頌德的聲音海浪一樣,一直延續到黃昏。

大臣們終於完成了“勞民傷財”的心願,一個個都是捻着鬍鬚,笑得欣慰愉悅,臨了還互相行禮祝賀,一副“彈冠相慶”的樣子。

當然,長安百姓回去後,免不得互相吹噓,自己距離皇后與皇后是多麼近,親眼看到了陛下是何等的身形偉岸,皇后是何等的傾國傾城,在互相贊同一番。

彼此都得到滿足後,大家就揣着朝廷的賞賜,或者去酒樓宴飲,繼續吹捧陛下英明神武、皇后賢良淑德,或者是買了肥雞肥羊回去,跟媳婦兒孩子美餐一頓,享受人間歡樂。

......

吳悠獲封爲皇后之後,宮城終於多了不少生機活力,不再像之前那樣冷清。李曄在處理政事之餘,有吳悠端上來的各種糕點,身心都會得到放鬆。無事的時候有自己喜歡的人陪着說話,心情也會愉悅很多。

有時候,李曄就算是看着吳悠雙手叉腰,一本正經教訓宮女宦官,整頓紀律散漫的後宮,都會忍不住露出溫暖柔和的笑意。

不過不知道怎麼回事,皇后端來的休閒解乏食品,基本都是一碗銀耳蓮子羹,糖還放得特別多,這讓李曄叫苦不迭。

後來問了原因,才知道這是太宗的皇后長孫喜歡做的事,吳悠立志成爲一代賢后,自然要以長孫爲模範,先學習模仿,再尋求超越。

吳悠說這話的時候,認真的揮了揮小拳頭,看得李曄覺得這件事可能性不大。不過聯想到吳悠到了宦官宮女面前,就沒有半分小女兒姿態,恩威並施很是得人敬重,李曄又覺得吳悠未來可期。

簡單來說,有了吳悠這個皇后,李曄的日子過得舒坦了不少。

“張長安已經出了玉門關?”

李曄得到宋嬌稟報的消息,有些爲對方的行程之快感到詫異。看來在接到調令後,張長安幾乎沒有停留,而且稱得上是日夜兼程的趕路,“該給他的人手和資料,都已經給他了?”

“在他經過玉門關的時候,就已經全都給他了。”

宋嬌猶豫片刻,還是問道:“你既然說張長安有宰相潛力,爲何又讓他在草原消磨了兩年時光,這回不提拔他到中樞任職也就罷了,怎麼還讓他去西域兇險之地?”

李曄放下手中的摺子,奇怪的看了宋嬌一眼,“既然是宰相人選,自然需要好生雕琢,康莊大道可培養不出國之棟樑。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是題中應有之意。”

懲辦兵部錢侍郎後,李曄沒有立刻提升張長安的官職,就是在刻意磨練他的心智。但李曄又沒有給格桑州派遣刺史,這就在事實上讓張長安有了主政一方的經驗,可謂互不耽誤。

“與大食之戰,是國之大事,張長安自然要參與其中,但如何參與,怎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他的才能,讓他學到更多東西,就需要好生安排。

“時至今日,他帶過兵打過仗,也主持過一方政務,成績都很好,現在讓他接觸一下青衣衙門,也是必要的,還能直接跟大食人交手,瞭解大食人,好處不用多說。”

李曄屈指敲打着桌案說道,“有了這些經歷,他往後再身居高位,看問題就能更全面。能知道各個衙門的存在狀態、辦事方式,也有助於協調各方。”

宋嬌蹙了蹙眉,“你就不怕把他用得太狠,用壞了?”

“不至於。”李曄笑了笑,“我心中是有數的。再者,要做宰相,心志自然得比旁人堅韌許多。”

之所以是此時讓張長安離開草原,李曄也是有考慮的。在此之前,對他的壓制、錘鍊還不夠,但要是繼續讓他呆在草原州,對方的熱血就會被真的消磨掉。

熱血不比操守,也不比性格,這東西是經不起太長時間冷卻的,久了就會結冰,而且再也無法解凍。

能夠爲國而死的,大多是年輕人,沒見過誰生活困頓不堪,遭受了社會黑暗面的虐待,身無長物到了中年之後,還有爲國捨身熱血的。

宋嬌還想說什麼,李曄已經擺擺手,示意對方不必多言。

張長安有宰相潛力,卻不是唯一的宰相候選人,對李曄而言,對方最終能不能做到那個位置上,還是要看他自己。擇優用人,是李曄這個皇帝必須有的素質,經受不住磨練、考驗的人,統領不了未來的大唐的百官。

李曄本以爲宋嬌該離開了,自己已經準備繼續批閱奏摺,拿起玉筆,才發現對方沒有告退的意思,而且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對。

李曄心思何其靈敏,這便恍然大悟,原來宋嬌跟自己在張長安的事情上掰扯,其根本用意,並不是要爲張長安鳴不平,或者爲他爭取什麼。

她是青衣衙門大統領,又不是中書門下平章事,張長安跟她還非親非故,怎麼都輪不到她來爲其說這麼多話。

所以宋嬌一直不走,就是要在李曄面前多晃一會兒,彰顯一下存在感。

意識到這一點,李曄就明白了宋嬌看自己的眼神,爲何隱隱透露出一股幽怨之意。那分明就是在說,你有了皇后,就不再關注關心我了?你這個沒良心的。

第六十一章 大難臨頭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四章 破陣第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章 戰利品與嫁妝第十八章 成就仙人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殺人又不是靠嘴(三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六十章 驚蟄第三十一章 難不成在給我挖坑?第六十九章 偶遇第六十八章 四境平(4)第一白零四章 名望第六十二章 王威在上第二十八章 菜園子與儒家之學第十一章 異變陡生 大戰降臨第四十八章 徒使豎子成名(3)第十一章 順勢而爲第一百零二章 屬於朕(上)第四十七章 秒殺(第三更)第二十章 全面戰爭第十四章 北上第二十五章 御使天下第十五章 初戰(4)【第三更】第十八章 爲殿下赴湯蹈火第七十二章 好手段好算計第一百零五章 進入第一百三十三章 擊殺(二更)第五十八章 俗人第六十一章 天師傳承第一百一十一章 見面即分生死第九十三章 忽然的相殺第四十八章 這就是差距(第四更)第八十二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上)第一百零七章 斬不斷才行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三十八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5)第六十一章 天師傳承第五十章 興趣(五千字)第一百四十章 不要忘記(二更)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六十章 風雲迫中原第七十五章 紅袖的焦躁(三更)第八章 她是你們的神仙第五十四章 蟒動第七十三章 夢醒時分(第三更)第三十六章 一場勝 一聲喚第二十六章 儒家文師第十七章 漠南之殤(2)第二十九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2)第五十二章 可惡的小魔頭第七十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三十一章 難不成在給我挖坑?第四十六章 原來是友軍?第五十章 戰第三十九章 成全第八十八章 這裡的大計與來這裡的人第二十二章 一劍咫尺 隔絕天涯第一百三十一章 遠洋航線第七十章 煽動情緒第四十三章 水復第三十章 因勢利導(第四更)第四十九章 廣寒仙子(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風雲(4)第六十八章 最後的戰爭(2)第九十二章 高手(2)第三章 道觀第二十章 對決第六十八章 成果(二更)第六十二章 開創新的時代第一百一十六章 小村四十年第七十四章 上任(5)第一百一十四 不拿我當豪傑?(二更)第六十六章 憂傷與憤怒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五十六章 世人不知第六十四章 計謀(三更)第六十一章 王(下)第六十二章 遇伏第二十八章 相視而吐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四十九章 攻守易行第四十一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8)第六十五章 四境平(1)第九章 生存與功勳第九十九章 再相爭第四十二章 只屬於你一個人(三更)第九十三章 放與不放第七十八章 爭鬥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二十八章 菜園子與儒家之學第二十八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2)第一章 勤王第九十七章 平壤之戰(2)第三十九章 花明(4)第九十三章 放與不放第一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上)第四十四章 突然到來的李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