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9章

“小王妃,父皇已經說過,你將來要輔佐太子殿下,那本王就要考一些兵家常事,都說兵家之計,兵家之計,你可知道這行軍打仗有幾計,出自什麼典故?”

二王爺一說完,身後的那些隨從就開始騷動了,問小王妃這個問題未免有些太難了,她又不是大將軍,怎知道那麼多,在場又有幾人知道這些?

三皇子本來還在鬧,可聽二皇子提出這樣的問題,他乖乖的閉嘴了,因爲……他最討厭這什麼什麼兵法了,他自己也弄不清楚。

慕容如玉則是眼睛一挑,有幾分驚訝的看着二王爺,他是想刁難南宮傲雪,可也沒想過要問這樣的問題,畢竟這不是女子擅長的事情,女子也不知道這些,這二王爺居然問出來,是誠心刁難?

不過看着南宮傲雪出醜怎麼說也是一件爽事,既然 他都問了,他倒是要看看這死丫頭怎麼求饒。

“兵家之計俗稱三十六計,這三十六計又分爲兩套,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全書還有總說和跋。三十六計是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爲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又有人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三十六計按計名排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 。第一套,勝戰計:第一計 瞞天過海,第二計 圍魏救趙,第三計 借刀殺人,第四計 以逸待勞,第五計趁火打劫,第六計 聲東擊西。第二套 ,敵戰計:第七計 無中生有,第八計 暗度陳倉,第九計 隔岸觀火,第十計 笑裡藏刀,第十一計李代桃僵,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第三套 攻戰計: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第十八計擒賊先擒王。第四套 ,混戰計: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第五套 並戰計:第二十五計 偷樑換柱,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癲,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第三十計 反客爲主。第六套, 敗戰計: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第三十六計 走爲上計。

第一計是瞞天過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讓天知道就過了大海。形容極大的欺騙和謊言,什麼樣的欺騙手段都使得出來。 “瞞天過海”之謀略決不可以與“欺上瞞下”、“掩耳盜鈴”或者諸如夜中行竊、拖人衣裘、僻處謀命之類等同,也決不是謀略之士所應當做的事情。雖然,這兩種在某種程度上都含有欺騙性在內,但其動機、性質、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爲一談。這一計的兵法運用,常常

是着眼於人們在觀察處理世事中,由於對某些事情的習見不疑而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了疏漏和鬆懈,故能乘虛而示假隱真,掩蓋某種軍事行動,把握時機,出奇制勝。相傳在很久以前,有皇帝御駕親征,領三十萬大軍以寧東土。一日,浩蕩大軍東進來到大海邊上,皇帝見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無窮,即向衆總管問及 過海之計,四下面面相覷。忽傳一個近居海上的豪民請求見駕,並稱三十萬過海軍糧此家業已獨備。皇帝大喜,便率百官隨這豪民來到海邊。只見萬戶皆用一彩幕遮圍,十分嚴密。豪民老人東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內更是繡幔彩錦,茵褥鋪地。百官進酒, 宴飲甚樂。不久,風聲四起,波響如雷,杯盞傾側,人身搖動,良久不止。皇帝警驚,忙令近臣揭開彩幕察看,不看則已,一 看愕然。滿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橫無際涯,哪裡是什麼在豪民家作客,大軍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來這豪民是新招壯士扮成,這“瞞天過海”計策就是他策劃的。 “瞞天過海”用在兵法上,實屬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 用來作戰役僞裝,以期達到出其不意的戰鬥成果。

第二計是圍魏救趙。本指圍攻魏國的都城以解救趙國。現借指用包超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對敵作戰,好比治水:敵人勢頭強大, 就要躲過沖擊,如用疏導之法分流。對弱小的敵人,就抓住時機消滅它,就象築堤圍堰,不讓水流走。所以當齊救趙時,孫子對田忌說:‘想理順亂絲和結繩,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開,不能握緊拳頭去捶打;排解搏鬥糾紛,只能動口勸說,不能動手參加。對敵人,應避實就虛,攻其要害,使敵方受到挫折,受到牽制,圍困可以自解。’相傳,很久以前,趙國進攻衛國,迫使衛國屈服於它。衛國原來是入朝魏國的,現在改向親附趙國,魏惠王不由十分惱火,於是決定派龐涓討伐趙國。不到一年時間,龐涓便攻到了趙國的國都邯鄲。邯鄲危在旦夕。趙國國君趙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齊國求救。此時,趙國與齊國結盟。齊威王任命田忌爲主將,以孫臏爲軍師,率軍救趙。孫臏出計,要軍中最不會打仗的齊城、高唐佯攻魏國的軍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軍。而大軍卻繞道直插大梁。龐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返國救援。魏軍爲疲憊之師,怎能打過齊國以逸待勞的精銳之師。所以大敗。

第三計……”南宮傲雪口若懸河的把三十六計全部說了出來,不僅分清楚願意還說得出故事,把枯燥的的軍事計策融入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中,說得很精彩。

“呼呼呼呼--”院子裡除了風聲什麼都沒有,這炎熱的天氣似乎更加的燥熱,空氣也停頓在半空之中,一切都停止了!

除了風聲什麼都沒有!

時間停頓!

人也靜靜的立在原處,每個人的臉上都有着奇怪的表情。

震驚?詫異?膜拜?

每個人心裡所想的東西都不一樣,這桃園外除了風聲什麼也沒有,什麼也沒有……

除了安靜還是安靜

二皇子那冰冷的眼眸充滿了奇異的色彩,這個小小的女孩,真的是難得一見的人才,難怪敢和大哥作對,原來她自身也是如此的強悍,他有些後悔,後悔自己爲什

麼沒有早些認識這個女人。

三皇子更不用說了,早就對南宮傲雪充滿了膜拜之意,這小小的女娃怎麼那麼厲害,他自己老是搞不定這三十六計,總是記不得,更別說它們的來歷了。他要膜拜一下這個小王妃啊,真的太強了,原來天才除了慕容如玉還有另一個人啊,看着兩個天才互掐是一件多麼有意思的事情,三皇子有些迫不及待了,等着看着兩個怪胎互掐,在他的眼裡,哼,凡是太優秀的人都是怪胎,都是怪胎!

南宮傲雪身上的變化太多了,想不到她竟然能把這三十六計分得那麼清楚,知道它們該在什麼情況下使用,還能說出典故,這樣一個女子若身作男兒之身必定是蒼月的將軍!慕容如玉眼睛微閉,犀利的看着南宮傲雪,怎麼覺得這個人那麼陌生,這個投胎換骨的南宮傲雪真的是以前的那個南宮傲雪嗎?爲什麼在她身上見不到一點以前的影子,這個人究竟是誰?

他的眉頭皺了皺,但很快嘴角又露出一絲鬼魅的笑,似乎遇到一個如此強大的對手也是一件極爲有趣的事情。

那些宦官啊,婢女啊,更是目驚口呆的看着小王妃,什麼軍事計謀他們不懂,但他們知道眼前的這個小王妃很厲害,從三皇子興奮的表情,二皇子震驚的模樣還有太子危險的表情中可以看出這個小王妃很厲害!

“啪啪啪啪--”響亮的掌聲響起來,只見皇上面含微笑的看着小王妃,眼中充滿了驚喜和讚賞,這是他的兒媳婦,這是他蒼月國的小王妃,有這樣的太子妃輔佐太子,太子將來的仕途回更加的順利,有這樣的網費坐鎮,以後蒼月的江山回更加的穩固。一個小小年紀就有計謀,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詭異的身手,小小年紀就對兵書有如此的見解,這樣的神童去哪找?或許也只有她能降得住自己家的兒子。

慕容如玉是蒼月皇最引以爲豪的兒子,這兒子小小年紀便天賦過人,容貌俊美不說,又熟讀兵書,還是少有的將帥之才,最重要的是他懂得收斂自己的霸氣,他能控制自己的氣場,這樣的兒子能伸能縮,他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權力,對於這個優秀的兒子,他是相當滿意的,要說慕容如玉唯一讓他不省心的地方就是他的婚事。

早在二十幾年前那他們就已經解密了神秘宗卷,也知道太子妃的人選是將軍府的四小姐,可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皇上和皇后都失眠了,因爲他們的太子殿下是蒼月國最傑出的人,也是蒼月最俊美的人,他剛行成年禮的時候就有無數的公主上來提婚,要嫁給他做妃,就算是側妃他們也願意,只要能做他的妃子就好。當時可謂轟動四國,剛開始那幾年有不少使臣帶着豐厚的嫁妝過來爲她們的公主提婚,但慕容如玉都一一拒絕了,隨着時間的推移,陸陸續續還是來了不少使臣,也有不少人提聯姻的事情,但蒼月皇都婉言拒絕了。

國與國之間的聯姻,其實就是政治婚姻,沒有愛情,他們需要的是聯盟,需要一樁婚姻來鞏固兩國的友誼,古往今來,每個國家都是這樣,這也成爲了大家默許的事情。

可是,蒼月國自從慕容謹登基以後就國力強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多年來的積累,已經讓這個國家屹立於四國之首,雖說不稱王稱霸,但它的崛起卻是所有人都能見到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