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太后嚴詔

細想一下,又覺得有點蹊蹺、詫異。

在西域這個亂世,有兵便是草頭王。樓蘭城過去曾是樓蘭國王治,樓蘭綠洲地處商道要衝和樞紐,守將封疆一方,有州兵千五百人,比無數小國寡君還要尊榮。漢朝已經閉關、罷屯,現在要殺一州鎮守使,只有漢大使班超、鄯善國王佗廣伽有這權力。

蒲類人真野蠻,麥香這個塞女簡直瘋了,竟然能把堂堂的鎮守使斬殺了,沒有班超驛令她怎麼可能有這膽子?都傳說麥香是班老二在伊吾廬的“妹妹”,生逢亂世,也只有他班超的娘們纔敢如此放肆!

徐幹的到來,又帶來了新的消息。據別部敵後斥侯傳回的消息,蒲類國已經平安撤至樓蘭,鄯善國已經按照班超令將樓蘭城借給蒲類國暫且棲身。

緊接着更震撼的消息傳來,班超的漢使團已經襲擊了溫宿國,斬殺了國王僨鵲,懸首於王宮門樓之上。並打援擊破了姑墨國國兵,斬殺了姑墨國大都尉披枋、左將毋溯以下近千人。

“老天哪!”

趙統撓撓頭,捋着白鬚,只到此時才恍然大悟,原來班老二果然並未退守,他這是在主動進攻。顯然是在吸引北匈奴南呼衍部注意力,爭取爲蒲類國安然撤出伊吾廬爭取時間!

趙統與徐幹從案後坐牀上起身走到左面封面上的大幅縑圖前,西域局勢一目瞭然。看着尉頭谷中羣山環抱的尉頭國和溫宿國,努力還原這場奇襲,更覺得太難以置信。

溫宿國處在大山之內,與疏勒國有大山相隔距離千里,且與姑墨國不過兩日之程。跑人家後方去,既下溫宿國又斬殺了溫宿國王,再打援擊破姑墨軍,如此精巧的算計,這種神仙仗,也只有他班仲升敢打?

新的消息又送來了,班超不僅打了姑墨國的援軍,而且還深入姑墨國王城石城,擊敗姑墨國兵,焚燬了西域都尉府的糧秣重地——姑墨倉!

斥侯稟報回的消息,令二人半晌無語。“不知太守大人對西域局勢如何看?”徐幹輕聲問道。

趙統仍盯着沙盤,半晌無語。徐幹又指着縑圖道,“大人,漢使團兵力雖少,卻西邊進攻,東邊南撤,張弛有度,互爲策應。打掉呼衍獗糧秣重地,這哪裡是要撤回河西?分明是在下一盤大棋,分明是要以區區三十餘人之漢使團,獨自取西域、斷匈奴右臂啊!”

“風平所言有理……”趙統仰頭沉思着,“山崩地裂而色不變,風吹雨打而志不渝。仲升真勇士爾,吾不如矣!”

徐幹一拳砸在圖上,“唉,恨吾將別部兩千虎狼,卻困守敦煌太平之地。西域風雲激盪,吾卻僅能吸黃沙看白雲,爲太守種慄、放牧、挑渠、修井、看家護院,不勝汗顏哪。太守大人,幹欲上疏,聖上如不準,吾便掛甲自去,投仲升麾下大幹一場,便不要功名,也是飛揚人生一場!”

“嘁,狗日的,一派胡言。汝再去仔細看沙盤再亂吠……”

二人又走到堂中的沙盤前,趙統頻頻搖頭,指着沙盤道,“在班仲升棋盤上,吾與汝都是棋子或博箸,呼衍獗與北道諸國王是魚。南呼衍部與龜茲、焉耆諸國兵超十萬,還有莎車國襄助,有卒近三萬。別看仲升拿下溫宿國,可疏勒國不過數千騎,想拿下西域是蛇吞象,非爲易也。吾料定不會多久,彼必調汝與和恭入西域,何須上疏邪?”

“真的?”徐幹道,“仲升抗詔不歸,皇上惱火才閉關,又如何會允請兵?”

“糊塗,跟仲升比,汝徐老大還嫩了點!皇上雖龍顏不悅,然未收回漢使符節。吾料待國中稍有眉目,漢軍定然會重入西域,與北匈奴再決雌雄!”趙統十分肯定地道,“汝與和恭要抓緊練兵,隨時準備策應使團!”

“末將遵令!”

身爲敦煌太守,雖然相隔萬里,但趙統感覺自己已經洞明皇帝與班超二人心思。別看現在他們在較着勁,其實目標是一致的。但是,在是否向朝廷報捷事上,他又猶豫開了。聖上正在氣頭上,此時將班超下溫宿捷報馳報朝廷明顯不妥,甚至是在挑戰皇權威望,他決定這幾天先把這消息壓下。

就這麼一耽擱,一直到四月中旬,也就是班超取得溫宿大捷二十餘天后,趙統這纔派出驛吏,猶猶豫豫地將西域最新戰況,馳報朝廷。

……

漢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年)四月,雒陽漢宮夜色漸濃。

初夏的帝都,清風許許,空氣中瀰漫着醉人的花香。章德殿前的榭臺下,水聲淙淙,蛙鳴陣陣。夜色已然闌珊,劉炟手執一卷《春秋》,背手望着繁星閃爍的夜空,心裡感覺空空如也。雖然身爲至高無上的帝王,他此時卻覺得自己是那麼無力,什麼也幹不了。

父皇賓天之後,他雖繼大位已經半年,可國中大臣都是前朝舊臣,每逢大事必請示太后。每日與三公、尚書檯衆官在宣明殿閱簡至二更,可每逢大事,只要太后不應允,他便一事無成。太后倡行舊政,嚴治世族外戚,令朝野一新,也令百官戰戰兢兢,他這個皇帝時有局外人之感。

宮人手提紅色綃紗紅燈籠佇立於側,萱貴人知道劉炟心情不好,她靜靜地侍立在側,用羽扇輕輕地爲皇帝趕着蚊子。如花的笑靨,似水的溫柔,恰如一縷清風拂面。溪流叮咚,似飄逸幽遠的琴聲,輕輕撫慰着年輕皇帝苦悶的胸懷。

這幾日,正是劉炟心情最黯然的時候。他本想做一樁功德無量的好事,卻不料受到太后的嚴詞斥責!

自登基以來,國內多州連續大旱,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劉炟已經二十歲,他是一個有抱負的君主,從不敢忘父皇北擊匈奴的宏偉國策。但少習《尚書》、《春秋》,令他決心行寬仁之政,令天下休養生息,過幾年再與北匈奴算賬。

可就在此時,太常、太僕、宗正和少府等衆衙門,異口同聲,一齊上書,言天災連連,皆因不封外戚之故,致天怒人怨,請皇上按舊典封爵諸舅。

劉炟看了奏章,開始還不明白衆官意圖。他帶着一肚子疑問,在宣明殿書圃內專門召見了大鴻臚竇固,將心中的疑團說了出來。

漢宮文采飛楊,各殿都有畫苑、書圃、琴房。所謂書圃,是劉炟自己給他專門練習書法的書房起的名字。劉炟是書法大家,一手草書無人能及,被後世稱爲章草。凡是進入書圃,便是沒人敢打擾之時。他在這裡召見竇固,竇固便知定是有機密之事商議。

沒想到,劉炟說出這麼個有點弱智的疑問。竇固抱拳笑道,“陛下,叔父(注:即竇融)在日,縱養竇氏一族狼性,誓爲朝廷鏟滅北匈奴。然竇氏子孫多不法,行爲囂張,衆大臣是畏而不敢言,便欲通過封賞外戚而使陛下遠竇氏!”

“遠竇氏?卿勿亂想。‘滅匈奴者,竇氏也!’父皇言猶在耳,吾如何會遠竇氏?吾是皇帝,勿要聽他人亂言!”劉炟趕緊安撫道。

竇固卻道,“陛下,樹欲靜而風不止,爲朝廷鏟滅匈奴,是竇氏天命,竇氏子子孫孫義不容辭。然對枉行不法者,老臣懇請陛下嚴治之。至於封賞外戚事,此乃陛下家事,老臣不便多言。太后雖不臨朝,卻決斷大事,封賞外戚違背先帝意願,太后必不應允。”

不管是內政還是邊務,劉炟都倚仗竇固。

這個沉默寡言的老人,是名聞天下的大漢百戰名將,是將北擊匈奴作爲畢生理想的常勝將軍,是父皇臨終時一再交待的唯一輔政大臣和朝廷柱石。由於竇氏在朝中樹敵太多,竇固從不以輔政大臣面貌出現,更不願上三公之大位,他只是默默地襄助太后、皇帝,不顯山不露水的左右着朝政的方向!

“說半句留半句,實是可恨。吾要如此聰明,何必求助卿——”君臣二人將大事議論一遍,等竇固走後,劉炟一個人坐在御書房內生悶氣。但回想一遍竇固的話,慢慢便品出了味道,“真是老狐狸啊……”

那天,他興沖沖地來到長樂宮,將自己欲封賞諸舅的事告訴太后,徵詢太后意見。他原以來太后聞之,一定會倍感欣慰。誰料與竇固判斷的完全一致,風雲突變,一向溫仁爾雅的太后聞之,卻分外惶恐,堅持不允,且態度十分堅定,令劉炟措手不及!

太后嚴厲地看着兒子,話說得決絕不給劉炟一絲念頭,“吾兒好意阿母心領了,然前事不遠,乃後事之師也。前漢之變盡在外戚之禍,後庭受寵著聞者二十餘人,然其保全外家者,僅文、景、武帝太后、孝宣王皇后四人而已,餘者大者夷滅、小者放流。皇帝登基未久,天下未寧,且在三年居憂間,封賞外戚事幸勿再提!”

太后的話並沒有說服劉炟,在他心目中母后雖然性格剛直,但一向溫仁敦厚,賢淑雅緻,鮮有發怒的時候。更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太后爲徹底斷了他的念頭,第二日黎明,便莊重詔告天下:

“凡言欲封外戚者,皆欲以此媚朕以謀私耳。昔王氏五侯同日俱封,黃霧迷漫,未聞天降好雨。夫外戚貴盛,少有不傾覆者……吾爲人君,難道可上負先帝之旨,下虧先人之德,重蹈前朝外戚敗亡之災禍哉?!”

太后的詔書已經通過都亭驛馳傳天下各郡國,朝中衆臣閱之無不肅然,再無人敢妄言封賞外戚之事。可劉炟閱之,雖也頓生敬意,卻大爲不快!

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二十四章 大氣磅礴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後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十七章 激戰東城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二十四章 帝都名媛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一章 少裝可憐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二十一章 少裝可憐第十七章 暗藏天機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十章 狼行千里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後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四十二章 小宛吃醋第一章 掌控莎車《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十三章 班勇出世2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十四章 雨中愁悵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