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六六章 阿拉伯數字

餘長寧卻不知道羅東梨和王正奇的陰謀盤算,此際,他正在與杜禹英商量一項要事,關係到大唐算術的改革。

這也是餘長寧的聰明之處,因爲他知道要在國子監站穩腳跟,必須擁有令人折服的知識底蘊,否者光憑自己的皇親國戚身份,那也是鏡中月、水中花,飄飄忽忽沒有半點實質內涵。

而展示自己才華的根本點,那就是將後世數學中最爲簡單通用的阿拉伯數字,在國子監,甚至是整個大唐進行推廣。

當看見餘長寧在紙箋上寫滿了十個奇奇怪怪的符號後,杜禹英止不住的驚訝,疑惑問道:“字不像字,畫不似畫,餘大人,你寫的是什麼東西?”

餘長寧擱下了手中的毛筆,拎起紙箋一角笑問道:“國子丞以前乃是算學院博士,不知認爲目前大唐的計數方法可否便捷?”

沉吟了一番,杜禹英如實回答道:“上古之時華夏無文字,所以結繩以記數,其後蒼頡發明文字,才使得民智初開,得以出現簡單的計算方式,再其後籌算出現,各種計數口訣也相應而出,到大唐之時,計算方式早就比古代便捷了許多。”

餘長寧搖了搖頭,啞然失笑道:“國子丞此言乃是五十步比百步而已,在本官看來,現在的計算方式根本談不上便捷,反之勞心費神,一來計算工具複雜,需要的專業性太強;二來數字書寫麻煩,計算一道題耗時太久,這是制約算學進步的最根本兩點。”

聞言,杜禹英大覺不服氣,冷哼出聲道:“餘大人,現在的算學乃是從古到今無數先人聖哲總結出來的,我承認你昨日推廣的那速算法有些用處,但妄想以此顛覆算學根基,那一定是不可能的。”

餘長寧笑嘆出聲道:“杜姑娘乃天賦奇才,有高世之名,必有遺俗之累,所以纔會這般固步自封。在本官看來,任何學術都是在不停變化進步,賢達者創法立制,庸碌者因循守舊,創新者生,守舊者亡乃是物競天擇的規律,燧人取火、有巢造房、倉頡造字就是一種創新,若無改變,你我尚是茹毛飲血的叢林野人,圍獸皮,住山洞,吃生肉,心智未開,懵懂無教,何能如現在這般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

杜禹英氣呼呼地反詰道:“我只知道利不百者不變俗,功不十者不易器,若沒有根本的革新改變,你要顛覆算學那是簡直不可能的。”

“十倍?嘿嘿,你可知道本官寫的這十個數字,爲算學帶來的改變連百倍都不止。”餘長寧揚了揚手中的信箋,神色止不住的傲然得意。

杜禹英秀眉一蹙,不信道:“就憑這幾個單單的簡單符號?對不起,目前我還不認爲它是數字。”

餘長寧笑嘻嘻地開口道:“這是阿拉伯數字,來自域外的高級貨你當然不認識。”

“阿拉伯數字?”

“不錯,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也就是現在的天竺,經由大食人傳向四方得以成名,而大食人又名爲阿拉伯人,所以稱之爲阿拉伯數字。”

杜禹英拿起餘長寧寫的阿拉伯數字一陣端詳,冷笑道:“餘大人,長安西市就住着不少大食人,爲何我卻不知道他們計算方式乃是採用的這種數字?”

餘長寧聞言一愣,頓時猜測必定是阿拉伯數字在大唐之時尚未在大食普及,心念一閃笑道:“英雄何必在意出生,我們先不論它從哪裡來,不管是大唐的計算數字還是阿拉伯的計算數字,能夠便捷計算纔是正理。”

言罷,他將毛筆遞給了杜禹英,沉聲道:“杜姑娘,大唐數字‘一’該如何書寫?請你先寫寫看。”

杜禹英用看白癡的眼光看了餘長寧半響,默默無語地接過毛筆在宣紙上寫下了一個大大的“壹”。

見她寫完,餘長寧正色問道:“寫出這個‘壹’字,一共用了多少筆畫?”

杜禹英略一思忖,回答道:“一共十二畫。”

“那你可知阿拉伯數字的‘一’,該如何寫?”

當得到杜禹英否定的回答後,餘長寧微微一笑,提起毛筆在宣紙上寫下了一個‘1’。”

陡然之間,杜禹英美目瞪圓了,她有些不能置信地問道:“竟然如此簡單?只有區區的一豎?這發明阿拉伯數字的人也未免太偷懶了吧?”

餘長寧不置可否地一笑,正色道:“正因爲如此,纔是阿拉伯數字的優勢之處。不如我們分別用中原數字和阿拉伯數字書寫‘一千一百一十一’這個數,比較一下書寫時間。”

言罷,兩人分別在兩張宣紙上書寫了起來,餘長寧刷刷刷刷四筆便已經寫完,寫的是“1111”,杜禹英寫的是‘壹仟壹佰壹拾壹’,整整比他多用了四十倍的時間。

再數筆法,餘長寧一共寫了四筆,而杜禹英卻寫了七十一畫,也就是說餘長寧已經寫完,杜禹英卻連一個‘壹’一半都還沒寫好。

杜禹英沉吟了一番,柳眉輕輕地蹙了起來:“餘大人,我承認你這樣的書寫方式很是便捷,但有一點不足,那就是容易遭到更改,若是我在你寫的前面再加一個‘1’,那就會變成一萬一千一百一十一,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聞言,餘長寧不由大是敬佩杜禹英的才智,不消片刻便發現了阿拉伯數字的不足之處,的確,即便是在阿拉伯數字已經推廣普及的二十一世紀,有些時候也不能替代中國古代“零到玖”的計數方式,重要的原因正是因爲阿拉伯數字易遭更改,如‘1’可以改爲‘4、7、9’;‘3’可以變爲‘8’等等,在書寫涉及重要的經濟數字之時,很多時候都會大小寫一併使用,比如民間寫欠條,就絕對不會只寫阿拉伯數字而不寫大寫數字。“杜姑娘此話不錯。”餘長寧頷首一笑,輕輕一拍長案道,“易遭更改乃是阿拉伯數字的不足,但是依舊不能因爲一點不足而抹殺它的便捷,在書寫重要的賬目之時,可以華夏數字和阿拉伯數字並用,但在計算方面,應該可以以便捷爲主,從而而採用阿拉伯數字。”杜禹英思忖了一番,回想起餘長寧寫的“1111”比自己寫的‘壹仟壹佰壹拾壹’快上幾十倍,不由認同點頭。

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聽君一席話第一卷 第二九〇章 巨蟒襲來第一卷 第三一五章 不白之冤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研磨作畫第一卷 第四八四章 撲朔迷離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決鬥之前第一卷 第五十五章 羅凝的閨房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名將之殤第一卷 第六一六章 冤家路窄第一卷 第一千零八十章 帝鑾駕臨第一卷 第八四九章 人禍大於水患第一卷 第四四五章 餘家莊院第一卷 第八七九章 夜襲開始第一卷 第五九六章 猜燈謎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時不我待第一卷 第一零七章 小妖女的消息第一卷 第九二一章 啓程返回第一卷 第五五零章 《西廂記》(二)第一卷 第七三四章 兵變計劃第一卷 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小城夜談第一卷 第二八六章 朝局時態第一卷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安撫少女心第一卷 第三章 白小姐的禮物第一卷 第八五九章 冰釋前嫌第一卷 第二十二章 太宗的讚譽第一卷 第二七五章 姨娘暈倒第一卷 第九零六章 陰謀暗涌第一卷 第三一九章 乞術一家第一卷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長安秋色第一卷 第一千零一章 紙鶴隨風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刀下留人第一卷 第八百零五章 大功告成第一卷 第二一七章 我心永恆第一卷 第二二〇章 無奈妥協第一卷 第五十四章 侍女畫眉第一卷 第二一八章 酒肆商會第一卷 第九三九章 逃生之道第一卷 第三〇六章 馬賊打劫第一卷 第九五五章 清風明月第一卷 第五七零章 負傷第一卷 第八十章 相邀合營第一卷 第二三五章 酒肆商會(一)第一卷 第五四二章 柴秀雲之邀(一)第一卷 第四七六章 拆穿魔術第一卷 第七九二章 公主醉酒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酒醒之後第一卷 第十七章 白馬魏王第一卷 第三一〇章 農夫不談天下事第一卷 第二二〇章 無奈妥協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第一卷 第四七四章 投桃報李第一卷 第五五六章 微乎其微的希望第一卷 第八九三章 卿本佳人,奈何爲寇?第一卷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長寧失蹤第一卷 第三九一章 斗酒詩百篇(二)第一卷 第五五二章 新仇舊恨第一卷 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驚人至極第一卷 第二十四章 前堵後追第一卷 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出發突厥第一卷 第七三四章 兵變計劃第一卷 第三二〇章 夜晚敘談第一卷 第九零七章 鐵勒兵諫第一卷 第四一七章 爲商之道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換人第一卷 第八十八章 韋妃的“喜訊”第一卷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崑崙齋主第一卷 第七九六章 烹製火鍋(二)第一卷 第一六六章 火海逃生第一卷 第九零六章 陰謀暗涌第一卷 第一二七章 接風之宴第一卷 第七三四章 兵變計劃第一卷 第七五三章 我有癡心待君回還第一卷 第五一四章 暗流涌動第一卷 第三二七章 金蟬脫殼(一)第一卷 第二二八章 奇正妙對第一卷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漁翁得利第一卷 第五百零二章 曹查理的逆推第一卷 第八六二章 龍王審案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求愛女王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新羅退步第一卷 第一一五章 治病閒談第一卷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頗有淵源第一卷 第一千零七章 遠方之訊第一卷 第一四一章 舌戰羣老第一卷 第八五七章 人有情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江都城內第一卷 第四一三章 二郎得救第一卷 第八四七章 整治李義府第一卷 第十二章 北京烤鴨第一卷 第六五七章 應邀比劍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驚人消息第一卷 第六十七章 長樂公主第一卷 第四六〇章 斷然決定第一卷 第六百零七章 公主失蹤第一卷 第一五二章 感情原則不容妥協第一卷 第一百章 承包壽宴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劫法場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絕世名將第一卷 第一千兩百章 挾持而行第一卷 第四八六章 模擬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