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

班秉、班騶帶進一個身高約七尺(注:約一米六)的矮短粗壯漢人。

這個漢人形狀十分滑稽,身材臃腫發福,臉龐上、發幘上黏着沙塵,下巴吊着一小撮黑鬚,身上穿着窄袖灰色布袍,肩頭揹着一個藍布包袱,腰上還懸着一柄長劍。特別顯眼的是,他腳上着麻鞋,已經露出黑色的腳趾,後背上還揹着一個大斗笠,一付風塵僕僕的行者行頭。

進帳後未等班秉介紹,他一雙老鼠眼骨溜溜地將帳內人睃了一遍,便雙手抱拳恭敬長揖道,“在下懿侯後人、九江人灌藉,叩見大漢使節,祝大使北上旗開得勝,震懾衆虜,打破會盟!”

懿侯後人?北上?此人竟然知道漢軍欲北上!

這個自稱灌嬰後人的人,一身濃烈的汗臭味、羊羶味兒,但卻先聲奪人,令班超、淳于薊、胡焰、紀蒿都大感驚異。淳于薊則蹙眉一臉茫然,他怎麼也想不起來在何處與此人有過往。

班超躬身還禮,但話明顯說得硬了些,“先生免禮!既是懿侯後人,必非等閒之輩,賜坐罷,不知先生此來何以教吾?!”

班超離開沙盤迴大案後坐下,淳于薊、胡焰也回案落坐。灌藉並未理會班超話語中的一絲冷漠,他安然落坐,先看了一眼紀蒿案上擺着的午食,舌頭舔了一下乾躁的嘴脣,喉頭翕動,分明嚥了一口涎水。

沙漠行路難,這是餓的。紀蒿令道,“大人行蹤匆匆,定然仍未晌食。來人,再擡午食!”

不一會,班騶帶着兩個士卒擡進食物,都是晌食時犒軍吃剩下的。一笥胡餅,一木盆芫菜乾燴野鹿肉,一豆鹹醬肉脯,一陶盆雞卵青蔓羹,一壺蒲桃酒,擺了一案。

灌藉貪婪地抽了抽鼻子,他也不客氣,“謝夫人!”抱拳向紀蒿一頷首,便捋起袖子雙手齊上陣,旁若無人地大快朵頤,須臾食盡,酒足飯飽。

衆人大感玩味,看着文縐縐的,身材如此矮小,卻有如此飯量。

灌藉卻接過班騶遞上的麻巾一抹嘴,便“呃”地打了一個很響的飽嗝,躬身對班超謝道,“大使,吾自楚地趕來,隨行四僕、行李皆爲玉門關卒扣下。吾夜間孤身翻越關城西來,已二月有餘未曾得飽,今終得飽食爾!活着,便得食。人生得飽食,夫復何求?”

這“懿侯後人”也太拿自己不當外人了,也不看看是什麼時候,大戰之前,中軍大帳之內豈容如此狂妄?淳于薊、胡焰臉上都有了怒色,班超面無表情,但心裡已有殺氣。如果此人不能爲使團所用,僅憑能猜出漢軍欲北上這一條,他便不會鐗下留人!

這灌藉或也知道自己的處境,他一點不含糊,端起案上耳杯呷了一口茶水,便侃侃而談,先述說了自己的過往。

這個九江人自稱是灌嬰嫡傳後人,字五可,年少時曾拜墨家後人禽兼弟子江陵爲師,習五經、劍技和縱橫之術,故纔敢稱是淳于薊“故人”。因在九江郡失手傷人而被下了九江獄,後經行賄才得出獄。身有污點,仕途已斷,不可能被舉爲孝廉,正煩惱時忽聞皇帝下了罷西域屯兵令,便感覺機會來了,於是去年十二月便趕至河西。

他命運不好,恰好聖上又下了閉關令,他與想出關的人都被敦煌郡扣下、羈押,等待遣回原籍。他深知此時正是西域漢軍最困難之時,此時不去更待何時,於是便留下僕人、行李,於夜間黑暗之時,孤身一人翻越高高的玉門關城,一頭撞進了大沙漠。

寒冬季節,他無食、無水,在大漠上難以生存。幸好運到一支鄯善國商隊,商賈見他是想去投西域漢軍,於是便帶他到了于闐國。當時淳于薊剛在西城爲韓珏治喪並離開于闐國,灌藉便自稱是大漢副使淳于薊故人,靠沿途各部族相助,從西城經西夜國、莎車國、無屠國,便這麼一路追了來!

簡略說完過往,灌藉擺出一付縱橫家作派,直言不諱,直奔主題,“大使,聖上閉關,西域各國欲滅使團,此正大使建功立業之時。吾知大使正在準備北征,故長話短說。藉萬里遠來,現有一大一小兩策,如不上大使法眼,藉甘願受戮!”

班超興趣大增,“君試一言,本使洗耳受教!”

灌藉也不客氣,走到沙盤前道,“大使韜略,鬼神莫測。受教不敢當,請看沙盤!”

班超、淳于薊、胡焰、紀蒿只得隨他走向沙盤,灌藉手指着蔥嶺以西的大月氏道,“聖上閉關,並非決然拋棄西域,大漢斷然不會放棄此要地,眼下或僅爲震懾大使爾!然聖上閉關,遺害無窮,或將使天下大勢驟然有變!”

“驟然有變?先生是指大月氏國?”班超問。

“對!”灌藉肯定地道,“大漢閉關,幾年內不再理會西域事。今北匈奴已有垂死之相,然大月氏正如日處中天,令人生畏。倘若此時丘就卻未亡,或大月氏二世爲有爲之主,定然會提兵東來,趁隙據有西域。進而與大漢以玉門爲界,求天下三分,與漢、北匈奴成三足鼎立之勢!”

班超心裡硌頓一下,大月氏覬覦蔥嶺商道,昭然若揭。與西域漢軍遲早必有一戰,也勢所難免。但正四面開疆拓土的大月氏如確如灌藉所言,存有吞併西域恢宏之志,那未來漢軍與大月氏一戰,便將非同小可!

灌藉又道,“先說大策。所謂‘天予而不取,必遭天譴’,‘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爲之災’。今聖上雖未收符節,然已閉關,割裂使節與河西驛聯,因而西域漢軍便面臨千載難逢之驚天機遇……”

“驚天機遇?先生不會以爲吾西域漢軍應奪大月氏?”胡焰震驚地看着這個縱橫術士,一臉不可思議。

灌藉“啪”地一聲,以手擊沙盤木框道,“正是!聖上閉關期間,大使可以自立。蔥嶺以西地域廣大,土地肥美,丁口衆多,又地當東西商道要衝,以大使之能,若據其國,便定能使其國強盛,甚而不輸大漢。他日聖上開關之後,大使如不想自立,可以舉國歸大漢。如想自立,便可建萬世之功業!”

“大月氏盡是塞人,當如何取大月氏?”淳于薊對大雪山的寒冷仍心有餘悸,他寧願在西域沙漠戈壁上征戰,也不願再上一次蔥嶺雪域絕地。

灌藉自信地道,“副使,吾從河西自疏勒,一路上與商隊交談甚多。大月氏掃平大夏,然人民未服。又徵天竺,卻爲象兵阻擋,正進退不得。丘就卻靠滅五部翕侯而成貴霜,天下並未歸心。以大使之能,副使之勇,只需數千人,不需三年,定然奪大月氏並令其歸心!”

班超胸潮激盪,卻淡淡地道,“小策呢?”

“唉——”灌藉聞言,臉上頓時露出失望之色,“至於小策,便不足一提了……”

他便如陽光下的綠葉蔫了一般,“吾知大使欲化解眼前危機,定然會出兵北上,從而告知天下,西域漢軍仍在征戰,漢使團仍將統率各國對抗北匈奴!惟有如此,大月氏、康居、莎車等國纔不敢有異心。可北上之後呢,北匈奴必瘋狂報復,西域漢軍各部、南道各國,或將進入寒冬時期!”

“果如此,先生有何妙策化解?”紀蒿親手端着耳杯,恭恭敬敬地奉上茶。

“多謝夫人!”灌藉對紀蒿一抱拳,接過耳杯呷了一口,放在沙盤邊,便手指着樓蘭城道,“夫人勿憂,化解之策便在這裡!聖上閉關,敦煌漢軍不能出沙海,而鄯善國兵弱,樓蘭城便有危。如南呼衍部奪樓蘭城,與敦煌漢軍隔玉門關相拒,蒲類國、鄯善國勢將被滅國,漢使團則將陷入重圍絕地,而不能自拔!”

班超臉現微笑,雖然這也正是他一直憂心的,但此人能說出如此一大一小兩策,也算奇才。只是帳下猛將如雲,該派誰去經營樓蘭城?

灌藉深受鼓舞,又繼續說道,“當此危急關頭,大使應速遣一員大將以鎮樓蘭,建樓蘭軍,爲鄯善國搭起堅壘屏障,爲蒲類國加一道護身符。倘若樓蘭軍能夠立足,並以幾戰立威,向北可鎮懾伊吾廬呼衍王部,向西威脅尉黎國、焉耆國,西域都尉府便不能聚結大軍,放手攻伐疏勒國、于闐國!”

“妙計!”胡焰恍然大悟,“先生妙策啊!”他“啪”地一聲猛拍木框,扭頭對班超道,“大使,事不宜遲,此策當速行!”

紀蒿親自提着罐,爲灌藉耳杯內續上茶水。現在灌藉身上那陣陣燻人的汗臭味、羊羶味,聞來也不再令人討厭。

灌藉臉上溢着自信,他知道自己總算成功了一小步,向紀蒿一抱拳,“謝夫人!”

淳于薊請命,“大使,吾居樓蘭罷!”

班超沒有應允,他面無表情地對灌藉道,“大策勿要再說一次,再說一次必斬之!小策並不稀奇,不過汝可在吾使團爲中軍從事,參與帳謀,亦可至各營爲將。不過,醜話吾要說在前頭。過往一概不糾,勿再想汝的縱橫術,不忠誠於大漢之人,學問再高,本使亦不會手下留情!”

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八章 元氣大傷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三十六章 父女論戰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十四章 山窮水復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二十章 沙門敗類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