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兵出高平

話都說到這份了,已經接近正題,渠耆拍拍手,樂師、胡伎們魚貫進入廳堂,音樂聲起,胡姬們身着西域胡服,身姿柔媚,長袖翻飛,開始表演西域樂舞。

武威郡守署正殿是木質建築,四根粗大的紫色木柱撐着巨大的穹頂形房頂,高大威嚴。它已有數百年曆史,是當年匈奴休屠王的王宮正堂,當年混邪王準備降漢,休屠王卻突然變卦,終被霍去病斬殺,休屠王太子則淪爲大漢奴隸,爲漢武帝養馬。權魚兒一身輕襦,神態輕鬆,雖然所議事機密,但她長袖中還有牌,並不怕渠耆成爲混邪王。

欣賞着麗姝樂舞,渠耆親自以手執刃爲權氏掌門人剔鹿肉侍候,或爲活躍氣氛,便說起坊間笑談,“天下讀書人都一個秉性,滿嘴聖人子曰。仲升出山以來,步步歷險,屢建功勳,時有美人相助。雒陽有汝姊妹,疏榆谷有黑稗,伊吾廬有麥香,疏勒有紀蒿,帳下還有吳英、錦娘、昆蘭一批女將,男兒尚如此,便死而無憾矣!”

說畢他自己先笑了,權魚兒只得陪笑着。她豈能聽不出,渠耆故意轉移話頭其實是在拖延搪塞,準備獅子大開口。畢竟是讓他去打自己的老丈人,且那老丈人比他還小一二歲。看來正如趙統所說,羌人貪婪,跟竇固數十年這貨毛病一點未改,不見好處不撒鷹。

她可不是好惹的,手中端爵輕呷,心裡有點惱,也很隨意地接着話頭說笑道,“坊間說書人話不足信,但仲升‘憐惜女人’倒是真的。當初他單戀夫人鄧堯十年終成眷屬,二夫人馮菟受司馬氏陷害,他愣是將其從三輔世族宋家搶出據爲已有。身爲朝廷要員,形同霸佔民女,不是先皇偏愛其勇,十個腦袋怕也砍了!”

班超苦戀鄧堯、勇救馮菟,在大漢民間傳爲美談,與“霸佔民女”一點不相干。但權魚兒偏將“霸佔民女”與“憐惜女人”扯在一起。渠耆一聽此話,面上風平浪靜,心中卻如雷鳴。看着笑靨如花的權魚兒,他已渾身汗毛倒豎。冰盤中大冰塊在慢慢融化,大堂內感覺不到悶熱,可他腦門子、脖子都出汗了,白底色上繡紫紅雲紋薄官袍爲冷汗濡溼。

這婦人話中隱隱露出殺氣,事關西域漢使團存亡,如果他渠耆敢兒戲不出兵,那麼身爲封疆太守,僅這“霸佔民女”罪名,怕是會令項上頭顱就難保!

自古英雄愛美人,勇將渠耆如此畏懼,便是因趙統所說那“一對寶貝”,便是河東安定郡党項羌兩個如花嬌女。

原來,渠耆已有一妻七妾,除正妻如花、二夫人錢氏是當年竇固夫人涅陽公主劉中禮賞的,其餘七妾都是他強娶來的。某日聽聞一樁官司,不禁又動了再娶之心。河東党項羌族酋長李成棟有庶出同胞二小女臘梅、迎春,美名貫高平,已到了取字待嫁之年。二女素有見識,曾對李成棟夫婦豪言:“天下英雄無數,此生只嫁二渠!”

二渠便是指渠耆、渠莫兄弟,他們是盧水羌人中的戰神。

這兄弟二人一個是武威太守,一個是副護羌校尉,位高顯赫,封疆一方。李成棟不過一土牧主,門不當戶不對的,你說你這不是白想麼。李成棟老倆口只當小女逆反之齡,女兒思春臆想。他們請了媒人,逼着臘梅、迎春嫁給漢人儒生以光耀門庭。誰料臘梅、迎春年雖小,卻是烈得很,竟然相約投井尋死,差點鬧出人命。

動靜鬧大,最後驚動高平城縣令出面干涉,老酋長才消停了,但卻將二女看在閨樓。此事傳到武威郡,渠耆聞之頓生憐憫,便派人過河潛到高平城東的党項羌偷偷劫出二女,理由堂而皇之,即“第一(注:高平城又稱第一城,即今天固原縣城)有好女,二渠當憫惜!”

酋長不敢惹這兩個強人,況且他巴不得呢,自然順水推舟同意了這門親事。於是,只有十五歲的臘梅、迎春便分別跟了渠莫這兄弟二人。但渠莫當時遠在金城前線打仗,渠耆看着這一對尤物不能自制,便和膜梅先成婚了。只將迎春養在渠莫家,等他回來再成親。

渠耆是赳赳武夫,臘梅可是隻有十四五歲,據說成婚當夜,他大夫人如花、二夫人錢氏怕他弄出人命兒,一直守在洞房外看着。此事瞞得了別人,如何瞞得了權魚兒和趙統。封疆太守搶民女爲妾,如果朝廷言官知道,渠耆便難逃一死!

渠耆拍拍手,樂師、胡姬、舀酒的侍婢都退了下去,他親自給權魚兒舀酒,抹把汗小聲罵趙統,“此等惡計,也只有那老棺材瓤想得出,弟妹勿聽鬼話。現河東一盤亂局,朝廷肯定是要殺幾個守將的。吾此時擅自出兵,若攪亂朝廷布局,聖上龍顏大怒,老夫便是死罪啊!”

“太守放心,權氏便甘冒一死,亦要給太守弄出一個出兵理由!”權魚兒見擊中痛處,她心裡暗喜,便步步緊逼,說得果斷決絕。

這讓渠耆沒有退路了,話都已經說到這份上了,他手握玉驢鎮席開始要價,“不瞞弟妹,河東地域廣大,衆羌齊反,遍地烽煙,吾武威即便出兵,剿滅亦非易事。羌人盡騎射士,吾步騎進入河東,剿滅羌亂怕短則半年一年,長則經年累月!”

權魚兒有備而來,她頻頻點頭,高髻上玉簪輕顫,忍着心痛脫口而出,“經年累月怎麼行,多一天西域使團都受不了。這樣罷,如果太守能在一月內剿滅羌禍、暢通逄義山峽谷商道,吾願送太守二百烏孫馬,另再借三百匹如何?但要先說好,二百是送的,三百是要還的,仲升正在重整西域漢軍,更需要馬啊!”

“成交成交,商尉需不得反悔爾!”五百匹烏孫馬到手,渠耆大喜過望,趕緊旋身而起鞠躬相謝,生怕權魚兒反悔!

兩人達成共識,當天後半夜,離姑藏城百餘里外的鸞鳥置邊權氏貨棧便遭遇“羌禍”,數百“羌人”燒燬了鸞鳥置四周村落的幾百個草垛、數十間茅屋、場院,連馬場外的數百畝已經收穫的麥田、場院中的糧囤也被燒燬。這些“羌人”打劫後,便搶得戰馬倉皇逃向河東。

第二天警報報到太守府,渠耆大怒,便親自帶着求盜們趕來鸞鳥置實地勘查。鸞鳥置嗇夫丘陽、周邊各部族酋長一起稟報了羌人夜間襲擊權氏貨棧情況,渠耆查清實情,便據實上奏朝廷。

其實,這丘陽不是別人,正是當年弘農郡曹陽置嗇夫。永平末年,爲應對不測事態,大鴻臚竇固將其從曹陽置調到河西鸞鳥置,此時他另一隱秘身份,是鸞鳥權氏貨棧掌櫃!

幾日後,權魚兒果真一言九鼎,將五百匹優良戰馬套上馬鞍一併送到姑藏城外軍營。渠耆原有戰馬千餘匹,現在這二千步騎一下子變成了一支屯騎營,他便要發威了。“羌人”既然敢從河東跑到河西武威郡爲禍,他這個武威太守便有安撫吏民、綏靖地方之責。

於是他迅即升帳,一邊派出驛吏急報雒陽,一邊向河西、河東各郡發出檄文,歷數羌禍罪狀、危害後,點起二千郡兵渡河,浩浩蕩蕩殺向逄義山盧水羌、党項羌老巢。

安定郡原爲渠耆家鄉,移居於此的党項羌、盧水羌人與漢人雜居、融合。羌人作亂後,聞渠耆出任武威太守,很多部族便脫離反叛隊伍,自歸家園。李成棟女兒嫁給渠耆,党項羌多個部族也打了退堂鼓。但仍有數千人盤踞逄義山,一度越過高平城(注:又叫第一城,即今固原縣),翻過凡亭山和青石岸,逼迫安定郡首府臨涇城(注:今鎮原縣東南,具體地址不詳),令周邊諸郡震動!

安定郡屢次派兵清剿,都被羌人擊退,逄義山遂成爲盧水反羌老巢!

渠耆兵臨逄義山,反叛羌人大恐,有三千多人未戰而向渠耆投降,被渠耆編入武威軍。渠耆招討並舉,對歸降者一律免罪,允其歸家。另有五千多人,據山寨與武威軍對峙開了。渠耆大怒,披堅執銳,身先士卒,遂攻破山寨,殺反叛羌人一千餘首級,俘三千餘人,並令被俘羌人歸家,安定郡羌禍遂被其血腥鎮壓。

渠耆率五千餘卒駐兵逄義山下,迅速派出驛吏向朝廷報捷!

安定郡守李風貌帶着糧秣、繒縑、銅錢率衆勞軍,巴巴地想送武威郡兵離境。但渠耆糧秣歸收,卻駐兵不動。只等到權氏二十餘支商隊順着涇水岸邊的官道,翻山越嶺,經臨涇城、朝那城、高平城併到達逄義山,峽谷商道已經確認打通時,才還兵武威!

仗是打完了,權氏五百匹戰馬渠耆卻耍賴全部扣下了。

~~~~~~~~~~~~~~~~~~~~~~~~~

求收藏

第三十三章 靜候來客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六章 殺出血路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二十章 羣起參奏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三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二十四章 帝都名媛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後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