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太昊神朝

九極歸一宗是劍道的源頭,它的支脈分佈各星界,宗內隱居的是劍祖的一代.二代.三代弟子,和個別獨自開創出劍脈的後代弟子,俱都是真君.天君和上尊準聖,還有一部分是從支脈來進修的優秀弟子,能待在這裡的,基本都是劍道的核心弟子。

數量不是很多,算他一人一座山峰,也未將宗內一千八百座山峰佔完。

一座山峰,一位大能,一種劍道。

有不周戰場那會兒妙玄使用過的滄海桑田劍,有遮天劍尊開闢的霸王劍,有名滿天下的文臣劍,有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逍遙劍,每一種極意劍道的開闢者都居在這裡。

凌霄子不會特意教人學什麼劍,他只教一門心劍,弟子從心劍中悟出自己的劍道,就成了自己這脈的師祖,九極歸一宗也就成了天下劍道的源頭。

這日,一座未命名的山峰上多了一位修士,只是專心修煉己劍的劍修們沒有多注意。

也可能是根本注意不到,畢竟還有一名長鬚老道在。

山中亭裡,四季輪迴轉換,邊上的瀑布時而婉約,時而奔若驚雷,時而裹上了銀裝,亭中兩人卻絲毫不受影響。

長鬚老道說要給她講完剩下一半的道經,然後他便開始講了,洋洋灑灑真意藏,道音妙法諸相顯,湛長風初時還保留着一分謹慎,最後也沉到了那至理名言中。

卻不知,世上已時過境遷。

太陽神帝創造了一個世界,終證皇,是爲太陽神皇,闢出了十萬餘年來的第一個神朝太昊,十位太陽聖子同現世,光芒與日同輝。

神道風雲顯,威名直逼**聖地。

但神道也是分好幾個派系的,一類謂信仰神道,一類謂氣運神道,一類謂功德神道,一類曰全神道。

前三種神道顧名思義,便是靠側重信仰.氣運.功德中的某一種來成神的,後一種則都沾了些邊。

側重不同,他們的行事方式也不同。

在中界.大界被各類修士佔領的當下,信仰神道很難從修己心的修道者身上獲取信仰,是以一直以來,信仰神道的目標是封閉的小界,用顯示神蹟的方式收取小界的信仰。

在小界中,最嚴重的是神道修士之間的爭奪。

氣運神道謀人之氣運,謀地之氣運,謀天之氣運,然後將一界的運道都謀在掌心,成爲這一界的天地代言人。如今大多數王朝.天朝,行的都是此道。

此道最典型的特徵便是搶名臣名將,征服各界。這和在各界佈道的諸道統存在矛盾。

全神道也是多以王朝.天朝存在,不過做事較爲溫和。

功德神道算是最嚴於律己的,小到借幫助信徒完成願望得助人的功德,大到無償救世濟民,和佛道的活菩薩有一拼,從這種角度來說,功德神道和佛道有一定競爭。

太陽神皇創立神朝,最先受到衝擊的不是各道統,而是神道本身,首當其衝的便是其他信仰。

日鬥界在風雲界域和寒武界域的交界,以此爲中心,小界中的太陽圖騰崇拜燎原般蔓延開來,原本佔據該小界最高信仰的神道修士能安坐得了?

是歸附,還是抵抗?

另外某些小界不止有神道信仰,也可能有佛門香火,道門廟宇,他們能袖手旁觀?

不將戰爭帶到小界是修道界的明文規定,謀小界的信仰,實際是在謀人心,但如果人心不好謀了,還得打一場,要打,自然是在中界.大界打。

然一個有神皇坐鎮的神朝,尋常小勢力還真不敢對上。

就如那山海界的東臨王朝,它屬於全神道王朝,上能在中界開疆擴土,下能將信仰施於數十個小界,隨着它在小界的信仰被太陽圖騰擠得節節敗退,似乎痛定思痛,想轉型成氣運王朝。

於是,它將矛頭對準了山海界其他諸侯,有一統山海之勢。

沒多久山海界就亂了,各諸侯招兵買馬,要做足軍事儲備。

時年,距小黎界被洪水淹沒已過去七載,祭酒盧一山.長老明睿等人輾轉之下帶着藏雲間人馬定居山海,尋無主之地立了一城,千辛萬苦將將以外來人身份在本土站穩腳跟,卻又遇山海戰亂的危機。

藏雲間的生死境和脫凡,死的死,離開的離開,元亨和他手底下的一批人隨於慎去了吳曲王朝,君子院的一些高手跟何雲天走了。

被吳曲放回來的溫辰和枸桔倒是爲新城出了不少力,但新城中長老會議和未明侯.文瀾侯.青嵐侯等舊勢力交織,光爲一個城主之位就暗爭了許久,溫辰本就是榮譽長老,以前站的是白痕一掛,眼看着新城穩定下來,他自認仁至義盡,便離城了。

後被斂微請回了商鼎會。

現新城由盧一山任城主,明睿.枸桔和曾經的諸侯們各居要職。

他們這城的勢力弱小,可架不住他們有好些個生死境坐鎮,要是平平安安發展下去,說不定能發展出一個大城來。

不過在本土衆諸侯眼裡,與其說它是一個城,不如說他們只看見了那幾個生死境和有實力的脫凡。

在動盪的前夜,如倉息侯.景耀國就看中了這些人,開出優渥的待遇相請。

這世上,沒有撬不動的牆角,除非你沒撬到點上。

本土諸侯們撬到了點,恩威並濟,引經據典,順帶還幫着分析了一波嚴峻的時事,明明白白告訴他們這沒有根基的小城,在即將來臨的動亂前會崩得跟土雞瓦狗一樣,陸續撬走了好些人。

新城中的重要人物以前都是長老.小諸侯,各自手下跟着不少人呢,撬走一個,走一掛,結果沒出走幾個,新城在動盪未起前就自己先崩了。

尤其在最近的議事中,明睿提出舉城投奔景耀國。

一來景耀國勢力大,是少數幾個能與東臨王朝直接對抗的方國,二來,招安條件夠優厚,會照顧到每一個歸附的修士。

新城中的修士們多半不想參與到大戰爭中去,他們只想找個安全點的地方,繼續如往常那般修煉.探險.尋機緣,景耀國願意接納他們,自然是再好不過。

舉城接受招安,可以說是衆望所歸。

新城城主府後花園,費用有限,後花園裡只擺了幾盆盆栽,配一石桌石凳,幽幽夜風中,盧一山捧着酒碗,牛飲了好幾碗,他想起了曾經的司天監,想起了曾經的藏雲澗,想起了那場洪水,痛心疾首,險要掉下淚來。

“受安了也好,也好。”

前長老和前諸侯們爲城主之位歸誰爭執不休,誰也爭不過誰,於是城主位置意外落到了他這個冷眼旁觀的人身上,促使他接過這個位置的原因,僅是因爲作爲祭酒的他,不忍看到藏雲澗倖存的修士們無枝可依,流離失所。

但真的看着曾經的長老.諸侯們一個個被人挖走,眼瞧着新建的城分崩離析,心頭的難受一層層疊加,終究是到了曲終人散的時候。

第1016章 炫富現場第1197章 斷腿之後第1648章 萬事俱備殺機發第401章報名大會第927章 各派選擇第314章 聚衆會議第1649章 五十九尊欲斬天第343章 清掃後續第1632章 太一養士攬八方第218章 賭城白天第1082章 混亂暴動第640章 探尋靈脈第1082章 混亂暴動第59章 歡喜城(5)第1366章 制天官印第672章 過渡掃尾第1513章 君王齊聚第279章 路上試手第1230章 深坑之下第588章 太昊神朝第528章 藏雲異變第594章 荒界山前第1255章 大界出世第661章 悟道幻境第628章 土靈現世第1682章 神明巡令定詭波第451章 政道會(3)第378章 一席殺宴第609章 有人邀戰第968章 以丹換財第810章 暴露危機第66章 武鬥意外第947章 反敗爲勝第506章 政道會之紅塵煉心 萬更(2)第1751章 明槍暗箭最難防第983章 獵殺兇獸第878章 樑丘三人第1209章 外來之客第1301章 終於甦醒請假條第825章 護道危途第883章 終於歸來第268章 灰色介子第530章 吳曲來使帝神粉絲月周邊放送第1552章 星空虛炮第1129章 萬喜被救第64章 失蹤的修士第1549章 特別條例第187章 換功勳第445章 朝天祭祖(8)第1107章 瀑下入定第1163章 氣運金龍第1643章 五賢聚集排隱患第1297章 放逐萬星第721章 御獸之鬥第372章 武卒來人第858章 她她她誰第1118章 逢魔時刻第645章 各方鬥法第703章 所爲何來第1603章 六千化身撲磷火第1627章 約法三章天龍伏第667章 預演帝道第1696章 以虛化實萬象新第244章 福壽之死第1302章 九霄玲瓏第1633章 威震九天獨一帝第1381章 道問之劫第609章 有人邀戰第1138章 殺大明王第681章 元母晶礦第1307章 前往鈞天(二合一)第773章 繁星七子第528章 藏雲異變第134章 半妖第397章 海賊攻島第1728章 十方準聖來助陣第913章 五絕殺陣第1412章 感應消失第1043章 逢王相爭(23)第916章 夢入玄機第224章 血濺三尺第231章 欽擅老兒第1553章 瞞天過海第1657章 三千準聖道亂起第915章 姽嫿點局(二合一)第1175章 帝座留名第1262章 準備大典第365章 潮漲潮落第582章 被困神墟第152章 山第291章 閒情逸致第927章 各派選擇第1551章 紛爭重起第159章 岔道第513章 政道會之紅塵煉心(9)第92章 鬥棋第350章 放走顏策第1403章 捨生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