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回 太子心思

“殿下,蕭淅因夜不歸宿受寧親王爺重責,據探子稟報,打的着實不輕,估計短時間內不能出府,燕娘這步棋怕是要閒置一段時間了。”一個面色微黃,頜下有三縷稀疏鬍鬚的中年男子皺着眉頭向一個正在把玩着一隻玲瓏紫玉如意之人稟報。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當今太子蕭綽。

“真的只是因爲夜不歸宿?”太子擰眉冷聲問道。

“是,寧親王府早就有這條家規。”那留着三縷鬍鬚的男子以極爲確定的口吻說道。

太子沉沉點了點頭,冷聲道:“公孫先生,蕭經那邊有什麼動靜?”留着三縷鬍鬚的男子是東宮洗馬,太子最看重的心腹謀士公孫敬。

公孫敬微微一笑說道:“自前番皇上申斥了皇后娘娘,恪郡王的氣焰被打消了許多,小動作也基本上都停了。”

太子皺眉道:“這個孤知道,說些孤不知道的。”

公孫敬斂了笑容趕緊說道:“回殿下,恪郡王的確安份許多,可是恪郡王妃前日進宮請安,出宮後便派人去寧親王府下帖子邀請宣宜郡主與三少夫人,參加恪郡王府大姑娘的百日宴。”

“哼,不過是個側妃所生的庶女,值得這麼大費周張的慶賀。”太子聞言冷冷說了一句,不屑之情溢於言表。

恪郡王府的大姑娘並不是王妃生的,而是由才被封爲側妃的司寢女宮袁氏所出,嫁給恪郡王已經快兩年的王妃李氏並沒有懷上身孕。做爲嫡子出身的太子,自然看不上弟弟府中的小庶女。

“殿下,百日宴不過是幌子,這必是皇后娘娘安排下來,給恪郡王拉攏寧親王府三公子的手段。”公孫敬低聲分說起來。

太子點點頭,沉聲道:“必是那個女人安捺不住了。不過若是過百日,她們怎敢不邀請太子妃?”太子並不記得太子妃提過此事,便又皺眉問了起來。他可以看不上四弟蕭經,太子妃便是接了帖子也不會出宮。可是蕭經倘若敢不給太子妃下帖子,以太子睚眥必報的性子,必得狠狠記上蕭經一筆。

公孫敬笑着說道:“明面上的理由自然是不敢因庶女之事驚動太子妃娘娘,私下麼,皇后娘娘怎麼肯給太子妃娘娘多見外命婦的機會呢。”

太子妃嫁入東宮,一年也難得出宮一次,與外命婦偶爾的接觸也只是在外命婦入宮朝賀之時說上一兩句閒話,除此之外再無機會單獨與外面婦見面。皇后如今對太子夫妻極爲防備忌憚,越發不會給太子妃出宮的機會,外命婦們有飲宴聚會也都不敢給太子妃下帖子,便是下了帖子,太子妃想出宮赴約也是千難萬難。而太子妃人雖不到,可是該出的禮卻一點兒也不能少。可以說當今太子與太子妃可算是滿大梁最憋屈的一對夫妻了。

“哼,真真是處處掣肘!”太子恨恨的說了一句,再也沒有心思盤弄手中的玲瓏紫玉如意,將之丟到桌上發出砰的一聲響動,嚇的在殿外服侍的小太監都縮了脖子。自打寧親王府的世子被廢,太子的脾氣一天壞似一天,他們如今日日膽顫心兢,生怕一個不小心礙了太子殿下的眼,被拖下去亂棍活活打死。有小太監偷偷算過,自從寧親王府的世子被廢之後,東宮已經打死了五六個小太監。但凡有點兒門路的小太監都在想法子調出東宮也好保全一條小命。

“殿下息怒,其實世子被貶回山陽,對您倒也不是壞事。蕭世子能力手段都有限,留他在您身邊也不堪大用。”公孫敬一向看不上蕭淆,見太子因爲蕭淆被貶之事已經煩躁了許久,他再也忍不住不勸上幾句了。

“公孫先生如何這麼說,阿淆才幹雖然普通,可與孤卻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情份,況且他對孤極爲忠心,再不是那等首鼠兩端之人。”太子憤憤說道。他所說的首鼠兩端之人,指的便是那些在他與恪郡王蕭經之間猶疑不定的勳貴官員們。那些人明面上對他敬畏有加,可是暗地裡卻誰也沒把他這個國之儲君當回事兒。畢竟皇上對太子的不喜今年已經擺到明面上了,數次在朝堂上當着文武百官斥責太子,讓太子顏面盡失。這也是太子近來越發喜怒無常的原因之一。

“太子殿下說是的,眼下情勢對殿下不利,殿下此時更應當尋求助力而非累贅,恕臣直言,蕭世子雖然能爲殿下做些事情,可是他卻不是殿下的助力而是累贅,況且自蕭世子離就到現在已一月有餘,若蕭世子真的有心,又豈會不捎來隻言片語?以臣之淺見,只怕蕭世子心中另有打算。”公孫敬不遺餘力的抹黑蕭淆,太子聽了臉色越發陰沉,他本就是能好猜疑的小性子,又有公孫敬在一旁進言,蕭淆在太子這裡就算是徹底沒戲了。

“反正阿淆已經遠離京城,不說他了,公孫先生,你說現在孤應該怎麼做?”太子有些煩躁的在階下來回走動,不耐煩的問道。

“殿下也不必如此着急,以臣之見,您目前要做的是對內討皇上歡心,對外與重臣結盟。”公孫敬不緊不慢的說道。

“如何結盟?父皇幾番訓斥於孤,還有那位重臣敢與孤結盟?”太子憤憤叫道。一想到金殿之上父皇毫不留情的怒斥,太子的麪皮都紫漲起來,古往今來做太子憋屈到他這個份上的,他是頭一位。

“殿下,臣記得太子妃的胞弟還不曾定下親事,東宮之中側妃良娣的名額尚有空缺,您膝下只有一位公子一位千金,也還單薄了些。”公孫敬慢條廝理的說了起來。

太子妃有四個弟弟,年歲相差不大,也都沒有定下親事,他不免皺眉問道:“公孫先生說是的哪一個,又可配何人?”

公孫敬笑着說道:“臣說的太子妃娘娘的嫡親胞弟,安國公府的四公子唐明詔,四公子今年十二歲,與宣宜郡主正是佳配。”

“宣宜郡主?哦,你說的是蕭靈,不合適。明詔雖是嫡出卻非襲爵長子,如何能配的起郡主。”太子搖頭否決了公孫敬的提議。

公孫敬卻笑着說道:“殿下此言差矣,唐四公子自幼聰慧,才名廣佈京城,以十二之齡已經連中兩元,臣以爲以唐四公子的才情,必能創下連中六元的佳話,有何配不得郡主?”

太子妃的親弟弟唐明詔,是天生的讀書種子,自小酷愛讀書,三歲發矇,四歲便將三百千背的爛熟,五首能做歲,七歲便能寫出錦繡文章,九歲考取秀才功名,得了縣試頭名,後又考得府試頭名,若非去歲院試之時唐明詔因病未能參加考試,說不定他現在已經是連中小三元的元首了。

太子不知想到了什麼,臉色變的有些陰沉,冷聲說道:“明詔的婚事不急,且議議側妃良娣人選吧。”

公孫敬暗歎一回,他做東宮洗馬已經整整六年了,如何還能不懂太子的心思,只怕太子已經將內弟唐明詔當成禁孌了。這唐明詔不獨才學好,相貌也極好,生的清秀可人,正是太子喜歡的那種類型。太子雖然只是在三年前見過唐明詔一面,想來也已經上了心,不過因爲唐明詔在東門書院讀書,從來不在外頭走動,才讓太子沒有機會下手罷了。

“殿下,側妃良娣的人選好定,可是寧親王府是您首先要爭取的助力,而宣宜郡主是寧親王府唯一的女兒,若是您的內弟與宣宜郡主結親,寧親王府就算不支持您,在皇上眼中他們也會變成您的人。”公孫敬有心幫一幫素有才名的唐明詔,不想讓他毀於太子之手,便再次建議起來。

太子雙眉緊鎖,半晌沒有說話,公孫敬暗暗捏了一冷汗,不知道太子會不會大發脾氣。

許是這些日子受了不少的挫折,這讓太子成長了一些,太子並沒有向公孫敬發脾氣,只是冷聲說道:“公孫先生的意思孤明白了,會考慮的。”

公孫敬暗暗鬆了一口氣,忙說道:“您能考慮就好。”

“對了,信德錢莊之事有眉目了麼?”蕭淆一走,太子越發缺錢,而且入股信德錢莊之事一直是蕭淆在暗中運作的,蕭淆走的急,也不曾有所交待,所以太子只能將這事交給了他最信任的謀士公孫敬。

公孫敬搖搖頭道:“殿下,那信德錢莊的東家點金公子神龍見首不見尾,臣實在是找不到他。”公孫敬是謀士,他長於出謀劃策,並不擅長衝鋒陷陣,對於太子交待下來的入股信德錢莊之事,公孫敬真是一個頭兩個大,才接手這差事一個月,他的頭髮都被愁掉了好幾把。

“這點金公子到底是何方神聖,孤就不相信他還不出來了,公孫先生,你是孤的東宮洗馬,行事不必那麼畏畏縮縮!”太子知道公孫敬的處事風格,不免很是不滿的抱怨起來。

公孫敬低頭應了一聲,心中着實無奈的緊,要他一個文人折節與商人打交道,這真是讓他糾結極了……

第117回 有錯當罰第182回 蛛絲馬跡第186回 談心第11回 求生存第9回 施毒計(下)第52回 月銀第225回 夜話第129回 蕭繹心事第230回 謀劃(上)第60回 戰事將起第一百零六回第206回 廢太子(上)第171回 廢世子第38回 偶遇第221回 宮宴風波(下)第134回 查問第135回 下毒第20回 懲奴驚主第92回 救治第93回 兩府爭求親第186回 談心第100回 別樣洞房第3回 小試第268回 添堵第44回 將計就計第118回 風波餘韻第211回 暗查(下)第136回 登門拜壽第169回 情意初萌第70回 辯藥第221回 宮宴風波(下)第202回 各懷心思第191回 又生事端(上)第78回 應邀做客第134回 心結難解第159回 原來舊識第134回 心結難解第55回 巡視產業第193回 賊惦記第213回 蕭伍聯婚(上)第37回 禮物第1回 艱難第73回 丫鬟進府第258回 關心第155回 激化第52回 月銀第161回 黯然離京第147回 來者不善第169回 情意初萌第184回 自取其辱第174回 蕭淅之怒第180回 姑嫂口角第43回 小年(三)第3回 小試第二百七十六第43回 飯菜有毒第252回 賞罰(下)第253回 曲線求情第41回 小年(一)第二百零一回第19回 將軍遷怒第262回 點醒第43回 飯菜有毒第239回 自找難看第45回 揪心第92回 救治第19回 將軍遷怒第243回 啞巴虧第170回 陷害第162回 如夢如幻第246回 探病(下)第219回 宮宴風波(上)第266回 春朝慵起第26回 明爭第116回 惡毒心思第33回 黃雀第一百零五回第6回 納妾第55回 過年(下)第171回 廢世子第33回 黃雀第245回 探病(上)第122回 好熱鬧第13回 餘波第156回 不堪第134回 查問第223回 求證第111回 世子夫妻雙吃癟第225回 夜話第4回 黃了第267回 除夕第1回 艱難第220回 宮宴風波(中)第274回 臨危第258回 關心第215回 蕭伍聯婚(下)第75回 清理(下)第229回 將我心換你心(上)第266回 春朝慵起第71回 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