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

打援伏擊成功後,越騎營已尾隨敵東去,蒙榆、華塗、吳英率崑崙屯和尉頭國兵也順着尉頭水,緊隨越騎營東進,黎明之前即到了姑墨水。又順着姑墨水向南行馳約十餘里,忽見隱隱約約的晨光中,姑墨水東岸有三隻火把亮着。

明晃晃的月光下,火把還在划着圈,分明是在召喚他們過河。

蒙榆迅速率崑崙屯開始渡河,原來這裡河水較淺,水流很急,奔騰而下,發出嘩嘩的奔涌聲,但水最深處不過馬腹。又是三月水少季節,河中有很多沙洲連成一片,班秉、班騶騎着馬站在河心沙洲上,爲崑崙屯指示着水淺的地方。

全軍順利渡河,只有十餘名尉頭國兵慌亂中跌落馬下,瞬間便被激流沖走,連救援都來不及。來到東岸,班超、灌藉帶着十餘卒下在達裡等着。

原來,伏擊戰剛打響時,班超、灌藉便悄然脫離戰場,他們在月光下順着尉頭水一路向東,到了轉彎處又順着姑墨水向南。接着便策馬下河,一段一段河牀探摸,親自尋找可靠的過河地點。

此次北上,下溫宿、打援軍出敵不意,盛產稻米的姑墨國是糧倉,只要漢軍進入姑墨國境,就將觸動西域都尉府逆鱗,呼衍獗和龜茲國王尤里多定然會舉全力反撲、包抄,焚倉後能否順利脫身,決定生死的便是時間,那一個環節也不能出錯!

敵大股潰退下來時,順着河岸邊的商道玩命逃向南方的渡口,班超、灌藉在河裡看得清清楚楚。相離不過百十丈遠,但大團大團的潰兵策馬南逃,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此時河中的幾個黑點,正是西域漢軍統帥班超。倘若他們發現了,那麼漢匈大戰的歷史或要改寫。

終於,灌藉手舉木杆找到了一個好的過河地點,幾人便順利過河,一直在岸邊等候崑崙屯。

崑崙屯、尉頭國兵與班超匯合後,灌藉下令全軍朝食,並給戰馬餵食草料。朝食畢,向北疾馳三十里,陰曆三月二十一日午前辰時初刻,便突然出現在姑墨國的王城小石城下。

水稻產區已經進入農忙季節,極目四野,水網沼澤內到處是稻田,早作水稻田已經放水整地、育苗。稻田內的農夫們見一彪人馬洶涌而來,先是觀望,接着便倉皇逃散。

此時出現在崑崙屯士卒們眼前的,是一道丈餘高的高高的坎壟,壟上黃土臺地上,那巍峨的石城威嚴矗立。坎壟上溝壑起伏,一直延綿到天山腳下,都是延綿不絕的黃土塬。而坡壟下向南,則是一望無際的沼澤綠洲,一片片水田接天被野。

班超沒有理會黃土塬上這座堅固的石頭城,而是揮軍直指離石城數裡、位於坡壟下、綠樹環繞的姑墨倉。

崑崙屯前軍剛接近姑墨倉,便受到一陣密集的矢石相阻,從箭矢密集程度看,守軍果然遠遠不止平常的二百人,而是足足有七八百人,形勢陡然嚴峻起來。如果國王差矧忍從城內殺出,姑墨倉守軍自倉內向外攻擊,漢軍崑崙屯便有被兩面夾擊的危險!

蒙榆大驚道,“大使,姑墨倉守軍遠不止二百騎,呼衍獗已有所防備,吾軍不能耽擱時多!”又轉頭問灌藉,“呼衍獗善於用兵,必揮軍南下以圖截斷漢軍退路,事急矣,軍師有何良策?!”

灌藉略一沉吟,“大使,先勿撤軍。”

他蹲在地上,用草棒簡單畫了草圖,“呼衍獗自龜茲國南城(注:即烏什喀特古城,漢代遺址在新和縣西約二十公里)率軍西進,只能在尉頭城截擊吾軍,需長驅近九百里,前軍勁騎最快也需三天左右。而吾軍自姑墨石城回撤疏勒國赤河城,不足五百里,兩天即可跳出包圍圈。因此,賭一把!”

“賭?!”

“大軍征戰在外,毫髮之間便是生死存亡,汝竟然要賭?!”蒙榆大怒,吳英、錦娘、華塗也都大爲不滿,都怒視着這個楚地高人!

只有班超未言,他用鼓勵的目光看一眼灌藉,“先生試請一言,怎麼賭?但說無妨!”

灌藉道,“對,賭一把!”

他繼續在地上劃了兩個圈,“見吾軍兵少,差矧忍必出城攻擊,而倉中敵亦必出城夾擊。因此,崑崙屯一分爲二,漢候錦娘率崑崙屯五百騎、尉頭國五百騎,隨本從事結陣,以弩擊阻城中守軍,要快!請蒙大俠、漢侯吳英率崑崙屯五百騎,列陣擊破姑墨倉守軍,並藉機焚糧。請華軍侯率漢使團中軍小隊,與大使居中調度,襄援兩邊!”

蒙榆怒道,“兩面擊敵?差矧忍不上當,或倉中敵不出,吾必殺汝頭!”

灌藉自信地道,“大俠放心,姑墨倉乃呼衍獗生命,聽憑漢軍婪倉,差矧忍便是死罪。差矧忍只要來襲受阻,倉中敵必出倉相助夾擊!衆將請注意,此戰調出倉中守軍便是勝利!婪姑墨倉後,吾軍要快速南下,跳出包圍圈!”

危急時刻,班超一錘定音,“便按軍師之謀,西邊嚴守,焚倉要快!”

衆將見狀,便迅速東西列陣,準備迎敵。西面錦娘、灌藉的大陣與東西蒙榆、吳英、華塗的小陣快速列成,兩陣相隔不過一箭之地,漢軍兩面迎敵,兇險萬分!

此時石城高高的城頭上,姑墨國王差矧忍正在緊張地觀察着遠處的漢軍動向。朝食後,有潰兵自姑墨水逃回石城,稟報說漢使團突然大兵壓境,已經擊破姑墨國兵,大都尉陣亡,差矧忍頓時大驚失色!

他迅速派出兩組驛吏,以八百里加急向龜茲國求援。同時下令緊閉王城,據城堅守待援。此時他站在城頭上,手扒着城垛眺望,卻見漢軍並未攻擊王城,相反卻奔着北方高坡下的姑墨倉去了,不禁再度大驚,他不敢再固守待援了!

姑墨倉此時有龜茲國五百兵、姑墨國二百兵駐守,而石城內守軍約千餘人,而坡壟下漢軍不過千五百餘騎。他咬牙披掛起來,率城中守軍突然出城,兇猛地向坡壟下的漢軍大陣衝殺過來!

敵果然中計,灌藉、錦娘率崑崙屯五百騎、尉頭國兵五百餘人,已經下馬結成密集陣形。差矧忍率千餘精騎吶喊着連續衝擊三次,漢軍萬弩齊發,姑墨人人仰馬翻,死傷無數,三次衝擊均被擊退!

差矧忍不得寸進,國兵已經死傷二百餘騎,傷卒哀嚎慟野。姑墨倉中五百龜茲守軍見國王率城中守軍出城攻擊受阻,便自侍龜茲鐵騎戰力強悍,只留二百姑墨國兵守倉,龜茲五百騎大開轅門,一齊吶喊着驟然殺出,夾擊漢軍!

班超、蒙榆、華塗、吳英見狀大喜,迅速率崑崙屯五百騎在林邊結陣迎戰,雙方在姑墨倉西轅門外的林邊綠洲上一場激戰。龜茲五百騎漸漸不敵,便向倉庫轅門內退去,班超、蒙榆、華塗、吳英率軍死死咬住不放,混戰隨即在姑墨倉轅門內外展開。

很快,他們便擊破當面之敵,敵便向糧囤區、圍欄、草料垛深處退去。漢軍便一邊向倉庫深處追殺,一邊四處放起火來。

差矧忍遠遠望見姑墨倉中火起,便急頭了,他開始孤注一擲,率姑墨精騎再一次從高壟上滾滾衝下。

已到緊急關頭,灌藉大叫,“崑崙屯上馬迎戰,尉頭兵以弩迎敵!”

尉頭國兵則萬弩齊發,但姑墨人被射殺一片,後面的又頑強衝了上來,灌藉、錦娘迅速率崑崙屯五百騎迎上前去,在尉頭國兵弩箭掩護下與敵激戰在一起。激戰十分慘烈,雙方難分上下,尉頭國兵見狀便也都上馬加入混戰。

兩軍都到了不要命的緊要關頭,志在必得,雙方慘烈搏殺,死傷慘重,嘶鳴聲、喊殺聲、中刀中槍的慘叫聲,驚心動魄!

突然,城中與周邊部族約五六百牧民策馬加入戰場,姑墨國兵士氣大振,崑崙屯、尉頭國兵頓時受到強大壓力!

錦娘原還擔心這個矮胖子是個累贅,一打起來才知道,原來這是個幹家。灌藉不僅頻頻在對戰中斬殺對手,還不時在緊要關頭襄助錦娘。二人互相掩護,率崑崙屯、尉頭國兵一往無前,與姑墨精騎絞殺在一起!

姑墨人與尉頭國五百國兵一樣,僅着牛皮札甲,且戰馬無甲,因此在混戰中兵、民紛紛落馬,慘叫不息,死傷無數!

雙方相持不下,正打得難解難分,南方的綠洲上一彪人馬隆隆而來,原來是越騎營趕到了。這支有生力量的加入,姑墨人瞬間便抵擋不住了,差矧忍擔心被圍殲,只得率殘部倉促向石城快速退去。

灌藉、錦娘沒有追擊,他們收住兵快速回師姑墨倉!

此時班超、蒙榆、華塗、吳英已經率崑崙屯撤出大倉轅門,龜茲人躲藏在糧倉深處,以高聳的糧囤、草垛爲掩護,頻放冷箭,讓點火焚倉的崑崙屯士卒付出重大傷亡。大部分糧囤、圍欄、草料垛、車庫已經被點着,烈火濃煙遮蓋了半邊天,站在轅門外百十丈處都炙灼疼痛。

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定遠侯班超》小序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四十章 尷尬相會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九章 夢中訣別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二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十七章 激戰東城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十四章 山窮水復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